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项目教学法有了越来越高的关注力度,项目教学法在课程改革的重要方法中占据着十分关键的地位,它主要是指教师对教学项目进行合理有效的设计,并指导学生完成完整的工作项目,并进行系统化学习。《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这门课程具有自身独有的特点,分别是:应用性强以及综合性强,与项目教学法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性。本文与课程实际进行有机结合,从供应链成员角色、企业内部岗位工作内容以及不同行业三个角度对相应的教学内容进行了项目化设计,希望能够提出一定的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项目设计
本文引用格式:刘亚杰等.浅谈《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课程的项目化教学设计[J].教育现代化,2019,6(37):186-188.
在教育部所规定的管理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中,《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这门课是必不可少的,同时,《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这门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和综合性都非常强的课程,其基础是培养学生们理论知识内容,其重点是培养学生们的实践应用能力。为了能够让学生们学习好这门课程,就要将其延伸到企业运营的每一个领域。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攀升,企业管理中供应链管理发挥出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与企业的经营业绩和竞争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性,同时企业也对供应链管理有了越来越高的关注力度,因为其可以使企业价值以及竞争优势得以更大程度上的提升。相关的高校教师应该对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与改进,帮助学生们学习好实践应用能力,对于项目教学法来说,它主要是指基于教师的指导以及引导,由学生独自完成一个项目,学生需要经过信息采集方案设计、项目实施以及最终评价,这就需要学生们对项目中的每一处环节以及细节进行全面性、系统性、有效性的掌握[1]。
一按供应链成员不同角色设计项目
(一)项目目标
对于项目目标来说,主要是让学生们对牛鞭效应以及其所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的了解与感悟,同时为使牛鞭效应得以更大程度上的降低提供一个可行性思路,使学生们培养自身的团队协作意识以及树立系统的观念,对于学生们在以后的发展道路上来说具备着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2]。
(二)设计项目方案
1.角色分工:每一个分组人数为4人,并且它们所对应的角色是零售商、分销商、生产制造商,为了能够使操作变得更加简便化、系统化、完善化,每一个小组都要包括以下几个角色分别是:生产商、分销商以及零售商,同时物流人员以及采购人员需要在每个小组内都得以体现[3]。
2.项目规则:本次项目背景为啤酒案例反映的内容。当重大体育比赛(世界杯)期间啤酒的市场需求量出现了转变时,相应的供应链成员要做出合理化、系统化、完善化的反应,并且独立自主权是每一位角色都持有的,无论是订单数量还是货物种类都可以由其进行决定。对于此次项目的设计原则来说,它主要涵盖了以下两个内容,分别是:第一个内容,要使客户订货需求得以充分的满足;第二个内容,要使运营成本以及其他资金成本得以更大程度上的降低。这也就充分展示了学生们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此次项目,就要对信息流以及物流两个关键流程进行全面性、系统性、有效性的理解与掌握。对于供应链成员的成本来说,主要涵盖以下内容:库存积压成本(1.00元/箱/周)和缺货成本(2.00元/箱/周),每一位供应链成员所对应的目标都是一致的,也就是将平衡库存积压成本以及缺货成本两个指标运用起来,帮助总成本能够真正意义上的呈现最小化以及最优化。相应的成员要在项目结束之后要对总成本进行有效性的分析以及评价。
3.道具准备:在道具准备阶段,相关的高校教师应该让学生们准备以下道具,分别是:发货记录卡、订货记录卡、游戏记录表以及库存缺货表,避免在实施项目过程中出现偏差以及缺陷。
(三)项目实施流程
1.由下游到上游依次填写游戏记录表。
2.发货:发货数量要根据游戏记录得以确定,并且要使执行货物能够在链条的各个节点上进行移动。
3.预测:为了能够对下一作业周期的需求预测进行全面性掌握,就要将历史资料运用起来,同时在需求预测表中填写相应的结果。
4.下达订单:采购数量的计算需要根据需求预测来得出,并且要向上游将订单进行上传,并且订单向上游的传递要予以严格执行。
5.填写库存——缺货图表:记录当前的库存数量以及某些物品的缺货数量,从而在游戏快结束时计算相应的总库存成本[4]。
6.重复作业:进入下一个作业周期之后,要对第1~5作业程序进行重复,并且补货周期不应该低于30周,这样一来可以使学生们更好地掌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相关的理论知识内容,同时,还可以在不同班将项目教学法应用到其中,可以有助于形成对比。
(四)游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1.计算总成本:总成本=总库存积压成本+总缺货成本
2.计算供应链成本:供应链成本=各成员累积总成本的总和
3.比较不同小组组成的供应链的总成本多次结果的对比分析、牛鞭效应分析。
二 按企业内岗位工作内容设计项目
(一)项目目标
不同岗位的角色要让不同的学生进行承担,对企业的生产运作过程进行合理有效的模拟,这样一来,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体会ERP对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意义,同时还可以使学生们的团队协作意识以及创造能力得以更大程度上的提升,对于学生们在以后的学习道路上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5]。
(二)设计项目方案
在项目方案设计过程中,要将ERP生产制造管理系统软件合理有效的运用起来,其研究对象为电脑公司,并将此电脑公司的基础数据以及市场需求背景与项目教学法实际流程结合起来,使学生们的生产管理实践操作技能得以有效的训练。并且相关的高校教师要让学生们自行组织成不同的小组,同时每组成员以及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计划员:对主生产计划进行编制、对物流需求计划进行编制。
2.生产计划部经理:对新年度经营计划、生产能力建设、产品研发管理以及生产过程管理进行制定。
3.生产管理员:对领料、加工生产进行统计与管理。
4.仓库管理员:将物料出入库单据填写好,并掌握办理物料出入库手续的流程,对物料卡办理销售出库以及监控库存变化表进行填写。
(三)项目的实施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之中,要将ERP生产管理软件的操作流程进行全面性、系统性、有效性的掌握,同时在此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协调控制企业内外的资源。学生们在进行操作过程中,往往会因为自身理论知识内容的缺陷,而产生不必要的麻烦以及不足,也正是出现了这些不足才能够获取到更多的优质内容。
(四)项目的总结
在项目完成之后,每一个小组派相应的组长进行发言,对自身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以及缺陷进行阐述,对自身所存在的优势点进行说明,这样一来,才能够使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主观能动性得以更大程度上增强,对于学生们在以后的学习道路上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对于项目教学法的特点来说,它主要是指其主线为向其引导为教师,其主体为学生,同时通过将项目教学法与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紧密融合,不仅能够培养学生们理论知识内容与实践技能进行紧密融合的能力,还能够使学生们创造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更大程度上的增强,真正意义上的将教、学、做一体化得以全面性、系统性、有效性的实现。由于《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这门课程,与其他多门课程知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性,理论知识内容非常繁杂,但是课时又非常有限,不能够将更多实践操作的课时予以安排,这就导致学生们在学习这门课程时出现枯燥,乏味的不良现象,这时无论是教育管理部门还是高校教师都应该注重项目教学法的合理运用,同时要系统化设计相应的教学项目,让学生们能够在此项目化教学设计中提升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主观能动性,全身心地投入到《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去。
三 按不同行业设置项目
(一)项目目标
学生们要通过网上搜集或者图书阅读等手段对资料进行整理归纳,无论是哪一行业的供需状况,都要对其有一定的了解与感悟,这样一来,可以使学生们的相关理论知识内容得以深化。
(二)设计项目方案
高校教师需要让每一位小组成员达到三人,并且选择的题目都是各不相同的,可以根据以下领域可以对以下领域进行调查,例如:房地产、化妆品、汽车、服装等,并且每一个小组都要写出相应的调查报告,对其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最后制定出相应的提升策略。
(三)项目的实施
当实施项目之前,教师需要让每一位小组对自己的题目进行选择,避免出现重复的情况,同时小组内的成员要进行深层次的沟通与交流,对相应的材料进行整理与归纳,并以PPT文档的形式呈现出来,每一位小组都要有相应的发言人,将项目的实施结果与教师进行系统化、完善化、有效化的沟通与交流,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
(四)项目的总结
当前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的状况在很多领域得以体现,但是相应的原因呈现多元化、丰富化、不确定化,为了能够使这些问题得以有效的解决与改进,我们就应该从微观企业的角度对市场需求以及供给总量进行深层次的探讨与分析,最后每一个小组都要将自己所提出的意见进行总结与归纳,这样一来,学生们才能够对自己所实施的项目进行有效性的认知,相关的高校教师要对每一个小组的优势点以及缺陷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价,让学生们提升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热情。本文主要是基于《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课程的实践性要求,从供应链成员不同决策设计项目、依照企业内岗位工作内容涉及项目、按不同行业设计项目与相应的教学内容进行紧密联合,并进行了深层次探讨与分析,旨在帮助提升学生们的实践应用能力以及理论知识内容的掌握。
四结束语
通过对上面内容进行深层次探讨与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相关的高校教师在讲授《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这门课程时,将项目教学法应用到其中,可以使“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得以全面性、系统性、有效性的体现,同时在项目教学法中所选取的项目要与企业经营真实状况有着很强的联系,这样就可以使整个教学活动呈现趣味化以及实践技能化,学生们在进行项目的过程中会使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实践操作能力得以更大程度的增强,还会掌握更加全面的物流管理以及供应链管理相关的理论知识内容。由于在项目教学活动中,每一位成员都会与其他成员组成小组,通过共同协作才能够更好地完成所交代的任务,这样一来,学生们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沟通表达能力也会得到有效的培养。对于课程教学改革来说,它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循环,循环往复的过程,需要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加以实践以及总结,这样才能够使相应的成果得以巩固。通过将项目教学法运用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这门课程中,可以使整体教育效果以及教学质量得以更大程度上的提升,帮助学校的转型发展得以有效促进。
参考文献
[1]张志宏.项目化教学法在《网页制作》课程中的应用探究[J].吕梁学院学报,2013,3(4):94-96.
[2]姜莉,王强,付百学,et al.面向"新工科"的项目化教学法在物流与交通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物流技术,2018,37(12).
[3 曹华.项目化教学在《餐饮服务实务》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J].智库时代,2018,165(49):239+243.
[4]汤海林.《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电脑与电信,2016(9):79-81.
[5]孙薇.项目化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初探——以公共艺术教育鉴赏类课程《音乐鉴赏》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6(2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0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