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教材征订管理方面也伴随着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本文根据高校教材的现状,分析了目前高校教材出现种种问题的原因。使得高校教材更好地服务于如今高校的教学管理。
关键词:高等院校;教材征订管理;信息化管理
本文引用格式:曹文芹.略论高校教材征订与管理[J].教育现代化,2019,6(65):252-253.
高校教材是一所高等院校的重要支柱。它能够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高校教学的基础工具。因此为了促进教育改革的积极发展,我们要搞好教材的管理与征订的改革,满足我们学校优秀的教材供应,另一方面还要落实相关的教学计划,稳定良好的教学秩序,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在高校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高等学校教材在征订与管理方面面临许多挑战。一方面是信息时代的到来导致了高等教材的更新速度需要与时俱进[1]。但如今高校教材的更新却无法满足教学的要求。另一方面是来源于高校的自身压力,随着目前就业形势的迅速发展,各校专业叶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现如今许多高校的专业范围十分广泛[2]。因此目前高校教材管理的难度大幅度增加,教材的复杂程度较高导致管理人员的工作比较冗杂。目前我国的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对于教材的信息化管理也相对落后,因此对于教材信息化管理的工作更要进一步实现。本文针对高校教材管理中教材的选用、教材供应体制、教材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及教材征订管理手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 高校教材征订管理的现状
(一)高校教材选用不当及库存积压
当前,绝大部分高校的教材选用都是各院系各专业的教材用量来决定是否选购教材。一些热门的专业的教材用量多,就进行大批量的征订。而一些冷门专业教材用量较少,则忽视了相关专业教材的订购[3]。这样就导致教材的使用不当以及征订的错误性。现如今信息时代的到来,导致了高校教材需要不断更新,因此,在教材的选购过多也会导致库存积压。
(二)高校教材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水平较低
教材管理包含教材质量、征订、发放等方面。现如今许多高校在教材管理方面重视不够,导致了教材质量不够高。教材使用人员随便选取相关教材,根本不考虑教材的质量如何,导致了学校的教学质量也随着降低。
(三)高校教材征订管理手段滞后,信息化程度不高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一些高校采用了教材征订管理系统,但仍有不少高校采用手工作坊式的管理手段。尽管有些高校配置了电脑等相关设备,但是只作为简单的信息管理的工具,许多功能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人才的管理。许多高校教材管理机构的人员没有进行过相关的培训,因此需要高校对此更加重视[4]。
二 高校教材征订管理的对策
(一)高校教材选用合理化
高校教材征订与管理是每所高校所必须的工作,做好教材的管理与征订工作不仅可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更能提高整体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材对于各高校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基础环节,合理选用优秀的教材对于每所高校来说至关重要。
高校内部应当建立健全教材有效的教材选用机制。教材选用机制应由各学校根据自身教育情况制定,机制运行的最终目标是保证每一课程都能使用最优秀合理的教材。选用合理的优秀教材才会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水平。
(二)高校教材征订与发放管理高效化
在教材采购方面要遵从一下几个原则。一是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守信的原则。二是坚持质量、服务、适用统筹兼顾的原则。三是贯彻规范、简化、高效的原则。
教材的征订对于诸多高校来说是目前的主要问题。因此在教材的征订方面,高校应要建立规范、合理的征订制度,另一方面,高校教务处要成立相关的教材采购小组。对于小组成员要严格进行培训,要了解当前教育模式的发展情况,对于学生课程的需求也要进行相关的考察。因此教材采购小组要充分了解教材的实用性以及合理性。只有进行合理的教材采购才会有利于高校的教学发展,有利于学生全方面的发展,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水平。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各高校的学生人数增加,随之相关专业也变得复杂化。对于学生入学的高峰期,学生的教材要根据相关专业合理发放,管理者在这个方面就要提前做好相关工作。在发放教材之前,管理者应该认真核对相关专业以及学生数量,做到准确有序地发放教材,避免错发漏发的状况。
(三)高校教材管理信息化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在各方面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及应用。高校教材的管理方面也应用了计算机技术[5]。信息化管理技术对于教材的管理至关重要,在高校教学中使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可以将各种教学问题更加形象化,将问题简单化,使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更加透彻。这种教学管理模式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改革,而且可以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提供科学的依据。目前大部分高等院校结合计算机网络进行教材管理工作,对于教材管理来说更加简单化、规范化,对教材征订管理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于教材的信息化管理,并不是完全摒除传统的管理模式,而是两种模式的互补,相互协调。信息化管理模式对于管理者而言,只要打开计算机,就会对库存教材和出入库教材的信息了如指掌[6]。在当前的信息时代,教材的信息化处理可以减轻教材管理者的工作量。信息化的管理能够为教材的征订与管理提供有力的信息保证。一方面可以加强教材征订计划的准确性和发行的及时性,避免了教材库存的大量积压,另一方面为学校教学改革的探讨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7]。
(四)高校教材库房管理规范化
对于高校教材的存放管理来说,教材库房是必不可少的一处环节。因为高校教材是保证学校教学有序进行的物质基础,只有科学规范地分类管理才能满足学校教学用书的需要,才能符合库房管理的实际情况。教材入库时必须建立相关的信息化管理制度。对于教材的详细信息必须进行规范化、严格化的管理,将各类的教材信息详细记录在信息化管理系统中[8]。对于各类教材要进行严格的分类,通过相关专业以及课程的安排进行规范化的划分。
在信息时代的迅速发展下,我们高校也要紧跟信息时代的步伐,努力将教育与信息化相结合。在遵循高校教材管理合理化、高效化、信息化、规范化的原则下,管理人员要努力执行高校教材的管理制度。改善高校教材的相关工作,进一步提高我们学校的教学水平,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立国.高校教材管理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5(6):37-39.
[2]邓丹青.学分制改革下高校教材征订管理的探讨[J].龙岩学院学报,2014(10):95-99.
[3]郭惠.高校教材征订管理的问题及对策——以闽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7):112-113.
[4]方洵.关于高校教材信息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2):150-152.
[5]陆柳.高校教材供应中的供需矛盾与对策[J].技术与市场,2017,24(04):262-264.
[6]张淑梅.围绕育人理念开展高校教材建设[J].教育现代化,2018,5(25):158-159.
[7]郝增亮,苗本恩.面向创新和素质培育的高校教材创新设计[J].教育现代化,2016,3(28):82-83+89.
[8]张海涛,袁永华,代卫东,等.基于Web的高校教材征订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02):92-9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7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