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MRI 在膝关节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8-09-15 11:53:5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讨 MRI 在膝关节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 26 位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13 例。对照组采用 DR 平片检查,观察组则采用 MRI 检查,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检出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软骨、肌腱、半月板及滑膜损伤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 MRI 检查来诊断膝关节隐匿性骨折能够显著提高检出率,有利于疾病的尽早诊断与治疗。

关键词:膝关节隐匿性骨折;DR 平片检查;MRI 检查;检出率

本文引用格式:侍明杰 .MRI 在膝关节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8(69):170.

\
 
0引言

隐匿性骨折指的是采用常规的检查方法例如 X 线检查很难发现,需要在一段时间后或是采用其他的影像学方法才能诊断出的一种骨折,这种骨折若是得不到及时的诊断治疗,会使得治疗延迟,导致治疗效果降低,给患者造成较大的身心健康影响。因此,研究更为有效的诊断方法是极为重要的 [1]。本研究中探讨了 MRI 在膝关节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具体结果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我院于 2015 年 2 月至 2018 年 2 月 26 位最终诊断为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患者,其中男 14 例,女 12 例,年龄  21~68 岁,平 均(44.5±23.5)岁。所有患者均存在如膝关节疼痛、活动困难及红肿等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临床症状,并已被确诊为膝关节隐匿性骨折,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13 例。对照组中男 6 例,女 7 例,年龄23~68 岁,平均(45.5±22.5)岁。观察组中男 8 例,女 5 例,年龄 21~64 岁,平均(42.5±21.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型号为 Definium 6000 全数字化 X 线摄影系统(通用电器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进行 DR 平片检查,具体方法为:对患者的膝关节进行正侧位的摄影,若在摄影中观察到患者膝关节的周边关节存在模糊的阴影或是轻微裂痕,就能够判断为膝关节隐匿性骨折。

观察组采用的是 MRI 检查,具体采用的是 Signa HDxt 1.5T 核磁共振扫描仪(GE 公司)对膝关节与周边的组织实施轴位、矢状位与冠状位的扫描。参数设置:OSag  T1   FSE,TR/ TE=475/10.2ms;OSag fs PD,TR/TE=2680ms/25ms;OSag T2  fs FSETR/TE=2680ms/42ms;Cor fs PD,TR/TE=2300ms/25ms; OAx fs PD frFSE,TR/TE=3260ms/25ms;扫描层间距 1mm,扫描层厚 4mm,FOV 20cm。扫描时若观察到膝关节的 T1WI 发现线状、片状的低信号,T2WI 发现高信号,STIR 明显高信号,就能够将其诊断为膝关节隐匿性骨折 [2]。

1.3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疾病检出率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利用 SPSS20.0 软件对研究的相应数据进行分析,用卡方和(%)分析计数资料;用 t 和( ±s)分析计量资料,若结果显示 P<0.05,则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 1 所示。

\
 
3讨论

隐匿性骨折是我国骨折类型中常见的一种,工伤、车祸等是常见的致病原因,这种疾病出现的局灶性骨破坏、骨小梁中断与压缩、骨髓腔局限性水肿与充血等症状会给患者的身心造成极大的影响。并且由于大多患者都没有做到尽早诊断与治疗,使得发生较多的并发症,例如持久性疼痛、水肿与关节腔出血等,对患者的膝关节功能造成严重损害。常规的诊断方法例如 X 线检查对其诊断效果差,得出的检出率低,导致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无法得到尽早的治疗,延误病情, 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对其诊断方法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也需要对其实施全面分析 [3]。

DR 平片检查应用数字化摄影系统,与常规的 X 线检查相比提高了图像对比度与分辨率,对图像的处理也有所提高,能够减少骨创伤中的误诊率,但是其仍旧是多组织的重叠投影, 投照部位比较厚与所摄影的骨部位不规则等情况时,出现误诊的情况也较多,因此还需研究出更为有效的诊断方法。

MRI 检查又被称作磁共振成像,它充分利用了原子核自旋运动的特点,在外加磁场中通过射频脉冲发出信号,再利用探测器来进行检测与录入计算机,并通过计算机转换处理,最后在屏幕上显示出图像。这种检查方法对骨髓损伤检测的灵敏度高,且扫描的范围广、层次多,因此其用于诊断膝关节隐匿性骨折也有较好的诊断效果,能够有效提高该病的检出率 [4]。

本研究中对照组采用DR 平片检查,观察组则采用 MRI 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膝关节隐匿性骨折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采用 MRI 检查来诊断膝关节隐匿性骨折能够有效提高诊断效果,取得高检出率。

综上所述,采用 MRI 检查来诊断膝关节隐匿性骨折能够有效提高诊断效果,实现对该病的早诊断、早治疗,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避免出现更为严重的并发症,造成严重后果。因此,MRI 在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印群 . 浅谈 MRI 检查在诊断膝关节隐匿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J]. 当代医药论丛 ,2016,14(23):101-102.
[2]陈玉权 , 吴勇江 . 多层螺旋 CT 与 MRI 对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比较 [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7,14(6):252-254.
[3]刘婕 , 肖锡昌 , 刘成磊 . 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影像诊断分析 [J].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6,17(6):484-487.
[4]李健 .64 层螺旋 CT 联合 MRI 在隐匿性骨折中的临床诊断价值[J]. 中国实用医刊 ,2016,43(16):118-119.

《MRI 在膝关节隐匿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0915/20180915115458318.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802.html

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