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结合当前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成绩评定方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手能力出发,针对开放式选课模式下的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方式,提出了预习方式多样化、操作过程量化打分、计算机辅助数据评分和建立题库、利用仿真实验仪器进行标准化期末考试等方面的一些改革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物理实验;成绩评定方式;开放式选课模式
本文引用格式:叶丹.开放式选课模式下大学物理实验成绩评定方式的改革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9,6(36):72-73,76.
Reform Thoughts of Score Assessment System of College Physics Experiments Based on Open Course Selection Mode
YE Dan
(School of Science,Tianjin Chengjian University,Tianjin)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tatus and deficiencies of score assessment system of college physics experiments curriculum,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tudents’learning enthusiasm and practical ability,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reform thoughts and suggestions on score assessment system of college physics experiments,such as diversification of preview methods,quantitative scoring of operational processes,computer aided data scoring and establishment of question bank and standardization of final examination with simulation experiment instrument based on open course selection mode.
Key words:College physics experiments;score assessment system;Open course selection mode
大学物理实验作为理工科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是理工科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门实验课程,一般开设于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及第二学年第一学期,是所有其他实验课程的基础[1,2]。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独立思考能力,使他们学会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将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创新能力[3]。大学物理实验主要是使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探索精神、科学的实验素质和严谨的科学作风。随着现代社会对人才实践技能的要求不断提高,各高校对实践类课程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增加,实验课程改革也在不断深入开展。实验课程的成绩考核作为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教师的教学过程、以及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各高校都十分重视大学物理实验成绩考核和评定方式的探索和改革。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同时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目前很多高校采用了开放式自主选课的教学模式。开放式自主选课模式下,教师不需要再进行大工作量的手工排课,节约了人力和物力。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实验时间和实验项目,“实验时间”的开放是指学生可以在实验室所有开放时间内任意选择实验时间,可在充分预习、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进行实验;“实验项目”的开放则是提供了多于必选实验项目的实验题目,学生可从中选择与自身专业相关和感兴趣的项目。开放式选课模式下,每堂课的学生可能来自多个不同的学院和专业,打破了以往以班级为单位的授课模式,因此就要求实验报告应在课堂上完成并上交。同时由于实验课程通常属于考查类课程、实验环节较多、成绩评定的主观性较大,因此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适合开放式选课模式的成绩评定方式,对于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 当前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成绩评定的主要方式及不足
目前大多数院校在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中,采用的是平时实验平均成绩的考核方式,还有一部分采用了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平时实验平均成绩的考核方式是指把学生平时所做的所有实验成绩求和后取平均作为课程的最终成绩。大学物理实验的学习过程大致可分成三部分,即课前预习、课上操作和课后完成实验报告,因此每个实验项目的成绩通常由预习、操作和数据三部分组成,各占一定的比例,例如20%、40%和40%。预习分数主要根据学生在课前写好的预习报告给出,而很大一部分学生课前不认真预习,在写预习报告时也只是机械地抄写,并不动脑思考,因此预习效果不理想。操作分数是根据课堂上学生对实验操作过程的完成情况给出,由于通常没有统一的量化标准,所以评分的主观性较大,有时可能会影响到评分的公正性。数据分数主要根据学生测得的原始数据及数据处理结果给出,由于多数实验是课后上交实验报告,就容易产生一些修改或抄袭现象,因此有时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验水平。
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考核方式是指课程的最终成绩由平时实验平均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共同决定,二者各占一定的比例。期末考试通常包括理论和操作两部分,理论部分通过考卷的形式统一进行考核,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误差理论、实验原理及仪器原理等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处理数据的能力。操作考试通常是学生到达考场后抽签决定考试项目,每人一台实验设备,监考教师从仪器使用、操作规范、观察记录数据、实验所需时间等方面来评定操作考试成绩,并现场给出评定结果。操作考试之前,会向所有学生开放实验室供其预习使用,此种考核机制下,学风出现了明显改善,学生对实验课程的重视程度也较不考试时有明显提高。操作考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验技能,但由于场地限制,难免会发生剽窃现象,再加上实验设备的差异,这些因素都可能会对考试成绩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 改革思路
实验课程的成绩评定方式是否科学合理、是否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验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实验课程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进而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课程成绩评定方式,使不同班级、不同学生之间的成绩具有可比性,对于物理实验教学是十分重要的。针对以上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成绩评定方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和体会,提出了以下的一些改革思考。
(一)预习方式多样化
有时实验项目的背景和理论内容比较复杂,课堂上的有限时间不足以充分理解和掌握,因此课前的预习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会直接影响学生对实验的理解,进而影响实验的完成情况和教学效果,因此应对预习环节加以强化,改变以往只由预习报告决定预习分数的单一模式。可以建立微信预习平台,将相关实验项目的指导书、PPT课件、教学视频等多种教学资源上传至平台,供同学们预习时使用。同时,建立一套完整的微信预习题答题系统,要求学生在做每个实验之前,都要到平台上进行预习题答题,答题结束后系统自动给出成绩,此成绩也作为预习成绩的一部分。另外,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针对实验的各个环节提出一系列启发性问题,并将学生的回答情况计入预习分数,这样不但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也是对学生预习效果的有效检验。总之,要将原来只依据实验报告抄写情况给出预习成绩的方式,变成预习报告、微信平台预习答题、课堂提问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多角度地考查预习情况,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更好的预习效果。
(二)操作过程量化打分
为了尽可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验水平、考查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必须更加重视对实验操作环节的考核。原有对实验操作过程的打分通常没有量化的标准,不利于教师对评分尺度的把握,主观性较大。可以考虑对每一个实验项目的各环节制定出统一的评分标准,标准可以从仪器安装和调整、操作方法、实验现象、所用时间、完成质量和原始数据记录情况等多方面作为评分的依据并加以细化规定。指导教师跟踪每位学生的实验过程,并根据既定评分标准当场打分,做到及时检查和科学评定,使操作成绩更加真实、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
(三)计算机辅助数据评分
实行开放式选课模式,打破了以班级为单位的授课模式,即上同一节课的学生是由来自不同学院、专业的同学组成,因此就要求所有学生应在课堂上完成实验报告并上交。这一变化不仅对学生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考虑利用计算机评阅系统辅助完成对于数据的成绩评定工作,具体做法是:针对每个实验预先设计出相应的数据计算程序(Excel表格),当学生提交实验报告时,将直接测量数据输入计算机后,程序就能给出需要计算的间接物理量的正确结果,从而辅助教师实现对数据的快速、准确评分,也使学生在上交报告的同时就能知道数据的正误,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在课上提交实验报告的方式,也有效避免了课下数据处理过程中的修改和抄袭现象,使对数据部分的成绩评定更加公正。
(四)建立题库、利用仿真实验仪器进行标准化期末考试
物理实验考试通常包括理论和实验操作两部分,由于影响考试结果的因素较多,所以应采用标准化考试来尽量减小客观因素对考试成绩评定的影响,做到最大限度地公平、公正。对于理论考试部分,教师在设计和编写题目时应注重理论与操作知识的有机结合,将所有实验项目加以综合、编写出各种类型的考题并建立起期末理论考试题库,学生上机随机抽取考试试卷进行作答;对于操作考试部分,可以开发利用仿真实验仪器进行,由于仿真实验是在计算机上操作,这样就可以保证所有仪器的性能基本一致,从而消除由于实验仪器性能不同对考试结果的影响,提高操作考试成绩评定的公平性。
三 结束语
对于大学物理实验成绩的评定方式,从预习、操作、数据和期末考试等四个方面给出了相应的一些改革建议。实验教学的目的主要就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一套科学、合理的标准化考核体系和成绩评定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应不断探索和完善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考核体系和成绩评定方式,力争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给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和合理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宋德祝.大学生心理因素对物理实验教学的影响[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3):57-59.
[2]解光勇,施卫.“3+1”教学模式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大学物理实验,2008,21(1):107-110.
[3]李海金,刘义,孙文斌,等.大学物理实验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探索与实践[J].大学物理实验,2012,25(1):75-7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0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