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高校实验教学中心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构建论文

发布时间:2020-01-02 10:50:1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高校实验教学中心作为实践教学的平台,其突发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实验教学中心突发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校实验教学中心突发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构建的必要性,以期为高校实验中心突发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实验教学中心;突发事故;应急预案;构建

本文引用格式:梁亚萍,等.高校实验教学中心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构建[J].教育现代化,2019,6(35):213-214.

        高校实验教学中心作为实践教学的平台,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为宗旨,在实验教学、科研、检验与检测,高级专业人员培训以及信息化等方面发挥着示范和引领作用。由于实验教学中心的自然属性特点,在运行过程中难免存在不安全因素。近年来,国内外高校实验室安全生产突发事件时有发生,给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师生的生命安全、国有资产和周边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和损失[1,2]。因此,急需构建符合自身实际的安全生产突发事故应急预案体系,不断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及其造成的损害。

一 实验教学中心突发安全事故应急管理的现状

        为了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水平,探索满足新时期人才培养需要的实验室建设途径,高校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功能划分逐步精细,仪器设备不断增多,开放力度不断加大,接纳师生人数不断增长,从而实验教学中心的运行难度加大。

(一)突发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制度滞后

         实验教学中心作为二级管理部门,其安全问题受到学院领导以及教学部门的高度重视,但是实验教学中心应急管理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应急管理方面的文件不够系统,应急管理体系缺乏或者不够健全。有关实验教学中心突发安全事故应急管理方面的文件仅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以及《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规章中体现,缺乏与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发展相适应的专业性体系化法规[3]。

\

 
(二)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功能区分细化,管理难度加大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日益扩大,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功能性划分更为明确。实验室空间分布相对分散和独立,应急管理工作难度较大。此外,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数量和种类增加,相应的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随之增加,导致实验室潜在的危险因素增多,直接加大了实验教学中心应急安全管理[3]。

(三)实验教学中心开放程度不断加大,应急管理难度大

         高校实验教学中心为了提高实验室利用率,增加了实验室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积极开放,对外合作,创新服务,实现资源共享,形成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高校企业联合共建等模式。越来越多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社会不同层次人员进入实验室,人员结构复杂,流动性大,增加了实验室应急安全管理难度[4]。

(四)应急管理资金投入不足

          目前,高校经费大量用于实验教学中心仪器设备购置,标本建设以及实验室环境建设,用于实验室应急安全方面的专项经费相对较少。有些高校实验教学中心反复翻新改造,实验室设施设备缺少安全防护,没有安装监控探头,试验废弃物不能及时回收等等,形成潜在的应急安全隐患。

二 实验教学中心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构建

         制定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是法律法规要求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第十七条中规定:“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建立健全的实验室应急预案是建立健全的国家应急预案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中心作为高校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潜在的风险,构建符合自身情况的应急预案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构建依据

         应急预案的编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实验教学中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单位制定和修订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框架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以及《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对制定应急方案的相关法规、规章和标准,结合本专业实验教学实际情况,建立实验中心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为顺利开展处置和救援工作的保障。

(二)组织机构

          学校应急管理指挥由学校领导担任,由分管教学安全工作的校级领导统一指挥,学校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是实验教学中心安全突发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的领导机构,负责具体应急工作。实验教学中心是学院(二级单位)管理的部门,实行中心主任负责制,一般由教学副院长担任。实验教学中心应急管理指挥机构由二级学院正副院长和正副书记组成,负责实验教学中心安全突发事故发生地现场指挥和协调,调动应急救援力量和资源,进行应急处置工作。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和实验中心工作人员是应急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落实实验中心安全责任制,并成立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小组,组织制定,协调并实施安全事故发生地现场救援。

(三)危险源分析

        实验中心应急预案构建的前提是对安全生产突发事件进行危险性分析。实验中心突发安全事故是指教学科研过程中因自然、人为、技术或设备等因子而引发的化学、生物以及设备等的安全事故。主要的危险源有易燃易爆,有毒化学危险品,高温高压设备,水电气管线、病原微生物(真菌、细菌以及病毒等)、放射性物质,废弃物以及特种设备等。突发事件表现形式为致伤、丢失、被盗、被抢、火险、水险、爆炸,电击、中毒以及窒息等[2]。

(四)应急报告

        高校实验教学中心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根据事故级别,由应急救援小组及时将事故发生时间、伤亡情况、涉及人员、处置情况,事故的起因等,已经采取的措施以及事故的发展趋势等报告学校相关部门。安全生产突发事件应急报告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即根据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按照级别及时向学校报告。

\

 
(五)应急响应

      学校实验室安全事故处理应急小组接到应急警报后,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并与现场随时保持联络,并决定是否需要启动应急预案。应急小组负责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后,要迅速掌握事故情况,按照统一指挥,部署分工与合作,进行现场、抢险、营救工作,尽力把损伤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高校可根据事故级别、危害性、处理难度等,可将应急响应分为Ⅰ级响应,Ⅱ级响应和Ⅲ级响应。Ⅰ级响应指事故级别为安全事件,没有人员受伤,险情被及时消除时。Ⅱ级响应是指事故级别为轻微事故,一般由学校应急领导小组根据校级应急预案进行处置工作。Ⅲ级响应是发生一般事故及以上事故,主要由学校应急领导小组结合上级应急预案组织应急处置工作。

(六)后期处理

        实验教学中心应急工作小组要妥善做好事故的后期处置工作,积极配合公安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和侦破工作,对事故制造者或责任者报送相关单位处理,对受害人员进行安抚,对造成的经济损失认定理赔。对实验室墙壁、地面、水电等设施进行修复,实验台面、仪器以及设备严重受损无维修价值应当报废,维修的设备经检验合格后再重新投入使用。总之,尽快确保实验教学中心的教学、科研等工作正常运转。

(七)实验教学中心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完善

         实验教学中心应急小组定期组织宣传、培训以及应急演练等,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通过应急预案的实战演习,一方面提高安全事故应急指挥小组和救援小组的实战水平,另一方面,查找预案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修订,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前瞻性。

三结语

        高校实验教学中心作为高等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首先应在教学科研过程中提高突发安全事件预防、预警能力,控制、减少甚至消除突发事件的风险和危害。同时,根据自身的安全生产特点和危险源等实际情况,建立一套科学、可行的应急预案体系,使实验室突发安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展开救援工作,努力将突发事故对人员、财产、环境以及社会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促进学校学院安全、稳定、和谐、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戚建刚,张景玥.论我国高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之优化[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6,2(1):5-13.
[2]周佑军,梁泽华.制订高校实验室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要把握的几个问题[J].科技创新导报,2017,23:199.
[3]邵凯隽,孟军,王世泽,等.实验室安全管理常效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实践[J].实验室技术与管理,2016,33(3):235-240.
[4]刘鹤,王曦,刘志伟,等.高校实验室技术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J].实验室技术与管理,2012,29(12):1-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020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