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关于新时代大学生合理“增负”有效途径的调查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24 11:38:1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针对大学生出现的学习堪忧状态,教育部提出“振兴本科教育”,并下发相关文件。在此背景下,我们以河北省属13所重点骨干大学为例,对任课教师、相关管理人员及学生进行调查和访谈,了解新时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现状及调查主体对增负的态度,对调查数据客观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四个回归;合理“增负”

本文引用格式:褚策,韩琦,李怡洁,等.关于新时代大学生合理“增负”有效途径的调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64):228-229.

2018年6月21日,教育部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强调,要推进“四个回归”,围绕学生刻苦读书来办教育,引导学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我们对新时代大学生合理“增负”有效途径进行调查研究,以调查数据为基,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为学生学习成才献计献策。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来源与研究对象


本课题以2018年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为依据,以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现状为切入点展开调查研究。调查对象为河北省属13所骨干大学。
\


 
(二)研究内容

①通过对河北省属重点骨干大学本科生的学习与生活状态进行调查,了解学生的真实需要。②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同学们对于“增负”的态度,以及想要通过哪些途径进行“增负”。③了解学校任课教师、相关管理人员对于“增负”政策的看法,研究出合理“增负”的有效途径及效果检验的方法,为河北省本科教育献计献策。

(三)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包括三部分,其中关于学生学习现状的主客观感受题目选项分析为“很轻、较轻、一般、较重和很重”,参照大学生课业负担轻重、课堂掌握程度、课余学习时间等情况,有针对性地提高大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对合理“增负”所持态度题目的选项有“非常赞同、比较赞同、中立和不赞同”,选择赞同的比例越高,表明适当引入压力以增加学习动力的实施效果越好;对“课时、实践创新、效果检验、课程质量、实验需求、第二课堂”等“增负”途径接受程度的数据进行分析,选择最贴合学生的“增负”措施途径。

二 调查结果

(一)学生学习生活现状


1.学生学习基本状况。每学期平均周学时情况:根据教育辞典,学时指教学的时间单位。一节课的时间称一学时[1]。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每学期平均周学时量前三位依次是15-20学时(36.63%),20-25学时(31.5%),大于等于25学时(21%),而小于等于15学时的占比10.88%排在第四位。

对老师课堂所讲知识掌握情况:在校大学生课堂知识吸收与转化水平直接反映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关系到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掌握在校大学生课堂知识吸收与转化实况,倾听大学生的诉求,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具有重要意义[2]。有48.49%学生认为能够基本掌握,熟悉大体框架;33.69%学生表示掌握较好,基本可以应用;而有13.97%人认为掌握较差,仅能大致听懂;只有3.85%学生可以完全掌握,能够举一反三。分析表明,在校大学生课堂知识吸收状况尚可,但与课堂知识转化之间存在脱节。

学生的课堂教学态度:学习态度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有31.04%的学生认为对感兴趣的课程能够认真对待;29.31%的学生对认为有价值的课程认真对待;24.02%的学生中认为所有课都应该认真对待;而15.63%的学生对讲的精彩的课会认真对待。分析表明,大学生对课程学习的自主性较差,对课程学习目的明确,但功利性较强。

课余每天平均学习时长:大学阶段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上与中学阶段有很大不同,大学生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充分利用好课余时间,合理安排课余生活,对于大学生成人成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3]。调查显示,学生每天平均学习时长段依次为2-3小时(50.38%)、小于等于1小时(29.16%)、3-5小时(16.31%)、大于等于5小时(3.7%)。

2.教师认为学生学习的生活现状。首先在访谈对象的岗位类别中,专任教师占50%,教学科研管理人员占20%,学生管理人员占30%。调查教师教龄依次排序为1-9年教龄(43.3%)、10-19年教龄(40%)、20-29年教龄(13.3%)、30年以上教龄(3.3%)。我们通过访谈总结出课程与专业的紧密程度决定课业负担压力。在课堂学习态度上,大部分同学能够认真对待,全神贯注的听完授课内容,但存在少部分同学上课心不在焉、睡觉等消极现象。在作业完成度上,部分同学把握时间观念不强,不能准时上交作业,存在“被动”完成作业的现象。

(二)合理“增负”态度现状

1.学生对合理增负的态度。在“对大学生合理‘增负’持怎样的态度”一题中,表示赞同的同学占有效填写人次的44.08%,表示不赞同的同学仅占有效填写人次的17.8%。目前教育部取消“清考”的制度,目的在于改变在校大学生“混大学”、“混文凭”的心态,让他们脚踏实地地学习专业知识。同学们对“是否赞成取消清考的措施”的争议很大;把控考试难度,提高毕业门槛无疑是有必要的。

2.教师对合理“增负”的态度。教师及相关管理人员普遍认为对大学生进行合理“增负”是有必要的,大学阶段管理宽松,导致大学生主动学习意识不强,存在“及格万岁”的心理。大多数任课教师及管理阶层认为教师应该同步“增负”,加大教师教学方面的“增负”,适当减少教师科研方面的负担,让教师回归课堂,潜心教书育人。当然,也有少部分教师及管理人员认为不应该同步“增负”,增负并不是单纯增加课时量和工作量,而是合理分配与学生专业相关的课程,安排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工作[4]。

(三)“增负”途径接受程度现状

1.大学生对“增负”途径的接受程度。当代大学生自主管理时间的能力不强,大多数同学希望学校适当增加在学习时间上的安排。大学生合理“增负”,不仅仅局限于“知识增负”,“能力增负”也应该在其中。同时大学生不应该再“死读书,读死书”,大多数同学希望将所学知识贴合、应用于实际生活,在生活经验、社交能力等方面有所提升。

2.老师对“增负”途径的接受程度。大多数教师及相关管理人员提出,希望可以严把考试关,合理提高挂科率,把控毕业出口,使毕业率不低于最低要求,增加学生对自身学业的重视程度,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毕业质量;鼓励学生多参加创新创业类比赛,提高学生的双创能力,拓展学生的四维空间;适当增加实践性课程,将课堂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 对大学生合理增负有效途径的政策建议

(一)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充实大学生活


学校的管理制度对大学生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学校监管部门应严格的执行考勤制度,制定学校教学计划及发展情况,结合本校师资设备等实际,制订课程设置计划及课程安排;树立优良学风,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保证师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学校工作的有序进行。

(二)教师言传身教,注重学生培养

教育部一直强调要重视本科教育,然而“重研轻教、教授不教”的现象依然存在。教师要回归教学,在课堂上不单单要传授书本上的内容,更应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思考能力。学生普遍认为政史等课为所谓的“水课”,这种错误认识很大程度上与老师的教学形式有关。

(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助力学生成人成才

“快乐的大学”不应是懒散的,而要通过引入适当的压力,引导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从学生更倾向的“增负”途径入手,通过提高社会实践、学术研究、自主学习等方面的要求,采取以兴趣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增负”措施,循序渐进地对大学生进行“增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5]。

\

 
四 结语

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进一步强调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要遵循“四个回归”: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把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参考文献

[1]齐双悦,黎小丽,何颖诗,龙云.教育部“增负”政策下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现状及其认知和态度响应——基于衡阳市南华大学的调研[J].教育现代化,2018,5(50):144-145+162.
[2]肖仕卫.大学生学业合理“增负”的实现路径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8(10):93-97.
[3]杨状振.大学生“增负”评教制度要完善[N].中国青年报,2018-07-23(010).
[4]杨泽勇,王鸿凯.当代大学生闲暇生活现状调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02):174-175.
[5]付立宏,邓英.大学生知识吸收行为现状调查与思考[J].图书情报工作,2010,54(05):83-8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675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