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大学生情绪健情感康问题的应对与管理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31 10:18:4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情绪情感问题尤其是负面情绪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指导大学生遇到情绪情感问题后如何调节,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工作的开展和教学中班级管理都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自我调节三方面阐述了大学生调节情绪情感问题的主要方法。可以给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作为一定的参考,同时也可以给心理上有一定困惑的师生提供一个开解的方向性指导。

关键词:情绪健康,心理治疗,自我调节

本文引用格式:靖国民.大学生情绪健情感康问题的应对与管理[J].教育现代化,2019,6(38):247-248.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有了实质性的提高。电子产品的普及和社交软件的风靡更是极大的扩展了大学生的社交范围。生活方式的改变丰富了校园生活、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大量的大学生沉溺于社交软件、网络游戏中不可自拔,互联网社交圈对生活的过度展示更是导致大学生对生活产生了不理智期待。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产业上的管理漏洞,通过校园贷、网络传销等不法手段坑害大学生,给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北京大学徐凯文教授的调查显示,当代中国社会抑郁症发病率高达6%,是二十年前的120倍,焦虑症发病率13%,是二十年前的20倍左右。其中处于大学学龄的青少年占比极高,新闻报道中也更多看到大学生抑郁自杀的相关报道。这些现象的出现,都说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尤其是情绪情感问题普遍存在,针对性解决方案的提出迫在眉睫。结合上述问题,本文从药物治疗、心理咨询治疗、自我调节三个方面论述了大学生应如何解决生活中常见到的情绪情感问题,以给大学生及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作为生活和工作参考。

一药物治疗

         针对抑郁、焦虑性情绪的治疗一般以心理咨询为主,但较为严重的情绪情感问题例如确诊的抑郁症、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等则必须实施药物治疗。主要的一线药物一般有:

1.三环类抗抑郁药(TCA)物:例如丙咪嗪、氯丙咪嗪等。
2.四环类抗抑郁药物:马普替林等。
3.选择性5-HP再摄取抑制剂(SSRI):例如帕罗西汀、舍曲林等。
4.心境稳定剂:拉莫三嗪、碳酸锂等[1]。心境稳定剂更多用于双相情感障碍或躁郁症的的治疗,用以降低心境波动幅度,稳定患者情绪。
5.针对焦虑情绪的药物治疗一般以苯二氮卓类放松药物为主,如氯羟去甲安定等,它们可以有效降低焦虑水平。但该类药物有镇静作用,也会诱发耐药性与戒断反应,有可能被滥用。

        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尽管效果较好,但会有一定的副作用,药物治疗一定要寻求正规医院的精神科大夫的建议,严格遵守医嘱,切勿乱服药或在症状减轻之后擅自减药停药。

\

 
二 心理咨询治疗

        近年来心理咨询治疗日渐成熟,绝大多数高校已经有了成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专业的心理健康指导教师。科学研究也早已证明,药物治疗配合心理治疗会大幅度降低抑郁症复发率。单独的认知行为疗法(CBT)对于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接近抗抑郁药物且复发率更低[4],多数医院已经开始提供心理治疗选项。心理治疗方式根据心理治疗师学习流派不同而有所不同。较常见的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治疗、认知行为疗法等流派[5]。

(一)精神分析

         该流派理论由奥地利医生弗洛伊德创建,他阐述了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认为心理问题的产生大多数来源于早期创伤以及个人对早期不良经验的压抑。通过自由联想等各项治疗技术让来访者意识到自己潜意识中压抑的内容,有利于来访者心理问题的恢复。精神分析疗法在弗洛伊德之后又继续发展完善,先后出现了卡伦霍妮等著名心理学家。他们在弗洛伊德理论基础上进行了扩充、延伸和修正,被称之为新精神分析主义理论,对心理学界产生了极其深远影响。

(二)人本主义疗法

         又叫做来访者中心疗法,由卡尔罗杰斯和马斯洛提出,人本主义理论认为人是积极主动追求自我实现的健全机体,自我实现是人性的本质。该疗法强调来访者中心的地位,弱化咨询师的指导地位,通过在心理治疗过程中塑造良好的咨询关系让来访者感受到非指导意义的共情和真诚,来访者自然而然就可以向好的方向发展。人本主义理论不但在心理治疗领域影响深刻,在教育领域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卡尔罗杰斯提出的自由学习理念也为教育研究和实践开拓了的新领域。

(三)行为疗法

       行为治疗是基于实验心理学的成果,通过消除或建立某些行为以减轻或改善患者的各种行为障碍或者适应不良行为目标的心理治疗技术[6]。该疗法建立在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操作条件反射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基础上,认为所有的行为都是从过去经验中习得,行为习得的过程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行为的改变可以通过改变外界环境中关键因素达成,是一个重新学习的过程。行为疗法和认知理论又进一步结合形成了认知行为疗法(CBT),该疗法认为心理异常来源于认知歪曲和思维上的习惯性错误,对自身、环境和将来的负性观点是导致抑郁等障碍的主要原因。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改变这些错误的思维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已有充分证据证明其治疗效果不逊色于药物治疗。

       心理咨询疗法多种多样,引入中国之后,广大心理学者结合中国社会文化的实际,对西方心理治疗理论进行了本土化研究,也产生了很多新的治疗方法。例如钟友斌在精神分析理论基础上派生出钟式认知领悟疗法,也产生了良好的咨询效果。广大师生可结合自己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心理治疗方式。需要警醒的是,现在社会上关于心理治疗鱼龙混杂,很多非专业人士利用当前多媒体、自媒体等进行虚假宣传,在缺乏专业知识和专业训练的情况下,在网上进行所谓“心理治疗”,不但不能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而且耽误了真正的治疗甚至对来访者造成了一定伤害。广大师生务必要认真鉴别,遇到心理问题要到正规医疗机构的心理科室或大学的心理健康中心找专业心理咨询师求助。

三 自我调节

        情绪情感问题归根到底是自我的一种不适应现象,面对问题时自我努力调节对心理健康至关重要。情绪问题的自我调节可以从认识事实、尊重情感、顺其自然三个方面进行。

(一)认清事实

        对事实认识的偏差会引起情绪的失调。片面认识事实会造成自我为中心的想法,认为只有自己深陷痛苦之中,得出“只有自己最痛苦”这样偏颇的结论。在感受到自己内心痛苦的同时,如果能深刻认识到大多数事实其实是中性的,负面事件是客观存在而不是针对性存在,坦然接受“生活中必然会存在挫折和痛苦”这样的事实,即便心中有烦恼也坚持按部就班做好工作,内心的痛苦慢慢也会不那么明显。

(二)尊重情感

         情绪情感的发生有其自己的规律,理智上的劝解往往适得其反,理解一个正常人在什么情况下自然而然会有什么样的情绪和行为是认识自我的重要一步。面对挫折和和失去,负面情绪也是一个人朴素真实情感的真实表达,我们要认识和接受这一点,不能一味否认负面情绪,强迫自己平静或者开心[2]。

(三)顺其自然

        我们经常把人的情绪比作一个水面,外界的刺激就像扔进水面的石子,会激起波纹,个体受到到负面事件的刺激,负面情绪就会产生。我们试图消灭痛苦好比水面上有了波纹我们想用手去抚平,结果导致“波纹”越来越多,正所谓“欲拥一波消一波,千波万波相继起。”,负面情绪也会像水面的波纹一样,越来越严重。如果能够遵循情绪情感发生和消失的规律,不强行对抗负面情绪,而是面对、承认它的存在,则一般的负面情绪反而会慢慢自然消解[3]。
负面情绪问题大学生生活中面对的一大问题,面对这些问题,要冷静对待,一方面要积极自我调节;另一方面,也要积极求助,去专业心理机构或精神治疗机构积极寻求专业治疗,切勿讳疾忌医。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也需要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对于有异常行为或情绪问题的同学要做到早发现、早了解、积极解决,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帮助大学生顺利自我发展和个人成长。

\

 
参考文献

[1]钱铭怡.变态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森田正马.神经质的实质与治疗[M].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
[3]森田正马,臧修智.神经衰弱和强迫观念的根治法[J].1996.
[4]宋志强,刘桂兰,韩国玲,等.认知治疗合并药物与单纯药物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6,32(3):275-276.
[5]刘如平.西方经典心理治疗流派的自我病理观及其教育启示[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5(3):92-95.
[6]姚树桥.临床心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010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