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谈职业中学美术专业教学对学生素描能力的培养论文

发布时间:2020-01-06 13:22:0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在美术专业教学当中,素描属于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作用就是为了训练学生对一个物体的观察和把握能力。不过素描自身也属于一门独立的艺术,具备相应的体系和艺术特色。在绘画教学过程中,素描是基础。本文结合执业中学素描课堂教学的价值意义,培养学生对物体的捕捉、观察以及分析能力,提升学生的基础美术素养。

关键词:职业中学;美术专业教学;学生素描能力;培养策略

本文引用格式:郭凯.谈职业中学美术专业教学对学生素描能力的培养[J].教育现代化,2019,6(38):126-127.

        职业中学作为我国教育体系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孕育艺术并发展艺术的关键场所。职业中学的教学方法一方面会影响学生对艺术的认知,另一方面还对艺术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在美术专业当中,素描是基础,良好的素描功底是学生学好美术绘画的先决条件。而当前职业中学美术教师面临的难题是怎样让学生认识到素描的价值和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学生对美术专业的了解和学习,培养学生出色的艺术能力。针对此现状,要求职业中学的美术教师积极转变观念,应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促进职业中学美术专业的教学效果,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一 职业中学素描基础教育创新教的价值意义

         在职业中学艺术学科当中,素描教学是绘画基础。素描指的就是通过木炭条、炭精条、铅笔以及钢笔等工具,以单一的色彩表现绘画的一种方式。使用素描绘画可以使单一的颜色变得生动,借助简单的工具准确、生动、形象展现出绘画对象。在进行职业中学美术教学时,需要坚持写实的基本原则,进行素描基础教学。素描教学在造型规律上具有非常强的研究性以及可探索性。而职业中学可以对素描艺术以及本科素描教学进行深度链接,实现对学生的正确引导。通过素描基础教学,可以使教师充分了解并培养学生的观察方式、思维方式以及审美能力,使得学生在学习素描时可以更准确的研究和把握观察对象[1]。

二 职业中学学生素描能力现状分析

        在职业中学当中,美术专业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而美术专业当中的素描更是学习绘画的基础。和其他的课程相比较,素描教学的训练方式更加严谨、科学,但是有关素描教学的理论较为抽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易理解。对于职业院校的学生而言,想要将所学素描知识和实际相统一较为困难。所以,学生在素描学习时离不开教师的悉心、正确的指导。学生借助大量的写生训练,在实践过程中积累素描知识和对物体的感知经验,达到理论和实践的完美契合,彻底提升学生的素描写生、造型以及审美能力。

        和我国专业的美术院校相比,职业中学的美术专业的学生自身素质比较差,这主要是招生门槛较低,学生的绘画基础能力参差不齐,专业素质差距非常大,只有一部分学生具有素描基础。这些具备经验的学生在素描练习过程中经过老师点拨讲解可以解决遇到的问题,能够与老师达成共识,对素描和观察物体做出理性的分析,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学生就具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还有很多的中职学生对素描绘画没有正确的认识,不知道如何观察物体,或者是观察的物体不会运用工具直观、生动的展现出来。职业中学学生素描基础的现状给美术专业的老师的素描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2]。

          在职业中学进行素描教学时,若是结合正常程序讲课,会因为学生自身绘画基础水平的差距而影响预期效果。特别是笔者在刚开始的素描教学阶段,因为经验不足,片面认为只要向学生表述明白相关的理论和知识,学生就可以掌握素描绘画能力。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写生观察发现,很多学生的写生效果并不理想,甚至有的学生还对绘画理论产生了片面的理解,在写生作业中出现了很多违背常理的情况。针对这一状况,笔者进行了自我检讨,并且对相关的教学方法进行了调整。因为若是一味的针对具有一定基础的学生进行理论教学,即使讲解的透彻、具体,但是只是这些有素描基础的学生提升了自身的专业水平,但是那些基础薄弱的学生只会受到打击。所以,需要结合学生具体的基础能力进行分层次辅导,才能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全面提高学生素描能力[3]。

\

 
三 职业中学美术专业教学如何做好学生素描能力的培养

为了提高职业中学美术专业学生的素描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关注结构分析,深化整体印象

       首先,站在形体以及透视的角度,要求学生务必了解并掌握目测以及其他的辅助线方法,分析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确保画面结构完整、统一、合理。其次,站在空间结构角度,要求学生必须对物体进行全面的了解,清楚其内部构造和外部框架,并且还应该加以注意的是,不能对物象进行平涂,不然就会导致绘画作品没有生气。所以,作为美术教师,在素描教学过程中需要详细的向学生分析物体结构,使得学生了解物体间的位置和空间关系。不仅如此,学生也应该加强对用笔的训练,学会运用笔的角度、速度以及轻重等,合理把控绘画节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指引学生主动学习,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物体分析能力,实现绘画平面和空间的统一,切实提升其素描能力。

(二)训练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

        在素描学习阶段,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就是观察能力,只有对观察物体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将其跃然纸上。对于广大艺术生来说,他们的观察能力高于普通学生,观察技巧的优劣直接影响素描表现效果。因此,在进行日常教学时,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物体观察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有学会观察,懂得观察,才可以更懂观察物体,更懂绘画。对职业中学的美术专业学生而言,科学、高超的观察方法对其自身的绘画水平具有显著的影响。但是,实际上有些学生起笔即画,未在拿笔前考虑从哪里着笔,从哪个角度去画。文与可作为绘画大师,因为做到“心中有竹”,所以他画的竹子远近闻名,而做到“心中有竹”,最主要的就是观察[4]。因此,需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对物体进行整体观察,切记盲人摸象。整体观察作为美术生观察物体时的基础技能,涉及到素描的整个过程。想要具备整体观察能力,就需要学生对观察物体有全面的认识,开阔视野,细细品味观察物体,捕捉物体的形态、动作等等,从整体角度抓住观察物体的特点,再结合具体情况从一个切入点着手。而在进行局部切入时,需要合理把握局部和整体的关系,了解局部为真题服务,局部刻画是为了突出整体。另外,在观察物体时还需要做好对比,以便学生了解物体特征、结构和位置关系。例如,在观察人物时,需要对人的整体进行观察,掌握其特征,再深入观察人身体的各个部位(头、肩、腿、脚等等),之后要多次对比,突出人物的特征。素描不单纯的是一个绘画的过程,而是要与观察相结合,展现物体。

(三)提高审美能力

         常言道“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素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转变思路,解放学生天性,对学生的创作行为和方式持包容的态度。只有包容才能使学生展现特色,进行创新。而这离不开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力,只有好的审美,才能使自己的作品更具灵动性和美感。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画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专业技巧。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对学生加以引导,提高其抗压能力,培养学生更多的爱好,激发创作灵感,体验自然,感悟生命[5]。

(四)注重对能力欠缺学生的指导

         除上述几点措施外,在职业中学素描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注重对能力较差学生的培养和引导。这些学生由于其自身的绘画基础较差,对素描缺乏认识,不慎理解。对于此类学生,首先应该培养其绘画兴趣,从最基础的素描技巧和概念入手进行学习。例如,教授学生怎样构图、怎样观察物体等。在评价作业时,需要给予充分的肯定,细心讲解缺点和不足,提出改正意见,亲自示范正确技法。这种直观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那些被他人看做差生的学生,通过正确的引导和学生自己努力奋斗,使得学生掌握了素描技能,为学生深造和从事职场设计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 结语

        综上所述,职业中学的学生自身素质较差,在素描基础教学中,对所有学生进行同样的教学,容易使基础差的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就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思路,注重结构分析,深化学生整体印象,训练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提高审美能力,注重对能力欠缺学生的指导,改善传统“临摹、写生、创造、默写”的训练模式,坚持创新为核心理念,引导学生观察和创作,帮助学生了解物体结构和空间构成,将所观、所看绘于纸上,提高学生的素描能力。

\

 
参考文献

[1]灵忠.浅谈如何提升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质量[J].发现(教育版),2016,(3):73-73.[2]温兴明.基于美术高考的素描教学方法探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29):231.
[3] 李洪震.动画专业的素描教学策略初探[J].科技资讯,2016,14(29):98-99.
[4] 张静.素描在中职艺术设计专业中的作用探析[J].才智,2017(12):54.
[5]李文馥,张筱菁.美术专业人员和非美术专业人员颜色爱好特点比较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01):4-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048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