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以湖南科技学院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20-11-04 14:13:5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针对当前湖南科技学院《线性代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转变教学思维,改变教学方式,结合实际背景和进行MATLAB数学实验四个方面探索《线性代数》教学改革的思路。提高学生对线性代数的学习兴趣,运用线性代数的思想和工具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使用数学软件的能力。

关键词:线性代数;教学思维;教学方式;MATLAB软件

本文引用格式:伍双武.线性代数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湖南科技学院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65):44-45,63.

一 引言

《线性代数》是高等院校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主要面向工科、经管等专业。随着线性代数课程的发展以及在“教”与“学”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很多研究者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这些研究很多只关注到某一个或几个方面,不够系统和深入,同时也缺乏针对性。因此,本文针对我校线性代数课程中“教”与“学”的问题,从转变教学思维,改变教学方式,结合实际背景和进行MATLAB数学实验四个方面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

 
二 我校“线性代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课程一开始,学生对于线性代数课程学习兴趣较高,但是,随着课程的深入,很多学生认为线性代数课程很难学,从而学习兴趣下降,进而导致教学效果不佳。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概念抽象,逻辑性强

线性代数的入门概念是行列式,而行列式的概念一般是通过从线性方程组中提炼并归纳,这一部分,大部分同学觉得难度不大,这就给线性代数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开端。但是线性代数的主线是理论体系,不乏大量的定义、定理以及证明。并且,它的核心知识——行列式、矩阵、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相似矩阵及二次型,之间联系紧密,逻辑性强。这就使得很多学生难以理解,造成学习困难。

(二)计算量大

线性代数的核心知识——行列式、矩阵、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相似矩阵及二次型,每一个部分的计算量都比较大。而线性代数的课时较少,一般是48学时甚至更少,这使得大部分教师不得不重理论教学轻上机实验,甚至放弃了上机实验。基于以上原因,使得学生在学习线性代数时,陷入了计算的痛苦深渊。

(三)理论与实际脱节

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时,教材中有较多的实际应用的例子,有些还是与学生的专业相关的,这就给学生如何运用知识提供了导向。而在学习《线性代数》时,由于教材中的实际应用的例子较少,对于那些已经掌握了知识的同学,也仅仅是利用知识解决简单的线性代数习题,至于这些知识点有什么用,能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学生难以理解,这就使得数学“有用”缺乏说服力。

(四)使用数学软件的能力不强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学软件的发展,线性代数的许多问题的求解都可以借助数学软件完成。教学过程中,在课堂上演示了用数学软件计算行列式、矩阵的逆、方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等等,学生能够理解。但是,课后,很多同学由于使用数学软件的能力较弱,并不能独立实现,使得引入数学软件教学的效果不佳。

三 问题分析及对策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了以下的对策。

(一)转变教学思维

传统的数学课堂以教师的“教”为主,而学生则“退居二线”变成了被动地“学”。针对线性代数概念抽象,逻辑性强的特点,在课堂开始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列出任务清单,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任务清单主要包括:1.知识构成;2.如何求解;3.知识链接;4.实际举例;5.上机实验。例如:在学习线性方程组的解时,可以列出如下任务清单:1.线性方程组中有哪些概念?线性方程组有哪些表现形式?线性方程组的初等变换与矩阵的初等变换的关系怎样?
实例示范:如果用着三种食物作为每天的主要食物,那么它们的用量应各取多少才能实现营养要求?求解上面的问题,并举例求解。3)有无穷多解?并在有无穷解时求其通解。(4)有唯一解时,用MATLAB上机实验求解。

(二)改变教学方法

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线性代数计算量大的问题,主要从三个方面解决:1.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计算是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计算能力,使学生必须具备的数学素养,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应该鼓励学生克服困难,迎难而上,努力提高计算能力;2.采用分级教学法,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要求,确定不同等级的教学目标,实施分级教学,分类给予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有所获;3.针对线性代数逻辑性强的特点,引导学生高屋建瓴,从整体上把握线性代数的知识网络,重计算,更重逻辑思维。为此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如下的知识框架图。

(三)理论联系实际

通过课堂开始前给学生的任务清单,以问题为驱动,将专业生产实际中的案例转化成数学模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做好:1.课前沟通,加强交流;2.平时注重实际案例的积累,以便跟学生交流分享;3.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克服困难;4.评价时,肯定过程。

(四)提高使用数学软件的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编程能力已经成为大学生必备素质,针对部分学生使用数学软件能力不强的问题,教师做好:1.使学生体会到,使用计算机解决线性代数中的问题的高效性;2.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学生有问题时,及时交流;3.注意使用网络课程平台,增加学生学习的机会。

四 结论

本文从线性代数在“教”与“学”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出发,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从转变教学思维,改变教学方式,结合实际背景和进行MATLAB数学实验四个方面对线性代数的教学改革进行研究和探索。从问卷调查和教学效果反馈信息来看,这些尝试的措施符合线性代数课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要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

 
参考文献

[1]张志让,薛长虹.线性代数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工科数学,1999(3):92-95.
[2]秦静.线性代数教学改革点滴[J].工科数学,2000(4):95-97.
[3]李尚志.从问题出发引入线性代数概念[J].高等数学研究,2006(5):6-9.
[4]邬学军,唐明.线性代数是蓝色的—大学非数学专业线性代数的课程设计[J].大学数学,2008(6):12-16.
[5]杨善兵.应用型本科院校线性代数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6,3(34):73-74.
[6]兰瑞平,雒晓良.应用型本科院校“线性代数”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7(09):45-46.
[7]张猛,贾丽娜,于金倩,等.应用型本科环境下线性代数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15):136-13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747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