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新时期传染病流行病学教学面临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探讨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18 16:32:1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针对新时期传染病流行病学教学面临的现状,本文从传染病流行病学的重要性、教学理念、教材建设和教学模式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这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传染病流行病学的教学效果,培养符合新时期要求的高素质的流行病学工作者。

关键词:传染病流行病学;存在问题;改进措施

本文引用格式:董晨.新时期传染病流行病学教学面临的问题及改进措施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9,6(61):81-82,97.

Current Problems and Modified Advices in the Education About the Communicable Disease Epidemiology in the New Era

DONG Chen

(Department of Epidemiology and Statistics,School of Public Health,Suzhou University,Suzhou,Jiangsu,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current condition of the communicable disease epidemiology,the present paper discussed the problems about the education importance,teaching philosophy,teaching materials and teaching pattern of the communicable diseases epidemiology.Moreover,the modified advices against these problems were provided.This paper would be helpful for the further improvement of the effect of teaching.Moreover,it would be helpful for the higher-talent cultivation for the needs of new era.

Key words:Communicable disease epidemiology;Current problems;Modified advices

传染病流行病学是流行病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研究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发生、流行和传播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并制定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流行的策略和措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传染病一直是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严重威胁。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传染病的疾病谱及其流行病学特征均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人类已经消灭了天花,有效预防和控制了脊髓灰质炎、乙型脑炎、新生儿破伤风等疾病的传播和流行。然而,一些传统的传染病如结核、霍乱、疟疾等死灰复燃,一些新型的传染病如SARS、艾滋病、H7N9禽流感等不断出现。此外,新时期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日益频繁,也为这些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因此,如何改进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培养符合新时期要求的高素质的流行病学工作者,已经成为传染病流行病学教学中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对我们近年来在传染病流行病学教学中的一些探索总结如下。

一 新时期传染病流行病学教学的重要性

面对新时期传染病流行病学出现的新特点和新挑战,加强传染病流行性病学教学研究非常必要。

一方面,新时期传染病流行病学理论研究和方法学研究的快速发展对传染病流行病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传统的传染病流行病学研究大多侧重于病原体、宿主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但是目前的观点认为,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流行是人类与环境发展不平衡所致,其涉及因素众多。而且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存在无数的病原微生物,将它们全部消灭完全不切实际。因此,随着新时期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对自然环境开发和探索的快速增多,在人类和有害的病原微生物之间建立有效的屏障或创造和平的共生条件,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传播和流行的关键所在。由此可见,加强传染病流行病学教学研究,对于新时代的预防医学教育非常重要。

另一方面,新时期全球传染病疾病谱正发生显著的改变,一些传统传染病的死灰复燃,以及新型传染病不断出现。此外,随着全球间交流合作的不断深入,传染病流行病学也面临新的挑战。例如,尽管我们国内的疟疾、伤寒、肺结核、霍乱、病毒性肝炎等疾病已经得到有效的控制,但是一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公共卫生防治能力有限,这些疾病以及黄热病、登革热、手足口病以及艾滋病等仍然高发[1]。因此,重视传染病流行病学教学研究,进行具有预见性的科学谋划,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医疗卫生人才,对于国家战略的实现和地方社会的发展均非常重要。

\

 
二 新时期传染病流行病学教学理念面临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随着“健康中国”上升为新时期的国家战略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开展,传染病流行病学教学理念也需要与时俱进。自二十世纪以来,疫苗的快速发展和广泛的推广使用使一些诸如“传染病防控不重要”、“传染病将会消失”等的言论甚嚣尘上。然而,近年来流感频繁爆发、结核感染复杂多样、麻疹死灰复燃和艾滋流行快速增多均对传染病防制的专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方面,作为授课教师,在传染病流行病学的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关注知识点深度的挖掘,一定要注意拓展知识宽度。例如,有的教师由于常年从事某一种传染病流行病学科研工作,因此在授课过程中会过多关注自己的研究方向。尽管这种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学习兴趣,但同时也很容易忽略了其他的知识点;此外,传染病流行病学与免疫学、病理学、社会医学、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等多门学科均有密切的联系[2]。鉴于这些学科近年来的迅速发展,授课教师需要与相关学科的老师进行更多的交流和探讨,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另一方面,新时代的大学生独立性更强,自我意识更加强烈,传统的“一言堂”、“家长制”等的教学理念已经不适用于新时期的大学课堂,需要更多耐心的指导和沟通。例如,在艾滋病的流行病学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从传统道德的角度对艾滋病持厌恶、鄙视的态度,而有的学生则从社会学、人文学的角度持关爱和理解的态度。在遇到类似情况时,学校和教师不能武断的否定任何一方的观点,而应该结合时代的特点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帮助学生树立“大健康”的人文素养和严谨的传染病流行病防控理念,以提高教学效果。

三 新时期传染病流行病学教材建设面临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而且与高校的课程教学改革密不可分。随着新时期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传染病流行病学知识也快速更新。因此,其教材内容必须在遵循传统的基础上,更多的体现出前沿的研究成果。

一方面,在预防本科教学中尚缺乏专门的传染病流行病学专用教材,而且在大多流行病学教材中,传染病流行病学部分的内容也比较陈旧。传染病的流行趋势变化复杂,知识更新速度快,尤其是近年传染病疾病谱发生了较大变化,现有的教材不能紧扣新时期传染病流行病学的发展特点进行及时解释和说明。例如,一些新型的禽流感(如H7N9)等危害性大的新发传染病不能及时编入教材,不能满足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的迫切需求,导致学生对传染病流行病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的积极性降低。此外,传统的教材尽管系统性和逻辑性好,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的理解,但是仍然需要进一步贯彻教育部“以学生为本”的指导方针,针对新时期大学生的需求,积极开展多样化的视听教材建设工作,摆脱既往的单纯纸质媒介的状况,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3]。促进传染病流行病学教材改革的向前发展。

另一方面,在全球社会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时期,作为高校需要充分全面的考虑时代需求,加强预防医学专业学生的国际意识教育,但是传统的传染病流行病学的教学内容大多缺乏宽阔的国际视野。例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为了实现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国家亟需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高发疾病防治人才的储备[4]。因此,传染病流行病学教材也应当针对“一带一路”沿线的区域和国家中的常见高发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预防和控制措施等进行细致的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双语课程建设,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为新时期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四新时期传染病流行病学教学模式面临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传染病流行病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均很强的学科,随着人们认识的逐渐深入,传染病流行病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内容越加丰富,其范围也不断扩大,传统的教学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学生对新事物、新知识的需求。因此,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的到来,我们亟需建立符合新时期特点的教学模式,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面对当前复杂的传染病流行形势的挑战。

一方面,面对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作为授课老师要针对传染病流行病学的特点,顺应时代,努力发展微课、幕课、SPOC、DLMOOC、MOOR、Meta-MOOC等一些新的教学方式,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5]。例如,针对传染病流行病学知识更新速度快、知识点分散繁琐等特点,授课老师可以利用微课提前发布课堂中将要讲解的知识点,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并搜集相关资料。老师在课堂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讨论。此外,还可将案例教学和微课或慕课相结合,形成良好的课堂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改善学生的学习效率。

另一方面,传染病流行病学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均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努力探索科学新颖的教学模式,也要继续传承重要的、传统的实践教学手段,加强学生观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例如,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章节讲授时,可以以近年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案例,通过案例讲解,引导学生查阅文献,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调查和分析步骤进行深入的讨论,并以报告的形式交给授课教师。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当通过组织学生参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邀请经验丰富的疾控工作人员进行授课,丰富学生的阅历和知识,增强学生的专业自信。

\

 
五 结语

随着新时期传染病流行病学的快速发展和全球“一体化”浪潮的快速到来,传染病流行病学的教学理念、教材建设、教学模式改革均是迫在眉睫。本文针对教学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一些不算成熟的建议,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引起同行探讨,共同推动新时期传染病流行病学教学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宁,李志伟.传染病教学在新时期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8):1885.
[2]杨江华,杨进孙,等.传染病学教学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0,30(3):438.
[3]姜梦婕,蒋小云,等.高等医学本科教材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4):647-648.
[4]戴良燕.“一带一路”战略的广西医学人才支撑与教育路径思考[J].华夏医学.2017,30(4):118-120.
[5]罗建宏.后MOOC时期高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析[J].课程教学.2016,34(12):138-13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602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