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互联网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模式探索论文

发布时间:2020-01-16 10:08:2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高校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了互联网与高等教育的融合。本文以生物化学课程的MOOC教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结合,探索了新的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互联网+;生物化学;教学模式

本文引用格式:张晓龙.基于“互联网+”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51):65-66.

On the Biochemistry Teaching Model in the Context of the“Internet+”

ZHANG Xiao-long

(College of Life and Health Science,Anh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Fengyang,Anhui,China)

Abstract:The fusion of internet and university teaching is the main content of higher education reform.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conception of MOOC into the biochemistry teaching and combining them with classroom teaching,explored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teaching under the new teaching model.

Key words:Internet+;Biochemistry;Teaching model

         随着二十一世纪计算机、多媒体、网络及通信技术的发展,各行业都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201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概念。各行各业正在“互联网+”的推动下进行着改革与发展,“互联网+”能够和任何传统行业互相融合,教育也不例外[1]。互联网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近些年新兴的教学模式不断出现,与互联网密切相关的微课、慕课以及翻转课堂更是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注入了新鲜血液。但是如何更好地将其融入传统教学中,是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长期摸索与探讨的问题。

一 生物化学课程特点及新时代的要求

        在我校生物化学是很多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学好生物化学可以打好专业基础,为学生以后学好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等专业课程做好铺垫。同时也是他们以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或者步入研究生阶段继续深入学习所必须具备的基础条件。因此,在“互联网+”的大环境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掌握生物化学的相关知识,紧跟时代潮流,改革创新生物化学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生物化学作为一门学科从建立至今刚过百年时间,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很多新的理论知识,实验技能都在不断更新变化。而目前很多高校在理论和实验教学中或多或少存在着授课内容陈旧,与学科前沿动态脱轨的现象。如果一味地只按照书本介绍一些陈旧的内容,不但学生没有积极的学习兴趣,很难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且也很难提高教学水平。例如,很多人认为每天少量饮酒对身体是没有坏处的。但其实大量证据显示,即使每天摄入少量的酒精也一样有可能会致癌。在最新发表的《自然》期刊杂志中,研究人员就利用基因工程的小鼠进行试验,为酒精致癌的说法提供了迄今为止最令人信服的证据[2]。如今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教会学生利用互联网了解最新的学科动态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会增加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兴趣。

二 基于“互联网+”教学模式的改革

(一)在线微视频教学


        微视频是指介于几十秒到几十分钟之间的视频短片,可利用手机、电脑等多种设备进行摄录或播放,具有随时随地拍摄并无限重复播放的特点[3]。微视频的来源一般是自己录制或者是从网上进行下载。作为传统教学模式的有力补充,微视频辅助教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4]。生物化学理论课程中很多内容具有抽象不易理解的特点。例如,生物氧化章节中关于电子传递链的组成以及ATP产生的机制,其具体过程如果仅采用传统的教学形式很难让所有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环节中充分理解,而在课上播放视频又会大量占用时间导致课程内容上不完。因此,通过在线微视频的教学辅助方法就具有很好的效果,提前录制好的微视频上传在网上,供学生课前复习和课后预习,都具有很好的效果。

        生物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具有理论结合实验教学的特点。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会使用到部分以前没有用过的仪器,初次使用新仪器如果操作不当在实验中就会犯各种错误以至于导致实验的失败,这样就会让部分同学产生挫败感。而针对实验录制的一些微视频,供学生在实验前学习实验中的关键操作技巧以及相关仪器的使用。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实验的成功率,也可以节约实验课程中关于实验仪器和操作步骤环节的讲解时间,留下更多的时间让学生操作实验。

(二)在线慕课教学及翻转课堂辅助传统教学

        MOOCs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缩写,音译为慕课[5]。今年我校首次在五个学院19个专业中尝试了线上慕课教学模式。在安徽省教育厅的“e会学”网站中,我们录制上传了时长约5个小时共33个涵盖了教材中绝大部分教学内容的微视频。要求学生在每节课前自主学习微视频,在每章节课程结束后完成网上的在线作业并参与课程内容的讨论,然后在期末进行一次线上考试。除了学习微视频,学生还可以在网上和教师互动,提出问题,老师在线答疑。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学生借助网络多媒体的帮助下课前自主完成学习,课堂上在老师的引导中进行讨论、分析学习[6]。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老师先在课堂中教授,然后学生再学习。而采用了慕课教学以后,学生在课前就学习了下一次的教学内容,就变成了先学后教的学习模式。学生在线学习后,带着疑问进入课堂,再去学习和讨论就会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

 
三 基于“互联网+”教学模式的启示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传统的教育方式都是老师教,学生学。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让学生学习大量的专业知识,尤其很多知识具有枯燥乏味的特点,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不高,学习效果也不好。而微视频、慕课这些新型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在线提前学习,然后带着问题在课堂中与老师探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二)提高教师教学效果

        通过微视频、慕课以及翻转课堂这些教学手段来辅助传统教学,发现学生不但提高了专业兴趣及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很多同学无论是在线上还是线下的教学中,与教师的互动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对这种教学模式的改变,接受度也很高,教学效果很好。

(三)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一般都是由平时成绩和期末卷面考试成绩综合评定产生。而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我们采用了以下评价体系:慕课线上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其中观看视频学习占总评成绩的9%、随堂作业占总评成绩的6%、课后作业占总评成绩的6%、线上测试占总评成绩的9%),平时成绩占10%,期末卷面成绩占60%。这种评价体系,可以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消除部分学生平时不学习,考前突击复习的现象。

\

 
参考文献

[1]黄楚新,王丹.“互联网+”意味着什么[J].新闻与写作,2015(5):5-9.
[2]Juan I,Garaycoechea,Gerry P.Alcohol and endogenous aldehydes damage chromosomes and mutate stem cells[J].nature,2018,553:171-177.
[3]杨淑珍,苏进,和悦,等.视频教学在高校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大学教育,2017(5):31-32.
[4]胡敏,高培红,向丹,等.微视频在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大学化学,2016,31(10):57-59.
[5]徐明,龙军.基于MOOC理念的网络信息安全系列课程教学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3(3):16-19.
[6]闫小飞,杨旭东,蒋晓刚,等.主题式翻转课堂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实证研究[J].基础医学教育,2018,20(8):625-62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119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