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浅论智能手机在中职教学中的危害与运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0-01-06 10:05:1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自信息时代以来,中职学校对于智能手机的发展应接不暇,一部分中职学生由于沉迷智能手机导致身心健康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依托于智能手机的互联网也在对中职教育教学提出了挑战,在时代背景下,中职学校应全面分析中职学生沉迷智能手机的原因和沉迷智能手机对中职学生造成的危害,讨论智能手机在教育教学中的管理和优势。

关键词:智能手机;中职教学;管控与运用

本文引用格式:黄锐.浅论智能手机在中职教学中的危害与运用[J].教育现代化,2019,6(37):195-197.

On the harm and application of smart phone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HUANG Rui

(Vocational Education Center in Zhaoping County,Hezhou,Guangxi,China)

Abstract:Since the era of self-confidence and information,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have been unable to cop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mart phones.Some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development has been affected to a certain extent due to their addiction to smart phones.At the same time,the Internet based on smart phones has also challenged the teaching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times,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should comprehensively analyze the students’addiction to smart phones.Reasons and hazards of indulging in smart phones for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discuss the management and advantages of smart phones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Key words:Smartphone;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Control and Application

         自信息时代以来,各种手机应用的普遍化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通过手机进行移动支付和沟通交流,智能手机的使用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大趋势、大潮流,中职学校的学生几乎达到人手一机的状态。可是由于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有一部分的学生沉迷于手机,甚至产生了手机依赖症状,对自身的学习生活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教育教学中,智能手机对课堂的影响越来越大,许多学生在课堂上沉迷手机带来的娱乐,这是之前没有遇到的问题。中职教师如何认清智能手机带来的影响,转弊为利,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利用智能手机为自己的教学服务,使得智能手机的便利成为为学生学习的重大利好这一课题成为各位教师当下需要面对的问题。本文试探讨在当今形势下,智能手机在中职教育教学中的影响与教师该如何将智能手机应用在本专业的教学当中。

一 在中职学校中学生沉迷手机多为以下几个原因

(一)家庭管束不严,借以逃避孤独


       目前,我国中职学校学生80%为农村留守儿童,在幼时,父母就已离家外出打工,大多数孩子都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大,而隔辈教育往往由于长辈的溺爱以及年长无力管束,使得孩子们从小缺乏父母的管教从而导致其自控能力较弱。同时在进入中职学校学习后,社会上对中职学校的认识偏差,以及封闭式的教学容易使得处于青春期的中职学生产生自卑、失落的心理,在新环境中,渴望认同和帮助的学生,对突然改变的生活环境的不适应和对人际交流经验和技巧的缺失使得他们的这种心理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手机的存在则满足了他们对社交的渴望和对认同感的渴求,手机变成了他们填补心灵空虚的灵丹妙药,成为他们逃避孤独的紧急出口。

(二)缺乏社交活动,依赖网络交流

        中职学校学生大多数出身于农村,由于身边的社交活动较少,社交内容较为贫瘠,因此,处于青春期的中职学生,因为其年龄较小,社会经验不足,在面对良莠不齐的具有极强诱惑力庞大网络信息时,会对其产生极大的好奇心,加上这时期的学生自身的生理、心理都在变化,却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庞大精彩的网络世界在这时为其展现了海量的信息、精彩的影视、激动人心的游戏、提供了个人感情宣泄的空间,这为尚未成熟中职学生展现了他们从来都没接触过的另一个领域,于是连通网络和现实的工具——手机对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导致了中职学生加重了逃避现实的心态,从而导致中职学生手机依赖性的产生。

\

 
(三)自卑心理较重,从众心理占先

         中职学生由初中学校进入中职学校学习,心中的自卑心理较重,认为中职学校是学习成绩不好的人才来就读的地方,另一方面,中职学校以专业课、实训课为主,弱化了文化课的重要性,这对中职学生来说是一个良好的开始,但是专业课及实训课渐渐深入后,学生又因为本身文化基础弱而跟不上专业课的教学,这又导致了自卑心理的产生。自卑心理产生后,又由于周围的同学都在使用手机,在从众心理的驱使下,缺乏自控能力的中职学生十分容易沉迷手机而逃避现实。

二 中职学生沉迷智能手机带来的危害

(一)对学习和生活产生严重影响


        中职学生长时间沉迷手机,特别在上课、午休、晚休甚至半夜仍在玩游戏、刷视频,几乎达到入魔的状态,在课堂上,也很有一些学生与老师玩起躲猫猫的游戏,尤其是在实训课时,学生躲在僻静角落自己玩手机,这些隐蔽动作老师很难发现,也不能达到很好的管理效果。而在午休、晚休时间玩手机更会影响学生的休息质量,使得学生们上课呵欠连天,毫无精力听课,学习质量大打折扣。休息不足更会对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中职生的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导致记忆力、理解力的下降。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会造成眼部疲劳,更可能会造成近视眼、干眼症等眼部疾病,长期在黑暗中盯着手机屏幕甚至有可能导致失明,长期玩手机导致瘫痪例子也见诸报端,种种触目惊心的案例并不仅是危言耸听,我们作为职业教育的前线教育者,在手机管理方面理应采取措施,引导学生合理的使用手机。

(二)智能手机成为安全隐患

       最近几年,学生的手机从三五百元的低端机发展到如今三五千元的高端机,手机成为在一些学生的心中的攀比物品,手机的价值代表了自己的“江湖地位”,这种心理如果没有正确引导,就会导致尚处于青少年阶段的中职学生心理的不健康发展。而智能手机的价值又有可能会引起社会上不法分子的注意,从而引发冲突,发生危险事件。同时,智能手机属于新兴事物,我国大部分校舍均无法提供便捷的手机充电设施,这与学生们的充电需求产生了冲突,手机乱充电现象比比皆是,一些学生看见插头就充电,在食堂、教室、宿舍甚至偷拉电线给自己的手机充电,这种危险行为极有可能引起电线短路等情况,从而导致火灾等危险情况发生。

(三)导致人际关系认知出现偏差

        一部分中职学生在接触手机网络后,更倾向于网络交流而忽视了现实交往,在网络中传递信息,由于缺少了语气、表情和肢体工作的表达,使得网络上的表达更为含糊暧昧,这就会导致信息理解出现偏差,继而导致对人际的认知出现偏差,中职学生自尊心和自卑心理都较为强烈,在喜欢表现自己的同时往往无法正确接受别人的相反意见和指点,在网络上交流时信息理解的偏差容易让他们在某一方向极端化。在网络里,他们畅所欲言,无所畏惧,可一旦回到现实生活,又害羞敏感,两种极端相互碰撞,过大的心理落差对尚处于青春期的中职学生来说过于激烈,若不妥善处理,会影响其心理的健康发育。

        另一反面,智能手机网络带来的信息庞杂繁乱,良莠不齐,没有分辨能力的中职学生对这些信息全盘接纳,更有一些会盲目模仿,对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带来很不好的影响,一些学生在这些影响下产生了认为学习无用,只要当了“网红”就能赚钱这种错误的思想。

三在中职学校的日常教学中,如何能弱化手机的负面影响,积极利用智能手机的优势将手机更好地利用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呢?

(一)建立合理可行的规章管理制度,起到教学管理作用


       目前我国还没有法律和条例规定学生不能带手机进入校园,很多学生也了解法律知识,认为学校没有权利没收手机,如果学校没有完整的规章制度,那么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就容易各执一词,产生冲突。建立规章制度,合理的规定学生可以使用手机的场所和时间,提供安全的充电地点,同时对除此之外使用手机的行为进行严格的管控,降低手机在校园内的安全风险,也使得教师管理学生手机有章可依,有规可守。

(二)合理利用手机视频记录功能,起到教学督促作用

         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他们原本就不擅长学习理论知识,要想充分地将教师所讲授的理论知识和操作实际结合起来,就需要更多的观摩和实践,但在实际课程中,当教师操作演示完后,一些同学会因为理解得不及时,无法跟上老师思路而导致知识无法得到完全的吸收,此时,就可以使用手机的录像功能,将教师的演示操作录制成为小视频,让学生得以在手机上重复观看,直至充分掌握该知识点。同时,教师也可以将学生的操作拍摄为视频,作为作业进行集中讲解批改,这既可以让教师更好地了解与评价学生,又起到了教学督促的作用。

        当前,一些走在前面的中职学校已经采用了慕课教学,将授课内容制作成为慕课,上传至学校网站,让学生们在课前课后都可以使用手机观看慕课,将课堂上用来预习和复习的时间节省出来安排给研究和实践环节,使得学生掌握的技术技能更为熟练,同时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合理使用手机,进行移动化教学

        中职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了基础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之后,更多的学习要依靠他们自己完成,在以前没有手机的时候,课外学习依靠的是书本和电脑,书本知识的滞后性、台式电脑的不便携性以及笔记本电脑的昂贵使得在课外进行学习尤其艰难。而在目前,运营商的移动网络已经基本覆盖城乡,无线网络也是司空见惯,智能手机更是普及至几乎人手一台,这使得教师在课外组织学生进行预习、练习、布置网上作业等成为可能。

          同时,目前微信APP的大众化和兼容使得很多网上授课平台都已经在微信小程序上上架,教师可以在微信小程序上使用这种授课平台,成立自己的网络班级,上传学习资料、微课、在课外学生可以邀请教师视频远程通话来进行课外教学和答疑,微信APP的使用让学习的移动化、即时化、远程化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

 
(四)提升教师职业水平,培养中职创新型人才

        在当今时代,学习不仅仅是为了传递知识,学习前人的技术,要在社会上屹立不倒,创新才是关键。在中职学习中,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教育的重点,在这条道路上,我们要摒弃固有的思想框架,将创新型思维的培养摆在重要的关键目标上,这就需要一批具有创新思维的教师作为引路人。教师在进行教育活动的同时,可以利用网络上的资源不断学习,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使得自己时刻掌握新技术。在备课时,通过在网络上收集与课程有关的教育教学视频,在手机上发送给学生,让学生在上课之前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在保证系统学习和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的同时,鼓励、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利用智能手机整合网络资源,使得学生在课前进行络碎片式学习有效的在课堂上进行融会贯通,从而产生新思路、新想法。中职教师利用手机鼓励学生们进行碎片式学习,让网络知识与课本教材相结合使学生们的想法脱离固化的思维模式,勇于接受新技术、新挑战,甚至创造属于自己的一片独特天地。

(五)利用手机媒体,与学生沟通交流

       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使得他们更容易在没有面对面的情形下表达自己的情绪,而各种手机社交软件让交流更为便利,中职生刚到新环境中难免拘束,网络聊天的特点使得交流压力小,入学成立微信群、QQ群,可以让新生畅所欲言化解隔阂,让同学与老师的感情在互相聊天、玩笑中变得更为深厚,同时手机新媒体运用,使得学生们能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融入集体之中。

        智能手机改变了世界,改变了生活,也终将改变发我们的教育模式,在新生事物面前,我们要直面其带来的影响,全面分析智能手机的利与弊,去芜存菁,在对智能手机进行管理的同时,充分应用智能手机的优势,对我们的教育活动就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参考文献

[1]孙玉峰.互联网+背景下手机在中职教学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6(22):267-268.
[2]李菊华.趋利避害,让时尚新宠炫出独特魅力——中职学生手机使用与管理的现状及对策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16(35):10-12.
[3]陈明选,刘萃.基于智能手机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5(4):68-73.
[4]刘慧琼.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特点研究综述[J].职教通讯,2014(28):22-25.
[5]钱耀泉.中职课堂的手机管理问题及其策略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1):177-179.
[6]王竹立,李小玉,林津.智能手机与“互联网+”课堂--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新思维、新路径[J].远程教育杂志,2015(4):14-2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045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