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普通高中开展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与对策论文

发布时间:2020-04-21 15:41:2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面对新的高考制度,生涯规划教育显得非常重要。帮助高中生做好生涯规划教育,就是帮助学生不断认识自我,认识自己的性格特质、兴趣和爱好、能力与倾向,使学生找到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学会提前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

关键词: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对策

高中处于中学生生生涯健康发展的一个探索期和新阶段,生涯规划教育关系到一个人未来一生健康发展的大方向和终生幸福。其中的核心教育目标就是教育高中生在社会心理上、职业规划上以及家庭的平衡与协调上,取得长足的发展。一般意义认为,生涯规划指一个人在职业生涯发展初期,对自身各种特质以及对外界环境不断探索,以形成新的生涯发展决策并建立新的生涯发展目标的过程。

一、高中生生涯规划的现状

众所周知,上大学已经成为许多高中生学习的唯一目的,但他们并不清楚自己的职业发展需要,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爱好、价值观念等,不清楚自己的职业发展空间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我国当下高中的各项主要工作还是围绕高考进行的,很少有学校关注学生的生涯规划。因此,不少高中生对自己未来的生涯规划看得并不十分明确,存在“学习无动力、生涯无规划、发展无方向”等不良现象,令许多教育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家长忧心忡忡。通过对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的学生生涯规划现状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全校仅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学生完全了解自己的职业规划,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没有职业规划,规划了三年的学生也不足18%。学生对高等院校和相关专业的招生情况知之甚少。同时,高中的学生在高一结束时也面临着文理专业分科、高三填报招生志愿等多种职业选择。因此,加强高中生职业技能意识观的培养,让高中生逐步明晰自己的人生职业规划,培养自身职业技能,是一种迫切的社会需求,也是顺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中学生个体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对全校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将有效地引导学生健康地发展,这也正是摆在当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使命。

二、高中生生涯规划指导的重要性

高中生在高考中要面对院校、专业的选择问题,对高中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可以帮他们在高考志愿填报时更多地遵循自身发展的需要,对其未来成长甚至是人生发展都有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如果每个学生都可以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客观合理地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专长等,并正确选择自己喜欢的高校和喜欢的专业,那么他们未来在高校学习期间,必然会学有所成。未来就业也将从事自己喜欢的专业,其人生就会充满更多的快乐,对社会也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可以说高中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对学生、家长、学校以及社会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三、高中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教育的主要策略

(一)指导学生客观认识和规划自我


要想进行正确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首先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客观、正确地认识自我。帮助学生做好自我评价分析报告,包括自己的性格、爱好、特长、家庭经济背景等。在这一环节,要引领学生进行性格测试。可以通过心理学当中的气质类型测试进行基本测试,再通过自我剖析、同学分析、教师分析等,做出尽量客观的判断。让学生对“我是什么样的人”有一个客观清晰的认识。在学生对自己有准确认知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自我规划,冷静分析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该干什么”。在这一研究阶段,教师不仅需要让广大学生进行自我调查分析,还要向其普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在此基础上科学规划自我,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方向,分析自己是否有能力去追求这一方向。学生通过对生涯规划的认识,可不断增强自我认知能力,探索各种可能的生涯发展潜力形态,以便及时做出较好的生涯抉择与准备。同时也可使每个学生拥有明确的生涯发展目标,增强新的学习动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盲目发展为朝着目标方向发展,也可使全体学生通过积极的精神情感活动来减轻自己在学习上的各种心理压力。

(二)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职业测评

职业测评,就是以现代职业心理学和社会行为研究为理论基础,通过职业心理测验、情境心理模拟等多种技术手段,对一个人的职业价值观、职业发展动机、职业发展兴趣、性格特征、职业发展能力倾向等各种心理特征进行客观分析和科学评价。职业规划测评理论是研究我国职业规划的必要理论工具,它为开展职业规划研究奠定了扎实、有效的理论基础,是我国高中生职业规划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一个学生能够非常清晰地认识自己的兴趣、特长、爱好时,他就好像戴上了一副望远镜,比别的学生能看得更远、更长,能理解现阶段的决定将怎样影响自己未来的人生道路,也更能明确自己目前应所做什么,怎样为自己的未来做准备。无论学生本人还是学生家长,都希望学生能够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走得更长。在学校教师的帮助下,对在校学生的职业规划进行整体设计,慎重考虑文理分科、填报高考志愿是非常必要的。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高中时期的文理分科以及高考志愿填报早已悄然拉开了人才竞争的格局,早作规划的学生无疑会提前拿到竞争的筹码,早测评、早规划、早受益、早成功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三)开展生涯规划辅导课程

1.帮助学生认识自我。通过生涯规划教育,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基本性格、兴趣爱好,认识自己的性格优势和缺点;另一方面还可以学会积极客观地看待自己,学会调节情绪,掌握有效的人际沟通方法,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唤醒自我职业生涯规划风险意识,学会对自己的人生选择负责。

2.通过对学科核心素养、发展趋势和学科内容的综合教学,引导学生制订职业生涯规划,同时加强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进行以职业生涯规划探索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学生认真总结社会实践经验,撰写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和经验报告。及时引导高中生根据自己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结合自身的学习基础,详细规划和制订适合高中三年的学业计划,及时帮助高中生制订和梳理在生涯规划执行中的长期执行目标和短期执行目标,增加高中生规划执行的有效性,及时收集每位高中生的生涯发展规划,并为他们量身建立一份生涯规划档案袋。对每位学生不同阶段的生涯规划目标和未达成情况及时进行长期跟踪和及时反馈,从而为学生下一步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提供有效的指导。

3.帮助学生了解国内外主要高校的相关专业需求,培养学生的专业风格,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职业发展方向,了解和体验不同职业的特点,丰富自己的职业人生体验。在实践过程中,让学生不断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并为其专业选择、职业倾向性的选择提供依据。在充分了解并掌握当前升学和今后就业发展所需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创业精神,树立积极的职业人生态度,努力做对社会发展有贡献的人。

(四)开展家校合作生涯规划教育

针对广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生涯规划问题,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家长、校友及其他相关社会团体等教育资源,举办各种专题讲座,积极建立学校生涯规划实践教育基地,充分利用校外活动基地,如博物馆、科技馆、高校、职中、企事业用人单位等公共场所。帮助广大学生多渠道了解和体验不同相关专业领域的职业特点,为学生选择相关专业和从事相关职业提供正确的判断和参考依据。积极开展各类多样化的校园文化体验活动,利用校内班会、校园文化广播、校内报刊杂志等多样化途径,组织开展学校生涯规划体验教育。鼓励广大学生组建各类具有生涯规划体验性质的校园社团。通过家校共建,可以使一个学生对个人的自我评价、兴趣以及特长发展更加明确,从而有效培养学生在生涯规划中所需的技能。

(五)开展学校职业规划教育主题宣传实践活动

组织引导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学校教育实践活动,营造健康和谐的学习氛围,为广大学生最终拥有幸福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比如在全班开展一次“敬业乐业之我见”的活动,课前要求学生通过调查访问,发现身边乐业敬业的人。结合课堂汇报及讨论,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敬业,感悟到只有敬业乐业才能更好地做好工作。

1.调查访问。将全班学生分为几个调查访问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调查访问对象,可以是学生家长、学生亲戚或学生较熟悉的成功人士等,利用课余时间去访问。访问主题如:您一般是怎样工作的?您是怎么看敬业精神的?

2.课堂汇报。每个调查小组选出一名学生代表,由该学生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专题调查工作情况。安排学生把每位学生汇报的调查情况详细记录在黑板上,便于学生总结。

3.学生交流。同学间互相畅谈自己的感受及对敬业的看法。邀请一位事业上有成就的学生家长为学生做一次关于“敬业”的报告。通过活动让广大学生深刻认识到“干一行,爱一行”才是最基本的社会职业道德。一个人只有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才能把工作做好。在学生课堂汇报后,教师鼓励学生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写出来,然后选择有代表性的张贴出来,强化学生的敬业乐业思想,树立较为实际的生涯规划目标。

\

 
综上所述,高中生生涯规划教育的指导将大力促进学校特色教育的发展,推动学校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通过生涯规划教育,既可以帮助广大学生树立积极的职业规划信念,提高自我学习的内在动力,也可以对自己人生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个清晰的认识,促进自我设计的不断完善。努力把“十年寒窗”的学习过程,变成一个唤醒学生自我成长的过程,为广大学生的人生发展奠定的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清海,李丽芳.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及实施策略[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06(1).
[2]肖玮萍.高考新政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现状及其应对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8(3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429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