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学科竞赛的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24 15:00:0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根据新时代背景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建设人才的需要,深入分析现阶段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学科竞赛在实践教学中的特殊功能,通过从培养和考核计划的健全、相关机构的完善、科研团队的组建以及学科竞赛与校企合作的有机结合等方面的改革,构建基于学科竞赛的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体系,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

关键词: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人才培养方案;学科竞赛;实践教学

本文引用格式:张胜,等.基于学科竞赛的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65):25-26,36.

一 引言

从《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的编制完成,到新时代背景下地铁、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以及城市下沉广场等工程项目的逐渐兴起,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入了全新的发展期[1]。为满足新时代城市地下工程专业人才建设发展的需要,教育部根据城市发展的趋势,结合当前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人才匮乏等情况特别设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当前,我国各大土木类院校都相继开设了此专业,并对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展开了探索。

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计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学生检验理论知识、培养专业思维模式、增强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2,3]。学科竞赛在实践教学中发挥着特殊的创新教育功能,能让学生全面提升自身的知识应用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创新实践能力,具有独特而不可代替的作用[4,5]。然而,就现阶段各大高校的教学实际情况而言,学科竞赛在实践教学中的功能优势尚未全部体现出来,还能够更上一层楼。因此,本文依托湖南城市学院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通过各项创新改革策略,实现以学科竞赛促进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以期为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提供新思路。

\

 
二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按照新工科的培养要求,培养出能够从事于地下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检测、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前,我校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所计划的学分占总学分的30.6%,学时占总学时的45.0%。就教学形式而言,主要有实验课程、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等。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形象认识与理解。

然而,实验课和课程设计的大部分教学安排局限于验证理论知识,缺乏综合性和学生自主设计性的实验环节,不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实验课上,大部分的教学模式属于复制式教学,先由教师将整个实验过程操作一遍,然后学生仅仅只是再重复一遍,并没有真正了解和掌握实验的原理和实验步骤等基本知识。

三 现阶段基于学科竞赛推动高校实践教学改革存在的不足

学科竞赛凭借着种类丰富、效果显著等优点为学生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学习锻炼机会,也为教师提供了学术交流平台,更为企业提供了招聘选人的参考。然而,随着竞赛之风在高校中的兴起,问题也随之体现出来。

(一)学科竞赛在学生中的普及率不高,竞赛氛围并不浓厚

首先是学生能参加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竞赛并不多,如:“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与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大学生模型设计大赛;其次是为保证竞赛的质量,每次竞赛都会有名额的限制。因此,参加竞赛的学生,尤其是参加影响力比较大的竞赛的学生在学生群体当中只占很少一部分。竞赛普及覆盖的受限,学生中很难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二)由高校自身组织与举办的学科竞赛并不多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竞赛学校会委派学生社团组织举办,使竞赛缺乏科学的指导和长期的规划,在竞赛的策划方案上存在很多不足,从而导致所举办的学科竞赛不能可持续发展,致使高校的学科竞赛越来越少。

(三)二级学院机构不够成熟,激励政策有所欠缺

目前,大部分高校下属的二级学院都没有成立具有健全的学科竞赛发展体系的组织机构,学科竞赛仅仅是被划分在学校和学院的某一项计划当中,并没有得到高度的重视。学校和学院的重视度不够影响着专项经费的保障,这样对于需要投入一定人力物力财力的学科竞赛有时会举步维艰。

四 基于学科竞赛的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策略

(一)实践教学纳入学科竞赛,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计划与考核方式


适当减少实验、实习以及课程设计的学时学分,将学科竞赛作为学生的必修学分纳入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为学科竞赛安排出专属时间,保证竞赛时间和学生的课堂学习时间不发生冲突,保障学生的积极参与性。

此外,完善学科竞赛考核制度。一直以来,学科竞赛的实践教学效果都难以被量化评估,因为须考虑到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在竞赛中获得名次的客观事实,所以注重过程考核显得尤为重要。在学科竞赛的考核制度中,应该突破常规理论课程平时成绩(40%)+考试成绩(60%)的常规考核模式,其成绩依据于学生的出勤情况、阶段性任务的完成情况以及个人作业优劣情况等方面为平时考核依据占70%,以最终获奖排名占40%综合评定学生成绩。保证学生在认真对待竞赛过程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积极性。

(二)健全学院学科竞赛机构和激励机制,开展专业特色学科竞赛

在相关部门和相关方案的要求下,二级学院成立有关学科竞赛的组织机构,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竞赛发展方案和计划,委派专业老师指导负责。机构主要职责是组织进行相关的学科竞赛,同时为更高层次的学科竞赛选拔培育人才。此外,形成健全的激励机制,为学科竞赛的举办提供保障和奖励。为更好将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环节贯彻到学生大学四年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基于学科竞赛的实践教学培养体系可按下列内容进行实施:一年级开展英语、数学、计算机等基础知识竞赛;二年级组织CAD、BIM竞赛以及土工实验等专业基础知识竞赛;三年级实行结构模型设计大赛、结合专业知识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以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等;四年级举办基坑工程、隧道工程等课程核心内容设计大赛、毕业实习成果展、毕业设计作品展等。这样,通过学科竞赛的方式,各年级学生既能结合所学课程提升自我的实践与创新创业能力,又能在相互交流的学习过程中形成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

(三)实施导师带队方式,形成科研团队,浓厚竞赛氛围

一般来说,各专业教师都会拥有与专业相关的研究课题,并且部分教师会分配有创新创业工作室。因此,可鼓励学生加入教师的课题,形成科研团队,这样一来,学生既能通过教师的课题更深层次地了解专业知识,又能通过教师的团队实现大三带大二,大二带大一的传帮带作用。这样,在教师和学生之中能形成十分强烈的科研氛围、竞赛氛围,使学生能全面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

(四)学科竞赛与校企合作有机结合,为学生实习就业创造平台

校企合作能给企业和学校带来有利的资源,我校属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十分重视校企合作带来的效益,将学科竞赛与校企合作有机结合能将利益实现最大化。学生不仅能通过竞赛了解今后工作岗位技能的要求,还能享受企业配置的学习资源,开阔学生眼界,企业也能通过学科竞赛发现优秀人才,可以直接通过竞赛平台与学生直接签约聘用。因此,将学科竞赛与校企合作有机结合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很好的学习机会,还能为企业直接输送优秀人才,提升学校就业率。

五 结束语

通过对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现阶段存在问题的综合分析,结合制定学科竞赛培养计划和考核方式、完善学院学科竞赛机构和激励机制、形成浓厚氛围的科研团队以及有机结合学科竞赛和校企合作等改革手段,切实结合学生自身实际情况,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全面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知识应用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培养出新时代背景下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

 
参考文献

[1]陈晓强,钱七虎.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综合管理的探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6(4):666-671.
[2]江学良,杨慧,肖宏彬,等.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与实施[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6(1):12-16.
[3]孙亚星,王景贵,王建花,等.学科竞赛驱动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讨[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8,(8):53-58.
[4]李惠,李大勇.全国高校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大学生模型设计竞赛的几点体会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9,(11):230-231.
[5]李国锋,张世英,李彬.论基于学科竞赛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3):24-2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679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