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论高校“明星型”教师对教学的影响及促进论文

发布时间:2020-01-13 17:19:2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首先提出一个概念,这里的“明星型”教师是指通过教师个人渊博的知识、幽默风趣的授课技巧、极富感染力的个人魅力、生动活波的课堂气氛及有正引导的个人修养和才艺等优点,通过在媒体平台的展示、学校的宣传或者校内的师生的口口相传,形成的在网络上具有一定流量、在校园内外具有良好口碑、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教师。本文试图论证明星型教师会对学生的学习、人生观、人格塑造、兴趣爱好、生活等方面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更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竞争力,有利于院校优秀师资队伍建设。

关键词:明星教师;影响力;流量;高校

本文引用格式:田建学.论高校“明星型”教师对教学的影响及促进[J].教育现代化,2019,6(48):95-98.

On the Influence and Promotion of"Star-type"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n Teaching

TIAN Jian-xue

(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Yulin university,Yulin Shaanxi,China)

Abstract:Firstly,a concept is put forward.The“star-type”teacher here refers to the network formed through the display of the media platform,school publicity or oral transmission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rough the advantages of teachers’profound knowledge,humorous and interesting teaching skills,highly appealing personal charm,lively classroom atmosphere and positive guidance of personal accomplishment and talent.Teachers with a certain amount of traffic,good reputation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ampus,a certain influence and visibility.This paper tries to prove that star-type teachers will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students’learning,outlook on life,personality shaping,interests and hobbies,life,etc.It is more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eaching,improving teachers’teaching level and competitiveness,an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excellent teach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Star teachers;Influences;Flows;Universities

一 引言

        明星型教师或称为明星教师,实际上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教师。这类教师首先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做基础,课堂授课无论在内容还是气氛上都极具吸引力,除此之外还应具备提升个人魅力和感染力的其它素质,如幽默的语言技巧、诗词歌赋才能、音乐舞蹈表演体育等方面的才华、书法乐器朗诵主持等方面的特长、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豁达睿智的交流方式、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或优雅或朴素大方的个人形象塑造等各个方面。其次就是应具备一定的知名度,知名度是形成明星教师比普通教师具备更大影响力的前提,通过这种知名度和和影响力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引入课堂、更好的学习专业知识,接受教师的品格熏陶,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知名度的提升可以通电视、广播、网络自媒体等如:微博、抖音、喜马拉雅等平台。上级教育部门、院校、院系、社会公益组织有针对性开展的活动,从而在学生和同事同行中形成自院系至校园乃至省内或更大范围的美誉。

\

 
二介绍

       明星教师可以是名师、大师。可以是主讲过《百家讲坛》的王立群等老师;可以是担任过《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汉子听写大会》、《中国好诗词》等电视栏目评委的康震、郦波、蒙曼、杨雨等老师;可以是在青年公开课《开讲啦》上主讲过的葛剑雄教授等;可以是在中国MOOC网上拥有累积17多万学生选课的哈尔滨工业大学裴秋宇老师;可以是在20天抖音圈粉近100万的华中师范大学戴建业教授,同样在抖音拥有260多万粉丝的复旦大学陈果教授;可以是在听喜马拉雅上因主讲《易中天评三国》拥有破5940万点击量的易中天老师;也可以通过央视《寻找最美教师》而广为人知的长沙理工大学蓝茵茵老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殷鸿福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陈先达老师、清华大学钱易老师、浙江大学苏德矿老师、复旦大学钟扬老师等;还可以是在校园甚至只在院系范围具有“某系三杰”等这种亲切标签的普通教师。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具备一定范围的知名度,通过知名度而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进而使学生对这些教师的课堂教学满怀憧憬,在上课之前就建立了对该教师良好的印象,会增加这些教师的公信力和认可度、吸引力、号召力和说服力,提高学生到课率甚至形成积极占座位的现象,以至达到促进课堂教学的目的,还可以在传授课堂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感受到不同学科领域的文化,丰富阅历、开阔眼界、提升综合素质。对教师个人而言更是一种督促和激励。对于逐渐实行自由选课学校的教师而言明星教师更具竞争力和生存力。对于院校更有利于培养出知名学者、领域专家,有助于大师的培养。


\

 
       但是明星型教师不同于明星,通常我们所说的明星是指影视歌星,而明星型教师是具备学术专长和个人魅力的教师个体,模型见图1。他们的共同点是拥有一定数量的“粉丝”,明星是通常是通过知名度转化为经济价值,积累个人财富,而明星型教师的知名度依然是服务于教育本身。

三优点

        我通过两组数据对比说明明星教师和普通教师在知识传播数量和质量方面的差异。如表1所示,表中数据是在网络平台上有一定知名度的明星教师的课程点击量及关注人数。普通在校教师按照年工作量288及平均工作30年计算,可以上课8640课时;按照每个班级50人计算,30年教授6000名学生。伟大的教育先师孔子一生拥有弟子不过3000余人。从工作效率和影响力角度来讲显然通过网络平台授课的明星教师的受众和广度远远大于及高于普通教


师。\

 

        图2、图3、图4是榆林学院2018-2019-1学期三名教师主讲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分析,通过比较可以很清晰的看出授课经验不足的新进教师和普通教师及省级教学名师的教学质量差异。我认为各级教学名师、长江学者、百千万人计划、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本身就是社会及政府对具有影响力的教师的一种肯定。



\
\


 
         郦波老师现在是拥有众多粉丝的人气偶像型明星教师,其在喜马拉雅单个平台上《曾国藩家训》单视频点击量已经超过2172.5万,现在郦波老师的课堂经常有其他专业甚至是专门从外地赶往南京去听课的同学,郦波老师博学儒雅、多才多艺的形象也影响了很多年轻人,可是郦波老师也经历过300认得教室只坐着3名同学的尴尬,证明酒香巷深少人问。由此可见,明星教师的确具备更强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可以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传统面对面教育无法企及的高效率。

四 因素

        关于如何提高教师的知名度,使教师成为明星教师。我提倡教师可以更多的参与到学生更易接受的新媒体,积极拥抱新事物。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发言中提到9个“坚持”,其中就有关于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这一条。现在使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影响力无处不在,而且门槛低,通过简单的学习就可以掌握,而且更容易被青年学生接受。另外可以根据人能力和条件创造和抓住参加电视节目的机会,学校和院系可以通过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学校网站、论坛开设“教师魅力”类栏目,有才艺的教师可以在校内、院系师生活动节目如晚会中展示自己的才艺等。

         当然提升知名度的前提是提升教师个人魅力和影响力。教师的吸引力和号召力也不可小视[1]。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包括客观影响力和主观影响力两大类。客观影响力因素包括传统观念、职位、规章制度、资历[2]。而主观影响力因素我认为应该包括专业能力、语言、幽默感、人格魅力和再学习能力,如图5所示。



\

 
(一)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包括专业知识、学术功底和治学态度。专业能力是教师的立业根本,是传道受业解惑的先决条件。苏霍母林斯基说:“只有教师的知识面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多,他才能成为教学过程的精工巧匠。”俗话也说:要给别人一瓢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专业知识丰富,专业能力强,积水成渊的老师才能在教学中挥洒自如、游刃有余、驾轻就熟,应了一句广告词:有实力自然有魅力!

(二)语言

       语言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智慧,它传递思想,和思想密不可分。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晏子使楚,口才不凡,挽回国颜;墨翟陈辞,止楚攻宋;苏秦以雄辩之才挂六国相印;张仪游说六国,建功立业,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诸葛亮隆中对策,天下三分,联吴抗曹,舌战群儒;周总理妙语生花,尽显外交智慧;一句话兴邦一句话误国。运用好语言可以做到言必有中、深入浅出、言简意赅、通俗易懂,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师身上,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让上课看微信、打瞌睡的老大难问题彻底消除,代之以互动热烈、随起掌声的场面,[3]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我以自己写的充其量只能算作顺口溜的两首藏有我名字的文字作过自我介绍,用藏有班级信息的内容作为一次带班新生中秋晚会发言,都收到了不错的效果。无题一羊(杨)年我才显人气,鹏程万里在朝夕,建仓不成反跌停,学无所成重头来。无题二欢聚一堂闹中秋,乐交五湖四海友,信马扬鞭任我游,管它天南地北路,要把青春化某数,六六六六六六六。无题三亚肩迭背海底捞,东谝西侃奋斗情,师得长技以厚积,凯歌凑贺明日星,建功立业在华为,学有所成看我辈!携手共谱新华章,家事国事天下事,属你属他数风流,聚义聚才聚英雄,高楼万丈平地起,新鲜世界三日来!

(三)幽默感

        幽默能够迅速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树立亲和力。易中天曾解释过:亲和力非常重要。[4]还有在EXCEL和C语言课程中讲到if函数、条件表达式和选择结构时用流行的家里有没有矿作为是否交朋友的条件,再诠释自己的能力才是自己的矿,即用他们熟知的玩笑活跃了气氛又激励了学生,也达到了满意的效果。用“节约”夸奖过上机课没有打开电脑的同学,用“撒狗粮”提醒过上课不认真听讲的情侣,都收获了学生的“起哄”。所以恩格斯说:幽默是具有智慧、教育和道德上优越的表现。

(四)人格魅力

        人格魅力可以归纳为是人格的感召力、吸引力和影响力,是人的心理特征及特有的素质、能力和道德品质在社会生活中的体现而产生的威望、信誉和力量。[5]人格魅力很多时候表现为一种风骨、风范,是除课堂内容之外教师体现出来的最大特征,是影响学生性格理想的主要因素。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的人格魅力是他实施德育教育成功的首要因素。他脚踏实地实践士君子人格,散发出流光溢彩的魅力,让弟子仰慕不止,自愿追随,接受其道,传播其道。[6]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说:“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构成了现代教育的三大支柱,而其核心都是教育影响,也就是通过影响来塑造人、完善人和培育人。[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些耳熟能详的话都是教育和影响我们人格的精神食量。

(五)再学习能力

       再学习能力包括更新专业知识和学习学习综合知识及学习运用新技术的能力。有人说搜索引擎是最好的老师,现在从网上获取知识越来越容易,获得内容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机器学习也已经发展到倒逼教师不得不进行改革和创新,简单的重复机械的讲解内容必将被机器代替。而不同个性和不同的人格魅力是人和机器的显著区别,也是优秀教师应该加强的地方。现代化才是文化传承的目标。[8]郦波老师课堂京剧的运用,很多优秀老师改革课堂采用MOOC、微课、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我自己通过对国学的学习也在教学中使我获益。比如将所带课程的学习描述为对于听老师讲、看老师做、自己反复练习、举一反三这个过程用鬼谷子闻道、知道、见道、得道的四层境界来解释就更有说服力。将计算机这种新事物的无所不能用其表示信息本质的1、0和老子道德经的有、无结合起来,即认识了新事物又了解了道的本质,让课堂的学习跨越了单一学科,得到了综合提升。

         教师是一个伟大的职业,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是对教师的最大肯定,如何将教师的影响力最大化是一个艰难的课题,所谓大学,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数风流人物,且看今朝。

参考文献

[1]麻玉秀.把阳光教师包装成明星[N].中国经营报,2006年6月12日第C03版
[2]白俊峰,闫俊存,罗东东.论教师影响力的构成要素[J].价值工程,2014,33(29):252-253.
[3]纪望平.地方高校教学名师核心能力的研究与探索[J].惠州学院学报,2015,35(05):99-103.
[4]易中天.传统文化对接现代传播[N].光明日报,2006-8-10(006).
[5]董金城,谷芳,王峥.网络时代高校教师人格魅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9(04):24-26.
[6]丁桂莲.润物无声的德育艺术——论《论语》中孔子的人格魅力[J].科教文汇,2016(02):146-147.
[7]李季.教育影响力是教师的核心素养[J].江苏教育,2017(23):1.
[8]易中天.文化传承的目标是现代化[N].人民日报,2007-1-9(01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098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