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采取酸枣仁汤联合耳穴揿针治疗的效果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5-02-07 16:29:4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摘要]目的探讨酸枣仁汤联合耳穴揿针疗法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3年3月济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5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采用酸枣仁汤联合耳穴揿针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8.00%(49/50),高于参照组的84.00%(4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82,P<0.05)。研究组的各项睡眠质量指数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酸枣仁汤联合耳穴揿针疗法用于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的临床治疗,可提升疗效以及安全性,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关键词]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酸枣仁汤,耳穴揿针,治疗效果,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不良反应
 
  缺血性脑卒中作为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疾病一种,呈现出较高的发病率[1]。此类患者较易表现出系列并发症的情况,以失眠的出现较为常见[2-3]。其主要因为卒中后脑内神经递质呈现出系列变化导致[4-5]。失眠的出现不但会导致此种疾病预后受到影响,而且会对患者的情绪状态以及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对此,临床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患者展开临床治疗,意义显著[6]。本研究旨在探讨临床选择酸枣仁汤联合耳穴揿针方法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3年3月济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00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参照组、研究组,每组50例。参照组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64~89岁,平均(72.25±3.19)岁。研究组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65~89岁,平均(72.27±3.1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经临床系统诊断确诊;年龄>60岁;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配合度较低者;存在沟通问题以及精神问题者;肝肾功能障碍者。
 
  1.3方法
 
  参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使用右佐匹克隆药物(国药准字H20120001,规格:3 mg)治疗,3 mg/次,1次/d,睡前服用。
 
  研究组采用酸枣仁汤+耳穴揿针治疗。①酸枣仁汤包括知母、酸枣仁以及川芎各15 g,甘草6 g,茯苓10 g,水煎熬300 mL,1剂/d,150 mL/次,2次/d。②耳穴揿针主要针对患者的心、神门、交感以及内分泌等系列耳穴展开揿针治疗。使用一次性无菌揿针在对应穴位刺入治疗,2 min/次,3次/d,完成后适当按压。
 
  两组患者均治疗10 d。
 
  1.4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疗效:显效:患者的失眠症状以及病情状况均得以显著缓解;有效:患者的失眠症状以及病情状况均得以缓解;无效:患者的失眠症状以及病情状况均无好转。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比较两组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包括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效率、入睡时间、催眠药物、睡眠障碍、日间功能等维度,每个维度0~3分,分数越高则睡眠质量越差。
 
  比较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不良反应包括皮疹、恶心呕吐以及乏力。
 
  1.5统计方法
 
  选择SPSS 23.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经Shapiro-Wilk检验,满足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数据(PSQI评分)用(±s)表示,组间比较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行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疗效以及不良反应)以例数(n)和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
 
  2.2两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
 
  研究组各项PSQI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
 
  3讨论
 
  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而言,较易表现出失眠并发症的情况[7]。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疾病出现后,对患者造成的威胁进一步增加,所以需采取有效措施展开对应治疗[8-12]。常规治疗的效果不佳。在此种情形下,中医治疗,呈现出显著的治疗优势,在疾病治疗中,表现出的价值明显[13-14]。
 
  本研究中,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8.00%)高于参照组(84.00%)(P<0.05),与王鑫等[15]研究结论一致,该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45%)高于对照组(77.27%)(P<0.05)。分析原因:酸枣仁汤可以获得清热降燥以及养血安神的治疗效果。其处方中应用酸枣仁,可以获得宁心安神以及养心补肝的治疗作用;知母可滋阴润燥、清热泻火;茯苓健脾宁心、利水渗湿;川芎可活血行气、止痛;甘草可以清热解毒、补脾益气、止痛。在此基础上,耳穴揿针的有效应用,可充分刺激患者的耳部穴位,可对患者的穴位进行有效刺激,对经络实施有效调节,从而确保患者的神经功能获得改善,保证患者的血液循环获得改善。二者联合,标本兼治,可以将彼此的治疗优势进行充分结合,从而对疾病做到根本性治疗,将整体治疗水平明显提升,对患者的预后提升发挥明显的促进作用,获得理想的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治疗效果。
 
  研究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析此种结果原因为,传统西药应用,往往会表现出耐药性、依赖性以及日间嗜睡等系列现象。而酸枣仁汤以及耳穴揿针方法的联合应用,能够依据自然疗法对人体机能实施调节,对于此类副作用可以充分避免。此种联合疗法可将睡眠质量显著提升,将不良反应减少,确保整体治疗安全性显著提升。进一步表明临床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患者在治疗期间,将酸枣仁汤以及耳穴揿针方法充分结合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临床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患者在治疗期间,将酸枣仁汤以及耳穴揿针方法充分结合,可提升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还可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参考文献]
 
  [1]付小丽,潘倩,杨梦玲,等.耳针辅助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原发性失眠患者的效果[J].中国疗养医学,2023,32(7):731-734.
 
  [2]乔敏.不同手法耳穴压豆联合归脾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2,20(18):3401-3404.
 
  [3]刘洋,董旭,郑应康,等.耳穴结合五音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世界中医药,2023,18(1):146-153.
 
  [4]程国辉,钱剑宁,邓永杰.米氮平联合右佐匹克隆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伴失眠的疗效分析[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2,9(12):2245-2248.
 
  [5]甄作睿.小脑顶核电刺激联合阿普唑仑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症的效果分析[J].新疆医学,2022,52(5):548-551.
 
  [6]陈艳.活血安神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瘀血内阻型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22,38(8):1298-1299.
 
  [7]李娇娇.肝肾养护针刺法联合谷维素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失眠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2,20(5):131-134.
 
  [8]张华军,岳丽军,马倩,等.择时耳穴压豆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的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37(2):1198-1200.
 
  [9]陈金.针药联合治疗中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2,20(13):58-61.
 
  [10]杨倩,马付玉,王洁.百乐眠胶囊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继发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多导睡眠图参数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15):28-30,34.
 
  [11]金微微,凌婷婷,王莉莉,等.芳香药枕联合引阳入阴推拿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22,29(3):421-423.
 
  [12]秦勇,周一心,孟凡萍,等.脑安宁合剂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肝肾不足型失眠病人睡眠质量及神经递质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3,21(20):3824-3827.
 
  [13]温艳龙.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失眠治疗的中西医治疗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2,22(89):21-24.
 
  [14]黄启勇,覃瑞明,文润嘉.瑶药药枕对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23,21(8):153-156.
 
  [15]王鑫,刘姿瑶,阎丽媚.酸枣仁汤联合耳穴揿针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3,21(11):117-119.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8107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