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创新已成为评价国家竞争力的12个指标之一,在这一竞争激烈的时代背景下,教育改革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等教育机构“双一流”①战略、“双创战略”、“一带一路”的战略支撑。实施新工科背景下依托STEAM模式的创业教育要求当代大学生成为能够适应未来新兴产业和经济需要,融合多学科范畴,具备更强综合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本文将从研究背景、意义、发展现状、途径、具体措施等方面对创业教育和实践进行一个简要的剖析和研讨,总结了基于STEAM模式下的教育优势以及培养新工科人才②的基本途径,创新教育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关键词:新工科;新工科人才;STEM;STEAM;创业教育
本文引用格式:童兰.新工科背景下依托STEAM模式的创业教育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6(48):23-24.
目前,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工程教育,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仍有一些差距。因此,为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教育部颁布了相关政策,鼓励并支持高等教育机构革新工程教育内容、目标和模式。全球化创新意味着当代大学生将拥有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将面临着更加艰巨的挑战,其对人才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对于创新性思维和能力最为显著。只有不断地革新旧式教育,引进新式教育,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前行。依托于STEAM模式的创业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开发创新性思维,大胆创新,促进发展新工科人才,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STEAM对学生核心素养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等的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其价值在于通过全面整合为学生提供接近现实、有实际意义的学习情境,以利于学生创新思维与积极情感的投入,解决相对复杂的问题,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知、情、意、行方面的能力。
一研究背景
“创新”已成为未来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为紧随时代步伐,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我国实施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网+”③等重大战略。同时,各大高校响应号召,为培育新一代新工科人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以实际行动对教育的模式、课程的安排等进行了系列革新,如开设课程群,打通本科和研究生,加强各高校间的合作办学,增设复合型专业等,以此加强学生在各学科领域的综合运用能力,并在相关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除高校之外,国内也萌发了许多新兴的产业以及教育培训机构,他们主要依托于STEAM教育,开办各类学科课程的教育培训,并将许多高年级才涉及到的课程提前到低年级段去,如小学生编程等。为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提高核心竞争力,社会也将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改革,这意味着高校教育革新迫在眉睫,只有从客观的角度省视现阶段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制定可行的方案,培育大批新工科人才。
二 STEAM教育模式的发展
(一)国内外教育发展近况
STEM是国内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重要趋势,国外的STEM教育发展得较为全面,且已经进入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我国STEM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必须全面深入研究STEAM教育,并将先进的科研成果用于指导教学。
社会中开设的一些教育培训机构所招聘的人才均是经短期培训上岗的应届毕业生,对STEAM教育的核心尚未深入理解,这就造成了一种类似“木桶效应”的社会现状,让STEAM教育失去家庭的支持。从学校层面来看,中国学校多实施填鸭式教育和应试教育,这样的综合性学校,表面上为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实质却被应试教育所消磨。且对于能接受并负担学生进行STEAM教育的家庭仍属于少数。近几年,国家也出台了诸多政策以促进STEAM教育的发展,为培育大批新工科人才,政府也作出了努力,从根抓起,踏踏实实干,STEAM教育的发展将日臻完善。
(二)从“STEM”到“STEAM”的转变
STEAM是由STEM教育计划延伸而来的,STEM教育重视学科之间的融合,将学科专业技能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培育社会所需的新工科人才。与STEM相比,艺术是STEAM教育的关键所在,也是二者的本质区别,STEAM比STEM更加注重学科的多元化,对学科的综合运用能力越强,这也对高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STEAM教育的发展路径
STEAM教育发展的路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因此可以从“PBL”项目式学习、创客教育、STEAM教育发展趋势三个方面来探究实施STEAM教育的路径分析。
1.深入开展“PBL”项目式学习
“PBL”项目式学习是STEAM教育的主要教学模式,其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实施项目,学生通过亲自选择、设计、提出一个项目的构思,并利用相关的学习工具和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来不断提高自我综合实践能力,教师与学生共同协作,从学生的实验成果中,教师不断反思、学习,以提出新的教学方法,更新教学体系。项目式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也将信息传递给大众,引发思考,不同人群的思考将产生新的构思形成效益。
因此,深入开展项目式学习,不仅可以突破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多学科融合,也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STEAM教育在本身指向对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同时,也体现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与创客教育相融合
创客教育是包含创新思维的教育理念,将STEAM教育与创客教育相融合,可增强STEAM教育融合多学科知识的能力,二者在理念上大同小异,但STEAM教育重视跨学科教育,而创客教育更注重创新,两者的结合将有效促进教育的发展,从一定层面上来看,这也满足了新时代创业教育的需求。
三 新工科建设
“新工科”建设指引我国各大高校发展一批新兴工科专业,并推动现有工科专业实施改革创新。
(一)新工科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
1.构建实践、竞赛及创新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一种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要让更多的学生从本质上去认识和了解依托STEAM模式的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敢于质疑。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通过设置课内外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和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校企合作,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式高校应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培养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实用型、创新型、创业型人才。高校在培养新工科人才的同时,应深入了解地方企业的人才需求量,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才能顺应社会的发展方向,培育所需的人才。
3.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的考核激励机制高校应实施相应的考核激励机制,适当的奖惩有助于提高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高校可号召各二级学院积极参与到考核机制中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要切实完成此项任务,需要逐级监督,同时,不断促进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在实践中独立思考,自主创新。
(二)新工科教育模式的改革
1.注重独立思维的培养
纵观我国教育,相对国外教育而言,我国传统的填鸭式教育不利于学生独立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养。首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查找资料、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其次,要敢于革新教学模式,建立一种有利于学生自主思考的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注重课程教学组织
课程教学组织是课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传统的课程教学以老师讲为主,学生答为辅,这意味着课程教学的组织需要革新教师上课的传统模式,让以教师为主的课程,变更为以学生为主的课程,也有利于老师进一步了解学生,并因材施教。
四 结论
时代象征着新的机遇,因此,在学校教育课程中,实行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并帮助他们不断塑造创新创业精神,实行依托STEAM模式的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不仅是一次艰巨的挑战,它符合社会的需求,也适应了国家的发展,同时,也使学生不断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新工科人才。
注释
①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简称“双一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②新工科人才,即新工科专业人才,指具有新兴产业创新创业能力的新兴工科专业人才。
③“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
参考文献
[1]余胜泉,胡翔.STEM教育理念与跨学科整合模式[J].开放教育研究,2015,21(04):13-22.
[2]魏晓东,于冰,于海波.美国STEAM教育的框架、特点及启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5(04):40-46+134-135.
[3]赵兴龙,许林.STEM教育的五大争议及回应[J].中国电化教育,2016(10):62-6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1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