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红花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8-09-15 14:44:0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讨红花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 2016 年 1 月至 2016 年 12 月本院收治的予以红花注射液治疗的患者 3000 例,所有患者的临床数据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红花注射液不良反应的高发人群在 50~59 岁, 占比为 26.23%;红花注射液使用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因素还与原患疾病、过敏史、给药剂量、联合用药、用药时间等存在较大关系。结论 从临床治疗效果来看,在红花注射液使用过程中,加强用药剂量、规范用药全程监护和结合患者临床症状予以红花注射液治疗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红花注射液;不良反应;防治措施;药物流行病学

本文引用格式:李冶武 . 红花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8(69):179,183.

\

0引言

在临床医学中,红花注射液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制药药物,是治疗冠心病、心肌梗塞、高血脂症、糖尿病并发症、脉管炎、闭塞性脑血管疾病的常规药物,为黄红色至棕红色的澄明液体,其主要成分是红花,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效。但由于不同因素的影响,使得红花注射液在临床治疗中依旧会发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 [1-3]。借此笔者主要选取2016年1 月至 2016 年 12 月本院收治的予以红花注射液治疗患者 3000 例作为研究对象,报道如下所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 2016年1 月至 2016 年 12 月本院收治的予以红花注射液治疗的患者 3000 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网站检索和本院档案馆收集 2016 年全年收集的予以红花注射液治疗患者 3000 例,通过提取使用红花注射液后出现不良反应案例,患者年龄0~80 岁,男 1823 例,平均年龄(45.7±10.2)岁,女 1177 例,平均年龄(46.8±10.5)岁。

1.2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 SPSS15.0 专业软件计算,计量资料用均数 ± 标准差( ±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 t 和 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性别、年龄分布
从年龄分布情况来看,50~59 岁出现不良反应的占比最高,占比为 26.23%。这与药剂使用率存在较大关系,详见表 1。

\

2.2患者原患疾病、过敏史与不良反应
从调查结果来看,使用红花注射液治疗后,原发疾病发生占比较高的以心血管系统和脑血管系统最高,分别为
24.00%,26.70%,详见表 2。

\

2.3使用红花注射液后不良反应发生时间
从统计数据来看,在予以红花注射液治疗后 30min 内发生不良反应患者占比为 52.53%,少部分患者会随着时间向后推移逐渐发生不良反应症状,但占比相对较低,详见表 3。

\

2.4给药剂量、联合用药与不良反应
从给药剂量、联合用药来看,红花注射液剂量在 20mL 左右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最高,占比为 64.23%,详见表 4。

\

3讨论

3.1红花注射液的相关性分析

红花注射液是经过加工红花而提取并通过相应的工艺制作而成的一种注射液,为黄红色至棕红色的澄明液体。红花注射液的主要功能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4]。据相关文献报道,使用红花注射液后常见的不良反应症状有荨麻疹、癌痒、黏膜充血、发热、头晕、头痛、血压升高、呼吸困难以及缓慢心律失常、急性肾衰综合征等。在张银宝 [5] 等学者的研究中,对 136 例使用红花注射液患者进行研究发现,红花注射液的药理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增加人体冠脉流量及心肌营养性血流量,同时红花注射液还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α- 肾上腺素受体活动,继而达到扩张血管的目的,达到抗心缺血的作用;二是抗血栓形成和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继而达到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酯化脂肪酸等;三是改善细胞缺氧状态和机体内环境,继而增加人体心、脑、肝等器官的血流量,改善患者微循环。

3.2引起红花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因素分析
红花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患者的自身体质存在较大关系,同时由于红花注射液药用成分相对复杂,如大分子蛋白类脂溶性物质以及加工时残留在红花注射液中的有机溶剂等都是可能影响患者使用后出现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而当上述这些物质进入人体后,均有可能参与人体各种抗体与抗原中,继而间接或直接吸附在血管壁,降低人体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和强化人体小动脉和毛细血管脆性,最终诱发各种疾病 [6]。

3.3红花注射液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分析
从当前临床治疗来看,能有效防治红花注射液的因素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强化医患、护患、医护之间的防范意识,根据患者自身生理、心理、疾病病理等方面的差异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临床用药、联合用药方案,用药前准确核实患者是否存在过敏史,通过做皮肤过敏试验等降低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 [7]。二是按照红花注射液的使用说明书进行用药监护,尽量做到遵从使用说明书和医嘱,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用药全程监护,特别是在用药后 30min 容易发生不良反应的高发期更是如此。三是根据红花注射液的主治功能辨证使用。四是临床应用前必须加强对红花注射液的对光实验,当药液出现浑浊、沉淀、变色、漏气或瓶身细微破裂等异常情况时均应放弃使用本品,并做好相应的备注和向上级部门报告,使用时滴速不宜过快。五是在进行红花注射液输注时,应进行适量的稀释,实现对输液管进行冲洗,降低各种真菌、细菌和病毒入侵到红花注射液中,以及避免输液前、后发生不同药物在管遒内混合,引起不良反应 [8]。

参考文献:

[1]刘清华 . 红花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策略 [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22(a2):1225.
[2]彭凤, 杨敏, 杨红胜,等. 低分子肝素钠联合红花注射液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 [J]. 西部医学 ,2017,29(8):1085-1087.
[3]魏琴 . 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情况分析 [J]. 亚太传统医药 ,2016,12(2):141-142.
[4]陈敏学 , 张恺耘 , 吴琼慧 , 等 . 红花注射液不良反应 / 事件分析 [J]. 中国药物评价 ,2017,34(2):126-129.
[5]张银宝 , 蒲君峰 , 夏虎雄 . 红花注射液致不良反应 136 例分析 [J]. 内科 ,2017,12(5):711-713.
[6]樊颖 . 我院 2 例红花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不良反应分析 [J]. 中国实用医药 ,2016,11(14):194-195.
[7]王敏 . 红花注射液联合腺苷钴胺治疗 2 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J]. 中国药业 ,2016,25(15):54-57.
[8]马丛兰 . 奥扎格雷钠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J]. 中医临床研究 ,2016,8(35):82-83.

《红花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0915/20180915024621741.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81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