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柬埔寨眼科发展现况及其带给中国眼科教育的思考论文

发布时间:2020-01-03 13:37:0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因为工作关系,笔者在柬埔寨首都金边的一家综合医院眼科执行帮带任务。在长达1年的工作中,无论是在医院的日常工作,还是外出巡诊和义诊,或者去当地慈善医院实地考察,我不断地思考这个问题。古话说得好,三人行必有我师。经过一年的观察、了解、学习和思考,虽然柬埔寨的眼科发展水平整体上仍然比我们落后很多,但的确在某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关键词:柬埔寨眼科;中国眼科教育;发展

本文引用格式:黄潇.柬埔寨眼科发展现况及其带给中国眼科教育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9,6(37):149-151.

一柬埔寨眼科发展历史

        柬埔寨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强盛的吴哥王朝曾是湄公河流域乃至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帝国。阇耶跋摩七世[2]是吴哥王朝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他开疆辟土自不必说,修建了伟大的吴哥王城,还建立了很多学校和医院。当时可能就有眼科了,但是没有记载。柬埔寨的古代历史目前只能从中国的古籍中一窥端倪,他们本国的记载都消失在历史的硝烟中了。而翻遍《中国古籍中的柬埔寨资料汇编》和《真腊风土记》,也找不到关于在柬埔寨眼科历史的只言片语。

         吴哥王朝衰落后,柬埔寨夹在强大的越南和暹罗(泰国)之间,国土沦丧,险些从地图上消失。后来沦为法国殖民地。仍找不到眼科发展的历史。问起当地的眼科医师,对柬埔寨近代眼科的发展统统都是一问三不知。我广泛咨询过金边的眼科医生,大家能讲得出的柬埔寨最早的眼科医生是从1983年或1984年前后在金边开始眼科门诊服务的两名医师LAM LIN和TO CHHUN SENG。这两位医师师从何处无从知晓,虽然只从事眼科普通门诊服务,不开展手术治疗,但仍然受到广泛尊敬。

\

 
二柬埔寨眼科发展现况

        柬埔寨严重缺医少药。十多年来,每年全国有500多名全科医师毕业走向工作岗位。虽然其中有不少人希望学习眼科,但政府控制了眼科住院医师的报考人数,每年都只有3-4个名额。据说是因为师资力量有限,也因为眼科毕竟是小科,其他各科也都急缺人才。全国共有2所医科大学有眼科专业,其中1所是公立大学,另1所是私立大学。每年可以培养3-4名眼科专业医师。

         柬埔寨本地语言是高棉语,英语和法语也比较流行。多方了解后我发现,柬埔寨普遍缺乏高棉语医学教材,通常是用英文教材,也有些用法文教材。而且即使是外语教材,也不是每个人都有。一些外语不好的医学生,多数几年学下来也学不会什么。但能坚持认真学下来的医生,因为语言相通,和国际接轨就比较好。

          柬埔寨眼科学会(COS)成立于2003年,每年召开2次学术讨论会,目前还没有任何学术刊物。2008年加入亚太眼科学会(APAO)。2014年的数据,全柬共有83名眼科学会会员,其中包括眼科医师、初级眼科医师和在眼科工作的全科医师。柬埔寨有24个省,并不是每个省都有眼科。首都金边有6所医院设有眼科,其中1所是眼耳鼻喉专科医院,1所是军队医院。金边以外地区有14所医院设有眼科。军队医院中只有位于金边的王家军总医院有眼科。柬埔寨全国国土面积18.1万平方公里,与广东省面积相当;平均约9050平方公里才有一所医院有眼科,平均2180.7平方公里才有1名眼科医师。柬埔寨约有1480.54万人口(2011年统计数字),平均每位眼科医师需要服务于约17.84万人。


\


        柬埔寨眼科学会委员会有9名成员,其中主席及前主席有5名,副主席2名,秘书长1名。学组设置:眼表学组(Do Seiha医师,前主席)、角膜病与眼整形学组(Pok Thorn医师,现主席)、玻璃体视网膜病学组(Kong Riseth医师,目前唯一做LASIK手术的医师)、葡萄膜炎青光眼神经眼科学组(Sun Sarin医师,前主席)、小儿眼科学组(Mar Amarin医师,前主席,位于暹粒)、白内障学组(Ngy Meng医师,第一、二任主席,也做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柬埔寨医生可以多点执业。半数以上在政府或慈善组织开设的医院眼科工作,其余在私立医院眼科或私人眼科诊所工作。有些医师上午在公立医院眼科工作,下午在自己的私人诊所工作。只要有眼科医师执业证书就可以申请开设诊所。大约一半的眼科医师有自己的私人眼科诊所。但这几十家眼科诊所全部集中在金边、暹粒等少数大城市。

         柬埔寨所有的眼科医师都开展白内障手术,主要是手法无缝线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或现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所有医师都开展翼状胬肉手术、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和一般的眼睑手术如霰粒肿切除、双重睑等。绝大多数眼科医师会做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多数眼科医师会做义眼台植入术。大约50%会做斜视手术。4个会做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其中2个有玻切手术培训证,2个没有。1个会做角膜屈光手术,是与印度医师合作。近视的准分子激光矫正手术2014年刚被引入柬埔寨。相对复杂的眼整形手术只有1名医师能做。没有人做眼眶手术。

          柬埔寨的医疗行业监管松散,虽然也有药监局,但明显没有美国FDA或中国药监局那样监管严厉。新药、新仪器设备应用于临床之前似乎并不需要审批。医疗用品市场较为混乱。市场能买到的,或别国捐助的,只要手上有,医生觉得有用、安全,就可以用。比如玻璃体腔内注射AVASTIN早就在私人眼科诊所广泛开展;包装上明确写有“动物试验用,不可用于人体”的虹膜撑开环堂而皇之的在白内障患者手术中应用;甚至有人用粘鞋子用的502胶水和羊膜一起修补小而深的角膜溃疡。

        柬埔寨的白内障和翼状胬肉手术医师的培训做得很不错,学员动手的机会很多。主要是由柬埔寨眼科学会牵头的两个培训项目:2年期眼科住院医师培训和4年期眼科住院医师培训。2年期眼科住院医师培训面向全科医师招生,学习2年,1-2个月的WET-LAB基本显微手术技能学习之后,就可以跟着老师为患者做翼状胬肉、白内障手术了。通常是为免费患者手术,学一个步骤上手一个步骤,老师根据学员的表现决定是继续放手还是让他回WET-LAB再练习,2年下来平均每个工作日可以开2-3台白内障手术或2-3个翼状胬肉手术。独眼患者或双眼盲患者第一只眼的手术通常是由上级医师完成,第二只眼的手术常常交给学员做。没有结业的学员不能完全独自做手术,边上必须有上级医师看着。一旦做不下去或出现明显的并发症,指导老师会接手收场。针对学员出现的手术意外和手术中表现出来的技术缺陷,带教老师会有针对性地指导。学员之间也有定期的讨论。系统性的眼科学理论知识学习较少。结业后可以成为basic eye doctor,虽然没有眼科医师执照,但是可以开展翼状胬肉、白内障等手术。这个项目只做了两期就停了。现在只有4年期的项目。

        4年期眼科住院医师培训面向全科医师招生,也面向basic eye doctor招生,后者只需再学2年。刚毕业的全科医师学4年,有眼科工作经验的全科医师最快可以3年毕业。除了和2年期一样的学习课程之外,还有相对系统的眼科学理论知识学习,和眼科门诊、病房的实习。毕业后有眼科医师执业证书,可以申请开眼科诊所。学员在金边的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上学,在金边的Preah AngDuong Eye Hospital实习,由高级职称的眼科医师带教。学费每人每年1200美元。每年只有3-4个招生名额。

         柬埔寨眼科医生练习白内障、翼状胬肉等手术,除了参加眼科住院医师培训还可以参加眼科手术营和慈善医院的专项培训。柬埔寨的医院很多都是慈善性质的,或者是政府开的慈善医院,或者是FHF、BOC或ABC等慈善基金会捐助的,很多手术都是免费的,实习医生的练习机会很多。眼科手术营是柬埔寨眼科学会主办,柬埔寨本地或国外慈善组织协办,定期到边远穷困地区开展的免费手术,一般开展白内障SICS或ECCE手术,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游离结膜瓣转位术,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和各种眼睑手术,特殊情况下也做一些白内障Phaco手术。柬埔寨眼科实习医师可以跟上级医师一起参见眼科手术营,外国的眼科医师需要在本国有三年以上的手术经验才可以参加眼科手术营。

         除了医师培训项目以外,柬埔寨眼科学会还有护士培训项目,主要有面向眼科执业护士招生的1年期眼科护师培训(每人700美元)、3个月的验光护士培训(每人2999美元)和3天的盲童视力检查培训(免费),面向执业护士招生的12天的眼部基础护理培训(免费)。

三柬埔寨眼科带给中国眼科教育的思考

       1.医师培训不求高大上,但求接地气柬埔寨的眼科医师极其有限,他们从不把时间用在做研究、写文章上面。柬埔寨眼科学会成立11年了,没有一本学术刊物。私人眼科诊所内当然没有科研、论文考核之说,公立医院、慈善医院也没有。他们的精力主要放在看病上,而且是现有条件下能看得好的病。学员数量不多,每年3-4名,4年学制,累计在读眼科医学生12-16人,比如白内障、翼状胬肉、慢性泪囊炎、上睑下垂、斜视等,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尤其对于确诊之后怎样治疗,学习特别努力。

        2.严格控制免费手术成本,增加手术量,为学员创造实践机会 各种免费手术的成本得到严格的控制。例如在慈善医院CSC,小切口无缝线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成本控制在每台12美元,其中9美元用于人工晶体,3美元用于其他耗材。这样,慈善捐助的费用就可以尽可能帮助到尽可能多的患者。而眼科医学生,也就有更多的实践机会。

        3.有质量控制又充分放手的培训模式 独眼患者或双眼盲患者第一只眼的手术通常是由上级医师完成,第二只眼的手术常常交给学员做。没有结业的学员不能完全独自做手术,边上必须有上级医师看着。一旦做不下去或出现明显的并发症,指导老师会接手收场。针对学员出现的手术意外和手术中表现出来的技术缺陷,带教老师会有针对性地指导。柬埔寨国民多为佛教信徒,普遍乐天知命;其国内又缺医少药,百姓对医生十分尊重、信任医生,从无医闹一说。且多数白内障手术都是在慈善医院完成的免费手术。在这种医疗环境下,这种带教模式自然可行。

          中国现在的医疗环境,这种带教模式是不现实的。在wet-lab里充分磨炼每一步手术操作技术,直至完全掌握,才能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完成部分手术步骤,直至完全独立操作。这是国内较大的白内障培训机构的常用做法,效果虽然慢,但较为稳妥。问题在于,能够开展wet-lab白内障手术培训的机构还是太少,而且,猪眼角膜巩膜比人眼厚很多,晶状体囊膜也更韧,做切口和撕囊这两个关键操作的练习效果会打折扣;而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的白内障手术操作系统更是只有个别培训机构才有。这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这也是为什么,在中国,眼科医生中能掌握白内障手术技术的医生比例远远低于柬埔寨。但是,柬埔寨培训白内障手术医师的模式对我国仍然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各种健康快车、慈善光明行项目除了请医疗发达地区的大专家前往老少边穷地区开展白内障手术之外,还应该腾出一部分精力和财力,教会当地的眼科医生白内障手术,为那里留下一批常驻不走技术过硬的光明使者。

参考文献

[1]赵家良.深入开展防盲治盲是我国眼科医师的社会责任[J].中华眼科杂志,2005(01):7-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031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