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观察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联合虚拟现实康复训练在脑出血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该院收治的92例脑出血后偏瘫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实施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联合虚拟现实康复训练,两组均持续干预8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平衡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功能评定量表(FMA)]、日常生活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生命质量[脑卒中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BBS评分,上肢运动、下肢运动等FMA评分,以及ADL、SS-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联合虚拟现实康复训练应用于脑出血后偏瘫患者可降低神经功能评分,提高平衡功能、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生命质量评分,效果优于常规康复训练。
【关键词】脑出血,偏瘫,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虚拟现实康复训练,神经功能缺损,平衡功能,肢体运动功能
偏瘫是脑出血患者常见后遗症,患者因肢体功能活动受限,生命质量明显降低[1-2]。康复训练是恢复偏瘫患者肌肉力量、改善其关节活动度的重要手段。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正确的运动模式,有利于提高关节活动度,促进肢体功能恢复[3-4]。虚拟现实康复训练通过设置虚拟游戏场景,可增加康复训练的趣味性,从而提高康复效果[5]。本文观察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联合虚拟现实康复训练在脑出血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92例脑出血后偏瘫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纳入标准:符合偏瘫诊断标准[6];经CT、磁共振成像等检查确诊;有脑出血病史。排除标准:脑出血前已存在肢体功能障碍;合并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肿瘤等;合并严重心功能不全;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及家属均知情本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2021-05-KY003)。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男22例,女24例;年龄54~72岁,平均(63.59±3.21)岁;体质量指数18~30 kg/m2,平均(24.46±1.02)kg/m2;偏瘫部位:左侧25例,右侧21例;偏瘫病程23~42 d,平均(31.56±4.12)d。观察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54~73岁,平均(63.56±3.18)岁;体质量指数18~30 kg/m2,平均(24.49±1.04)kg/m2;偏瘫部位:左侧26例,右侧20例;偏瘫病程22~41 d,平均(31.68±4.09)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1)良肢位摆放及床上翻身、坐起训练。(2)双手上举、腕指关节训练。(3)踝、膝关节屈曲、旋转训练。(4)坐位平衡、坐-立、站立平衡、步态训练。以上训练均45 min/次,2次/d。
观察组实施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联合虚拟现实康复训练。(1)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采用肢体康复训练设备(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国械注进20172261452,型号:MOTOmed viva 2),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被动、主动、助力等合适的运动模式,其中被动运动模式下可通过电机带动患者进行上、下肢运动,主动运动模式下患者可完全使用自身的力量去完成踩踏循环(默认阻力值为5 N/m),助力运动模式下可协助肌力微弱的患者进行主动运动(电机阻力为0,患者用微小的力量就可踩动踏板,当患者力量不足以做完一个完整的踩踏循环时,仪器可协助患者完成),20 min/次,2次/d。(2)虚拟现实康复训练。采用BioMaster作业分析评定与运动训练系统,训练时患者需脱去鞋子,站立于侧立板中间,身体面向屏幕,全身放松,进行驾船(按指引路线航行至终点,通过移动身体重心进行加速、减速,通过左右移动身体进行转弯、避让岛屿和浮标球)、小径遭遇(双上肢前伸,与肩同高,双手佩戴可被摄像机捕捉的球形标记物,击落飞来的虫子和鸟)等游戏,30 min/次,5次/周。
两组均持续干预8周。
1.3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神经功能评分。干预前和干预8周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共11个条目,总分0~42分,评分越低表明神经功能越好。(2)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平衡功能评分。干预前和干预8周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估,总分0~56分,评分越高表明平衡功能越好。(3)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干预前和干预8周后,采用Fugl-Meyer功能评定量表(FMA)评估,包括上肢运动(总分0~66分)、下肢运动(总分0~34分)2个部分,评分越高表明肢体运动功能越好。(4)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干预前和干预8周后,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估,总分0~100分,评分越高表明日常生活能力越高。(5)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生命质量评分。干预前和干预8周后,采用脑卒中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估,共49个条目,每个条目1~5分,满分49~245分,评分越高表明生命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干预前后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干预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干预前后平衡功能评分比较干预前,两组BB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BBS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干预前后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干预前,两组上肢运动、下肢运动等FM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上肢运动、下肢运动等FMA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干预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干预前,两组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ADL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两组干预前后生命质量评分比较干预前,两组SS-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S-QOL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讨论
偏瘫患者因肌张力异常、肌力低下,导致运动、平衡功能下降,影响正常生活。常规康复训练内容单一、枯燥,患者难以长期坚持,康复效果不理想[7]。
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联合虚拟现实康复训练可为患者提供合适的被动、主动、助力等训练模式,同时虚拟游戏场景可提高患者参加康复训练的积极性,促进康复训练开展[8]。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BS评分和上肢运动、下肢运动等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根据患者残余肌力大小,为其选取合适的运动模式,并设置对应的训练速度和阻力,能够有效锻炼患者上、下肢肌群[9];此外,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还能探测患者肌痉挛发生情况,并通过反向运动模式缓解痉挛,促使肌肉放松,有效保障康复训练的安全性[10]。而虚拟现实康复训练将康复训练动作设置在游戏场景中,相较常规康复训练更具趣味性,可提高患者的训练积极性[11];驾船游戏中通过躲避障碍物和控制游船方向,可提高患者的平衡能力,小径遭遇中通过击落飞鸟和虫子,可增强患者的四肢肌力,提高躯干稳定性[12]。因此,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联合虚拟现实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促进其平衡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恢复。
本研究结果同时显示,干预后,观察组ADL、SS-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为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联合虚拟现实康复训练可有效恢复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日常生活能力,从而提高生命质量。
综上所述,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联合虚拟现实康复训练应用于脑出血后偏瘫患者可降低神经功能评分,提高平衡功能、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生命质量评分,效果优于常规康复训练。
参考文献
[1]李玲,王进,陈子瑶.任务导向训练联合镜像疗法干预对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功能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11):2060-2063.
[2]徐宇静,胡敏敏,李晗,等.MOTOmed下肢运动训练联合阅读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步态功能、病耻感及幸福度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1,48(6):1131-1134.
[3]王洋,王蔚蔚,张志凌.Motomed康复训练器在脑卒中偏瘫中的效果及对肢体功能的影响[J].现代科学仪器,2021,38(4):124-128.
[4]王舒,赵凤华,王晓佳.结合MOTOmed训练的阶梯式个体化护理对脑出血后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34):4847-4852.
[5]张尔珈,姚琼,王笑,等.虚拟现实康复锻炼对老年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神经功能、平衡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17):4240-4243.
[6]张通.神经康复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70-371.
[7]付桂芳.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对高血压性脑出血偏瘫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8):1350-1352.
[8]李莹莹,符俏,吴薇薇,等.头针互动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血清NGF BDNF水平的影响[J].河北医学,2020,26(2):222-226.
[9]刘家健,夏鑫,饶江,等.MOTOmed下肢智能运动训练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步行能力和躯干屈伸肌群肌力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2,22(9):1677-1680.
[10]张博华,李*贤,赵亚利,等.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配合肌电生物反馈技术干预急性脑梗死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0,18(1):142-145.
[11]吴娟娟,柯晓玲.虚拟现实康复锻炼对老年脑出血偏瘫患者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2,13(9):98-101.
[12]蔡丹娴,曾庆,何龙龙,等.虚拟现实技术在卒中后偏瘫上肢康复中的应用及机制研究[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0,24(32):5228-5235.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81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