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是学生进行英语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课外阅读能够提高学生的词汇与阅读技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交流习惯,切实增强学生的英语语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教师可在此背景下分析探索英语课外阅读评价手段,并提出具体的英语课外阅读教学引导策略。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外阅读,创新教学
高中英语课外阅读能力评价,主要是构建在激励性与导向性的基础上,构建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有助于引导学生达到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阅读量,对于课外阅读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进行综合评价,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爱阅读、会阅读。美国心理学家林格伦认为,学习任务的最有效方式是那些具有某种内在的反馈形式。所以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应当将主动权真正交还给学生,使学生认识到在学习中应该做什么,对于自己的学习目标进行综合分析,并且考察自己的学习活动,有针对性地调整学习态度与学习计划,能够不断的校正学习目标,朝着更高水平的方向不断的迈进。所以在高中英语课外阅读中,教师应当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手段,进一步促进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进展。
一、高中英语课外阅读评价原则
(一)模糊性原则
在高中英语课外阅读中,教师应当正确认识到课外阅读是一个开放性、不受时间地点以及各类条件束缚的学习方式,对于英语课外阅读的评价,切忌不要按照课内阅读进行细微评价,应当采用模糊评价方式,可以从总体角度分析学生的课外阅读开展情况,主要评价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以及阅读面。由于课外阅读具有广泛性以及开放性等众多特征,所以切记不要对每位学生进行统一要求,制定统一的步调和内容,切记不要一刀切的评价学生,应当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能够促使学生健康发展,能够最大程度上的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助于消除学生的学习自卑感,增强学生英语学习信心,如此才能够取得良好的评价效果。
(二)重过程原则
在传统英语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过于重视学生的课堂知识掌握情况,却忽略了学生是否能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分析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情况,发现课外阅读是一个积累于现在得益于未来的教学工程,课外阅读效果虽然在短时间内无法见效,但是却能够反映出学生的阅读过程以及结果,所以应当选用重过程原则,进一步体现学生的阅读能力。选用淡化阅读结果的评价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阅读,树立阅读自信心。
(三)导向与激励性原则
课程教学目标是改变传统评价以及选拔的功能,通过发挥评价进一步促使学生更好的学习与发展教师提高课程教学水平。所以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外阅读评价应当构建在激励性与导向性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引导学生达到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有效掌握课外阅读方法和技巧,对于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念进行综合评价,使学生能够爱阅读、会阅读、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
二、高中英语课外阅读评价内容
(一)英语阅读兴趣与习惯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要想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课外阅读习惯,首先要评价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以及习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英语阅读情况,引导学生在学期初完成课外阅读计划,构建与英语课程内容紧密相关的周计划。同时应当构建课外阅读登记卡,记录学生每天的英语阅读情况,要确保每周的英语阅读量不低于4000词。
(二)英语阅读内容与范围
在课外阅读计划中应当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选择对于自己健康且身心发展有益的书籍。所以学生应当博览群书,既要看当前的英语作品,也应当分析古代的文学内涵,能够阅读天文地理以及历史等众多书籍,也可以阅读西方国家的优秀文学作品,感悟西方的语言文化魅力。
(三)英语阅读技巧与方式
在英语课外阅读中,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推荐的书籍进行自主阅读,制定完善的周课外阅读计划,也可以寻找与本周阅读内容相关的书籍和文章,加强课内知识的有效延展和创新。在高中英语课外阅读中,教师应当有效传授英语阅读技巧,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做好笔记交流工作,如摘抄典型句型或者是提高句型,通过采用边记录边艺术的方式,有效加强英语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在阅读过程中采用精读、略读和泛读等各类方式,进一步掌握英语阅读技巧,积极踊跃地参与课外阅读活动。
(四)阅读知识的积累运用
英语学习的重要目的就是学以致用,在英语课外阅读中,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每周坚持写一篇评价型读书心得或者是感想,摘抄笔记字数不限,必须要流露自己的真情实感,以及对于英语文章的理解。
三、高中英语课外阅读评价手段
(一)资料查阅法
在高中英语课外阅读评价中,教师可以有效结合课外阅读计划以及周课外阅读计划,引导学生进行学期初审核以及期末验对,对于各项内容选用每周查阅一次的方式进行有效检测。
(二)活动评价法
学生在广泛的英语课外阅读中,能够搜集各式各样的信息,如生活常识、历史知识以及文化传记,有想要和他人分享的愿望,所以教师可以每个学期开展2~3次专题课外阅读活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经验交流,在活动过程中分析并且评价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三)作品展示法
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能够以多元形式发表个人的阅读观点以及想法,有独特的发现需求,所以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交流机会。教师可以有效应用班级图书角以及黑板报等各类媒体满足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通过展示学生的课外阅读成果,有助于学生树立英语课外阅读信心。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引导学生进行积极踊跃的交流和展示,使学生感悟到英语学习的趣味,逐步提高课外阅读能力,切实实现资源共享。例如,通过英语手抄报展示,能够使学生将读到的优美语句以及名人名言进行摘抄和剪切,使学生进一步丰富对于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英语课后阅读过程中,对于自己有所感触的文章,尝试用英语写读后感。这些内容可以制作成英语手抄报。英语手抄报活动通常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设计,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设计制作内容与形式,并没有过多的限制。通过英语课外阅读制作英语手抄报,是学生课外阅读成果的重要体现,有助于实现信息的资源共享,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进一步促使学生进行分工合作。英语手抄报活动具有较大的工作量,可能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教师可以在一个月举办一次。
(四)书面测试法
教师也可以采用书面测试方式,结合课外读物内容,科学合理地设计考题,引导学生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单独答题,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进一步检测学生的课外阅读效果。例如,在寒假放假之前,教师可以布置学生阅读英语名著简易读物,在开学初期对于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检测,试题主要划分为基础知识以及读后感部分基础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对于英语文章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以及特征的了解。读后感则是考查学生对于自己印象最深的故事情节,要求学生根据故事情节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书面测试阅读评价,能够使教师快速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效果,也能够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但是此种评价方式具有一定的限制性,适用于布置统一读物的要求,但是学生的阅读水平有所差异,所以如果英语读物存在不一致情况,教师则难以设计考题。
(五)值日生报告法
为了进一步推动学生进行课外英语阅读,教师可以将讲台当做舞台,在课堂开始之前给学生3—5分钟的时间,引导学生展示阅读成果,其形式可以是讲故事、演讲或角色扮演等各类方式,值日生报告则是结合英语单元教学情况,在教学某一内容时引导学生以单元为话题,进行课外阅读,通过自主阅读以及资料搜集,从而从多个层面丰富学生的阅读话题。此种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并且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通过这种方式有助于学生对于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和思考。例如,教师引领学生学习Computers时,便可以引导学生结合Windows开机画面的演变,然后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通过开展值日生报告活动,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对于英语阅读产生持久兴趣,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英语阅读效果。
(六)档案袋评价法
教师在评价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情况时,可以采用成长档案的方式进行记录,通过分析学生的阅读过程,能够与阅读故事中的人物以及作者进行思考交流,共同成长感悟。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会感动,学会同情,学会关怀,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将成长心得记录下来,构建成长记录袋,在成长记录袋的使用过程中引导学生反省自己的阅读过程,有效整理成长历程,形成追求不断进步的信心与愿望,明确未来发展目标以及方向,在英语学习与发展过程中不断的进取。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看出学生英语课外阅读如果缺乏科学完善的评价手段,学生可能会存在盲目的阅读状态,无法取得预期的阅读教学效果。所以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应当发挥自身的引导与组织作用,通过科学合理的引导与评价,有效提高课外阅读教学实效性,在教学引导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热情。所以教师应当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全方位的引导和评价,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进一步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马勇.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J].新课程学习(上),2013(3).
[2]王丽红.浅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现代交际,2013(9).
[3]陈海燕.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16).
[4]王佳娣.英语课外阅读中档案袋评价实施的原则和方法[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1(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4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