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在新课改的带动下,任务型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也不例外。所谓的任务型教学法是将书本上知识的基本理论,在课堂上不断被应用,而这正是我国现阶段英语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应用
本文引用格式:黄珍.任务型教学法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9,6(64):179-180.
由于广西地处我国西部,导致无论是在经济、文化、教育上,都会和东南地区以及中部存在一定的差异。而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过程当中,广西少数民族地区仍然处于初步摸索的阶段,在教学当中难免会存在虽然时间耗费比较多,但是教学效率比较低下的现象。
一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现状
近几年,广西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也采用了新的教学理念,但是在落实的过程当中,没有将学生为中心落实好,这就会使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在实际应用上还只是停留在聋哑英语阶段。
二 简述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是指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当中,模拟真实的生活和学习上的情况,而后将课堂教学呈现出任务化和真实化的特点,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就能够用真实的语言完成这些任务,并且还能锻炼学生语言应用的能力。换言之,教师要以真实的任务为基础,以学生单独完成任务为动力,应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来组织学习。除此之外,任务型教学法的主体一定是学生,要立足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并且要强调真实生活作为任务教学法当中活动的中心,教师要为学生量身设计出具体、真实的教学任务。对于学生而言,任务教学法就是将自己生活、经历、情感为主要的学习资源,而后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1]。通过任务型教学法能够为学生提供语言交流的平台,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语言实践过程当中,使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得到运用。但是,在进行任务型教学法的设计时还需要注重几点原则:
首先,是真实性的原则。任务的设计一定要具有真实性,也就是根据学生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和情感经历作为基础,并且能够通过学生自身的语言进行加工,然后在课堂上能够学习到这些语言和技能,在日后生活当中能够得到有效的应用。
其次,是连贯性的原则。任务型教学法的连贯不是指单纯的某一两节课,而是每一节课当中若干任务和之间的相互联系,并且在教学内容上也是相互衔接的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衔接和应用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再次,是可操作性原则,因为无论任务设计再怎么完美,最终都离不开学生的实际应用,所以,课堂任务在设计时一定要避免环节比较多、程序比较复杂的任务。如果有必要,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方法或者具体操作的模板,使学生能边学边做[2]。
最后,是实用性原则。实用性原则也是最重要原则,这就要求了任务的设计,不但要要注重形式,还要更加的注重效果。教师要明确知道课堂任务是服务于教师教学的,所以在任务设计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活动的时间以及空间。使学生自发、自愿的投入到英语口语的学习和应用中,并通过长期的联系,使学生英语口语逐渐的成熟化、标准化。
三 任务型教学法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任务准备阶段
1.任务话题。任务话题一定要结合教材,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感兴趣的同时,能自主、自愿的参与到任务制定过程当中。而在任务设计时,还可以和学生一起来探讨教材中相关适合的教学内容,而后适当的删减一些和实际教学不符合的章节,通过对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研究和调查,而后,选择性的增加相关教材内容,来丰富教学的内容。
2.任务情境。任务型教学法离不开任务的情景,而真实的任务情景,能够在实际教学目标当中使学生产生共鸣。根据任务型教学法的原则,任务的设计是要把语言教学能够真实的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因此教师就可以将任务话题联系到实际生活当中,而后为学生设置相应的情景,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全身心的融入到学习当中,使学感觉到真的身临其境,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无论是学习口语还是应用口语都能事半功倍[3]。
3.任务难度。在任务难度设定上,一定要考虑到学生和班级整体的情况和特点。换句话来讲,教师一定要能够因材施教。但是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即使是相同的话题、相同的情景,在不同班级、不同学生授课的过程当中,授课效果都会存在差异性,而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些不同的任务要求,来设定任务的难度。对于班级人数较少,而整体水平偏高的学生,在授课时任务的设置难度就可以适当提高,因为如果这时还对他们使用一般的任务难度要求她们,他们没有办法再继续提高学习的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只有逐渐的增加任务难度,才能够使他们在学习当中不断提升自己。反之,针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将任务的难度适当的降低,同时还要能够调动班级当中绝大部分同学的学习兴致,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学习。如果真对于这部分的学生没有降低任务的难度,学生的自信心多少都会受到影响,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学习英语口语丧失兴趣和信心,这样就很难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的效率、质量。
(二)任务开展阶段
首先,任务实施的环节,学生可以就任务话题进行简单的交流和讨论,而这时教师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为学生提供帮助的辅导者,在此过程当中,教师要逐渐疏解学生的心理压力,使他们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任务教学当中,而对于学生的用词和发音不用太过纠正,因为在学习语言的过程当中,错误一定会出现,而学生只有积极的面对自己的错误,并不断改正,才能更好地参与到任务实践当中,从而打破聋哑英语的束缚。与此同时,在任务实施的环节,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对应的一些关键词和一些重要的信息,这样能够使学生交流起来的障碍逐渐减小[4]。
其次,在任务汇总的环节上,各个小组都要对报告内容进行仔细的交流、研究、讨论和协商,确定好是以书面形式还是口头报告的形式来呈现,而后选出本组当中的发言人。
最后,在任务报告的环节,任务结果的报告由任务汇总环节确定好的发言人来进行,将任务的整体完成情况以及小组的任务成果,汇报给全班同学和教师。往往这个时候学生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就会油然而生。而这种在班级完成任务形式的良性竞争当中,会使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都能不断提高。
(三)任务评估阶段
任务在完成之后必不可少的就是评估环节。学生在完成任务之后,教师要给予学生相应的评价,而总体上来说,一定要以鼓励学生、肯定学生为主。在具体的问题当中,可以指出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所在,并且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而这种纠错的手段,也可以多样化。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也可以是教师随机抽取其中一名学生的任务成果,而后有针对性的进行评价。这种积极并且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会使学生能大胆的进行口语应用,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四)任务教学后的反思
通过对广西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实时任务型教学法的研究后发现,因为有明确的任务、目标,学生能够有目的、有组织的去自主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但是在这过程当中,教师一定要能够明确知道广西少数民族区在地区上的差异化,师资力量、教学设备、教学条件上都存在一定的劣势,而像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他们英语的整体知识水平、学习习惯和英语专业的学生差距也比较大,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还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而后做到应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任务型教学法的价值[5]。
四 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广西少数民族的地区差异、师资力量、教学的设备和条件上的现状,短时间内没有办法改变,但是这并不影响任务型教学法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大学英语口语中的实际教学。笔者相信,教师通过以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为基础、制定出难度合理的教学任务、并适当帮助学生完成任务、对学生完成任务做出整体评价,并在课后对自己教学进行反思,这一系列的措施,不但能提高教学的质量,还能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郭敏.任务型教学方法在非英语专业蒙古族大学生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2):148-151.
[2]李育卫,王琼.语境在少数民族地区大学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教学中的运用[J].疯狂英语(理论版),2018(02):71-72.
[3]纳顺英.合作学习在偏远少数民族地区大学英语大班教学中的灵活运用[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26(02):85-87.
[4]杨建娣.新建本科院校英语复合型人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措施——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5(12):137-139.
[5]岳元玉,冯云菊.影响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的因素及对策[J].英语广场,2015(09):81-8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7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