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信息化项目教学设计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18 09:36:4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信息化教学是当前职业教育的重要手段,能极大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以解决“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项目传统教学的难题为例,从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实施、教学效果、教学反思等五方面详细介绍了信息化实训教学设计的详细方案。

关键词: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信息化;教学设计

本文引用格式:战旭梅,等.“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信息化项目教学设计[J].教育现代化,2019,6(62):215-217,220.

Information Project Teaching Design of Rapid Detection on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Residues

ZHAN Xu-Mei,WANG Zheng-Yun,LIU-Ping

(Jiangsu Agri-animal Husbandry Vocational College,Taizhou,China)

Abstract:Information-based Teaching was an Important Means of Current Vocational Education.It could greatly improve teachers’teaching effect and students’interest in learning.The author took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of“Rapid Detection of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Residues”as an example.The detailed scheme of information-based practical training teaching design was introduced in detail from five aspects:teaching analysis,teaching strategy,teaching implementation,teaching effect,teaching reflection,etc.

Key words:Pesticide residue;Rapid analysis;Informatization;Instructional design

《食品理化检测技术》课程是食品营养与检测等食品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实践要求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效果差,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信息化教学越来越受到学生们的欢迎[1-4]。随着食用农产品的大力发展,由农药残留引发的各类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人类的健康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因此在农贸市场、超市、海关等各个生产和流通环节,都迫切需要进行农药残留的现场快速筛查。作为《食品理化检测技术》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现以“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教学内容为例,详细介绍信息化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

\

 
一教学分析

(一) 内容分析


参照高等职业学院专业教学标准、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食品检验工(高级)》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将课程内容整合为4个情境16个任务,本次内容选用情境四任务一中的子任务二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法。重点培养学生快速检测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能力,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快速检测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正确操作规范,和影响检测结果的的关键技术点,提高学生的检测技能,增强学生食品安全意识和实事求是的职业素养。

(二)学情分析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食品营养与检测等食品类专业二年级学生,前期已经学过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具有食用农产品安全意识。但是对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技术缺乏了解,难以理解其测定原理,从往届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看,由于不能很快掌握快速检测技术操作的规范性和关键控制点,容易出现假阳性。基于以上学情,本次内容采用信息化技术辅助教学以解决教学(学习)瓶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 教学目标

根据内容和学情分析,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有机磷农药快速测定的工作原理;(2)掌握有机磷农药快速测定的关键技术。

2.能力目标

(1)能够运用速测卡法测定蔬菜中的有机磷农药残留;(2)能准确判定样品测定结果。

3.素质目标

(1)增强学生食品安全和责任意识;(2)强化团结协作、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等职业素养。

(四) 教学重点与难点

结合教学目标和学情分析确定本项目的教学重点是速测卡法测定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正确操作,难点是有机磷农药快速检测法的工作原理。

二 教学策略

以学生的技能获得为结果导向,以学生为主体,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任务为主线,设置阶梯递进、环环相扣的五个教学环节,以技能训练、理论知识分层交织的形式开展实训教学,依托学校开发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平台,采用问题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做中学,做中教”。将微课、3D动画等信息化资源合理运用到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教学组织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相互协作,虚实结合,实现教学目标。

(一) 课程教学平台贯穿课前、课中、课后,加强师生互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课前,教师利用课程教学平台发布学习任务,学生接收任务,农贸市场进行调研,学习课程平台资源,了解有机磷农药的快速检测技术,并上传调研报告,遇到问题可在平台的讨论区进行交流互动。


教师根据反馈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按层次和个体差异进行分组,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调整教学内容。课中,学生在平台上学习有机磷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微课及FLASH动画,上传检测结果,完成随堂测试。教师通过平台引导学生完成知识、技能的学习和考核,实时掌握学生学习动态,及时调整教学。课后,学生在平台上学习农药残留安全知识,与教师、学生沟通讨论,完成课后作业。

(二)大屏同步、FLASH动画和微课,帮助学生快速掌握规范操作和关键技术点

从往届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看,由于学生不能很快掌握快速检测规范性操作和关键控制点,容易出现假阳性。因此,利用大屏同步便于学生看清教师演示细节,并将教师示范操作制作成微课和形象的FLASH动画,随时随地观看,快速掌握规范操作,提高检测的准确度,解决教学重点。

(三)有机磷中毒机理、检测原理三维动画形象生动,便于学生理解后能够深度分析影响测定结果的关键因素

有机磷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的原理难以理解,学生即使学会了检测的规范操作,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如果出现异常结果,不能找出具体原因加以纠正。3D动画形象生动展示有机磷农药在体内的中毒原理和检测方法工作原理,学生深入理解后,能够分析出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活学活用,突破教学难点。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教学实施过程思维导图见图1。



\



三教学实施

教学实施过程分为课前准备、课内学习、课后提升和教学评价。

(一)课前准备

课前,学生根据任务单完成农贸市场蔬菜农残检测情况调研,学习课程平台和智慧职教资源,了解有机磷农药的快速检测技术,并上传调研报告。遇到问题可在平台的讨论区进行交流互动。

(二) 课内学习

1.情境导入


课上,通过“针对每天超市、农贸市场蔬菜流通量大,如何对其进行农药残留快速筛查,防止有“毒”蔬菜流向餐桌?”的真实情境,让学生深刻体会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的必要性,激发学习兴趣。

2.样品检测

确定分析方法后,教师布置任务:用速测卡法测定青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学生观看微课视频,尝试自主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上传至平台,教师后台统计学生测定结果,将不同结果进行比较。学生观看结果差异相对较大的两组操作视频,究竟那一组结果准确、操作规范呢?引发学生思考。教师通过动画演示操作细节,分析错误原因。总结要点后,教师通过大屏同步的方式示范操作,确保每位同学看清操作细节,有效突出教学重点。示范结束后,学生对上一个子任务的留样进行检测,根据已知结果,自评操作,提升技能。教师对检测结果错误的学生,再次纠正,确保每位学生正确掌握规范操作。通过教师示范、强化练习、错误纠正,学生检测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得到明显提高。

3.原理学习

熟练掌握规范操作后,学生提出疑问:为什么显蓝色是阴性,不显色或显浅蓝色是阳性呢?先通过动画了解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机理,然后观看有机磷农药快速检测的原理动画,使学生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解决教学难点。

4.结果判定

对于阳性样品,是否能直接判定蔬菜有农药残留呢?学生在课程平台上积极讨论,然后请小组代表上台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总结,速测卡法是定性检验方法,对农药非常敏感,测定时如果附近喷洒农药、或操作者和器具沾有微量农药,都会产生假阳性。对于阳性样品必须经过色谱法检测,确定农药品种和含量,然后才能判定是否农药残留超标,从而强调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职业素养。

最后学生登录课程平台完成随堂测试,检测本次课学习情况。

(三) 课后提升

布置课后任务,每组将在农贸市场采购的不同品种蔬菜,用速测卡法检测农药残留;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可共同合作,制作食品农药残留安全知识微信推送,进行食品安全宣教,服务社会。

(四) 教学评价

本次课采用过程与结果、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方式,重点考核学生有机磷农药快速测定是否规范、准确。考核评价见图2。

\

 
四 教学效果

阶梯递进、环环相扣的任务设置、丰富的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规范检测操作能力明显提升,检测结果准确度大大提高,有效完成了教学任务。

(一)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

信息化辅助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学生主动在课外时间利用平台资源进行个性化学习,从传统教学的“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

(二) 学生熟练掌握了检测技能,结果精准度高

与14、15级学生相比,16级94%以上的学生会用速测卡法检测各种蔬菜的有机磷农药残留,操作规范、熟练,检测结果准确度高。本课程教学团队也将本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成果应用到其他年级的教学中,起到了推广作用。

五 教学反思

1.在规范学生检测技能之后,有必要带领学生进行农药快速检测方法关键操作的科普宣传,服务社会。

2.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对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跃东.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程序与方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35:48-58.
[2]柏景岚.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解析——以高职组教学设计分赛项为例[J].职教论坛,2016,12(37):43-46.
[3]汪应,陈光海.高职院校智慧“云课堂”、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创新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7,27:80-83.
[4]程斌,周爱珍.信息化网络环境下高职应用型课程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以“中药制剂检验技术”为例[J].化学教育,2016,37(2):42-4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595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