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3D打印在医学院校大学生中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方法选取我校2017级、2018级大学生146名,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73)不采用3D打印技术,研究组(n=73)采用3D打印技术,对两组大学生不同时间段教育实践以及创新能力进行评分。结果研究组学生的教育实践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学生的创新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医学院校大学生采用3D打印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其教育实践评分,显著改善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效地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从而对医学院校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进行激发。
关键词:3D打印技术;教育实践评分;创新能力评分;自主创业能力
本文引用格式:王振全,等.3D打印在医学院校大学生中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9,6(61):268-26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医疗科技的进步升级,未来技术发展的核心方向转变为创意化、便捷化、信息化和个人化[1]。现如今社会对于高素质创新型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看重相关人才的创新能力以及专业素质,因此医学院校对人才培养目标也逐渐从传统技能型转变为创新型、知识型,若想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都要通过开展各种创新教育实践活动[2]。近年来3D打印技术逐渐发展起来,这是一项创新性技术,蕴含创造性和设计思维,在医学领域、工业以及设计方面都得到快速发展[3]。我校通过与企业合作,成立了3D打印技术培养室,为学生提供创新和创业平台,为新模式下创新型人才教育培养进行探索,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我校2017级、2018级大学生146名,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男48名,女25名,年龄18-20岁,平均年龄(19.1±0.2)岁,研究组男47名,女26名,年龄18-20岁,平均年龄(19.3±0.1)岁,两组学生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两组学生均知情且同意此次研究。
(二)方法
对照组学生不植入3D打印课程,只接受现有的创新创业课程教育。研究组学生在现有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基础上,引入3D打印课程,引入的课程包含3D打印技术相关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实践阶段,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赴合作企业参观,为学生搭建创业平台,要求学生将自己对医疗用品
(如一些医学教学模型、手术训练模型和康复支具等)的创新思维或创意,通过三维制作软件在电脑中先形成虚拟的三维图形,再用3D打印机打印成实体的物体,即将学生大脑中想象的医疗用品转变为实物,从而解决医学教学和临床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以此培养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医学生服务社会的技能。
(三)观察指标
对两组学生的1、3、5个月教育实践评分以及创新能力评分进行比较,教育实践评分内容包括情境模拟、问题讨论、案例研究、实地操作等,创新能力评分内容包括实验项目、科学研究、医学竞赛等,满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学生的创新能力及思维越好[4]。
(四)统计学方法
用SPSS20.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两两比较用t检验。
二 结果
研究组学生的教育实践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研究组学生的创新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 2。
三 讨论
“双创”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简称,是李克强总理于2014年9月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首次提出的。伴随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逐步实施,我校也在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相关制度和体系建设,以加强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培养[5]。将创新精神的培养灌输到医学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医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和进步的需要,亦是为了患者能够拥有先进科学的医疗诊断和健康身体的重要保障。对医学生加强创业教育和实践,提升医学生创业能力,可以拓宽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
那么,如何在医学高职院校更为有效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就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医学理念的更新,3D打印技术成为当前热门话题,3D打印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该技术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后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由于其在精确复制及形态学展现方面的优势,在医学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3D打印技术与医学的融合正越来越深入,3D打印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正受到医学界的高度重视。作为一项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技术,3D打印技术将给医疗行业带来深远的影响。将3D打印技术应用到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中,可降低医学专业创业的门槛,为医学院校有创业理想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途径。在对医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中,教师在授课时融合3D打印技术,可以打破医学教育中仅仅对课本的局限授课,让学生在三维软件中发挥想象力。同时学生的作品还可以进行无限修改、复制、粘贴和保存,在完成创意后,利于3D打印机将创意作品打印出来。作品还可以给客户展示作为医学生创业产品,而学生的3D打印技术也在学校经过老师指导教育,使其就业机会得到明显增加。
3D打印技术具有将虚拟演变成现实的能力,是人的感觉与直觉的拓展,有利于思维能力的提高。本研究结果显示:运用3D打印技术培养的研究组学生的教育实践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此同时研究组学生的创新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3D打印技术在教学中应用可以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一定的教学情景,通过学生的想象、创造,将其大胆设计的虚拟物品转变为可见的三维模型,这一过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亦能够增加学生创新的激情与信心。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医学院校大学生采用3D打印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其教育实践评分,显著改善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效的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从而对医学院校大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进行激发
参考文献
[1]袁峰,陆海涛,邓斌,3D打印模型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手术减压方式选择中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20(39):5852-5858.
[2]田林,田聪,周红海,3D打印联合有限元分析技术在中医骨伤本科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全科医学,2016,1(S1):296-298.
[3]Negi S,Dhiman S,Kumar Sharma R.Basics and applications of rapid prototyping medical models.Rapid Prototyp J 2014;20:256-67.
[4]刘凤珍,刘明信,王运华,3D打印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材料进展,2016,43(5):036-40.
[5]黄翦,潘征.民族医学院校大学生科技文化学分制的建构[J].教育现代化,2016(01):77-7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5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