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哈尔滨市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问题越来越严峻。本文通过分析哈尔滨市老年人医养服务现状,探讨应对策略,以不同类型的医养服务作为出发点,探讨当前不同医养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管理或发展的建议,激活国营与民营、集体与个体、顶层与基层的医养服务关系,建立健全医养服务运作机制,充分整合公共资源,实现城乡老年人医养服务的良性运作。
关键词: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养老教育
本文引用格式:陈亚平,于沛鑫,杨彬.哈尔滨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及养老健康教育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9,6(64):230-231.
Discussion on the mode of combining medical and nursing care and health care education in Harbin
CHEN Ya-ping,YU Pei-xin,YANG Bin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arbin 150040,China)
ABSTRACT:The aging degree of Harbin city is deepening,the problem of providing for the aged is more and more serious.This paper analyz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elderly in Harbin medical nursing services to explore coping strategies,with different types of medical service as a starting point,discuss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different medical nursing services and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anagement or,activate the state-owned and private,collective and individual,the top and base of medical service relationship,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medical service operation system,fully integrate the public resources,realize the benign ope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elderly medical nursing services.
KEY WORDS:Combination of medical and nursing care;Endowment patterns;Provide for the aged education
截止到2016年底,哈尔滨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分别为681.6万人和440.7万人[1],分别占全省人口比重为17.9%和11.6%。同期全国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分别为16.7%和10.8%[1],整体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高龄、失独、失能老人的数量不断增多,城乡老龄化愈发严重。老年人对于绿色养老和医疗护理的需求和要求越来越高,“健康老龄化”的社会认可度不断攀升,“医养结合”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2]。
医疗-养老结合,指通过社会医疗资源以及养老服务资源的充分融合,为老年人群体,提供诊疗、养护、康复、养老等综合性服务。养老教育在未来养老服务中将占据更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针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4种模式进行哈尔滨市具体情况的针对性探讨,同时对养老教育进行必要的分析与思考。
一 居家养老医养服务与教育
在当前传统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社会大环境背景下,相比较而言更多的老年人偏爱居家养老模式。然而在社区范围内,相比较特殊的老年人,如失能、失智、失独老人,需要24小时陪护的老年人等,社区需要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贴心的养老服务。哈尔滨市多数地区的社区卫生服务条件还不能满足此种模式。建议一方面在社区建立老人护理流动站,吸纳更多具备专业护理知识的卫生人才,为社区需要这方面帮助的老年人提供阶段性的一对一护理工作。社区老人护理流动站不但为退休的老护士二次就业,也可为护士专业的学生作为志愿者参加社会实践,加强临床护理人才队伍的建设。另一方面利用互联网+等新兴科技研发一些家庭救助系统,在独居的居家老人家中安装家用呼叫器,并联网到小区保安处或者社区。同时在养老教育方面,对居家养老教育需要加强对养老服务人才以及医疗护理人才的继续教育与培养,同时更要为居家养老服务人才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这种方式,既满足了一部分老人享受私人空间的权利,又可以在老人有需求的时候,社区及时给予帮助或救护,提升人才的基本素质。
二 敬老院医养服务与教育
敬老院,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的非营利性组织,又称养老院。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也随之改变,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愿意走出自己的小家,融入社会养老院,老年公寓这样的大家庭,可以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加强医养结合,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就目前哈尔滨市敬老院的现况来看,主要存在发展区域不均衡,服务质量不达标,收费标准不统一,监督管理不到位,个别的还存在虚假宣传,苛刻老人等情况。建议敬老院应与所在地区的社区、医院联合,定期组织老年人去医院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合作的社区、医院也需定期组织医疗小组到负责的敬老院进行义诊。同时有关部门应加强对敬老院的监督管理,从饮食配餐、环境卫生、活动场所,医护资质等多方面审查,保障老年人有一个健康愉快的养老环境。机构养老人才目前处于缺乏的状态,同时很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相对较低,一直都处于紧缺的状态,相关院校要加强对于老年专业人才的培养。
三 二级医院医养服务与教育
随着医疗体制供给侧改革的一步步推进,医疗综合实力强大的三级医院和深入基层的一级医院之间的二级医院处境显得十分窘迫,二级公立医院转型为康复型医院,既是市场主导,也是形式所需[3]。哈尔滨市部分二级医院可以有意识地转型为康复医院,根据医院自身的医疗特色再结合地方性慢性病,老年病的情况,有针对的转型为康复中心,将“医”与“养”结合起来,这种在原有二级医院基础上转型的医养结合医疗康复养老中心,具备专业的医疗团队、标准的硬件设施,在老人身体健康出现紧急情况时可以给予及时的救援。老年人除了生命健康需要实时关注之外,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感也需要身边人的关怀。建议公立二级医院在转型改造为康复医院时,整体规划休闲、娱乐、锻炼等场所的服务区域,在保证自身医疗水平的基础上,加强软件设施的配置。医养结合是目前养老服务发展的新形势,医养教育在未来也应该是养老服务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
四 养老机构医养服务与教育
养老机构,多数指为老年人提供集中居住和照料的服务机构。机构类型有敬老院、福利院、养老院、老年公寓、护老院、护理院等,本文所指的是由社会力量所办、社会资金所投的民营养老机构。这些民营养老机构由于社会力量资金的投入大小有别,多少有异,此类养老机构在设备设施、人员配备、服务管理等各个方面存在良莠不齐,标准不一的,但是数量较多。长远来看,将哈尔滨市众多民营养老机构通过政策指引、资本引入、兼并重组为数个规模以上养老机构更加有利于市场竞争[4]。同时,联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等优质养老医疗资源,在院内开设养老服务或者与之合作形成医疗和养老联盟,形成常态化医养结合服务综合体则十分有利于为哈尔滨市有养老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服务。
五 结语
有关部门在规划上或者社会力量在投入上可以根据黑龙江的地方老年人群的特点有针性的建立全方面、高质量、低收费或有专门需要常见慢性病管理的老年人的养老机构。在促进健康老龄化的道路上,提供“个体”和“集体”同等归属感的养老选择,充分利用“公立”资源和发挥“社会”力量促进行业高水平发展,全面加强“医疗”和“养护”的结合,保障老年人的生命质量,提高老年人生活满意度[5]。提高养老健康教育的社会化程度,让社区与一些自愿性团体共同联合举办活动或者是开展讲座,让养老健康教育不仅仅成为社区内的健康教育,也可以成为社会之间的健康教育,从而提高社会化程度。
参考文献
[1]张琼月,蒋运兰,李颖馨,等.基于多中心管理的“焦点”连接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模式研究.护理研究,2019(08):1382-1385.
[2]闫薇,刘伟超.关于社区居家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思考[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8,3:6-10.
[3]二级医院如何在夹缝中逆袭.北京这家医院做到了.健康界.2017-7-19.
[4]陈亚平,王智博,杨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助力养老事业的可行性战略探讨——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为例[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7,34(01):4-6.
[5]毛惠芳.中长期池州健康养老养生产业创新发展的对策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51):391-39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6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