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形成性评价与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论文

发布时间:2020-11-05 11:50:5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本文探究了目前国内外教学理论研究领域中形成性评价的现状和存在的部分问题,结合高职高专院校特色提出了实施形成性评价对高职高专英语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形成性评价;高职与高专;英语教学

本文引用格式:张慧惠,张鑫.形成性评价与高职高专英语教学[J].教育现代化,2019,6(64):181-182.

为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迅速响应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形成性评价——这种评价方式越来越多的被学界研究。在实践中,形成性评价应用于中学多,应用于大学少,特别是在高职高专的应用领域更少。因此,本论文的针对性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师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理论的认识,帮助他们了解高职高专英语不同的教学评价方法,还有利于在实践上推广应用。

一 形成性评价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外研究现状


思科瑞文根据教育评价目的的差异性,指出: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和终结性评价(summative evaluation)是两种最主要的教育评价方法。布卢姆是首个将形成性评价应用学习中的研究者。布卢姆认为形成性评价是针对学生尚未掌握的内容,促进学生尽快掌握进行的评价,他强调形成性评价中反馈和改正的重要性,其过程是一个不断改进,螺旋上升的过程,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非常有用。彼莱勒(Pilliner A.E.G)认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区别主要在于关注评价对象“正在做的”还是“已经做了的”。巴赫曼(Bachman L.F.)认为形成性评价注重教学中的课程发展,终结性评价注重教学后的课程效果,两者实施时间和目的有显著差别。学者们进行实证性研究主要探讨了运用形成性评价具体的一些方法[1]。

90年代之后,形成性评价在教学中的应用引起更多重视,知名专家布莱克(P.Black)和威廉(D.William)指出:从广义上讲,形成性评价包括所有与学习信息有关的活动,通过收集到的信息进而对教学进行调节。Beretta指出问卷、课掌观察报告可用于收集回顾性的信息。Keig研究了教学中对课堂观察、课堂录像、评价课程教材及学生学习材料四种形成性评价方法的主观态度,还在在文科大学各学院组织了一个调查,结果表明这四种方法对提升教学的积极影响,大部分的学院都愿意使用这些方法。

2l世纪以来,学界普遍认为形成性评价对教学产生了正面的影响,重视形成性评价研究的同时也重视与终结性评价一起使用。

总之,学界认为,终结性测试不能全面描述学生学习成绩、能力发展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情况。形成性评价是是过程性评价,重视学习过程、学生学习情感等,更有利于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

 
(二)国内同类工作研究现状

在英语单项技能教学方面,形成性评价实证研究较多,如在阅读教学中,通过课堂反馈、学习日记和学习效果评价等课堂形成性评价形式,学生的阅读测试成绩和理解水平有了显著提高。陈旭红(2009)用定量分析法证明大学英语口语考试的形成性评价结果的准确性更高;常乐(2011)研究证明在大学英语听力课堂教学中实施形成性评价可以显著并持久性提升学生的听力能力和意识。殷小娟等(2013)指出形成性评价能有效降低学生学习负面情绪,提高学生语言能力。与网络教学的结合也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如周娉娣(2005)、张仰奋(2011)等在英语网络教学中引入形成性评价,对激发学习兴趣产生了积极作用,蒋宇红(2010)、孙峻(2014)等的实践也验证了这一点。随着教学研究的深入。国内一些学者和教师还将一些教学理论与形成性评价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和运用,收到了良好的理论叠加效应。赵跃君(2010)将分层教学与形成性评价相融合,实证结果显示,这种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参与教学,调动了学习积极性,使各层次学生都学有所得;饶小飞(2012)将“罗森塔尔效应”(即教师对学生的爱、关心和期望能产生正向的教学效果)介入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形成性评价中,实践表明,这有助于老师了解学习实时效果,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进程,满足学生不断变化的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和实效。黄红兵(2012)证明,将个性化教学原理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并辅以形成性评价策略,有助于大学英语教师优化教学设计、丰富课堂教学活动。张洁(2014)还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大学英语形成性评估进行定量分析,构建了大学英语形成性评估指标体系和层次结构模型,教师在进行评估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应用模型的方法具体实施[2]。

(三)存在问题

1.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还未形成互补的评价体系。据了解,在试验设计和教学中,学生课程总成绩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其中形成性评价在总成绩的占比在20%一50%之间,其中网络自主学习占比高,而最能反映师生交流的课堂表现来说,多数教学和实践设置比例过小。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应当缩减终结性评价占比,提高形成性评价占比,最终形成以终结性评估为根基、形成性评估为主体的一体化教学互补体系[3]。

2.形成性评价教学强度难以把握。笔者在对实施形成性评价的教师中调查中发现,一些教师在教学中设置的形成性评价程序比较繁琐,要求学生经常性的记录学生个人的平时成绩和学习表现,由于班级学生人数较多,教师工作量大,反馈信息不及时,教师无法及时的对学生掌握的情况进行教学反思,学生也无法及时发现问题而进行学习调整,导致具体实践中难以将形成性评价教学坚持到底,只能选用考试算分,且课堂测试占比较高,大学英语教学似乎又陷入了新一轮应试教育中,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3.主观情感因素对评价结果影响不容忽视。形成性评价教学过程中,针对学习效果评价等情感领域和学习过程的评价,所搜集的调查资料和评判标准可能会因时因人而异,评价标准难以统一。在学生互评中,学生之间也有关系远近之分,有可能影响了评价结果;教师评价,也可能对某一个学生的喜爱或厌恶,评价分数过高或过低,这就影响了客观公正性。

二 形成性评价应用于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意义

(一)有助于教师的“教”


形成性评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通过形成性评价提供的教学反馈信息,不断反思和调整教学行为,以实现教学目标。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行为(包括学生的表情、态度、笔记记录等),关注学生是否掌握语言知识点,关注学生语言技能是否提高。思考教学计划是否妥当,教学方法、进度是否合适,第一时间发现并解决问题。因此,对形成性评价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应用性研究不仅有利于丰富教学方法,还能够进一步帮助教师了解形成性评价的积极作用,使今后的教学目标更明确,对日常教学评价和教学水平起到实际的帮助和促进作用[4]。

(二)有助于学生的“学”

当前,社会对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尤其是目前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实际语言应用能力愈显重要,这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而部分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底子弱,学习英语主观意愿不强,考虑到英语是必修科目,强迫学习。很多学生学习英语的就是为了专升本,从而轻视了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事实上,学生英语学习的能力表现是多种形式的,并非只是用简单的考试分数来表现。实施形成性评价发挥了学生各自的能动性。它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改善学习方法,提升学习自信心,还有助于学生在脑力劳动中、在集体精神生活中随时反思自己的学习,从而取得更大的进步[5]。因此,研究形成性评价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师生真正认识素质教育的真谛,从过程中注意调整主观方式方法,调整学习的动机,树立终生学习理念,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

\

 
三结语

总的来说,基于高职高专教学基础的形成性评价教学与研究,调动了老师教学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实时解决了英语教学的具体问题,在没有增加经费投入的情况下,极大的提高了教学和学习效率,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郑爱燕,杜留成.高职高专英语大班授课中的项目学习(PBL)模块建设初探[J].教育现代化,2018,5(21):220-221.
[2]吕姝婧.基于网络环境的高职学生英语自主学习[J].新西部,2017(31):165+25.
[3]王芳.网络环境下培养高职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实验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
[4]王晓璐.合作性竞争学习在专科英语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12):172.
[5]黄晓丹.关于形成性学生评价的现状调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749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