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民航客货运输管理》是经济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特色课程,与金课相对比,还存在教学过程缺乏场景化,难以实现解决问题能力提升;课程教学手段单一,难以实现师生互动;课程考核重知识轻能力,难以实现课程挑战性提高等问题。本文提出引入案例教学法实现金课打造的课程建设思路,以期实现本课程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从而更好的支撑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金课;课程建设
本文引用格式:江红.基于案例教学法实现金课打造——以《民航客货运输管理》课程建设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47):60-61.
2018年8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通知中正式提出“金课”的概念,要求课程具备“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特点。基于金课的内涵结合《民航客货运输管理》课程的现状,可以发现本课程与金课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加强课程建设,以期实现学生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提升、教师与学生的充分互动、学生探究潜能的挖掘与释放、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科学全面考核等目标,最终做到课程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一《民航客货运输管理课程》概况
《民航客货运输管理》是我校经济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限选课,共计54学时。在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中,通过向学生传授民航旅客运输、民航货物运输等相关理论及实务知识,实现掌握民航客货运输相关的业务知识;通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手段的运用,培养学生系统分析解决民航客货运输现实问题实践能力,提升学生专业素质。
二《民航客货运输管理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过程缺乏场景化,难以实现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本课程主要讲授民航旅客运输、民航货物运输以及配载的业务内容及相关理论方法,而这些内容都会在生产实践中切实发生,是一门与民航运输生产运营关联及其紧密的课程,具有明显的实践性、专业性。所以,从对专业培养目标支撑的角度出发,课程应培养学生具备深入分析及解决民航客货运输及配载实际问题的能力。从目前的教学来看,课程中绝大多数的知识点尚未与实际场景建立关联,学生学完之后,不知用在哪里,也不知该怎么用,课程对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支撑作用有限,容易导致学生丧失对课程价值的认知,甚至失去学习课程的兴趣。
(二)课程教学手段单一,难以实现“师”与“生”的互动
目前课程教学由于受到课程内容多、课时少等现实情况的制约,主要以“教”为主,师生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缺乏互动的环节和空间。在课程教学中过于强调“教”,未能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大包大揽,生怕学生不学习、学不会,学生思考探究的时空受限,对课堂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的提高、相关能力的提升等都造成负面影响。同时,由于师生缺乏互动及了解,也无法实现课程教学的个性化。
(三)课程考核重知识轻能力,难以实现课程挑战性的提高
从课程目前的考核体系来看,突出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重知识、轻能力。从课程终结性考核的内容来看,试卷中主要以识记性知识点为主。在形成性评价中,对于学生应用能力考核的难度相对较低,其广度深度还有待拓展和挖掘。
三 结合案例教学法打造金课
(一)案例教学法的内涵与作用
案例教学的思想最早来源于西方,是古希腊哲学家、教育学家苏格拉底所首创,所以又称“苏格拉底式教学法”即教学辩证法[1]。从案例教学法的内涵来看,案例教学法,一方面,帮助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支撑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另一方面,通过师生互动性的增强,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2],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挥学生的潜能。通过案例教学法的引入与准备情况,占总分数的20%;课上阶段主要考核小组参与讨论及发言的积极性、小组观点的正确性和表达能力,占总分数的40%;课下阶段主要考核小组案例报告撰写情况,占总分数的40%。小组内成员间通过各位同学参与案例的积极性、贡献度等成员间相互评价。最好,教师根据小组得分并结合成员间的互评给出每位学生的最终分数。具体的考核标准见表1、表2。表1教师对小组考核要求实施,可以解决本课程中师生互动性差,学生主动性、参与性差,缺乏场景化教学,所学知识不知从何用起等问题,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二)制定周密的案例教学方案,为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奠定基础
案例教学方案的制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的重点、难点,确定案例教学的切入点,即明确究竟在课程的哪些章节、哪个知识点设置案例;其次,根据教学大纲中设定的教学要求,进一步确定案例教学的目的;最后,基于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的目的,决定案例的深度、案例类型的选择、案例的使用方法等。以第三章为例,针对掌握民航客货运输运价管理机制这一教学难点可设计专题型案例,通过案例的学习使学生深刻的掌握制定运价管理机制的原则、运价管理机制与市场环境之间的关系等。
(三)做好案例教学的过程设计,实现师生互动案例准备好后,进入案例的教学阶段,一般来说,案例教学可以分成三个阶段:案例教学课前准备,案例教学课堂实施以及案例教学课后评价[3]。
在案例教学实施前,先构建学习小组,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在布置案例学习任务的同时,要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和适度的引导。在课堂教学中的小组讨论环节,教师在关注学生讨论情况的同时,也要对小组讨论进行适当的干预和引导。随后开展班级讨论环节,教师随机抽取同学展示自己小组的观点,教师和其他小组对其进行问询和质疑,小组进行回答,通过质疑、辩论,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思考[4-5]。
(四)做好案例教学考核,加强能力考核与过程考核
案例教学结束后,进入评价阶段。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根据小组的课前、课上讨论及案例分析报告的情况给小组打分;二是,小组内成员间根据每位同学的表现,进行相互评分,教师综合小组及个人的得分情况,最后给出每位同学的分数。其中,小组考核中,课前阶段主要考核小组对案例的准备情况,占总分数的20%;课上阶段主要考核小组参与讨论及发言的积极性、小组观点的正确性和表达能力,占总分数的40%;课下阶段主要考核小组案例报告撰写情况,占总分数的40%。小组内成员间通过各位同学参与案例的积极性、贡献度等成员间相互评价。最好,教师根据小组得分并结合成员间的互评给出每位学生的最终分数。具体的考核标准见表1、表2。
《民航客货运输管理》课程是与民航行业紧密关联的特色课程,尤其在我校大类招生的试点工作中,该课程被定义为专业平台课,在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通过案例教学法的实施,促使课程向金课靠拢,并实现最终打造成金课,从而达到提升课程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等目标。
参考文献
[1]欧丽慧.整合式工商管理专业硕士MBA案例教学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
[2]潘瑞姣.大学本科教育中的教师课堂角色转换与案例教学[J].人力资源管理,2011(5):117-118.
[3]辛恩琪.案例教学法在本科旅游公共关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7.
[4]打造“金课”需要改革教育评价制度做支撑[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8(24):127.
[5]黄红梅.视点结构教学技术在物流运输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7,4(41):150-15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0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