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高职院校新生研讨课的实践和思考 ——以《走进项目管理与项目课程》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20-01-02 13:54:1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新生研讨课是一种专门针对新生开设的小班专题研讨课程,近几年,新生研讨课在我国高职院校得到了有益的尝试和实践,其鲜明的教学特点和独特的教育价值深受学生喜爱和欢迎,教学效果比较明显。在浙江的高职院校如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也尝试了新生研讨课教学。几年来本人几次开设教学研讨课,在此,有些教学认识与同行探讨。

关键词:新生研讨课;教学效果;实践;思考

本文引用格式:陈红玲.高职院校新生研讨课的实践和思考——以《走进项目管理与项目课程》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38):68-69+194.

一 哈佛大学新生研讨课的教学模式

         新生研讨课的教学实践于1959年首创于哈佛大学。试行几年以后,新生研讨课作为学校正式课程的一部分纳入了哈佛大学文理学院的课程体系中,成为哈佛大学提高本科生教育质量的改革之路的里程碑。也为其他高等学校做出来楷模。下面从教学理念、组织特征、课程设计、师资建设、考评机制等教学特色和课程模式的剖析来了解哈佛大学的新生研讨课[1]。

(一)教学理念

        哈佛大学新生研讨课的教学模式在授课方法、教学媒介等诸多方面皆与惯常教学有很大的突破和不同,体现的是教育者和学习者平等性合作。课程设置更多考虑人的因素,每门课的专题选择都基于老师和学生的兴趣,并反映某学科领域精华和前沿思维方式,目的是启发学生独立思考。

(二)组织保障

       哈佛大学设立了专门的新生研讨课组织管理机构,即新生研讨课项目办公室,行政隶属于哈佛学院。这点对当下的高职院校有所启发。

(三)选课规则

        新生研讨课选课对象适用于全部大一新生,每位新生都有机会在秋季和春季递交选课申请,每人每学期只能选上一门课程。新生研讨课的校方网站专门设有课程导航,网站包含新生研讨课目录、课程运营,以及新生研讨课在线课程教学指导。这点显然国内高职院校做的很不够。

(四)师资建设

        哈佛大学对新生研讨课导师的资格遴选相当严格,要求所有新生研讨课导师首先必须具备哈佛大学有效的教师资格任命书,文理学院的教师必须具备讲师以上职称,其他学院的教师必须具备副教授以上职称,哈佛的客座教授也可以开设研讨课。哈佛大学鼓励全校著名专家知名教授以及诺贝尔奖得主加入研讨课导师队伍[2]。对教师的重视就是对学生的重视。

(五)考评机制

        哈佛大学的所有新生研讨课都计入学位证所需学分。教师根据学生的课程出勤、平时作业、小组研讨、课堂展演、演讲讨论、实验工作和研究报告等方式对选修研讨课的学生给出书面考核评价。新生研讨课的学生成绩评定不实行字母评级考核,而通常给出的是“满意”或“不满意”评价。这块内容高职院校做的还不错。

二 本人近几年新生研讨课的实践

       几年来,本人共开设四学期新生研讨课,对象是大一的新生,专业有投资理财专业,金融保险专业等。本人选取的是华为项目管理的原版教材和案例,结合我校学生的具体情况,把教材糅合到课堂设计中,启发引导学生设计出新的项目,像华为人一样去做项目方案,学生做出来的好的方案有:毕业晚会设计方案,网上农场设计方案,以及2017级学生为校园展销会设计的至少4个方案等,按照分组,这些学生在竞标中胜出,全部参加了展销会,实现了理论和社会实践的高度融合。展销会结束,要求学生采用微电影的形式与同学老师汇报分享,从中同学们收获颇丰[3]。

\

 
(一)关于课程目标

       ①依据新生研讨课的国际经验,结合投资理财专业和保险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存在的理论不深、技术不精、就业不畅、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充分利用学生的在校大一的时间,使学生尽早度过过渡期,迅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②为学生实现适应性转换和知识性转换创造一定条件,使学生尽早接触本专业技能,提升专业实践能力;尽早接触投资理财等专业项目课程流程,领会项目课程开发的设计思想,产生进一步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的内部动机;给予学生成长的空间,挖掘其内在潜力,假设每人都是一个项目经理,做为管理者去说服别人和你一起做事情。

(二)关于课程内容

       主要内容分为四大部分十个模块:第一部分是项目管理培训,分为图解项目管理和华为公司项目管理案例。第二部分是进行书籍阅读讨论展示学生成果,以及观看项目管理的电影,写出观后感进行分享。第三部分是关于项目管理与项目课程的关系,注重对于专业课程的介绍。第四部分实操,参加商品展销会学生自行选择题目完成项目管理的文本文件,拍摄微电影并进行分组汇报。

(三)关于主要教学方法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反转课堂等,避免讲授式、灌输式教学,教学组织有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互动(口头及书面)、小组讨论、看电影写观后感,看书写读后感进行交流,以及拍摄微电影,参加校外实践等,拉近了企业与在读大学生的距离,学生可以更好地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与学习方向。

(四)关于学习参考资料

      华为公司项目管理教材和案例,以及项目管理十大模板,推荐项目管理经典20本书籍,观看电影至少六部,推荐肖申克的救赎、拯救大兵瑞恩、老人与海、特洛伊以及往届学生的成功项目和案例。

(五)关于课程考核方式

        不采取卷面考核形式,教师结合课程特点,结合学生出勤、作业、课堂表现等因素,在课程结束后要求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提交项目设计方案等并进行答辩。最终由任课教师确定学生课程学习成绩,按照“合格”和“不合格”二级制给定成绩,录入教学管理系统。

三 新生研讨课教学的困难和思考

        通过新生研讨课的教学,从学生的课堂教学调查问卷的反馈情况以及课堂表现情况看,基本达到了新生研讨课的开课目标。学生对于投资理财专业的兴趣有所提高,希望获取更多的相关知识,并了解相关金融市场投资理财市场,房地产市场等内容。同时,通过信息收集、归纳、总结和整理的过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利用所学知识判断分析能力。分组讨论以及分组答辩,进一步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我的展示能力。实践中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问题一从高职院校教师的角度出发。传统的教学方法改变困难重重,新生研讨课教学情境设计着重于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培养学习和思考的主动性。这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问题二从新生的角度出发。大部分新生并不适应研讨课的授课方式。一方面是受基础教育体制的影响,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填鸭式”灌输方式,不习惯没有确定答案的问题讨论。另外一方面学生基本不积极发言,课堂气氛不热烈,不愿意主动发表和分享,教学内容的难度很难把控[4]。结合新生研讨课的教学实践情况,对新生研讨课教学方面谈几点思考。

(一)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

        改“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教师的知识传授课,“填鸭式”教学,为培养学生自学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为目标,重点是教会学生学习,而不是进行知识的灌输。引导的作用显得更为重要,这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做大量的课前准备进行课堂环节和内容的设计。

(二)教师要发现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教师通过适当的点拨、追问、引导,把整个课堂教学活动连贯起来;教学中,以小组体验、研究、讨论、分享等方式开展学习,插入游戏、辩论、案例、故事、数据分析等环节,最后,学生主动分享和点评,教师进行点评,学生的做法和观点需要老师的肯定,教师一定要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亮点,给与肯定表扬以及指出下一步学习的思路。

(三)教师要做课堂设计的设计师

       一门好的新生研讨课,离不开好的课堂设计。每次上课一定阐明课程目标,让学生明确这一次课我们要做什么。目标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决定教学成功的大部分。同时用引人入胜的案例进行课程的导入,注意时间的控制。合理的活动设计可以让学生明确行动的步骤,在教师无声的引导下学生知道怎么做,也能预知结果。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点燃学生的热情,使每一节课都是高效的。

(四)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和课堂总结以及学生评价工作

        指导学生提前阅读相关资料,做好笔记,积极参加课堂讨论。教师应该在每次课前用十分钟时间对上次节课进行总结,以便使学生加深对上节课印象,了解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课程按照课程设计完成。每节课结束前,要简单告知学生下节课的研讨内容,做好基础知识的准备和背景知识的了解。教师课后要对每次课的效果进行回顾并对学生表现进行评价。

\

 
四 结语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确实在新生研讨课这一块有了一些经验和体会。学生们的课堂表现以及期末的成果展示表明,学生们非常的有潜力,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去挖掘和发现。也需要高职院校在新生研讨课的管理和制度设计上有别于其他专业课程,向任课教师有所倾斜。制度和薪酬的支持会进一步挖掘教师的潜能,也有助于培养新型的实践性和技术性的高职人才。

参考文献

[1]厉成龙.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内容体系构建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5):21.
[2]蔡颖蔚,沈群,郑昱,施林淼.南京大学新生研讨课的探索与初步成效[J].中国大学教学,2010(09):16-19.
[3]王春春.美国文理学院新生研讨课的特点及启示——以麦克莱斯特学院为例[J].大学(学术版),2010(02):57-63.
[4]张荣杰,赵广平.高职院校新生SCL-90判别分析及症状特征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7,4(14):183-185+192.
[5]朱克勤,任仲泉.关于美国几所著名高校的流体力学新生研讨课[J].力学与实践,2005(01):78-8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023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