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原董事长.党委书记兼执行校长田宜春教授,是一位桃李满天下的职业教育教育家。他倾其一生,以真情办教育,用大爱铸师魂,培育出大批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教育事业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独具东方传统文化特色的优秀人才,受到广大教师.学生和家长的信赖.热爱.和崇拜。在他的带动和影响下,成千上万献身教育的后来人脱颖而出,将对恩师人格魅力的敬仰化作对教育伟业的倾情付出,使教书育人的善行义举世代相传,永远在路上。
关键词:教书育人;大爱无疆;永远在路上
本文引用格式:佐铭.教书育人永远在路上——记我最敬爱的恩师田宜春校长[J].教育现代化,2019,6(46):241-244.
引言
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里,到处都会听到这样一些感人的故事:程小萍,一个来自甘肃贫困山区的女孩,父母常年患病,家中一贫如洗,在校长田宜春教授的支持和鼓励下,战胜了经济的困难和精神的压力顺利完成大学学业,走上了理想的工作岗位后,一直念念不忘老校长的恩情,亲自致信称老校长为恩重如山的田爷爷,她在信中说:“您不仅帮助和成就了我个人,而且也帮助和拯救了我们全家,信佛的老爸老妈常夸“你们的田校长就是现世的活菩萨”;李兆俊,一个本来毫无特长的普通男孩,经过东方学院五年的培养,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在天津一家综合医院挑起了中医针灸科的重担,不久就赢得患者的一致好评,收获了多面锦旗。为感恩母校、感恩为创办母校而苍老了许多的老校长,他在向母校的报告中动情地说:“是东方文化滋养了我,是东方恩师用他们一颗仁爱之心教给了我做人、行医的真谛。没有东方学院、没有大爱无疆的田校长,就没有我的今天!”;双下肢瘫痪的女生周华,在田校长慈父般的关心、关爱和所在院系师生的精心呵护下,不仅顺利完成了五年大学本科学业,而且以优异成绩考上了“211工程”名校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成了名副其实的励志楷模。当她应邀介绍自己成长和成功考研经验时,曾几度哽咽流着热泪说:是田校长的关心和鼓励让我有了战胜困难、完成五年学业并敢于考研的勇气,谢谢田校长创办了这样一所充满大爱的好学校!”;……在东方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心声:遇到田老这样一位好校长,是咱们全体东方人最大的幸运!
一大爱无疆用大爱做教育做有大爱的教育
习总书记说过: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田校长一直遵循总书记教诲,常年坚持“以真情办教育,用大爱铸师魂。”因为爱,我们最敬爱的田校长虽已从教六十多年且八十高龄,却依然倾尽其全部的精力,带领全体东方人在教书育人和立德树人的征途上阔步前行,从来不知道什么是疲倦。为了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并在不久的将来飞得更高更远,也为了东方学院更快更好的发展,敬爱的田校长夜以继日、年复一年、加班加点、默默奉献,用全部的心血教育我们,要心存大爱、忠诚教育,要万众一心,共同创造中医药教育史上最美的神话:那是在2008年奥运会召开前夕,北京八达岭长城脚下,一位来自印尼的外国友人在与几位同伴欲登长城时,突然昏迷瘫倒在地,停止了呼吸,情况十分危急。此时如果拨打120或110报警,按照当天游人如织,车辆拥堵的现实,至少要再等两个多小时还不一定如愿,怎么办?周边围上去的游人越来越多,但却无人敢贸然出手相救。正在大家无可奈何又焦急不堪之时,我校利用双休外出郊游的学子高航支胜辉发现了这一情况,立即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用他们在我校学到的医术实施抢救,转眼间就使这位印尼友人转危为安。东方学子扶危济困和救死扶伤的高尚医德和手到病除、起死回生的高超医术赢得了在场游客的热烈喝彩,同时还通过众多媒体的报道,漂洋过海、饮誉海外;护理学院班长任凯,先后两次在乌鲁木齐和贵阳到北京的长途火车上成功救治因突发疾病而昏迷致生命垂危的旅客,受到列车全体乘务人员和广大乘客的一致赞扬。为此,北京铁路部门曾专门向我校赠送了锦旗和感谢信;东方学子周子彤为挽救一位素不相识白血病患者的生命,不顾友人的劝阻,毅然无条件献出自己的骨髓,被当地政府授予“最美东方人”和“最美大学生”;来自贵州的学生刘涛,主动放弃假期难得的休息时间,全身心投入家乡的除冰冻、抢修交通要道的战斗而受伤住院,当地政府在通报表彰的同时还赠授锦旗一面;云南学生杨清明在假期主动参加家乡扑灭山火的战斗,连续奋战两天三夜不下火战,受到当地政府和救火群众的交口称赞……而当媒体采访这些学子,问他们为什么敢于不顾风险、无私奉献时,他们共同的回答是;名师出高徒,因为我们敬爱的田校长就是一个大爱无疆、敢于担当、无私无畏、勇于奉献的楷模!
二 余热生辉以无私奉献创辉煌创有辉煌的大业
2005年已从教近40年,且已到退休年龄的田宜春教授,怀着对教育的热爱和“求学、教学、办学”的梦想,勇敢踏上了亲自创办一所理想大学的新征程。为了改变中医药人才紧缺的现状,他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北京中医药大学的支持下,把中医药高等教育事业作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培养国家急需的中医药应用型人才作为突破口,创办了这所以培养应用型中医药本科人才为目标的独立学院,仅用一个五年计划就使在校生规模从第一年的1000多人迅速扩展到11000多人,并获得“全国最受欢迎独立学院”“全国教育质量十强独立学院”“学生家长社会满意院校”等荣誉,为学校的振兴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此,媒体称他是一个真正的教育家,业内同仁说他是一个创造教育神话的人,而他却始终坚持认为自己只是凭着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良知,通过最热爱的教育,传承和播撒着“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的大爱和真谛。这,就是一个中国普通教师的使命和担当,既平凡又伟大,既朴实又珍贵。成绩面前,我们敬爱的田校长没有满足,而是高瞻远瞩很快又提出新的更高的目标:必须构建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高校,创造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独立学院!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几乎牺牲了全部的星期天和节假日,常年不知疲倦地忙碌着,既为了他深爱的教育事业,也为了他深爱的广大教师和莘莘学子。他以校为家,几乎从未静下来好好地休息一天。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教室的灯渐渐熄灭了,学生们上完晚自习陆续消失在夜幕里。可敬爱的田校长办公室里的灯却依然还亮着。为了实现新的目标,他专门设立了“宜春基金会”,鼓励专家、学者和骨干教师不断自编出版新教材、发表新论文,并把国学、美学、法学和孝道教育列入必修课;为了实现新的目标,他亲自发动全校师生开展提升教学质量的大讨论、大交流和大总结,提炼出包括独具东方特色的“东方精神”“东方人格”“双禁四无”“三风建设”“三感教育”和“十大治学之道”等一系列先进理念在内的东方文化。
在田校长的亲自指导和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下,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一步一层天,年年上台阶。到2014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末,全校已培养合格本科毕业生11214人,他们凭借自己的德才优势,赢得了北京海陆军、武警和各大兵种总医院、京津冀各三甲医院和大中型中医药国企、外企等用人单位的一致欢迎,年均就业率达96%以上,其中:中药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为99.2%,护理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为97.5%,管理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为97.1%,均超过全国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率75.5%的20多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学校每年还有400名左右的毕业生在考研中成功上线,其中出国留学、读研深造的比例高达65%以上,学校一举荣登全国医药类独立学院综合实力排行榜榜首,并先后荣获各级政府颁发的《治安工作先进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优秀志愿者服务组织》和《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各种荣誉称号。我们敬爱的田宜春校长也先后获得《全国老有所为楷模》《全国教育行业杰出贡献人物》和《最美东方人》《道德模范》等光荣称号。2018年在全国校友会独立学院300强排名榜上,田校长创办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一举荣膺“世界知名、中国一流”的光荣称号,并连续5年夺得中国医药类独立学院综合实力排行榜冠军宝座。
奉献无止境,追求不封顶。敬爱的田校长六十多年如一日,一直在教书育人和立德树人这片沃土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着全部的光热,有时累倒了、累病了,他依然坚持工作,直到积劳成疾、疼痛难忍,吃药打针都支撑不住时才被大家逼进了医院。为此,医院的专家们曾埋怨:为什么不早些送过来?然而,即使如此,敬爱的老校长他依然放不下手头的工作和他心爱的教育事业,直到做了截肢这样的大手术,才不得已暂时安静下来。可是,没过多久他又不顾家人和同事的劝阻,匆匆返回学校,投入了紧张的工作。在大家的心目中,他不仅是我们的好校长、是我们的恩师,更是我们年轻一代的慈父和楷模。
三 榜样在前希望在前教书育人永远在路上
常言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伟大的人格魅力可以穿越时空、跨越代沟,感染和影响着我们新一代有志青年。为了田校长和他一手打造的这所中医药万人高校,我和每一个东方人都暗下决心,此生要像敬爱的田校长那样,为教育而生、以校为家、与东方共荣,做一名创造教育神话、传播和弘扬国粹的职业教育工作者,让神圣的教书育人事业,千秋万代永远在路上!为实现这一心愿,我于2013年大学毕业后,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留校工作,至今已走过五个年头。在这五年多的日子里,我按照田校长东方人格、东方精神和东方文化的指引,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实践,忠实地按照老校长在“铸魂抓钢”“三感教育”和“三风建设”报告中提出的要求,去探寻开启学子心灵和智慧的钥匙,感悟良多、收获满满。
记得我刚留校时,学校让我担任2013级中医七、八两个班的班主任,印象最深的是,每天白天忙碌过后,到晚自习八点半下课之后,还必须骑上自行车去四、五里外的八卦楼和二、三里外的学院西区学生宿舍楼查寝。一次查寝完成全部程序,至少需要两个多小时。对此外聘来的班主任大多需要三、四个月还不一定能够适应。但是,对于像我这样来自本校的留校生来说,这已习以为常了。因为在我们还是学生阶段,就从自己的班主任那里学会了整个的工作流程,了解了其中的意义。深知每天这样乐此不疲的查寝目的,绝不仅仅是清查一下人数、确保无人夜不归宿,而是带着对教育的责任和对每个学子的关爱,去完成田校长亲自交付的立德树人使命。当我带着学校和家长的重托走进宿舍和学子们交谈时,很快就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并顺利走进了学生的心里,从他们心理和情绪的细微变化中,发现和掌握了我作为班主任老师,能够和应该为他们做得更多、更好的切入点。所以,尽管每次查寝归来已是深夜十一点多,我却一直都激情满满,坚持把当天的要事在日记中整理记录下来,直到全部处理完毕,才在工作的快乐中安然入睡。这种快乐不仅使我有了归宿感,而且也使我有了成长感和成就感。在田校长创办的大学里工作,我感到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最快乐的人!
让我感到幸福的事还有“军训”。本来,在高强度军训中,不少同学情绪上更加容易波动。此时此刻,作为班主任的我,总想为大家多做些什么,以使他们能从老师身上获得一些无形的力量。为此,我从给学生们接送开水入手,让他们在骄阳似火的军训后,第一时间就能喝到清凉爽口的温开水。这在我来说是举手之劳,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小事了。但是,让我没想到的是,过了很久,两个班的学生还在我面前提起我曾在烈日下,为他们送水止渴的往事。更有一位胖胖的男孩叫李志云,在教师节竟给我写了一封充满感恩的感谢信,他在信中说到:“老师,我很胖。在军训时,我带了一个很大很大的水杯,每当我训练结束的时候,我的大杯子里的水总是满满的。刚开始我很奇怪,这是哪里的雷锋叔叔来做好事了呢?直到有一次,我目睹了烈日下您忙碌的背影,望着您弯下腰不停地为我们108名同学的杯子灌满水,而豆大的汗珠却不时从您脸上滑落下来,我眼中的泪水就止不住地流了下来。我的家离学校很远很远,但是,您却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这情景虽然离去很久了,但却一直深深印在我的心里,我们的班级真好!我们的老师真好,我们的学校真好!”
田校长说过: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老校长在他的报告中多次强调:“何为“教”?从“教”字的结构上看,“教”是由左“孝”右“文”所组成,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中国的教育就是长者对后辈进行孝道文化传授的活动。学校是传承文明,传播文化的重要场所,是培养优秀人才的神圣摇篮,我们要把孝道教育列入人才培养的必修课”。田校长的教诲使我受益匪浅,为了把孝道融入学生的灵魂深处,我带领两个班的同学召开了一次独具东方文化特色的主题班会,班会的题目是“让爱传递”。为增强效果,会前我对全体同学进行了心理和性格方面的摸底分类,第一类是性格健康活泼、学习和工作都很自觉、很积极的班团骨干;第二类是稳重内向,有一定自觉性的普通学生,第三类是少数贪玩、好动,甚至有点调皮的学生。然后分别与他们的父母一一进行了沟通,详细了解了各自的家长对孩子们的看法、评价和希望。最后选取一些重点家庭,请他们把过去想对孩子说而没抓到机会,或没来得及说的话录成视频发到我的手机里,并关照家长们从效果考虑,暂时保密,不要把这次视频的内容透露给孩子。举行这样一次班会的初衷,除了受田校长关于爱的教诲而深受触动之外,还有一点,就是我作为一个班主任,深知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很少和父母正常的交流了。而这种交流是消除两代人的“代沟”,增加互信必要的和有效的重要环节。所以,我真切的希望学子们能认认真真听爸爸妈妈坦诚而又直白的表露一下他们的心声,从正面去感受一下老一辈人无私的包容和大爱。在准备班会的过程中,我收获了太多太多的感动,每收到一位家长发来的视频,我都在认认真真的看完、听完之后,一次又一次的忍不住流下感动的泪水。每个家长对孩子们表达的感情都是那么真挚、那么温暖、那么令人难忘。班会当天,108个学生静静地坐好后,我平静地告诉大家:“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开一个特别的班会,说特别,是因为班会的主角不在现场。”看到大家脸上露出的诧异,我及时提出一个问题:“各位同学在家里有没有认认真真地看过爸爸妈妈那日渐衰老的面容,有没有和他们认认真真的谈过一次心里话?”同学们的回答很干脆,也很一致:“没有!”。有的同学还意犹未尽地补充说“我们都这么大了,和他们也没什么好谈的!”我说:“如果你们的爸爸妈妈想和你们说说心里话,你们想不想听?”,这次同学们的回答就不像前边那么一致了,有的说想听,有的说应该想听,还有的说:“听不听也就家长里短的唠叨几句,没什么新鲜的!”接下来,我打开视频,请大家自己去体验!随着视频的播放,大屏幕上第一位家长的出现竟使部分学生发出了笑声。我想,这可能是学生们太意外、太诧异了吧?然而,随着这个家长的诉说,全场顿时安静下来,看到自己的爸爸在大屏幕上出现的一刹那,这名同学开始只是吃惊地瞪大了双眼,一转眼就开始一次又一次地擦起了眼泪。随后,第二位家长、第三位家长陆续出现,底下擦眼泪和抽泣的学生越来越多,不光是女生,包括那些有泪不轻弹的男子汉也忍不住被热泪模糊了双眼。家长们认认真真地表达了自己对孩子无私的热爱,孩子们也认认真真的聆听了父母的叮咛,并毫无保留地接受了家长这种方式的爱的表达。视频放完之后,我发表了即席感言,我说: “同学们,我也和你们一样,在成年之后一直未曾认真看过父母的脸庞、不曾认真倾听父母的诉说、不曾认真对待父母那比山高比海深的爱意。直到我自己也当了母亲,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教孩子学习本领的时候、直到看到自己的孩子学会一个新的动作、掌握一项新的本领而无比欣慰、欢喜若狂的时候,直到孩子生病,而我寝食难安无比焦急地盼望孩子赶快康复的时候,我才真正地想到了自己的母亲,后悔和内疚一起涌上心头,久久无法平静。”我告诉我的学生们:“孝为德之首,尽孝不能等!”,父母在用他们的爱陪伴着孩子一天天长大,而长大了的孩子一定要懂得知恩、感恩和报恩!”这次班会之后很多家长打来电话感谢学校的良苦用心,感谢老师的孝道教育让孩子们在春风化雨中收获了满满的正能量!听到这些,我倍感欣慰。是东方学院给了我智慧,是敬爱的田校长给了我力量!
田校长常说:在“三风”建设中。学风是核心,是根本。为了全面落实老校长的教诲,我充分利用班会发动班团干部带头献计献策,提供加强学风建设和班级管理的合理化建议,并在充分展开讨论和充分发扬民主基础上,总结归纳出全体同学必须遵守的六项基本行为准则,即:一是要有目标、二是要有责任、三是要有底线、四是要有监督、五是要有评议、六是要有赏罚。经过近五年的实践,我所带的班级先后两次获得全校优秀班集体称号、四次被评为优秀红旗团支部,职业技能报名率达100%,2018年考研报名比例高达90%,最终13级7班9名学生、13级8班6名学生如愿以偿进入自己理想的高等学府读研深造。其中13级7班的马茜同学以406分的成绩夺得了全校2018级考研状元,同班的李志莹同学以404分的成绩夺得了全校2018级考研第二名,分别进入了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院和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院,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四后记
田校长曾告诫我们说:“是伟大的教育事业选择了我们,是不朽的东方文化塑造了我们,我们要知恩感恩,用全部的“责任”“热爱”“付出”和“坚守”来成就和创造东方教育事业新的辉煌!”在留校工作的五年多时间里,我一直铭记田老的谆谆教诲,全力践行东方精神、东方人格和东方文化,努力引导所带领的班级达到和保持:“以学风促班风,以班风固学风”的良好氛围,并创造和保持了连续五年“无人吸烟、无人酗酒、无人打架斗殴、无人夜不归宿”的记录。曾有不少学生这样和我说:“佐老师,我们很幸运遇到您,因为您的尊重信任,和事无巨细的关怀,让我们时刻提醒和规范着自己的言行,努力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我们决不会让您失望!”每当这个时候,我的内心是感动的。因为我真切的享受到了职业的幸福感。不得不说,作为一名辅导员,我是幸福的更是幸运的,因为我有一位令人尊敬的好校长,他以自己的身体力行不断提醒和告诫我要热爱国粹、热爱教育,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我将永远铭记老校长的教诲,争做一名无愧于学生、无愧于学校、无愧于恩师、无愧于中医药高教事业的东方人,今生今世无怨无悔!
参考文献
[1]龚文杨.“以人为本,教书育人”的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7,4(03):157-158+160.
[2]刘彩红,龙晓英,时军.导师视角:如何发挥导师在药学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教书育人作用[J].教育现代化,2018,5(08):3-4+16.
[3]潘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于高校育人工作的方法探析——以成都体育学院学生党支部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8,5(39):326-32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0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