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当前课程的不断改革,在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能提高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效果,也能够减轻班主任的管理压力,留出更多的时间进行教学课件的设计,促进教研工作的开展。除此之外,德育教育渗透到初中生的日常生活中,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修养,减轻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压力,使他们能够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学习。因此,文章对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展开探讨,并提出相关策略,以促进德育教育在初中教学中的融入,提高学生管理效果。
关键词:德育教育;初中班主任;管理效果;重要性探讨
众所周知,德育教育的渗透对于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同时,我们必须明确,在初中阶段,班主任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导向作用,所以,采用多样的管理方法进行班级管理时,要以德育教育作为引领,才能使学生汲取正能量,明确目标,从而深入地培养学生的三观[1]。另外,在调查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初中阶段的学生往往较为叛逆,出现自私、敏感、缺乏关爱等各种问题,如果班主任在管理的过程中没有进行有效的引导,可能会导致初中生的负面成长,所以班主任要更好地利用德育教育,用实际行动疏通学生的心理,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状况,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德育教育在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所谓德育教育,在中学阶段涉及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疏通,让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三观,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同时,把德育教育与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相融合,会发挥关键的作用。
(一)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抓住学生当前的心理发展特征,灵活地运用德育教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一方面它能够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法律意识,对民族精神能够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另一方面它能够对学生的思维和心智产生影响,让学生对自己进行规划,间接地推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找到学习的动力。当然,对于一些存在问题的学生,德育教育的准确发挥,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意识到问题的重要性,下决心改变现状,积极努力地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促进自身的成长。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优秀精神,抵御不良思想
在初中阶段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管理时,德育教育在其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能对一些民族传统精神进行了解,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三观。同时,让学生能够有理想,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能够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还能够抵御一些不良思想的入侵[2]。比如,在当前的初中阶段,学生的叛逆现象比较严重,容易受到社会恶劣现象的影响,还容易产生自私自利的心理,沾染一些不良行为,例如打架斗殴、酗酒、吸烟、沉湎网络游戏等,这必然会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严重的影响。对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利用德育教育,能够更好地预防学生产生一些不良行为,使学生能够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三)有利于促进班主任提高能力,对学生发挥榜样作用
利用德育教育对初中班级进行有效管理,能够使班主任对班级管理的效果进行优化。同时,班主任班级管理能力的提高,不光体现在对日常的班级管理上,更有利于班主任在教学方面有一定的突破。另一方面,班主任提高了个人修养,为学生做好榜样,在学生中的威信才会越来越高,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例如,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班主任往往对自己要求较高,会及时学习一些先进的理念和专业知识,会与一些优秀的班主任进行交流,借鉴班级管理的方法,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实践,寻求优化班集体的策略,同时以个人魅力去影响学生以身作则,提高班级管理的效果。
二、初中阶段德育教育与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学习成绩而忽视德育教育
在当前教育大趋势下,学校往往更加重视应试教育,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但是却忽略了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这种观念是不符合当前教育发展趋势的。同时,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如果使学习成绩与德育教育之间产生不平衡,就会导致学生的发展不平衡,不能令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养,进而很难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过于重视德育教育的形式意义
当前中学开展的德育教育往往是按照教学大纲进行的,没有深入地实践德育教育,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在德育教育方面开设课程较少,许多课程的安排往往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被学生学习;另一方面,在德育教育方面的内容被忽视,许多内容往往不适合学生的学习,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也没有得到应用,只是一些抽象的概念。
(三)缺乏正确规范的德育教育评估体系
由于对德育教育缺乏重视,初中阶段往往采用的是分散的教育形式,把德育教育定义为对一些存在问题的学生开展的教育,这是非常不正确的。另外,还缺乏完整的德育教育评估体系,致使德育教育的价值没能发挥出来,同时也不利于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
三、德育教育在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策略探讨
众所周知,初中班主任不仅需要对班级进行管理,更需要开展教学工作,所以将德育教育渗透到不同的环节中,能够更好地提高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效果和教学效果。下面我们提出一些有效的策略,希望能促进德育教育与初中班级管理的融合。
(一)转变班主任观念,加强对德育教育的重视
在当前的初中班级管理过程中,许多班主任仍然通过传统的管理模式开展对学生的管理工作,这样往往效果不佳。同时,对学生过分严厉的管束会导致学生的叛逆心理更为严重,所以,要发挥德育教育在班主任中的作用,转变班主任的观念,使德育教育能够渗透进班级管理中的每个环节。要让班主任意识到,要研究学问首先要育人,使班主任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时刻保持德育教育观念,给学生做好榜样,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实践德育教育的理念[3]。
(二)尊重并理解学生,用爱去关怀学生
作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用爱和关怀来教育和感化学生,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爱,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除此之外,教师与学生之间要相互理解,才能够进一步推动班集体的优化,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能在出现问题的时候积极与教师沟通,教师也能够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例如,初中阶段学生较易发生叛逆性的问题,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尊重,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教导犯错误的学生,避免学生的叛逆心理进一步加重。
(三)促进班级管理措施完善,营造学习环境
针对班级内学生的特点,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班委会进行班级管理工作,同时完善班级管理措施。例如,组织班委会时,由学生制订班级管理规章制度,让学生通过讨论确立班级评分表,学生相互监督,不断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对于出现问题的学生,要积极地进行访谈。初中生正处在一个发展的阶段,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带给他们关键的影响,所以要对教室环境进行优化,同时也要净化学生的思想环境,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因此,通过管理措施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约束,营造良好的环境,使学生能够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对班主任来说,运用德育教育也是自身班级管理能力的一种提升。
(四)促进对德育教育体系和评估指标的建设
要想让德育教育在初中阶段能够发挥作用,需努力对德育教育的效果进行提升,要建立德育教育的评估体系,使师生能够不断进行经验的总结[4]。例如,在“文明月”活动中,班主任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利用校园广播、新媒体、板报等宣传方法进行校园环境的营造,展示文明校园,营造浓厚的道德与教育氛围,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讲文明、懂礼貌,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保护环境、爱护环境,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教育效果优化,为未来的工作开展提供一定的经验。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
(五)借助会议,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班主任召开一些班级会议,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发现自身的不足。例如,在每天早会的十分钟内,对学生进行引导,使他们能够讲述自己身边发生的一些事情或感兴趣的一些新闻,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将学生的观点进行整理,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教育,这样更具有说服力。同时,还要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比如在召开“父母的爱,社会的责任”主题班会时,要让学生在班会中学会怎么去感恩父母,如何去承担责任,怎样才能够做一个对社会有价值的人,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明确是非对错的判断标准,成为一名合格的初中生。
综上所述,要明确德育教育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价值,不仅能够使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效果得到提升,还有利于提升班主任的个人素质,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同时,要采取一定的策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强调德育教育。教师要对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怀,在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基础上,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马宁.探讨德育教育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J].学周刊,2019(15):175.
[2]林粤.解析德育教育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C].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一),2019:2.
[3]张峰.解析德育教育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J].中国高新区,2018(7):99.
[4]徐友建.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与心理沟通的重要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6(13):18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4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