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PBL在口腔颌面外科学整合课中的应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0-11-21 09:51:0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索PBL教学法在口腔颌面外科学整合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沈阳医学院口腔医学专业2012级和2013级本科生共计120人,每个班每10名同学分成一个PBL学习小组,共分成12组。每周一次PBL课程,每次课135分钟,3学时。每组选择一名组长和一名记录员。每位导师负责2个PBL小组。共采用2个腮腺疾病案例,即慢性复发性腮腺炎和腮腺腺样囊性癌。案例涉及内容为腮腺疾病在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颌面影像诊断学和口腔颌面外科学中的相关内容。调查问卷反应学生及导师对PBL课程的认可度及反馈意见,调查结果采用秩和检验的进行分析。结果:学生对案例对课程整合的满意度很高,对自身及他人的学习成果评价也是积极的。结论:PBL教学法在口腔颌面外科学整合课中是可行的,也是学生喜欢的方式,但是该方法还有许多需要改革提高的地方。

关键词:PBL;整合课;口腔颌面外科学

本文引用格式:吴红等.PBL在口腔颌面外科学整合课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9,6(66):154-156.

Application of PBL in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Integration Curriculum

WU Hong,WANG Da-peng,SUN Mei-na,SUN Hui-zhe

(Shenyang Medical College,Liaoning province Shenyang city)

Abstract:Objective:To determin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BL teaching method in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integration curriculum.Methods:A total of 120 undergraduate students of 2012 and 2013 in Stomatology,Shenyang Medical College were enrolled.Every 10 students in each class was divided into a PBL study group,which was divided into 12 classes.A separate PBL session is 135 minutes,3 phases once a week.Each class selects a team leader and a recorder.Each tutor is responsible for 2 PBL classes.A total of two cases of parotid disease,chronic recurrent mumps and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of the salivary gland,were used.The case involved the content of parotid disease in oral anatomy and physiology,oral histopathology,oral and maxillofacial imaging diagnostics,and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The questionnaire responded to the recognition and feedback of students and tutors on the PBL sessions.The results of the survey were analyzed using the rank sum test.Results:Students are highly satisfied with the case integration of the curriculum and are positive about their own and others'learning outcomes.Conclusions:The PBL teaching method is feasible in the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integration curriculum,and is also a way that students like.But there are still many places where the reform needs to be improved.

Key words:PBL;integration curriculum;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随着教育部和卫生部关于医学教育综合改革文件的提出,许多医学院校都开展了医学人才培养方式改革,创新了教育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方法。[1]PBL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国内外的医学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2]PBL教学法即基于问题的学习的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小组、独立和自我指导的学习,它为医学教育提供了一种激励和快乐的方法。[3]1969年,PBL教学法在加拿大的McMaster大学创立,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澳大利亚、荷兰等国家大学进行了PBL教学的不断探索。1986年,西安和上海两所大学在国内率先引进了PBL教学法,开启了PBL教学模式在国内医学领域的应用探索。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越来越多的医学院校开始PBL教学。我们学校PBL教学开展了将近10年。

课程整合(integration curriculum)是把原来具有内外联系但又自成体系的内容重新整合在一起,打破学科和传统知识框架的壁垒,将各门课程和各教学环节中有关的教学内容进行整理和合并,使课程能够形成内容冗余度少、结构性好、整体协调的新型课程环节,以发挥其综合优势。[4]传统口腔颌面外科学偏重知识点和考核点的传授,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不足,不利于学生临床分析能力的培养。传统教学法通常是已知疾病,先讲述疾病的临床特征,然后进行诊断治疗的讲述;而临床上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必要的检查,然后分析进而诊断疾病,最后根据诊断和患者的个体差异选择最佳治疗方案。为了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专业能力的提高,20世纪中期之后欧美等国家逐步推出医学整合课程。20世纪末期我国逐步引进了医学课程整合理念。但是国内口腔医学专业的整合课程改革还处于初步阶段。口腔颌面外科学与临床外科学有相似之处,与很多学科知识有交叉。因而,我们探讨PBL教学法在口腔颌面外科学整合课中的应用。

\

 
一 资料与方法

(一)课程内容


口腔颌面外科学是口腔医学专业重要的专业课之一。对于沈阳医学院口腔专业的大四学生来说,该课程一直采用的是教师讲授的传统教学法。现在我们以唾液腺疾病这一章作为改革试点,以腮腺炎症和腮腺肿瘤疾病两个临床病例为例,将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颌面影像诊断学和口腔颌面外科学中关于腮腺的内容进行整合,以临床病例的形式,将知识点采用问题讨论的形式提出。

(二)学生分组及课程准备

来自沈阳医学院口腔医学专业2012级和2013级大四的学生120名,他们来自2个行政班,每10名同学成一个PBL学习小组。3名口腔医学专业的教师作为PBL的导师,每人负责两个PBL学习小组,每周一次PBL课,每次135分钟(3学时)。正式开课前用一学时对学生进行PBL教学模式的介绍,转变学生思想,讲述课程分组情况,文献查阅方法等知识。做好课前准备,包括案例提前一周发放,学生进行相关教材和文献的查阅,对相关知识进行拓展,形成自己的类似综述的报告。教室内桌椅的摆放,PBL课程评价表格的印刷。每个PBL小组选出一名主持人和一名记录员,主持人负责案例讨论的组织工作;记录员负责记录每位组员的回答情况,并进行内容的归纳整理;PBL导师负责全局把控、评价学生的表现并作出反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动力。

(三)PBL案例及讨论内容

医学课程整合是以器官或系统为中心的学习。口腔颌面外科学整合课中,我们以腮腺为例,编写了慢性复发性腮腺炎和腮腺腺样囊性癌两个案例。案例内容由浅入深,分成三幕。案例编写依据临床真实病例,参照职业医师考试大纲,根据临床患者就诊的程序、做的辅助检查及治疗,结合整合课各学科的教学重点,结合卫生法规及人文关怀、伦理等,将临床病例的诊断和治疗的分析过程,通过病例呈现出来。例如,在腮腺腺样囊性癌案例教学中,首先给学生患者的整体描述---脸肿了而无任何自觉症状,随后给出患者张奶奶的门诊就诊过程及住院后进行的相关检查和手术治疗,最后给出张奶奶的病理诊断及出院后的相关事项。讨论的问题从腮腺的解剖,腮腺的组织结构入手,再从张奶奶的症状,体征,临床专科检查和辅助检查,再到张奶奶的手术治疗及病理结果,最后讨论张奶奶治疗过程中抗生素的使用问题;张奶奶作为恶性肿瘤患者,医生是否告知患者真实病情的伦理问题;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及复诊的相关问题。按照这个顺序,将四门课程的内容从形态到功能,从疾病到治疗从生理到病理,避免多门课程教学内容在时间上的脱节及无效的重复,提高学习效率。而且通过抗生素使用、患者病情交代及患者对疾病本身知情权的讨论,培养了学生沟通及表达能力,另外不同观点的碰撞,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讨论题中还有需要画图阐述的内容,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PBL教学评价表及考试。

每个案例每次课上、课下学生都要填写PBL教学评价表。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及对案例对导师的点评。在本学期口腔颌面外科学课程结束后,采用常规理论考试方法,检验本章内容的教学成果。

二 结果

(一)满意度调查结果


满意度调查包括学生对案例的评价和对课程整合的评价。2012级学生60人,88.3%;2013级学生60人,90.1%对案例是非常满意的,认为案例难易合适,通过案例能早期接触临床,并且案例与课程密切相关,有助于外延课程学习。同时案例涉及内容与职业目标相互联系,有利于将来做医生。2012级学生中77.6%,2013级学生中84.5%认为整合课程有益于知识点的横向联系,将分散在各个学科中的内容整合到一起,有利于整体看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学生自我评价与小组成员互评结果

学生自我评价和小组成员互评的内容包括案例学习的课前准备情况,课堂上的表现、团队精神的体现以及学习态度的评价4各方面。95.6%的同学PBL课前准备充分,表现在课前认真阅读案例并发现问题以及运用多种途径解决问题方面上。两个年级中88.3%的同学对自己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参加讨论,倾听他人发言,团队协作及学习努力程度方面的表现是满意的,67.8%的同学认为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跨学科整合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小组成员互评显示98.7%的同学觉得小组成员PBL课前准备充分,92.7%的同学认为其他组员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参加讨论,倾听他人发言,团队协作及学习努力程度等方面令人满意。49.8%的同学认为小组成员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跨学科整合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三讨论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PBL教学法改变过去“填鸭式”的学生被动学习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另外还培养了学生文献检索,归纳总结,团队协作等能力。PBL学习是一个研究的探索过程,它不是一个章节、一个系统的学习,而是将一个器官相关的基础、临床知识融合在一起的学习过程,让知识真正融合起来。

虽然PBL教学法有诸多优点,教学效果显著,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要解决。第一,传统教学方法根深蒂固,无论教师还是同学都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第二,PBL案例是不同教师编写的,缺乏统一的、标准化的案例。第三,PBL教学需要大量的教学资源做后盾,如文献检索数据库、PBL专用的小教室,受过专业培训、知识丰富的PBL导师。第四,需要大量的教师参加到案例编写及授课中,教师需求量过大。

PBL教学法在口腔颌面外科整合课中的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还需要不断地摸索、改进和创新。目前我国口腔医学整合课程尚处于改革初级阶段,鉴于整合课程本身的结构特点与运行规律,教学管理也需要相应的改变,与之适应、配套,才能保障口腔医学整合课程体系改革的顺利运行[5]。希望通过PBL教学模式和整合课程模式提升教学质量,全面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注重临床思维、创新型思维的启发,适应社会发展,满足人才需要。

\

 
参考文献

[1]章阳,栗蕴.国外医学教学模式对我国医学教育模式改革的启示[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7,31(02):141-144.
[2]刘卓,冯敏,孙博,等.浅析PBL教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利与弊[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09):1419-1420.
[3]FinchamAG,ShulerCF.Thechangingfaceofdentaleducation:Thei mpactofPBL[J].JDentEduc,2001,65(5):406-421.
[4]谭飞,万宝俊,舒涛,等.医学整合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现状与思考[J].医学与社会,2015(09):94-97.
[5]李雁,张蕴,马鸿基,等.临床医学八年制PBL课程教务运行模式与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4(01):146-148.
[6]杨艳芳,向松.卫生职业院校五官科护理学教学应用PBL教学法的效果剖析[J].教育现代化,2017,4(14):200-201+22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767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