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结构式心理干预模式用于尿动力学检查患儿对躯体性应激反应及检查效果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5-01-16 17:32:4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摘要】目的:探讨结构式心理干预模式在尿动力学检查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无锡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42例接受尿动力学检查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71例)和干预组(7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结构性心理护理干预模式。观察两组躯体性应激反应、检查配合度、检查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检查前10 min两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水平均高于检查前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前10 min干预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检查配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测量时间短于对照组,测量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检查相关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构性心理干预模式能够减轻尿动力学检查患儿的躯体性应激反应,提高患儿检查配合度,有助于缩短测量时间,减少测量次数,并可减少检查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结构式心理干预,尿动力学检查,躯体性应激反应,配合度,检查效果
 
  尿流动力学检查是一种通过测量尿路各部位压力、尿液流出速度、流量及生物电活动来评估尿液排出功能的检查方法[1]。该项检查通常用于评估尿路梗阻、尿失禁等尿液排出功能障碍的疾病。儿童常可出现夜间遗尿症、尿频、尿痛及尿失禁等症状,尿流动力学检查能够进一步检查患儿排尿功能,以指导临床治疗[2]。然而,尿流动力学检查作为一种侵入性检查,需经尿道向膀胱内插入双腔测液管,并通过肛门置入直肠导管,插管操作可能会导致黏膜出血,引起疼痛[3]。由于患儿年龄较小,对尿动力学检查相关知识缺乏充分了解,很容易出现紧张、恐惧及焦虑等负性情绪,引发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躯体性应激反应,降低患儿检查配合度和依从性,可能会导致检查时间延长或检查失败,不得不进行二次检查,增加不必要的检查费用[4]。同时,患儿的应激反应与低配合度还可能导致相关不良反应增加,影响检查安全性,因此,加强对尿流动力学检查患儿的心理护理十分必要和重要。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强调尿流动力学检查前的配合指导,对于患儿的心理护理不到位且系统性不足。结构式心理护理以心理支持为基础,综合应用多种心理干预措施,促进健康教育、应激处理以及应对技巧等的融合,为患儿提供信息支持和干预,以调节情绪与身心状态,可促进尿流动力学检查患儿应激反应的减轻及检查的顺利进行[5]。故本研究尝试在尿流动力学检查患儿中应用结构性心理干预模式,观察其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无锡市儿童医院收治的142例接受尿动力学检查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71例)和干预组(71例)。对照组男46例,女25例;年龄6~12岁,平均年龄(9.34±1.05)岁;检查原因:夜间遗尿症25例,尿频30例,尿痛10例,尿失禁6例。干预组男44例,女27例;年龄7~12岁,平均年龄(9.57±1.23)岁;检查原因:夜间遗尿症22例,尿频31例,尿痛12例,尿失禁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存在不同程度的排尿异常症状,拟在本院接受接受尿动力学检查,患儿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并发肝、肾、心等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并发尿道外伤或尿路感染,伴有认知障碍、精神障碍或患精神系统疾病,视力及听力障碍或不具备正常沟通交流能力。
 
  1.3方法
 
  所有患儿均通过尿动力学分析仪[领汇医疗科技(武汉)有限公司;LUD4100]及专用检查导管实施尿动力学检查。检查前指导患儿以平常体位排尿,对其自由尿流率进行测定,之后协助患儿取截石位,予以消毒,将6F双腔测压管经尿道向膀胱内插入,经肛门置入直肠导管,将表面电极粘贴在患儿肛门外括约肌附近,对其残余尿进行测量,按照10~30 min的速度经注水腔向患儿膀胱内进行无菌生理盐水灌注,观察其膀胱感觉,并在停止灌注后测定其静态尿道压力。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1)健康教育。在进行尿动力学检查之前,提前向患儿及家属解释检查的目的、过程和可能出现的不适感,以增进其了解,改善其配合度。向患儿及家属说明检查前相关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例如叮嘱患儿检查前摄入适当的水分和食物,以确保检查中能够正常排尿。(2)心理疏导。在整个检查过程中给予患儿足够的心理支持和安慰,主动与患儿交谈,给予语言上的疏导和鼓励,帮助其保持放松和合作。(3)环境护理。确保检查室的环境整洁、安静和温暖,为患儿创造一个舒适的检查环境。(4)临床监测。在检查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反应,记录尿量、排尿时间以及其他相关的观察数据,以便医务人员进行后续的分析和处理。
 
  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结构性心理护理干预模式:(1)检查前准备。护理人员面带微笑,热情、亲切接待患儿及其家属,主动与患儿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其性格特点及爱好,拉进与患儿之间的距离,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通过与患儿进行交谈,了解其真实想法与心理活动,鼓励其说出内心的担忧与害怕,针对患儿提出的提问进行及时、耐心解答,消除其疑虑,并给予患儿充分的鼓励和安慰,缓解其焦虑及紧张感。可安排已经顺利完成检查的患儿现身说法,录制小视频,分享检查心得体会,在患儿检查前让其观看视频,使其了解检查配合方法与技巧,并增强其信心。进一步强化对患儿及家属的健康宣教,通过文字、语言、图片、漫画及小视频等形式进行尿动力学检查相关知识普及和宣教,使其了解该项检查的实施目的、操作过程、注意事项及配合技巧等。提前告知患儿检查中可能会出现的不是感觉,让其做好心理准备。叮嘱家属给予患儿充分陪伴和关心,给予患儿温暖和安全感,减轻其负性情绪。(2)检查中护理。检查过程中,注意保护患儿隐私,避免不必要的躯体暴露,给予患儿充分尊重。根据患儿偏好,提前准备一些轻快、舒缓的音乐,在检查中进行播放,同时指导患儿渐进式地进行呼吸放松和想象放松,正确进行深呼吸,并尝试将注意力放在呼气和吸气的动作上,可让患儿默数呼气和吸气的次数,或引导其想象一些美好的过往和经历,分散其注意力,使其保持身心放松。针对患儿尿流率进行测定时,注意向其说明憋尿的重要性,使其意识到尿量不足可能会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检查期间护理人员可主动与患儿沟通交流,转移其注意力,以缓解其检查中的不适感。(3)检查后护理。检查结束后,护理人员需向患儿与家属讲明检查后相关注意事项,叮嘱患儿多饮水,每日饮水量可控制在2~3 L之间,以促进排尿。根据需要予以患儿口服抗生素2~3 d,有效预防尿路感染,告知家属若患儿出现体温升高、排尿困难或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1.4观察指标
 
  (1)躯体性应激反应。检查前1 d和检查前10 min,使用医用全自动电子血压计[爱安德电子(深圳)有限公司;TM-2657VP]检测患儿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通过非接触式心率呼吸记录仪(广西迈迪加医疗科技有限公司,SM100)测量患儿心率水平。(2)检查配合度。林琳等[6]研究评估患儿检查依从性,安排1名护理人员负责观察患儿检查过程与表现,根据其检查中配合程度评估其检查依从性。优:患儿能够顺利完成检查,检查过程中能够主动配合完成医护人员所有指令;良:患儿能够完成检查,检查过程中基本能够配合完成医护人员大部分指令;差:患儿未能顺利完成检查,检查过程中无法遵循医护人员指令配合检查操作。检查配合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3)检查效果。观察两组尿动力学检查时间,统计其测量次数。(4)不良反应。观察两组患儿检查相关不良反应(疼痛、出血、感染及膀胱刺激征)发生情况。
 
  1.5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M(P25,P75)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规律的计量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
 
  2结果
 
  2.1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水平比较
 
  两组检查前1 d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检查前1 d相比,两组检查前10 min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检查前10 min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2.2两组检查配合度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检查配合优良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
 
  2.3两组测量时间与测量次数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测量时间更短,测量次数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
 
  2.4两组检查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干预组检查相关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
 
  3讨论
 
  尿动力学检查是评估患儿尿液排泄功能时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在进行该项检查时,患儿可能会出现疼痛等不适感,并可伴有紧张、焦虑等情绪,可能影响检查的顺利进行和检查效果[7]。因此,心理护理在尿动力学检查过程中非常关键[8-9]。结构性心理护理干预模式作为一种基于心理支持理论的综合性心理护理模式,可将应对技巧、患者应激处理以及健康教育等进行结合,心理护理干预更具针对性、系统性和有效性。本研究结果发现,两组检查前10 min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水平均较检查前1 d升高,其中对照组升高幅度更大,干预组变化不明显,而干预组检查前10 min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尿动力学检查对于患儿来说可能是一项新的、不熟悉的检查项目,这种陌生和不确定性可能导致患儿出现焦虑和紧张情绪,导致交感神经系统激活,进而引起血压及心率的升高随着检查时间逐步推近,患儿的紧张和焦虑情绪往往越来越明显,因而患儿接受尿动力学检查前10 min的血压及心率水平较检查前1 d高。结构性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强调与患儿的情感连接和沟通,护理人员可与患儿建立良好的关系,表达对他们的关心和理解,提供情感上的支持,从而减轻患儿的紧张和焦虑情绪,避免血压和心率的大幅度升高。张振康等[10]研究发现,结构性心理护理用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可促进患者术后不良心理状态的改善,虽然该研究对象并非本文中的尿动力学检查患儿,但均属于对侵入性操作患者心理状态的观察和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证实结构性心理护理对患者心理状态有调节作用。在尿动力学检查前,结构性心理护理通过图片、视频等多样化方式加强对患儿与家属的健康宣教,能够让患儿直观了解和掌握尿动力学检查相关知识和配合方法,再加上科学的心理疏导,有利于缓解患儿焦虑等不良情绪,增强其信心,从而减轻患儿躯体性应激反应,抑制血压和心率的大幅变化。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检查配合优良率较对照组高。结构性心理护理强调在检查前向患儿提供多样化的健康教育和亲切的沟通交流,可向患儿和家长提供关于尿动力学检查的详细信息和解释,可帮助消除其疑虑和不安感,使其更愿意参与和配合检查[11]。检查过程中,注意保护患儿隐私,可让患儿感受到被充分尊重,避免引起其不适。尿动力学检查可能会引起一些不适或疼痛感,特别是对于儿童来说。结构性心理护理在检查中,通过指导患儿正确深呼吸、放松练习,可帮助分散患儿注意力,减轻患儿不适和疼痛感,从而提高其配合度。同时,检查中向患儿强调憋尿的重要性,可使患儿自觉配合憋尿及相关检查操作,进一步提高其检查配合度。刘丽琴等[12]研究指出,围检查期预见性干预能够提高前列腺增生患者尿动力学检查依从性,虽然该研究中采用的干预方法与本研究有所不同,但该研究中的预见性干预强调在检查前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和情绪干预,在护理内容上与结构性护理中的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相抵,均有利于改善患者检查依从性。本次研究显示,干预组测量时间较对照组短,测量次数较对照组少。结构性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儿减少焦虑和恐惧感,改善其检查配合度,提高检查效率和质量,从而缩短测量时间,减少测量次数。结构性心理护理中,通过综合运用情绪调节、健康教育等方法,患儿可以更轻松地接受检查,从而缩短整个检查过程所需的时间。简雪丽等[13]研究指出,精细化护理用于男性排尿功能障碍行尿流动力学检查患者,可患者检查耗时,提示良好的护理方法确实能够帮助缩短尿动力学检查耗时。郭晶平等[14]研究认为,语言沟通结合心理支持可提高前列腺增生患者尿动力学检查效率,本研究中的结构性心理护理内容同样包含语言沟通与心理支持措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证实结构性心理护理可能有助于提高尿动力学检查效率。本研究中,干预组尿动力学检查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结构性心理护理能够为患儿提供情绪支持,帮助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适感和情绪波动。通过与护理人员建立信任关系并获得情感上的支持,患儿更容易应对不适感,并科学、准确配合检查操作,减少了疼痛等检查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检查后通过指导患儿充分摄入水分,多排尿,遵医嘱口服抗生素等,能够有效预防感染,同时减少膀胱刺激征,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钟玫等[15]研究显示,维导图联合正性心态重塑策略可促进尿动力学检查患者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降低。这说明,良好的心理干预措施确实能够促进尿动力学检查相关不良反应的减少,而结构式心理护理干预作为一种心理干预手段,对于尿动力学检查相关不良反应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综上,尿动力学检查患儿采用结构性心理干预模式,可帮助缓解躯体性应激反应,改善患儿检查配合度,减少测量时间和测量次数,同时有助预防检查相关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张丹亭.优质护理在前列腺增生患者尿流动力学检查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3,34(7):1096-1098.
 
  [2]SANGYEOP L,JUNHYUNG M,SEUNGCHUL S,et al.Continuous body impedance measurement to detect bladder volume changes during urodynamic study:a prospective study in pediatric patients[J].Neurourology and Urodynamics,2020,40(1):421-427.
 
  [3]简雪丽,辛月.基于尿流动力学检查的精细化护理对男性排尿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9,9(16):183-185.
 
  [4]周娟,诸纪华,郑智慧,等.情景模拟演练在儿童尿流动力学检查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22,21(6):29-31.
 
  [5]邵静茹,杨琼,田海霞.结构式心理护理在早期甲状腺癌筛查者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22,31(22):4198-4201.
 
  [6]林琳,李盼盼,王宽,等.综合护理干预在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前尿动力学检查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21(13):146-147.
 
  [7]李丽,梁伟霞.静默疗法对尿动力学检查患者生理和心理应激反应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1,37(19):1496-1501.
 
  [8]刘丽丽,陈世超.思维导图辅助微信平台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尿流动力学检查质量及配合度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22,46(22):2747-2749.
 
  [9]张贝贝,董英慧.语言沟通联合心理支持应用于BPH患者尿动力学检查中的价值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24):3488-3489.
 
  [10]张振康,司俊华,苏磊磊.结构性心理护理联合渐进式康复干预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术后心理状态、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3,42(10):1783-1787.
 
  [11]王君,丁艳.腹部手法按压联合结构式心理护理对电子结肠镜检查患者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3,42(11):1990-1993.
 
  [12]刘丽琴,张敏,吴剑.尿动力学围检查期预见性干预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病人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21,19(2):232-236.
 
  [13]简雪丽,辛月.基于尿流动力学检查的精细化护理对男性排尿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9,9(16):183-185.
 
  [14]郭晶平,朱守林,孙尉哲,等.语言沟通与心理支持在前列腺增生患者尿动力学检查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30):3954-3958.
 
  [15]钟玫,叶芳香,吴国兴.思维导图联合正性心态重塑策略在尿动力学检查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18):80-83.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80845.html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