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鼻渊汤辨证加减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药学药理情况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5-02-21 11:22:4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摘要:目的分析鼻渊汤辨证加减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药学药理情况。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8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鼻渊汤辨证加减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评分、各项血清因子。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鼻塞、嗅觉障碍、鼻涕后漏、流涕、头痛头昏等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IgE、ECP、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渊汤辨证加减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抑制免疫炎症反应,减轻鼻黏膜充血水肿及渗出,缓解症状。
 
  关键词:慢性鼻-鼻窦炎,鼻渊汤辨证加减,疗效,药学药理
 
  0引言
 
  慢性鼻-鼻窦炎(CRS)是由急性鼻窦黏膜炎迁延失治或反复发作而引起的,其病程长且病情复杂难治,会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较大困扰。该病与感染、自身免疫、环境等有关,导致机体发生异常免疫应答,鼻黏膜中发生慢性免疫炎症反应,病理表现为鼻黏膜充血水肿且分泌物增多,特别是伴有脓性分泌物,伴随鼻塞、流涕、嗅觉下降等症状[1]。目前,临床对本病的治疗首选药物治疗,西医多采用抗菌药物抗感染、糖皮质激素抗炎等方法治疗,该方法短期疗效尚可,但根治效果一般,停药后易复发[2]。中医则认为,慢性鼻-鼻窦炎属“鼻渊”范畴,辨证多属本虚标实之证,素体禀赋不足、脾肺气虚为本,外感风热、风寒为标,外邪侵袭鼻窍,日久酿湿生热,致湿热阻滞,鼻窍不通而发。因此,中医治疗以益气健脾、通窍排脓、祛湿清热为原则,进行鼻渊汤辨证加减,能切中本病病机特点,发挥中医个体化辨证治疗的优势,提高整体疗效[3]。本研究旨在探讨鼻渊汤辨证加减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药学药理情况,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8例CRS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男30例,女24例;平均年龄为(37.74±11.56)岁;病程为(18.87±4.64)月。观察组:男29例,女25例;平均年龄为(37.58±11.29)岁;病程为(18.42±4.31)月。
 
  纳入标准:①符合《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2年,昆明)》中CRS诊断标准[4];②经鼻内镜检查、结合症状及体征确诊;③均存在鼻塞、流涕、嗅觉障碍、鼻涕后漏等症状,鼻内镜下可见鼻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伴有脓性分泌物;④中医辨证属于脾肺气虚证;⑤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耳鼻喉疾病者;②对本研究用药过敏者;③既往有鼻腔手术史者;④合并严重系统性疾病或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使用常规西药治疗,口服阿莫西林胶囊,0.5g/次,3次/d;用布地奈德鼻喷剂喷鼻,1喷/次,2次/d。
 
  1.2.2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鼻渊汤辨证加减治疗。
 
  (1)鼻渊汤药方为药用黄芪30g、苍耳子15g、辛夷花15g、鱼腥草12g、当归12g、白术12g、党参10g、黄芩10g、木通8g、甘草6g。
 
  (2)随证加减:脓涕甚者加败酱草12g;鼻塞甚者加薄荷9g、细辛3g;湿浊重者加藿香12g;头痛者加白芷10g、川芎9g;血瘀者加桃仁10g、红花6g[5]。
 
  (3)每日1剂,加水煎煮2次,早晚各温服150mL。两组均治疗3个月后进行评价疗效。
 
  1.3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症状基本消失,鼻通气恢复正常,复查鼻内镜显示鼻黏膜,分泌物量、色、质均正常;有效:症状显著缓解,鼻通气尚可,复查鼻内镜显示鼻黏膜存在轻度充血、水肿,分泌物性质变清,量变少;无效:鼻通气不佳,复查鼻内镜显示鼻黏膜、分泌物等无改善或有脓性分泌物[6]。
 
  1.4观察指标
 
  ①评估症状:症状包括鼻塞、嗅觉障碍、鼻涕后漏、流涕、头痛头昏,每项由无症状到严重症状分为0~3分,分值越高则恢复程度越差;②检测血清因子:抽取外周静脉血3mL,通过离心法获取血清,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TIgE、ECP、IL-6。
 
  1.5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用SPSS21.0软件版本,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n(%)]表示;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
 
  2.2两组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鼻塞、嗅觉障碍、鼻涕后漏、流涕、头痛头昏的各项分值均比对照组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两组血清因子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IgE、ECP、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
 
  3讨论
 
  CRS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发病机制复杂,与病原菌感染、自身免疫、理化因素刺激等密切相关,由急性鼻窦感染迁延而来,表现为鼻黏膜的慢性炎症反应,治疗较为困难且易于反复发作,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7]。病理研究显示,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异常免疫应答,导致Th1/Th2失衡,大量炎性因子释放,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被激活,引发鼻黏膜免疫炎症反应,长期发展会使鼻黏膜组织结构重塑、窦口鼻道复合体阻塞,出现鼻塞、流涕等症状顽固不愈[8]。
 
  中医认为,CRS辨证多属脾肺气虚证,素体正气不足,而外邪侵袭鼻窍,致使风寒、风热等病邪羁留不去,日久郁而化热,湿热内生,导致浊涕下不止,病情缠绵难愈。本研究选用鼻渊汤辨证加减治疗,方中黄芪、党参健脾益气,固护肺卫之气,增强御邪之力,兼可解毒排脓;辛夷花、苍耳子宣通鼻窍、祛风利湿;鱼腥草、黄芩消肿排脓、清热解毒;白术增强健脾益气之力,当归活性行血,促进血行;甘草调和药性。全方标本兼治,兼顾扶正及祛邪,可达健脾益肺、祛湿排脓、清热解毒之效,恢复鼻窍通畅,使诸证自除。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黄芪可改善免疫功能,调节自身免疫功能并抑制免疫炎症反应;辛夷花可改善微循环、降低鼻黏膜血管通透性,减轻黏膜充血并减少渗出;苍耳子可稳定肥大细胞膜,抑制环磷酸腺苷,对抗免疫炎症反应;黄芩具有较好的消炎、抗菌、镇痛作用,对多种致病菌有较强的抑制力,能加快鼻黏膜炎症消退。全方能有效调节免疫,增强局部及全身免疫功能,改善鼻黏膜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和消退,达到确切治疗作用。
 
  ECP由活性嗜酸性粒细胞释放,可促使组胺的释放并导致鼻黏膜免疫炎症反应进展。在变应原刺激下,机体可释放TIgE,致使免疫炎症反应进展,而IL-6是重要的炎症参与和促进因子。三者可共同导致CRS病情发生发展。本研究结果证实鼻渊汤辨证加减治疗对CRS有确切治疗作用,发挥了中医辨证治疗的优势,提高了根治效果。
 
  综上所述,鼻渊汤辨证加减治疗CRS的效果确切,能发挥较强的药理作用,且能提高对CRS的针对性治疗作用,有效对抗免疫炎症反应并缓解症状,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吉树宏,候艳丽,包建红.鼻渊汤辨证加减结合西医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效果评价[J].甘肃科技,2022,38(22):117-119.
 
  [2]郑凌云.鼻渊汤辨证加减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药学药理分析[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23,38(2):8-10,14.
 
  [3]曹丽华.鼻渊汤辨证加减联合西医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疗效分析[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5,2(8):34,36.
 
  [4]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鼻科组,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2年,昆明)[J].中国医刊,2013,48(11):103-105.
 
  [5]安静.鼻渊汤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鼻黏膜清除功能及TIgE、ECP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1,19(11):57-59.
 
  [6]姚秀丽.加减鼻渊汤联合西医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7,32(3):411-412.
 
  [7]王立.加减鼻渊汤联合西医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47):157,162.
 
  [8]朱钦源,肖红英.肺炎支原体感染性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接受自拟中药鼻渊汤联合阿奇霉素肠溶片治疗的效果评价[J].药品评价,2018,15(24):55-57.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8123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