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实验教学是食品专业教学环节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是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基本条件。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此专业,食品专业实验教学也在不断地完善与改进。开放式实验教学这种模式开始逐渐在食品专业中进行探索应用,它扩大了实验室的使用范围,使教学环境得到优化;它在一定基础上改善了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但仍然存在一些弊端,在应用中还不够成熟。本文将对这一实验教学体系在应用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具体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食品专业;开放性实验;教学体系;改革措施
本文引用格式:俞露等.基于食品专业开放性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63):47-49.
Research on the Reform of Open Experimental Teaching System Based on Food Specialty
YU Lu,ZHAO Zhi,MU Bo,YANG Qin
(School of Liquor and Food Engineering,Guizhou University,Guiyang,Guizhou)
Abstract:Experimental teaching is a crucial step in the teaching of food specialty,and it is the basic condition for improving students'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and practical ability.As more and more colleges open this major,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food specialty is constantly improving and improving.This model of open experimental teaching began to be gradually explored and applied in the food profession.It expanded the scope of use of the laboratory and optimized the teaching environment.It improved the traditional experimental teaching mode on a certain basis,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drawbacks.It is not mature enough in the application.This paper will briefly analyze the problems that may occur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experimental teaching system,and propose specific reform measures.
Keywords:food specialty;open experiment;teaching system;reform measures
在食品行业的快速发展下,我国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食品专业。食品专业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途径,占据着主要地位,也是食品专业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践教学的核心部分。它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能力,又成为学生未来工作技能的首要知识储备[1]。然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各高校的食品专业一直使用着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来教学,导致许许多多的问题开始出现。传统教学模式方法单一且没有创新性,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不足。因此,开放性实验教学开始在各大高校中进行探索与构建,它的出现逐渐地替代了传统教学模式。
一开放性实验教学体系背景
近几年,开放性实验教学体系在各大高校各专业中开始探索与研究。开放性实验教学在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改善和提高,弥补了许多的不足之处,渐渐受到老师和学生们的一致好评。传统实验教学因其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无法满足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使得它逐渐退下了教学模式的历史舞台,开放性实验教学体系得以积极开展[2]。
开放性实验教学是对实验课的延伸与补充,具有开放性和自主性等特点,它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等方面上有很大的帮助性。随着国家的迅速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行各业都需要工作人员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然而,一直以来使用的传统实验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能力不足,因为它过于强调对学生传授知识,忽略了对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实验教学是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开放性实验教学逐渐在各大高校食品专业中进行推广。为提高食品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3],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必须改革曾经使用的传统实验教学体系。因此,我们需要在探索开放式实验教学体系的基础上,再次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改善实验教学方法以及创新实验室管理模式,努力构建完善开放性实验教学体系。
二 开放性实验教学体系现状
上个世纪初,国外慢慢开始对开放性实验进行了探索与研究,也拥有了一定的良好成果。在七十年代时,这种模式逐渐被国外的人们所应用[4]。由于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的应用不够成熟,且理论体系不完整,在不同国家所应用的情形都不尽相同。我国最初接触到开放性实验教学是在上个世纪末,各高校慢慢开始关注着这种教学模式,但都无法敢于应用在各专业中。因为国内各大高校的实验室配备情况不同,以及师资条件和学生素质差异等方面,所以导致我国目前的开放性实验教学体系存在多种模式[5]。
(一)存在模式
1.课余开放模式
实验教学主要遵循的是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必修实验基于固定的实验课,根据时间安排和实验项目,教师将在实验课以前进行预实验和全程实验指导,并在实验室的空余时间内向学生开放,学生可以在开放时间内完成实验课中未完成的实验内容或者对自己更高要求的内容,有能力和空闲时间的学生也可以使用可选项目进行实验。
2.时间开放模式
教学大纲要求的每个必修或选修实验项目应在几个不同的时间段内开放,时间的安排应由某个实验项目决定。学生可以通过在网上预约,在指定范围内独立选择实验项目以及实验时间,随时掌握实验进度,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固定实验课程的实验模式,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了方便性。
3.全方位开放模式
实验室对学生实行开放原则,实验内容、设备以及时间都做到开放。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爱好去联系相应的实验室,选择自己的实验主题和设计实验方案,查阅相关文献资料、选择设备、探索实验步骤,基于此进行自己的实验项目,完成实验报告或者实验论文的撰写。
(二)存在问题
实验课题的选择是最重要的问题,开放式实验教学通常要求学生自己做出选择并确定自己的实验课题类型,可是大部分学生无法对课程的框架与教学逻辑产生全面的认识,所以难做出具有针对性地选择,导致选题不够准确,影响了开放性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新型的课题选择机制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可能教师自身的经验和学生自身的兴趣都会影响到选课的准确性,这都会导致实验课题无法顺利进展。其次,实验教学过程中,管理问题也十分重要。开放性实验教学的关键在于实验室的开放,可是传统的管理模式不能使学生充分完成实验课题。利用网络平台来进行管理,能有效解决传统管理模式的弊端,教师可通过计算机系统来了解到学生的实验轨迹,对学生的实验活动进行有效约束。但是,只进行网络上的管理可能会出现实验室安全问题。
最后,开放性实验教学比较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但这会导致实验课题没有足够的理论基础支撑,给学生带来的实际益处也较为有限。简单的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结合并不能保证学生的实验课题能够顺利进行,教师有时可能会忽略两者之间的平衡,过于偏向学生的创新思维或自身积累的理论知识[6]。开放性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负责和指导此实验可能需要付出更大的精力来确保学生实验的成功率以及实验过程的安全问题。
三 开放性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第一步,制订新型的课题选择机制。除了学校统一安排的实验课外,可设立三级选题机制,依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师自身过往的经验,为学生制定课题库。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的选题将更加合理。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应给予学生适当的课题指导,来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第二步,完善实验教学的管理机制。实验室管理在开放性实验教学体系应用中需要高度严格要求,实验室管理人员需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将实验室和学生的资料全部录入,这样能够有效地了解学生的实验轨迹。通过此方式,既能使实验室的各项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也能方便对学生的实验活动进行指导和约束。第三步,有效结合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容易背离理论基础知识,老师需要将实验项目与教学理论进行有效联系起来。可以邀请学生在课堂上描述他们的创新点,并用传统理论对其进行验证。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进行实验活动之前获得到充分的理论准备,就可以提高其在实验过程的工作效率[7]。
四 开放性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措施
(一)内容模块化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食品专业实验项目分为三种类型:基础规范类型、综合设计类型和研究与探索类型。每种类型的实验项目进行模块化设计、优化和整合就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每个模块知识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存在一定的联系,将实验项目模块化,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特别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增强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二)方法灵活化
开放性实验教学体系在方法上应通过引导,讨论和探究等方式来进行教学,减少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比例。要更加注重教学方法的全面灵活运用,以便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三)手段多元化
在开放性实验教学体系中,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主要体现在实验教学技术和教学载体的多样化。实验教学技术的运用应结合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方法,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相关教学软件,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复杂的实验现象和过程。除了食品专业的实验课程内容外,开放性实验教学体系的载体还可通过当地经济形势来添加创新型的设计型实验项目。学生可以通过自身的专业和兴趣选择不同类型的实验项目,实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考核过程化
食品专业实验课程的考核主要是通过实验报告来评估,几乎没有对整个参与实验过程的评价,这使得评估结果不够全面。因此,开放性实验体系的考核要更加注重评估过程。从学生参与实验课程的各个阶段开始,建立了实验教学全过程的跟踪考核评估系统,对实验课程的多个方面进行考核,注重其过程而不是结果,注重其能力不是知识,提高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实验课程的考核过程化,整体考查了学生对该实验课程基本实验方法的了解和对实验技能的掌握,特别是利用他们学到的实验技巧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对专业实验课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特别重视实验课的每一个环节[8]。
五结语
食品专业开放性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构建开放式实验教学体系的过程中,要注意到实验课程内容模块化、教学方法灵活化、手段多元化和考核过程化,将开放性实验的优点发挥到最大化,避免弊端存在。通过基于此教学体系的改革,对提高食品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激发其创新思维有巨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孙文彬.开放性创新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02):148-151.
[2]刘霞,徐明,杨雪玲,隋竹欣.开放性实验教学在医学本科专业教学中的作用[J].教育现代化,2018,5(35):272-274.
[3]谢文佩,易湘茜,范丽丽.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开放式实验教学探讨[J].轻工科技,2014(1):148-149.
[4]绪诚.构建实验创新平台培养创新型人才[J].中国地质教育,2006(04):130-132.
[5]张廷锋,马楚仪.开放式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09(05):142-143.
[6]王秀娟,程海萍,党占翠,等.开放性实验教学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2(10):248-250.
[7]杨敏建,曾兵,林龙利.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化学专业开放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J].广东化工,2019(2).
[8]俞露.食品科学专业开放式实验教学体系构建[J].农家参谋,2018,595(18):13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6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