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分层教学法是以“因材施教”为理论基础,依据学生特点将其分成不同类型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分析了在高等数学中引入分层教学的必要性,提出了一些实际的困难,并针对高等数学的特点将分层教学法进行了分类,分析了各种类型的适应的范围。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因材施教;高等数学
本文引用格式:刘会灵,凌卫平,杨明.分层教学法及其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9,6(50):140-141.
分层教学法是一种在进行同一个教学内容时,针对接受者的已有基础将其分成几个不同群体,对于不同群体采用适合其基础的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它是一个有效的教学法,多年来国内很多专家学者对分层式教学法进行讨论研究,也有很多实践[1]。这些研究中针对初等教育的居多[2-3],很少见到高等教育方面的成果,也没有再灵活的将该教学法再细致分类,以期适应不同的教学环境。本文分析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如何合理使用分层教学法,并根据高等数学的特点将分层教学法进行分类,提出大分层、小分层与微分层的理念。
一 大学高等数学教学中引入分层教学法的必要性
我们要肯定分层教学法的优点。首先,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习者对于略有挑战的学习目标往往会积极的完成,而对于很难达到的目标,往往会产生一种放弃的心态,同样对于没有任何挑战的学习目标就产生一种无聊的情绪。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采用适合的教学内容,会使得每个学生都会在努力的基础上达到进步的效果。美国在教学中也会给孩子分快班和慢班,英国经过多年摸索,两党达成共识,在中小学教育中实行分层教学[3],这都不是歧视,是遵从了教育规律而已。所以分层教学实际上是一个人性化的教学形式,是一个符合教育规律的教学形式。
其次,从目前高等教育现状来看,大学生的教育已经出现了分层教学的现象。高考本身就扮演着一个分层的角色。985院校211院校是第一种类型的院校,这类院校大多是研究型院校,它们要求学生拥有很强的逻辑推理能力、思辨能力、独立学习的能力、很雄厚的初等教育基础;其他本一院校可以称为是第二种类型的院校。这类学校都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在教育理念上也都独具一格,有研究型院校也有应用型院校。这类院校的学生基础很扎实的,学习中略依赖老师,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学习中更倾向于应用;第三类是本二和专科院校。本二的院校和专科院校培养目标为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动手能力强,实际操作水平高,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除了学校类型造成学生的分层以外,专业选择上也带有明显的分类特点。比如很多专业性别特点很明显,土木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等工科专业男生的比例很大,而语言学、法学、会计、管理等专业女生人数又占据优势。所以单个课程教学中的分层教学也要考虑到已有的学生自然分层特点。
其次,从高等数学本身的课程特点来看,分层教学是一个适合的教学方法。高等数学在很多学校属于通识课程,课程内容环环紧扣,前延后继性很强,所以课程本身对学生的基础要求严格。很多课程是学生可以通过课后努力,可是高等数学的学习仅通过课外自学追赶上班级进度是比较难的。把握教学难度,也是令很多高等数学老师头疼的事情。如果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仅照顾班里基础最差的学生,就使大多数学生感到上课无聊,很多学生仅仅是为了考试而学习,失去了教育的本质。若以中间水平学生为参考,也会造成部分学生因为数学不及格拿不到学分不能毕业,也造成一些学生因为上课没有挑战性而失去对数学的兴趣,甚至影响到学生的进一步深造。所以,有必要在高等数学的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
二 分层教学在高等数学教学中推行的主要困难
在高等数学教学中推行分层教学存在很多困难。首先,将学生分层难。有效的分层方法是保证分层教学的基础。要正确衡量学生的学习水平,才能进行正确的分层,下面提出三种分层方法。第一种分层手段是根据高考成绩。操作简单,执行容易。可是高考成绩是多个课程的总成绩,可以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却不能反映一门课的水平。第二种分层手段是进行数学摸底考试。这种分层手段直接有效,不易操作。高等数学课程在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就开设,从入学、军训到开始上课时间紧密,安排摸底考试,时间仓促。第三种分层是根据学生的高考中的数学成绩。这种方法比较科学实用也简单。唯一的困难是如何获得学生的高考时的数学成绩。除了这三种,还可以根据文理科分层,根据专业性质分层,学生自主分层等等。所有的分层手段都各有优劣,好的分层手段是要做到扬长避短。
其次,学校排课难。随着电脑的普及和计算机软件的发展,学校排课都采用电子办公系统。这些系统的设计默认的是以专业班级为单元,排课时每个班级是一样的课表。分层教学需要打破这种束缚,所有学生重新组成班级,排课系统很难做到这一点。统一上课时间也是学校排课时必须考虑也必须面对的问题。要做到同一分层班级的所有专业学生都有时间是很难的。这就要求,分层要做到分而不乱,有序分层,有标准分层。分层教学法的推行要即考虑教学效果又要方便排课操作。
制定教学大纲标准难。教学大纲是指导教师教学的纲领,一个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大纲是保证教学效果的关键。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学活动,在教育学中称为“因材施教”。孔子是“因材施教”的提出者和践行者。众弟子所擅长的各有不同,孔子能够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不同的途径和方法[4]。分层教学的理论出发点也是基于“因材施教”的。我们要认识到分层的目的不是降低培养标准,而是让学生在适合自己的教学环境下取得进步,达到统一的培养目标。所以,在制定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时应该顾及不同学习水平的同学,适当调整教学节奏和内容,最终保证统一的教学目标。
第四,考试标准难。如何对不同分层的学生进行考量也是教师经常讨论的问题,虽然有部分教师认为应该分开考试,可是从教学目标上看,分层教学要达到殊途同归,应该是统一考试。
三 高等数学分层教学法的分类
综上分析可得,在大学的高等数学课程中实行分层教学是有必要性,可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克服一些困难。为了适应不同的教学情况,避开困难,根据分层规模大小提出以下三种方法:
第一种,大分层。这种分层就是不顾及专业,不顾及文理,所有学生根据统一标准划分层次,划分教学班级。这种方式适合一些在一年级不分专业的高校。因为在一年级不讲授专业课,所有课程都是通识课程,所有同学都是修一样的通识课。这样采用大分层来开设高等数学课倒是一个直接有效的教学方式。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允许学生分层后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选择某位老师的高等数学课,甚至也可以自由跨层选择。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学习套餐,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第二种,小分层,又称为“复式分层教学法”。先将整个学校学生按照专业也好学院也好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里面在进行分层教学。这种分层方法考虑到专业排课的情况,不在学校范围内统一分层,而是在各个学院或者各个专业内进行分层。这种分层方法适合一些专业特点很明显,一年级有专业课安排的高校。特别是二本和专科院校[5]。
第三种,微分层。我之所以称之为“微分层”是因为这种分层方法是一种不打破班级限制的分层教学的方法。教师以班级为单位,通过摸底考也好,通过其他途径也好,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在教学中予以考虑。比如:可以将同学分成A组和B组,在课前预习作业、课后复习作业中予以区别,在课堂教学的互动中也予以区别,从而达到即照顾优等生又照顾差生的教学效果。这种分层好处是所有的操作只需要教师一人完成就可以,不牵涉到专业排课,不增加学校的工作量,也可产生一定的好的教学效果;缺点是教学效率不高,教师工作量大。
四结语
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引入分层教学法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虽然在推行过程中会遇到困难,但是通过探索,找到一个合适的路径,让学校做出一些改革适应分层教学,也把分层教学法进行一些修正适应学校,必然可以达到长期利于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夏锦民.试论分层教学法在体育课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08(15):99-100.
[2]钱开亚.分层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英语教师,2015(24):135-136.
[3]吴佳莉.英国中小学分层教学研究[M].西南大学,2016(10).
[4]梁秋英,孙刚成.孔子因材施教的理论基础及启示[J].教育研究,2009(11):87-91.
[5]卞丽娟.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的应用[J].文学教育(下),2019(02):150-15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1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