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早期诊断的意义及其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以 2014 至 2017 年 3 年间我院产科收治的 35 例胎盘早剥病例列为研究对象,对其胎盘早剥发病情况、产前产后诊断对母婴结局的影响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4 至 2017 年 3 年间我院产科共有 3100 例住院分娩产妇,共发生胎盘早剥 35 例,发生率为 1.13%,胎膜早破 8 例(22.86%)、高血压疾病 4 例(11.43%)是造成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早期诊断组(n =22)的剖宫产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产后诊断组(n =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胎盘早剥及早作出明确诊断并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可改善母婴结局,值得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关键词: 胎盘早剥;早期诊断;母婴预后;高危因素;影响
本文引用格式:袁丽. 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意义及其对母婴预后的影响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摘,2018,18(70):60+62.
0引言
由于母体或子宫向底蜕膜的出血,正常附着的胎盘提前从子宫壁剥离,称为胎盘早剥,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的严重并发症,可造成孕产妇持续出血甚至休克,另使胎儿供氧减少造成胎儿窘迫、死胎等,由此可见胎盘早剥对孕产妇及胎儿生命都有极大威胁 [1]。目前临床对胎盘早剥早期诊断主要依靠孕产妇临床症状、胎心监护、B 超检查等手段,从而显低于产后诊断组,产后诊断组因新生儿重度窒息及死胎, 紧急剖宫产时间(决定手术 - 胎儿娩出)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具体统计结果见表 2。
确定是否终止妊娠 。为有效预防和治疗本病,以 2014 至2017 年 3 年间我院产科收治的 35 例胎盘早剥病例列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为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4 至 2017 年 3 年间我院产科共有 3100 例住院分娩产妇,共发生胎盘早剥 35 例,发生率为1.13%, 所有胎盘早剥患者纳入前均被详细告知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由患者或其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协议书,经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35 例胎盘早剥患者年龄在23-35 岁,平均(28.94±2.41)岁,其中初产妇 21 例(60.0%)、经产妇 14 例(40.0%),合并症:胎膜早破 8 例,高血压疾病 4 例,子宫畸形 2 例,双胎、绒毛膜羊膜炎、胎盘异常各 1 例。有 22 例为产前早期诊断(早期诊断组)。
1.2方法。总结 35 例患者胎盘早剥诱因,比较早期诊断组和产后诊断组两组患者的分娩方式及并发症。
1.3统计学分析。采用 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用构成比或率表示,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35 例胎盘早剥患者诱因分析。分析 35 例胎盘早剥患者的诱因发现胎膜早破 8 例(22.86%),高血压疾病 4 例
(11.43%),子宫畸形 2 例(5.71%),双胎 1 例(2.86%), 绒毛膜羊膜炎 1 例(2.86%),胎盘异常 1 例(2.86%),不明原因 18 例(51.43%),以上结果表明胎膜早破与高血压疾病是导致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
2.2早期诊断组与产后诊断组分娩结局对比。比较早期诊断组与产后诊断组两组患者的分娩结局发现,早期诊断组中阴道分娩率为 45.45%,剖宫产率为 54.55%,无子宫切除病例, 该组患者剖宫产率明显低于产后诊断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具体统计结果见表 1。在母婴并发症方面,早期诊断组有 1 例发生产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 4.55%,明3讨论
3.1胎盘早剥早期诊断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文献报道胎盘早剥发生率在 0.4%-0.8% 之间,本病是妊娠晚期的严重并发症, 可严重危及母婴预后。本组资料中午孕产妇死亡病例,对比22 例早期诊断病例与 13 例产后诊断病例的分娩方式、并发症发现,早期诊断组的剖宫产率为 54.55%,明显低于产后诊断组的 76.92%,而且仅有 1 例患者发生产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 4.55%,产后诊断组有产后出血 3 例、输血 2 例、海曼缝合 2 例,新生儿重度窒息 1 例,死胎 1 例,并发症发生率为 69.23%,两组差异显著(P< 0.05)。提示早期诊断对改善母婴结局有积极意义,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与并发症发生率,保障母婴生命安全。胎盘早剥的发病原因与诊断方法。本组资料中有胎膜早破 8 例(22.86%),高血压疾病 4 例(11.43%),提示胎盘早剥与胎膜早破、高血压疾病密切相关,而且有研究指出重度胎盘早剥病例有一半病因与孕妇高血压有关,因此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若出现腹痛、阴道流血等症状需警惕胎盘早剥的发生,尽早确诊以采取科学合理的治疗干预 [3]。胎盘早剥的临床症状越明显临床检出率也就越高,但是目前临床主要通过产后胎盘病理分析来确诊,忽视了妊娠期女性产前不适症状。在早期诊断方面多利用超声、胎心监测等手段确诊,研究表明及早终止妊娠能够减轻胎盘早剥对个体的伤害,改善母婴结局。虽然单纯 B 超的误诊率、漏诊率较高,但是随着胎盘剥离面积的增加,B 超检查检出率也相应地提高,因此 B 超仍然是进行胎盘早剥早期确诊的重要方式。国内报道胎心监护有利于医护人员判断胎儿宫内情况,若胎儿出现宫内压迫则可通过胎心监护检出,表现为胎动减少,因此联合B 超与胎心监护能够大幅度提升胎盘早剥的早期确诊率 [4]。
3.3胎盘早剥患者终止妊娠的方式。胎盘早剥一经确诊需立即终止妊娠,娩出胎儿和胎盘,这样才能保证子宫收缩止血, 避免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对胎盘早剥患者一般选择剖宫产结束分娩,若存在以下指征需立即行剖宫产:①重度胎盘早剥;②合并胎儿窘迫;③超声检查脐动脉血流 S/D 值 >4[5]。若产妇一般情况较好或轻度胎盘早剥能在短期内结束分娩,可考虑经阴道分娩,并严密观察产妇血压、脉搏、心率等生命体征, 加强母婴监护。
参考文献:
[1]王淑清, 高文金, 刘敬 , 等. 胎盘早剥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其早期诊断对母儿预后的影响 [J]. 中国基层医药 ,2014,21(3):415-417.
[2]彭汝娇. 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意义及其对母婴预后的影响 [J]. 中国现代医生 ,2013,51(7):56-58.
[3]公茂梅 , 蹇令国. 胎盘早剥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其早期诊断对母儿预后影响的研究[J]. 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5):52-53.
[4]段华英 , 温维鲜, 罗国贤, 等.47 例妊娠中晚期胎盘早剥的妊娠结局及围产儿预后的临床分析 [J]. 心理医生,2017,23(7):79-80.
[5]于健. 探讨不同孕周胎盘早剥的临床特点以及母婴预后的应对措施[J]. 中国实用医药 ,2015,10(31):278-280.
《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意义及其对母婴预后的影响》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0919/20180919031609300.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