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石头画不是陌生事物,主要是以兴趣班培养为主,如何把石头画植入课堂,如何加强文化育人,是一项很多专家学者研究的课题。本文结合和田当地的资源特色,通过解读石头画的工艺,简明阐述和田石头画在课堂中的实施方法,希望可以为和田当地的经济发展以及石头画的美育作用提升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和田;石头画;教学实践;创新;文化体验
本文引用格式:武改朝.《和田石头画》教学实践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66):288-290.
一 背景分析
无论是青海格尔木河石,还是河南鹤壁淇河石,很多专家学者已经着手探索尝试石头画创作。石头画,简言之,就是用画笔在石头上作画,这与中国山水画、油画、铅笔画、唐山金银画等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是载体不同罢了,其内涵是相通的,都是用来呈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
经过笔者调查,和田地区还没有出现成规模的石头画创作,仅有部分幼儿园班级开设类似兴趣班,在职业学校尚未出现该类型创作。作为世界玉都,新疆和田玉誉满华夏,为世界所瞩目,当地政府重点打造“团城”民俗景点,再现丝路名城的辉煌。但是,随着和田玉贸易的不断深入,作为不可再生的资源,和田玉越发稀有,散布于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的万千俊石(石英、黑色卡瓦石等等),可以一展风采,也因此,和田石头画的开发或将成为新的旅游增长点。
二 石头画简介
石头画工艺是一种新兴绘画方式,传承传统的艺术文化的同时,将河边普通的鹅卵石变废为宝。石头画创作一般在石头较为丰富的地域开展。这些区域石材俯首可得,成本低廉,再经过精心设计,依石造型施艺,尽可能发挥每块石材的天然造型。绘制完成后,经过风干和表面光油防脱落处理,可以实现长久保存。
三 石头画常用工具和材料
石头画创作材料最主要的是石材。和田地区的玉龙喀什河、喀拉喀什河等主要河流为创作提供了大量的天然石材,以石英岩为主,它就能够满足和田石头画的创作。
在勾线绘制、调色填色中用到的主要工具材料包括:铅笔、丙烯颜料、水粉颜料、记号笔、调色盘(或调色板)、水桶、垫板、保护油、抹布等等。其中,丙烯颜料和水粉颜料等都比较容易被石材表面吸收。二者的区别在于水粉颜料可以清洗,比较容易干裂脱色,作品完成后需要借助保护油或清漆(透明光油)形成保护层。相比之下,丙烯颜料较水粉颜料色泽更为鲜艳,不过,填色涂抹后只能覆盖,不能被清洗掉。铅笔、记号笔主要用来构图、草稿勾勒等。在石头画创作过程中,还需用到水粉笔或水彩笔等排笔,用来铺色、填色。另外,勾线笔用于勾线[1]。
四《和田石头画》教学实践
(一)学情分析
开展和田石头画试点的班级是2017级珠宝玉石加工与营销班。该班同学来自和田不同的县市,从墨玉到洛浦,从策勒到皮山。大家都非常喜欢自己的家乡,对和田玉也有一定的了解,部分同学家里是做和田玉生意的。同学们大多来自农村家庭,热爱大自然,守规矩,懂感恩,学习上也比较努力,动手能力较强。
(二)教学方法
和田石头画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教师演示法、讲练结合、分组讨论、任务驱动或项目教学法。每次课安排学生完成不同的石头画绘制任务,采取“任务导入-任务布置-任务实施-任务评价”等教学流程。通过任务导向,督促学生完成由易到难的实操,切实提高学生石头画创作水平。
(三)教学内容
根据石头画表现内容,结合珠宝专业特色,主要分为:卡通类、动物类、风景类、人物类、日常静物类、珠宝首饰类、装饰图案类、再创作类等8大类。
1.卡通类石头画
因为形象生动,绘制起来相对容易一些,颇受欢迎,可作为学生创作入门作品(见附图1)。
2.动物类石头画
学生多来自农村,接触的家畜比较多:牛、羊、兔等,还有沙漠骆驼,创作起来比较亲切(见附图2)。
3.风景类石头画
和田地区地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缘,风沙很大,同时,坐落在昆仑山北麓,巍巍昆仑、茫茫雪山,为当地人送来甘露,美丽的玉河时而奔腾,时而平静,滋润着这片热土。胡杨、新疆杨(小白杨)、葡萄架、核桃树、高山大漠、拉里昆湿地、万亩红色枣林、和田夜市……春沙、夏草、秋杨、冬枣,种种边疆风情,是石头画创作上好的题材(见附图3-附图4)。
4.人物类
“动感歌舞最美衣”,灵动轻盈。同学们用画笔描绘友情、亲情、爱情、民族风情(见附图5-附图6)。
5.日常静物类
静物写作是绘画的基本功,也是石头画创作的基本科目(见附图7)。
6.珠宝首饰类
红宝石的艳丽,橄榄石的梦幻,蓝宝石的深邃,欧泊的变彩,和田玉的温润,翡翠的多彩,项坠的飘逸……通过石头画创作,同学们把各类宝玉石的绚丽精彩诠释(见附图8)。
7.装饰图案类
玉器的纹饰图案包括:龙纹、蟠螭纹、饕餮纹、谷纹、蒲纹、蚕纹、乳钉纹、云雷纹等等均可在石头画中呈现。
8.再创作类
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张大千的山水……这些艺术大师的作品均可以被临摹到合适的和田石头上。一方面锻炼学生造型的技法,另一方面,好的作品也可用于收藏和亲友馈赠。
(四)课时安排
作为探索性课程,初步安排每周4节课,共15周,60课时,每种类型4-8课时,总的原则是由易到难,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及时调整。
(五)教学反思
1.和田石头画创作一定要充分体现地域特色;
2.要分层教学,根据学生个体实践情况进行由浅入深的创作任务安排;
3.需要设定合理的考核评价标准;
4.可以定期举办小型的展览,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创作积极性。
五 结论
《和田石头画》教学既是一种文化体验,又是一种综合技能。石头画作品的创作过程,让学生在用画笔勾勒身边人和事的同时,享受优秀文化浸润,抒发情感,锻炼观察力和想象力,切实提高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增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另外,还可以考虑和田石头画的产品研发,对接和田旅游,通过线上、线下两个平台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晚霞.石头画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鲁东大学,201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7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