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中职院校是我国重要的职业人才培育基地,其专业教学质量对于中职学生的就业有着直接影响。然而,就现阶段中职纺织教学现状而言,普遍存在教学设施落后、实验实践教学力度不足等问题,不利于中职院校纺织专业学生技能的学习与提升。中职院校必须根据纺织专业的教学特点,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对教学方法、内容以及教学手段进行不断的改进、提升,切实提升中职纺织专业教学质量。基于此,文章就项目教学法在中职纺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有效探讨,以期为提高中职院校纺织专业发展水平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中职纺织;模块化教学;应用
本文引用格式:郭燕蕾.项目教学法在中职纺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9,6(47):234-235.
中职院校学生通常具备学习基础差,学习质量不高,学习目标不够清晰以及主动性不足的特性,导致这些学生在毕业之后大多从事工作环境较差、报酬较低的工作。若要从根源上解决中职院校学生面临的困境,这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新陈旧的教学内容,以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一 实施项目教学是实现中职纺织专业教学改革的有效方式
目前,中职院校的纺织专业教学,主要是针对纺织行业发展需要,培养在一线从事生产、管理的实用型技能人才,可见为了满足这一要求,中职院校纺织专业必须转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式,更加倾向于学生实用技能的提升培养。与传统的理论教学相比,项目教学法能够基于实际工作场景,模拟岗位角色的具体工作开展,更加系统、更加规范的的专业技术型人才进行培养。项目教学的主要内容都是来源于具体的实际岗位工作过程中发生的,较为具备典型意义的工作项目[1]。在项目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对项目进行设计、实施以及管理等,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项目的整个过程当中。项目教学法注重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实践相结合,对于学生独立性程度也有着较高要求,基本上从项目的设计、准备、实施直至完成,这整个过程都需要学生进行自我安排,如此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项目教学法也有着一定复杂性,在实施过程中也会不断地出现问题,此时就需要学生具备坚实的知识基础,以便于及时去发现并解决新难题。此时教师必须发挥其引导作用,使学生能够更加充分地展示其学习成果,并通过听取教师与同学的评价进行改善提升。综述可知,项目教学法对于学生创新发展的潜力激发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能够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强化和中职学生对于纺织专业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并未其毕业后更好地就业与择业打下坚实基础[2]。
二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纺织教学中的实施步骤
(一)项目任务的制定
以我国某市某职业教育中心的纺织技术理论与实践应用课程教学为例,经过教师的多番讨论、研究进而确定项目主题——“色织布的织造”,接着制定了严谨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计划。进行项目教学过程中,为可确保学生能够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项目当中,任务设定中应注意延长、增加学生实际操作的时间、流程。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学生基于对面料的认识,能够拥有足够的时间去织造心仪的色织布面料,进而对色织布织造原理形成可更加理性的认识。此外,基于项目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能够实现极好的激励效果,能够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一来有助于吸引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项目教学活动当中[3]。
(二)目标计划
基于项目任务目标的引导,学生应着手进行目标计划的制定,并确定项目实施的具体步骤与流程管理有效性。首先学生经过有效分组进行自由讨论,将“色织布的织造”的总体目标进行细化分解为多个具体的子目标。其次对于每个子目标的具体要求、主要操作事项,都应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控制、实施计划,同时包括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最后就目标计划的情况进行全班汇总,通过互相讨论交流,进而对可执行的项目计划进行最终的确定。经过集中讨论最终将“色织布的织造”项目划分成为五个子目标:络筒、整经、浆纱、穿经、卷纬。在此项目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对这五个子目标相关知识点、设备操作及相关的技术流程进行充分地学习与掌握,实现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有效提升。同时要求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必须能对相关的规章制度自觉遵守,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
(三)项目实施
在进行项目实施之前,要求学生应明确自己的项目小组中的具体分工,与其他成员之间进行紧密合作、协调配合,严格按照按照“色织布的织造”项目既定的各个子项目目标进行相关工作的开展,并注意保证技术流程的完整性。同时,实践项目实施之前还应充分地进行安全教育工作,以及做好其他实施准备工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对时间与空间的把控,应为学生预留足够的自我实践的时间与空间,使学生在实践中去对纺织专业理论知识与技术有了更高层次的领悟。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应充分体现和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色织布的织造”各个子目标之间是互相联系的,各个工序之间也会产生一定的互相影响。因此,实项目的实施还应根据子项目的划分进行阶段性实施效果测评,对各个子目标完成情况进行逐一考核,进而对学生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有较深程度的了解,便于知识、技术的查缺补漏。基础较差、或操作技能不过关的学生,能够通过教师对项目实施完成情况的总结与回顾的学习,较好的促进教学进度的有效推进。与此同时,教师讲解、小组交流,这些学习方式都有效的拓宽学生的思考思路,应及时的对所学知识、专业技能进行有效巩固。需注意一点,在项目实施中教师要做好指导与解答工作,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开展下去[4]。
三 项目教学法应用到中职纺织教学时需注意的一些问题
为了保证项目教学法在中职纺织教学中应用的效果以及提升学生培养质量,广大教师应当需要注意以下三方面问题:
第一,项目教学法的实施需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实践前提,这就要求在项目教学方法实施过程中必须设置相应的学习子目标。学生在完成相应子目标的过程中,必须基于实际岗位技能操作去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并经过最终的有效整合,这不但有助于他们形成一个相对稳定与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并为实际工作任务的有效衔接打下理论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教师更对的是应该引导学生对于各个自任务目标进行积极的探索、学习,强化中职学生的实践技能。
第二,进行项目教学过程中,应确保选择的项目难易水平适宜中职院校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在应用项目教学法时切忌严禁好高骛远,所设置的教学目标不可大幅度超出学生的学习能力。在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均会给全体学生提供自我挑战的机会,以便更好的对自己进行重新定位。若是目标设置太难则容易挫伤学生自信心,而过于容易则又不具挑战性,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在进行项目教学过程中,应尽量避免这两种情况。为此,教师要在纺织专业课程尚未实施项目教学法之时通过前期接触了解、学习考试、课堂回答问题、作业完成以及与其他老师交流等渠道先充分掌握学生知识基础水平、学习能力与性格等实际情况,然后再据此设置教学目标。
第三,项目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必不可少,但切不可过于泛滥,应做到恰如其分。从研究来看,在纺织课程教学具体项目实践过程中,学生会由于种种主客观因素地影响难免会遇到许多问题,此时教师的有效指导显得特别关键。值得注意的是,项目教学法融入了一定分层教学思想,因此教师应综合考虑学生的水平、能力层次进行相应的、恰如其分的指导,并引导或者是启发他们借助于小组讨论、图书馆查阅资料以及网络搜索等渠道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此一来通过确保对学生的学习指导更具技巧性与有效性,帮助他们解决学习问题有利于提升项目教学法应用成效[5]。
四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笔者对众多文献研究以及其他学校调查来看,项目教学法作为一项较为新颖的方法,它在各级院校以及专业应用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并且对于学生思维转变以及实践能力地培养也大有帮助,由此可见该方法有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有鉴于此,上文在文献研究以及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情况下,主要就项目教学法在中职纺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给其他院校教师利用它提供一定参考。
参考文献
[1]郑帅.中职纺织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与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5):206-207.
[2]何志勇.项目教学法及其在中职技能教学中的应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0.
[3]张心瑜.项目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数学课程改革探索[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4]林燕萍.项目教学法在服装款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J].纺织科技进展,2016(09):53-55.
[5]王燕芳.中职纺织专业任务式教学的组织及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7(10):138-13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1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