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3S技术是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强大的功能,将其与教学模式相结合可以有效创新教学模式并丰富教育手段,因此对3S技术及其应用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包括3S技术与课程教学的结合以及对基于3S技术创造的新型应用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功能分析。
关键词:3S技术;应用课程;教学模式
本文引用格式:张尚弘,张成,门宝辉.3S技术及其应用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38):102-103.
3S技术是结合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导航技术、卫星定位技术、传感器技术与空间技术,高度集成多门学科的现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对空间信息进行应用、传播、表达、分析、管理、处理与采集[1]。其中全球定位系统是新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具有全方位以及实时进行三维导航与定位的能力,是由用户设备、地面控制以及空间星座这三部分构成的。
一 3S技术与课程教学的结合
3S技术是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Geo-Information system)、遥感RS(Remote Sensing)的总称[2]。伴随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二十一世纪掀起了一股信息化的风潮。数字地球这一概念在二十世纪末期被有关学者提出,而数字地球这一概念的提出使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与地球空间信息技术这三种技术共同成为了三大基本新世纪战略技术。3S技术的公共数据处理平台已然成为一个面向社会大众进行服务的平台,3S技术也已经在各个领域中都被广泛的应用并且已经日趋成熟,其中3S技术在教育领域也得到了普及与应用,并受到了教育界以及社会各界的重视。特别是国外对3S技术的技能与知识的相关人才培养问题十分重视。3S技术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地理教学课程的必修内容,同时也可以将其作为一种教学模式的技术辅助以及教学手段的重要补充。对3S技术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以及将3S技术作为一种课程资源与教学手段并对其进行充分的发掘,对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也是对信息化风潮下时代发展要求的一种满足。
3S技术作为测绘学、计算机科学以及地理学等多门学科组成的交叉学科,是通过地理学科和计算机信息技术这两大领域的组合实现了其主要技术的构建[3]。3S技术作为这两大领域结合而产生的产物,也为这两大领域的发展做出了技术上的突出贡献。特别是3S技术在课程教学有关问题上的拓展应用,改变了传统课程教学的教学观念,使针对课程教学的研究从传统的侧重定性分析变成了定量分析,是信息社会背景下开展新型教学模式的契机,并为课程教学的相关研究由平面系统向三维系统的过渡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撑。
二 基于3S技术创造的新型应用课程教学模式
(一)新型应用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近些年来,信息技术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也在不断的发展与进步,其中3S技术的发展速度在各种信息技术的发展中显得尤为突出。随着3S技术的不断普及与应用,3S技术在当今信息技术应用领域的地位早已不可替代,该技术的综合应用已经涉及到测绘业、畜牧业、种植业以及交通运输业等众多发展领域[4]。随着3S技术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各种不同的领域,3S技术也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很大程度的重视,已经被很多国家列为了重点技术培养领域。自从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3S技术已经进入了全面普及的发展阶段,并且已经在各行各业都得到成功普及,特别是在教育领域的大范围普及,有利于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并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以及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果。将3S技术引入课程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需求,可以充分发挥3S技术的各种优势,有利于推进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丰富课程教学手段。
3S技术应用课程具有综合性强、实践性强、信息技术含量高、涉及范围广泛以及内容丰富等特点。对于此课程与各专业的结合不够紧密以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够紧密的现状,把现有的3S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结合形成一种新型的基于3S技术的应用课程教学模式。3S技术的可视性、交互性以及空间性功能都比较发达,基于3S技术对新型应用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应用与探究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积极性。而且利用3S技术,能够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且可以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自主发现、小组探究的全新学习环境。新型应用课程教学模式要从课件制作、案例选择、设计思路等方面对教学方法进行重新设计,为基于3S技术的教学实践改革提供了新的方法与新的思路,可以达到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兴趣、丰富教学内容的目标[5]。这种新型应用课程教学模式的教学内涵如图1。
(二)新型应用课程教学模式功能分析
在课程教学中既要求学生要对基础知识有一定的掌握,同时也要求要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学习技能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能够对学到的知识进行深入的思考并做到学以致用,利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在实际现实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3S技术具有需求大、更新速度快、精度高、产品形式多、空间层次广、数据多源以及数据海量等特点,因此3S技术的应用是对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要求的一种呼应,新型应用课程教学模式的实行可以为教学任务与目标的实现提供一种现实的技术手段。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与思维方面都很难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只能达到强化识记、模拟演示与直观教学的目的。而3S技术通过三维显示以及强大的空间分析等功能可以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达到弥补的作用。基于3S技术的新型应用课程教学模式的功能既包括空间查询与显示的功能,也包括空间分析功能。其中空间分析功能的分类如表1。
三 结语
3S技术作为教学工具与教学内容,将其应用在教学模式中是必然的发展趋势,3S技术的普及也是现代高新技术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3S技术的理念正在悄然改变着教育从事者的思维方式,基于3S技术的新型应用课程教学模式的应用也必将给教学模式的转变带来巨大影响。
参考文献
[1]冯仲科,王佳.寓科研能力培养于课程教学之中——研究生课程“3S技术原理与应用”教改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011,29(6):29-31.
[2]叶延琼,章家恩.生态学专业《3S技术及其应用》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5,27(28):131-133.
[3]于雪涛,王希良,张天伟,等.交通类院校中3S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J].大学教育,2017,11(1):18-21.
[4]姜群鸥,张学霞.“3S技术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15,,33(3):53-55.
[5]张雪峰.基于EWB的电子技术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探索[D].浙江师范大学,200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0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