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美声唱法教学中的发声练习探讨论文

发布时间:2020-01-09 10:01:5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美声唱法又被称作西洋唱法,起源于意大利,是一种文学与音乐结合体。在美声唱法教学的过程中,发声练习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以发声为基础的,需要演唱者有着坚实发声基本功。基于美声唱法教学中发声练习目的分析,本文研究美声唱法教学中发声练习的作用,并重点剖析美声唱法教学中的发声练习策略。

关键词:美声;唱法教学;发声练习;练习策略

本文引用格式:李琼.美声唱法教学中的发声练习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9,6(42):243-244.

         美声唱法相对于其他类型唱法的主要区别是其音色更加优美,旋律更加流畅,语言更加清晰,是当前很多歌唱艺术家追求的一种艺术形式。美声唱法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其以人体解剖学为基础,形成了一种促使发声结构以最为微妙、最为精细的调节方法,来实现人体有关音色、强度、音质等方面协调[1]。这些均是以发声为基础的,需要歌唱者有着坚实发声基本功,因此,对美声唱法教学中发声练习进行分析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

一 美声唱法教学中的发声练习的目的

          在美声唱法教学中发声练习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美声发声练习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2],其一,有助于学生通过发声练习将自身的喉咙打开,使演唱者在美声演唱的过程中迅速地进入到演唱状态;其二,可为美声演唱作品做准备,学生做大量发声练习,其发声器、声音效果对于肌肉地控制将会控制地更好,有助于学生根据不同的歌曲情况调整出不同的状态与机能。

二 美声唱法教学中的发声练习的作用

(一)通过美声发声练习鉴别学生的声部


        每个人共鸣腔体、声带长短、喉头大小等有着较大差异,除了这些先天的人体生理结构特点不同之外,教师还应当对学生美声发声声部进行鉴别[3]。通过学生发声训练,教师应能准确把控学生在声区、音域、音质、音色等方面存在的差别,帮助学生发现自身在美声歌唱中的具体优势,从而更为侧重性让学生进行美声练习。但是教师在做决定的过程中,不应当过早做出决定,应慎重且稳定,以防出现偏差。

(二)准确理解发声原理,更加容易找到发声位置

         发声是一个摸不到、看不见的艺术,美声中包含的发声原理很多,若仅仅空洞的给学生讲这些发声原理,那么必然是晦涩难懂的。而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多多进行发声训练的方式,可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在美声发声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一些较为形象的比喻,例如“闻花香”、“打哈欠”、“微笑”等方式,让学生能够更为真实地理解到其中包含的歌唱感觉,对于发声原理中所提到的那些抽象的发声技巧与原理才能更好把控,同时教师还运用一些音阶或琶音的旋律配合母音的发声练习[4],使歌唱者能熟练地掌握发声的位置,巩固歌唱的状态。

\

 
三 美声唱法教学中的发声练习策略

(一)发声练习要保持良好的状态与姿势


         我们人体是一个非常奇妙的人体乐器,在对音乐艺术的体现、渲染、表达、诠释方面,是其他乐器都不能相比的。但是在美声唱法发声练习的过程中,发声状态与姿势常常被人们所忽视,导致很多学生在练习美声发声时,不注意自身的站姿,甚至养成了某些毛病。例如:手势动作僵化、伸脖子、弯腿、鼓肚子、仰脸、低头等存在问题的姿势。采用这些姿势在练习美声发声时,首先整体给人一种非常不雅观的感觉,对于自身的舞台形象还会产生直接影响,更为关键的是对于歌唱发声将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以及会出现诸如声音卡挤、气息失调、歌唱不通畅等相关的问题。若发声的状态与姿态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就会养成不良的美声歌唱习惯,而这些习惯一旦形成,若教师在让学生强行改正的过程中,会导致学生发声不习惯的问题,严重时会导致学生对于美声不会发声。因此,教师在进行美声唱法教学的初始阶段,就应当让学生养成正确的美声发声姿势。

(二)充分安排好咬字、吐字练习

           在美声发声练习时,咬字、吐字练习是非常重要的。在具体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指导学生控制喉结在一个正确的位置,例如学生在练习“打哈欠”时,其笑肌会整体上提,口腔会呈现出自然张开的状态,舌头会整体放平,在这个状态下大脑整体处于一个较为兴奋的状态,演唱者的气息、口咽腔均处于一个自然张开的状态,这时喉结位置处于一个发声最佳的状态,美声演唱者在这个状态下发声正确。美声唱法教学发声练习的过程中,在咬字、吐字时,发声者应当做到字尾轻快,字头应当饱满、有力、准、快。美声发声咬字、吐字通常处于一个动态的变化状态;具体应当根据美声曲目中的内容,将自身的情绪与感情调整到最佳的状态,例如美声的歌曲整体处于一个较为欢快的状态,那么在咬字吐字时整体应当轻快、清晰,演唱者的口型应当控制在适宜位置,不能出现过大的情况。而对于那些较为有力的美声歌曲,发声者在练习发声时,整体的咬字、吐字应当慢、厚、稳。

(三)练声曲练习

         在美声唱法教学发声练习的过程中,可借助练声曲目进行练习。具体的练声曲目可分为:带词练声曲目和不带词练声曲目两类。

        先是不带词的练声曲目。在美声发声练习的过程中,选择出正确的练声曲目是较为关键的环节,在具体选择时,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唱歌条件,选择出合适的练声曲目。对于不带词练声曲目选择,应当从力度控制练习、顿音练习、练声练习等方面进行选择。练习的侧重点应当从咽臂、腹肌、膈肌等方面进行,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确保在美声歌唱的过程中发声器官变的非常灵活,为美声歌唱提供出更为有利的支撑;在不带词练习时,应当从“HEL”的发音上进行,以“HEL”音为基础延长气息,该种练习方式可在某一段时间内集中进行,并以此为基础对于美声发声次数逐渐增加,这个过程需要控制的为,发声练习气息力度控制适当,确保其处于一个气息长期处于一个均匀状态,另外,对于音量、音色、音高等控制也应当保证其前后处于一直的状态,在这一练习的基础上,教师应当指导学生进行“吐唇”练习,“吐唇”练习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控制自身的气息。

(四)歌唱心理练习

        因为在美声发声练习的过程中,学生由于学习基础、起点、性格、嗓音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其心理素质等方面表现出非常大的不同。很多学生在不唱歌的状态下,整体还比较自然、松弛,但是其一张嘴练习发声,整个人就身体僵硬,非常不自然,更别谈让其发出优美的美声了。所以,在美声唱法教学发声练习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对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注重学生心理练习。

(五)气息运用练习

        在美声唱法教学发声练习的过程中,气息是整个发声练习的根本。很多美声演唱家均表示,在美声演唱的过程中,掌握了正确呼吸方式在进行发音的过程就更加容易把控发音的准确;在有关美声发声练习的很多研究中都对呼吸理论进行了一定的分析[4]。

四 结束语

         在美声唱法教学中发声练习非常关键,同时,由于不同教师面对的学生有着较大差别,在美声唱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指导学生练习美声唱法时,应当注重让学生多练习一些长音,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气息。同时,对于学生的美声音域不可随意进行拔高,应当确保学生中声区域的稳定,不能盲目地强求音强与音高。此外,在美声唱法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如何更好地帮助学生练习发生应当做好总结工作,对于学生在练习美声发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当及时进行记录,并及时研究解决。在解决的过程中,注意从气息入手,因为气息时发声的根本,帮助学生掌握正确呼吸方法,不断加以练习,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美声发声技巧。

\

 
参考文献

[1]梁发雅,杨金珊,蔡谦,等.嗓音训练前后对女性肌紧张性发声障碍患者发声空气动力学结果分析[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4,04:371-374.
[2]刘洋.浅谈“打哈欠”歌唱状态在高校业余合唱团发声练习中的地位及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4,21:160.
[3]于继胜.开口高音哼鸣练习法在器官数字定位式声乐教学中的作用[J].人民音乐,2013,08:26-28.
[4]狄琼晓.未成曲调先有情——试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发声练习的情感激发[J].黄河之声,2012,19:34-3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0732.html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