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在满足生活的基础上人们对教育也更加重视。数学作为初中教学课程中极为重要的一门学科,应该得到所有教师、学生的关注。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数学作业展现出了重要的作用,数学作业作为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的桥梁,如何做到有效的数学作业设计就变得至关重要。教师可围绕初中数学作业的设计,对如何体现数学作业设计的差异性做出简单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作业设计;差异性
数学作业的布置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一环,传统的数学作业设计往往局限于单一的目标训练,教师布置的题量过多且题型单一、类型不够广泛。学生在这种传统的数学教学下得不到有效的进步,在长期的压迫教学下往往会逐渐丧失学习数学的乐趣,成绩也愈来愈差。这就要求教师对数学教学模式做出改变,从数学作业设计做起,改变教学方式,着重体现出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差异性,更好地通过数学作业的布置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了解和帮助。
一、数学作业设计差异性的重要意义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数学作业的布置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巩固复习所学的知识,熟练解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解答问题的思考能力。数学作业的设计就是为了让教师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对学生当前的学习进度进行评价。数学作业作为数学课堂的衍生物,其一切设计都是为学生而服务的,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俗话说得好,世界上不会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相对而言也就不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个学生在人格、学习上都有着不一样的差别,有的学生可能对几何问题比较敏感,有的学生可能就是转不过空间视角。因为学生学习的差异性,数学作业也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其设计应该更充满创新思维和个体差异。作为数学课堂之外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的主要平台,数学作业的完成率和正确率能充分展现出学生对数学课的热爱与否和学习态度。在学生进行数学作业的解答过程中,学生也能发现自己学习知识的短板。教师更能从数学作业的批改过程中发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纰漏,从而能够针对性地展开知识点的教学。由此可见,在数学作业的设计中充分体现差异性,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还能帮助教师更好地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检验和评价。
二、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现状
(一)课题单一,作业量大
在如今的数学教学模式中,许多教师都认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教学过程中秉承一个案例做上几十遍就能熟练的想法,往往给学生布置大量的课后数学作业。传统教学模式下数学作业的设计也往往缺乏新意,一道例题布置十几遍却不能做出肉眼可见的改变。这些繁重而单调的作业占据了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长期学习的压力下,学生的数学成绩得不到有效提高。由于传统的数学作业在布置的时候只考虑到了学生做题的熟练度,却没有考虑到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技巧往往也得不到真正的锻炼,长久下来,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也会不断下降甚至发展到“谈数变色”,成绩也一落千丈。即使有的学生在这种题海战术下能够提升成绩,但也被消磨了学习意志和多角度思考解题的发散思维。
(二)教师对作业设计不上心
很多教师在布置数学作业时只是为了完成占用学生课后学习时间的任务。尽管这些教师对学生的课后练习也有一定的重视程度,但在进行数学作业设计时却也仅是根据习题案例改变一下数据,甚至有的教师直接指定某页到某页的题目全部做完。这种无法做到针对学生学习进度上的差异性进行数学作业的设计,虽然也谈不上有错,但也不能最大程度地帮助每个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巩固与记忆。这种做法只满足了教师自身的工作需要,却没能够顾及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就失去了数学作业设计的最初的目的,并且无法达到最佳的教学状态。
(三)教师不能做到及时批改作业
虽然随着教育的发展,教育事业越发得到国家的重视,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师资力量还是不够强大。在初中学校里,一个数学教师往往带着不止一个班级,教师不仅要注重课件课程的设计,还要兼顾许多班级学生的学习进度,繁重的工作导致数学教师不能做到及时批改学生的数学作业。教师不及时批改数学作业,学生对课后作业也没有太多的关注,这就导致学生无法通过数学作业发现并改正自己的错误和补全知识盲区。学生在这样的前提下进行学习,往往就会产生更多新的疑问。在这个不断地恶性循环中,数学作业就体现不出它所能发挥出的重要作用。
三、如何体现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差异性
(一)多层次作业设计
每个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是不同的,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对数学的学习都没有压力。教师在进行数学作业的设计时,就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进行因材施教,把学生的学习进度划分层次。对数学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在作业的设计上要以理解为基础,作业要紧跟数学教材的基础知识学习,从基础训练开始做起,由浅入深,由简单的例题作业逐渐过渡到复杂的题目练习,这样设计的数学作业对这一类的学生有很大的帮助;对于那些能够掌握基础教学知识但不能灵活运用的学生,教师可根据他们的弱点,在强化基础知识巩固知识记忆的基础上,针对基础题目进行改变,加大题目的迷惑性和难度,从而起到锻炼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题的能力;对于那些能够掌握基础知识并灵活运用,但对部分类型的知识有明显短板缺陷的学生,数学作业的设计在加强巩固的基础上还要做到“培优补差”,对学生知识短板部分加强锻炼,同时也要注意对学生优势知识区的练习和精进;对于各种知识学习都非常优秀且进度和普通学生不在同一水平的学生,教师在进行作业的设计时,可以额外延伸课外数学知识,设计一些更加灵活多变、一题多解的数学作业,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提升学生在数学方面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
(二)创新作业批改方式
在传统的数学作业批改中,往往是由教师独立完成批改,但由于教师所教授的学生数目众多,工作任务繁忙,数学课后作业批改经常会出现一些不及时和其他纰漏问题。教师可以改革数学课后作业批改方式,由同组学生之间互相进行作业问题的讨论和初步批改,学生之间相互讨论解答问题能够帮助学生提升探索能力。学生自己通过课后作业的讨论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可以加深学生的知识吸收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在课后作业的相互批改过程中,学生也能充分发现自己的不足和知识盲区,并进行改进和学习。在初中数学作业的批改过程里,教师也可以改进自己批改作业的方式,平常教师在课后作业的批改中往往对的打“√”错的就打一个大大的“×”,对于那些数学学习不好的学生而言,可能一份作业上满满的都是叉号,在初中这个容易自卑敏感的年级里,通篇的错号容易让学生感到自卑,进而导致害怕学习数学甚至厌恶学习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后作业的批改过程中可以改进批改方式,把错误答案的批示从“×”改成“○”,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学生敏感脆弱的心理,从而起到鼓励学生不惧艰难努力学习数学的目的。
(三)提高课后作业的质量
高质量的数学课后作业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教师应进行有针对性的数学作业设计,创新命题方式,利用新颖的命题吸引学生去攻克解决数学问题。比如,在进行一元二次方程式时,可以设计一个数学作业:小明家有一块长四米、宽三米的长方形空地,小明的爸爸想要在空地中央建造一个长方形花坛,四周是等宽的草坪,而小明的妈妈则表示希望花坛的面积是草坪面积的两倍,让小明帮助爸爸妈妈计算花坛的长和宽要怎样设置才能满足爸爸妈妈的想法。通过这种新颖的题目,能够吸引学生进行思考,到底是怎样的算法才能解决这种问题。这样将数学问题生活化,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拓宽自己的眼界,加强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实用性,吸引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喜爱,还能增强数学课后作业的实用性,锻炼学生的数学掌握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促进教师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
(四)加强数学趣味作业
生活中处处是数学,教师进行初中数学作业设计时可以不只局限于计算课题作业,还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能够动手实践的数学趣味作业。比如,在学习几何空间课程时,教师可以布置让学生制作七巧板、折纸等作业,通过七巧板的组合拼接还有折纸游戏,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立体地从多角度了解几何空间知识,增强学生的空间感。在教学涉及有关几何转换的数学题目时,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这种趣味型的数学作业打破了常规的单一题海战术,以充满趣味的作业方式既能放松学生紧绷的神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思维能力。加强数学趣味作业的设计也可以有效体现出数学作业所带来的重要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人各有不同,每个人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教师应该观察和了解学生的不同之处,在初中数学作业设计中注重作业的差异性。要想提高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差异性,就要明确教学目标,做到“以学生为本”,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个人特色,然后因材施教,在打好学生基础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多元化、多层次的课后作业设计。
参考文献:
[1]苗荣青.高效课堂下初中数学作业布置与批改的差异化探析[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4(4).
[2]余承杰.高效课堂下初中数学作业布置与批改的差异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19).
[3]赵室开.探索初中数学作业布置和批改的优化策略[J].读与写旬刊,2016(9).
[4]顿珠旺加.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作业的布置与批改[J].新课程学习(中),2012(1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3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