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中学开设气排球课程的可行性探讨论文

发布时间:2020-04-23 14:32:2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气排球运动起源于我国铁路退休职工游戏中的气排球运动,不仅具有排球的运行健身效果,还兼具一定的娱乐性以及休闲性。而且气排球的体积偏大,球质比较软,趣味性强,伤害性小,容易被控制,适合人群广泛,与当代中学生的身体特点以及心理特点也有着较高的契合度。本文重点针对中学开设气排球课程的可行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学;气排球;可行性;体育运动项目

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于周围的新鲜事物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索欲,非常愿意尝试新型的、娱乐性强的运动项目。但是,不同的学生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无论是身体的差异,还是性别的差异,使得体育教师很难找到一个适合所有学生的运动项目。而气排球则是一种安全系数比较高的体育运动项目,目前已经在广大中老年群体中普及开来。而要想将气排球运动在中学校园中普及,不仅需要充足的资金支持,还需要专业的气排球教练,更加需要具备一定的运动场地以及配套设施。至于其能否在中学校园中普及,必须要经过科学而严谨的分析。

一、气排球运动的特点分析

虽然气排球运动最初由排球运动发展而来,但是无论是球体制作,还是运动技术、运动战术都与排球有很大的差异。

(一)安全性高

气排球的球体重量在100克至150克之间,气排球的周长为19厘米到85厘米不等,其球质非常柔软、富有弹性、手感异常舒适,并且球速很慢,反弹性很高,体积较大,容易被控制。将其普及到中学校园中,即便是球体碰撞到了人,人受伤的几率也很低。气排球运动是隔网运动,双方队员不会发生身体接触,也不会有身体对抗。也就是说,气排球运动的安全性很高。

(二)趣味性强

气排球运动的规则相对简单,易懂,学生一学就会、一讲就懂,很容易运用,竞技难度不大。而且气排球的球网偏低,球体不重、偏大、有弹性,这些特点的存在直接增加了气排球比赛中的球体来回次数,丰富了气排球的竞技花样,使得气排球比赛充满趣味性与观赏性,既可以让参与者体验到气排球的比赛乐趣,也可以让观赏者产生参与的兴趣。

(三)适合人群广

气排球的技术动作与排球的技术动作具有一定的相似度,即包含发球技巧、传球技巧、垫球技巧、拦网技巧、扣球技巧等。但是与排球技术动作相比,气排球的技术更为简单、难度更低、运动强度更低,学生掌握起来更快,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无论是低年级的学生,还是高年级的学生都可以进行。而且,气排球的价格为十几元到二十元不等,符合中学生的经济条件。

\

 
(四)健身娱乐价值高

气排球运动过程中,不仅需要学生不断地进行跑、跳、跨步、转身等动作,还要求学生的眼、脑、手、脚等器官相互协调、密切配合。虽然气排球的运动强度不大,但是却可以促进学生力量、速度、弹跳、耐力以及身体协调等方面的提升,提升学生身体各器官、各系统的功能,进而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能,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且,球体在运动场中来回的次数比较多,空中飞行的路线也具有多变性,每个队员触摸到球的几率都很大,队友之间的配合默契度也会越来越高,比赛场面十分精彩、有趣。气排球运动技术难度低,即便是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学生,也可以很快领悟气排球的运动技巧。另外,气排球运动是隔网运动,双方队员不会发生身体接触,也不会有身体对抗[1]。

二、中学开设气排球课程的优势分析

(一)可以满足学生的创新运动需求


最初的气排球没有任何竞赛规则,后来随着气排球运动的普及范围越来越大,才根据排球规则规定了气排球的竞赛规则。标准的气排球运动场地为长12米,宽6米。男生球网高度为2.1米,女生的球网高度为1.9米。在气排球运动中,学生可以使用身体的任何部位接触球体,包括头、手和脚。只是要在三次触球内将球击到对方场地。一般情况下场上双方的队员各4名。采取三局两胜制度,每一局谁先获得21分即为胜。决胜局先获得15分,并领先对方2分则为胜。

气排球运动对于场地和设施的要求并不严格。在中学校园中,如果没有专门的气排球运动场地,也可以在排球场或者羽毛球场进行,甚至一块平整、干净的场地就可以开始气排球运动。不仅可以在室内进行,也可以在室外进行。而在具体的气排球运动中,场上的每一个队员都要随时变化自己的位置,并且具体的防守或者进攻职责也不确定,每个人都可能防守,每个人也可能进攻,这就要求每个参与竞赛的队员十分熟练各种防守技巧和进攻技巧,并保持彼此之间配合的默契度。而这些对于青春期的学生来说,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能够满足他们对于运动创新的需求[2]。

(二)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

中学生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非常需要通过一些有益的体育运动来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健康。而气排球运动也是体育运动中的一种,将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进行了充分的结合。经常参与气排球运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提高学生的肺活量,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心输出量,增强学生身体的有氧代谢能力。中学生经常参加这样的运动,可以有效促进心肺功能的提高和身高的增长,而且还可以加快学生身体骨骼的发育以及肌肉的发育。并且,气排球运动在提升学生耐力、速度、弹跳、力量等方面也有着非常显著的优势,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体能,进而提高学生的免疫力。尤其现阶段中学生有着较大的学习压力,在完成文化课的学习任务之后进行一些体育运动,还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和紧张情绪,同时提高学生大脑的供氧能力以及供血能力,刺激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增强学生的大脑发育能力,增长学生的智力[3]。

(三)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意志品质

针对中学生进行抗挫能力训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直接提升学生未来的发展高度。而气排球竞赛活动的实施,有获胜方,就会有失败方,并且获胜的过程也必然充满一波三折,也会面临失球与失分。面对失败与失分,学生只有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才能够重新回到比赛现场,重新赢得比赛。而且,面对每一次的受挫,学生在调整心态的同时,还需要总结失败的教训和原因。由此可见,在中学开设气排球课程,可以对学生进行受挫训练,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意志品质。

(四)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气排球运动是一种集体运动项目,需要队员之间默契的配合,而队员之间只有彼此了解、彼此熟悉,才能够实现默契的配合。所以多次组织学生开展气排球运动,可以增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而且气排球场上的学生,认识的、不认识的都可以一起练习。久而久之,学生之间就会互相熟悉、互相了解,人际交往能力也就得到了显著的提升[4]。

三、中学开设气排球课程的基础条件

气排球运动是一项全新的运动项目,气排球课程能否在中学开设,关键取决于学校的师资水平、学校的气排球场地与相关设施,以及学生是否认可与接受等方面。

(一)中学气排球课程教师的能力水平

在中学校园中,要想保证气排球课程的顺利开设与实施,必须要有专业教师的示范以及指导。而气排球运动的技术动作、运动规律以及教学方法都与排球运动有着一定的相似性,而且气排球运动的教学更加简单。根据大量的实践经验证明,即便是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体育教师,只要进行几个小时的训练,就可以有足够的能力进行气排球运动的教学。

(二)中学气排球课程的教学场地与教学设施

在中学校园中,要想保证气排球课程的顺利开设与实施,必须要有专门的教学场地和教学设施。而气排球运动的标准场地为长12米、宽6米的长方形场地。如果只是日常教学或者练习,可以直接利用排球场地或者羽毛球场地,或者是一块干净整洁的场地。也就是说,中学要想开设气排球课程,可以直接利用校园中空闲的场地,架设起一张球网,也可以对现有的体育教学场地进行修改设计,形成混合场地[5]。

(三)中学学生参与气排球运动的兴趣

在中学校园中,要想保证气排球课程的顺利开设与实施,必须要有学生对于气排球运动的认可与接受。因为学生才是参与气排球课程的主体,只有学生认可气排球运动,接受气排球运动,喜爱气排球运动,教师才能对其展开教学,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而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选择体育项目的时候,不仅要考虑体育项目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是否可以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有利,是否可以激发学生的运动潜能,还要考虑该体育项目是否得到学生的认可与欢迎。只有符合条件的体育项目,才能够真正地落实到中学教学体系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四)阳光体育运动计划的支持

在“阳光体育运动”中,是由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共青团部门提出的教育方针,其中明确提出了要让85%的学生都可以每天锻炼一个小时,掌握两项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锻炼的体育技能,并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而各大中学要想有效落实“阳光体育运动”计划,就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中学要增设多项运动项目,为学生进行体育运动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确保学生按照自身的运动需求选择运动项目,从而积极主动地进行体育锻炼。第二,根据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学生的特点以及运动需求设计科学的运动项目。而气排球运动不仅对运动场地和设施要求不高,而且气排球的价格还很低,大多数的中学都具备开设气排球课程的场地条件以及师资条件[6]。

\

 
参考文献:

[1]陈少伟.西安市中学气排球推广模式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8.
[2]刘航.气排球运动在广州地区本科院校开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研究[D].广州体育学院,2017.
[3]董建伟.山东省高级中学开设气排球课程的可行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
[4]姜晓静.“排球进校园”视域下河南省高校气排球开展现状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6.
[5]刘向东,欧阳绍珍.江西省高校公共体育课开设气排球课程的可行性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4):105.
[6]李丽丹.广西城市中学气排球运动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446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