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高等音乐院校教学质量治理体系的建构与完善论文

发布时间:2020-01-08 10:05:3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高等音乐院校怎样按照音乐院校的特点,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的教学质量治理体系,促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是当前音乐高校应着之力。本文从高等音乐教育质量治理面临的主要挑战出发,指出目前音乐教育质量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出高等音乐院校教学质量治理体系完善的对策。

关键词:音乐院校;质量治理;完善对策

本文引用格式:周岭.高等音乐院校教学质量治理体系的建构与完善[J].教育现代化,2019,6(43):122-123.

        中国高等音乐教育的改革发展跟随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已经进入到内涵发展的新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高等音乐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矛盾逐渐从供给不足,转变为高质量高等音乐教育的供给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而其中的主要瓶颈之一,就是高等音乐院校内部的质量治理体系的建设,包括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和监测。而且,从高等音乐院校本身的特点来看,如何既尊重一般高等教育的规律和要求,又能够符合音乐教育的特点与特殊性,充分借鉴国内外的合理经验与办法,建立规范、实用,以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测体系为核心的质量治理体系,是提高学校办学能力,维护学校办学声誉的基本保障,也是新时代中国高等音乐院校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

一 高等音乐教育质量治理的主要挑战

       随着人民群众对高质量音乐教育的需求不断提高,以及音乐教育受信息化社会的影响,高等音乐教育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这种挑战和机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由于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已经达到大众化,并且逐步到达普及化的阶段,音乐教育又具有明显的个性化特点,人民群众对高等音乐教育的需求进入了普及化和个性化融合的时期。大学教育正在从一种建立在学位课程基础上的“以防万一”式教育,向一种按学生的需要制定的“正适合你”式的教育服务转变。高等音乐教育也是如此,主要表现为:

       1、学习观念的转变,需要大学关注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真正实施个性化、多样化的教育,建立能真正适合学生成长需求的个性化学习制度。

        2、学生个性化学习方式差异逐渐显现。音乐院校的学生追求个性化、特点化,大学应该对学生学习什么、如何学习、何时学习以及在哪里学习提供多种选择。具体包括选择性的课程学习、灵活的学习组织形式、多样化的学习通道、弹性的学习时间等。

       3、为自主学习的需要提供更为开放的学习空间。具体包括“开放”的实践教学、“开放”的课程学习、“开放”的校级联合培养。

        4、健全帮助学生学业发展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学习支持体系不仅仅是指教学资源的问题,还涉及学习指导、学习评价、学习事务服务等所有对学生学习能起到重要支持作用的内容[1]。

         武汉音乐学院自主研发的数字化音乐教学辅助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将乐谱、音响资料、及多媒体教学及自主编曲等有机融为一体,打破传统音乐教学方式与音视频体验模式,满足师生更深层次的信息与资源需求,加强乐谱与音响资料的不同版本相结合的专业数字化教学,促进音乐课堂教学改革及学生数字化音乐学习的全新思维模式。高等音乐院校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质量治理顶层设计方面,大多数高等音乐院校都按照要求建立了质量治理的基本框架,但与质量治理体系的建立仍存在较大差距。质量治理顶层设计要注重学校自身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和办学特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质量文化。

        第二、在质量治理体系落实方面,多数高等音乐院校建立了校院两级质量保障体制,但没有建立足够的配套措施保障运行。高等音乐院校一般“小而精”,学校整体管理队伍有限,教学质量管理队伍不够充足,结构不尽合理,队伍建设提升机制还不健全。

       第三、质量管理主要集中在学校教学建设与管理工作、课程教学、毕业论文(设计)、试卷及立项的课程与专业上,对资源配置的监控、专业目标的定位、人才培养的规范要求、人才培养最终效果的衡量和评价等方面的关注较少。注重学生毕业论文管理不规范和质量评价不深入发展;注重试卷评价的规范化管理,较少参与试卷质量评价;注重对学生知识技能的评价,而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满意度的评价较少。

        第四、进一步提升监测评价的专业能力。高校教学质量监测一般主要依赖于督导组,但督有效而导无力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师习惯将自己置于被评价的位置,自主开展质量评价与分析的积极性不够;同行评价力度不够,评价主体与被评价对象间尚未形成完全统一的质量评价认识,评价的信度受影响;质量监测与评价的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

 
二 高等音乐院校教学质量治理体系完善对策

         陈宝生部长在2018年6月召开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将质量标准落实到教育教学各环节,唤起每个主体的质量意识、质量责任,将质量要求内化为大学的共同价值和自觉行为,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主体,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导,行业部门、学术组织和社会机构共同参与的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质量保障制度体系”。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新时代高教40条)的文件中指出“完善质量评价保障体系;强化高校质量保障主体意识;强化质量督导评估”[5]。按照国家政策的要求和音乐院校的实践,我们认为,高等音乐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治理体系的建设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做好完整规划设计,形成“四位一体”教学质量治理体系

         高等音乐院校应和其他高校一样,追求长效,统筹考虑“建设怎样的大学、培养怎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等基本问题,确定自身办学目标和定位,根据自身所处地域和国家要求,确定适应国家发展需要并独具特色的发展目标。音乐院校应遵循音乐教育教学工作运行规律,建立由专业标准、课程标准、教学运行标准、教学评价标准四个方面的质量标准体系,建立“四位一体”的教学质量保障组织系统,形成循环和闭合的教学质量治理体系。

(二)提高监测时效

         在质量问题改进方面,高等音乐院校应当针对目前教学过程中已经发现的问题、薄弱环节和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建立有效的防控措施,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一方面,对于督导检查、评教评学和专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持续监控,对反馈给有关单位的重大教学质量问题实行跟踪评价;另一方面,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约束机制,将教学监测与评估结果作为教学单位资金投入、招生计划确定、品牌建设等有关工作的重要依据,同时将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信息和有关质量问题作为教师各的种奖惩、考核与评聘的首要条件,引导基层教学组织和广大教师将教学质量的改进和提升放在重要地位。

(三)加强质量文化建设

        质量文化是一种以人才培养质量为基础的价值认知,是全体学校员工在素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人才素质意识、素质规范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总和。高等音乐院校内部需要重点建立怎样的质量治理体系?进展得怎样?它是如何工作的?三个问题:重塑质量管理理念,把加强质量管理作为高等音乐院校的内在追求,把加强质量建设作为教师、学生和管理者的共同责任。

(四)树立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要构建规范化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还必须坚持以教师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双中心”理念。只有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和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才能最终体现教学质量的提高。音乐专业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往往注重专业、实践和感性思维,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应针对具体特点。质量监控应从学生出发,关心学生的需求,尊重音乐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成长规律,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特点,真正了解用人单位的标准和要求,提高音乐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成功,结合时代和社会的要求,帮助学生在结合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全面发展,引导学生不局限于技能和专业,要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注重音乐的创新工作,如此,才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

 
参考文献

[1]张安富,张家忠.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217-219.
[2]李都金.高等艺术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J].新美术,2008(03):104-108.
[3]肖芬.地方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16(06):10-12.
[4]王轶,陈敏.美国普通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特点及启示[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135-140.
[5]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新时代高教40条)[EB/OL].
[6]李贞刚,王红,陈强.基于PDCA模式的质量保障体系构建[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8,34(02):32-40+104.
[7]郑秀英,崔艳娇,韩春英.加拿大“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17(11):91-94.
[8]刘雪梅.论新课标背景下音乐教学模式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8.25.11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0644.html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