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比较经颈侧方入路甲状腺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单侧甲状腺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甘肃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20例单侧甲状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样本纳入时间分组,其中2022年1—12月60例患者为参照组,实施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2023年1—12月60例患者为研究组,实施经颈侧方入路甲状腺小切口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相关治疗指标、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创面美观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切口长度短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 d、3 d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创面美观满意度总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相比,对单侧甲状腺肿瘤患者实施经颈侧方入路甲状腺小切口手术治疗,可取得更为理想的疗效,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等,减轻患者应激反应及疼痛程度,进而可有效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且术后创面美观度相对较高。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经颈侧方入路甲状腺小切口手术,传统甲状腺手术,疼痛程度,并发症
甲状腺肿瘤多为良性,其女性群体多发病率较高,与碘元素摄入、遗传、基因等因素有关[1]。甲状腺肿瘤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但若未及时治疗,则可引起疾病进一步恶化,逐渐出现增生、增大、疼痛及压迫的情况,在颈部表面出现肿块,而随着肿块的增大会进一步压迫支气管及神经系统,出现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等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3]。目前,临床治疗甲状腺肿瘤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既往临床实施传统开放式甲状腺手术治疗,具有术野清晰等特点,可充分暴露病灶组织,并进行有效切除,但采用该种术式进行治疗创伤性相对较大,易引起患者发生严重应激反应,增加术后疼痛程度,手术切口位于胸部、切口较长,术后易产生瘢痕,整体美观性差。因此,还需寻找更为有效、美观的治疗方式[4-5]。近年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发展,经颈侧方入路甲状腺小切口手术治疗方式逐渐得以运用到临床中,具有创伤小、易操作、美观度高等优势,可有效满足临床治疗需求[6]。基于此本研究将选取甘肃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20例单侧甲状腺肿瘤患者为对象,就经颈侧方入路甲状腺小切口手术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究,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单侧甲状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1)纳入标准:①经临床诊断为甲状腺肿瘤;②单侧病变;③肿瘤直径≤4 cm;④符合相关手术指征。(2)排除标准:①恶性甲状腺肿瘤需进行全甲状腺切除;②既往存在甲状腺手术史、颈部手术史或放化疗疾病史;③巨大胸骨后甲状腺肿;④对麻醉药物过敏,无法实施手术治疗;⑤合并凝血功能障碍、全身性感染疾病;⑥合并其他恶性肿瘤;⑦合并心肝肾脾肺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⑧合并精神类或认知类疾病,无法配合研究工作正常开展。根据样本纳入时间分组,其中2022年1—12月60例患者为参照组,2023年1—12月60例患者为研究组。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研究开展前已提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知情自愿参与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指导患者取仰卧位接受治疗,麻醉成功后将患者患侧肩部垫高,使头偏向健侧,随后于胸骨切迹入路,在胸骨切迹上方2 cm处做切口,切口长约7 cm,随后逐层切开皮瓣、皮下组织,并使用电刀游离皮瓣、将颈深筋膜部位切开,对颈前肌群进行钝性分离,充分显露甲状腺组织后做动静脉结扎处理,分离甲状腺上、下极血管,做好喉返神经、甲状旁腺保护措施。随后根据肿瘤病灶大小、具体位置、性质等情况确定切除方式,如患者为良性肿瘤,则对其实施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若为恶性肿瘤,则对其实施甲状腺腺叶+峡部切除术+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完全清除病灶组织后再次对喉返神经完整性及甲状旁腺完整性进行检查,检查良好放置引流管,使用无创缝合线间断内翻缝合,结束手术治疗。
研究组实施经颈侧方入路甲状腺小切口手术治疗,手术麻醉方式、体位选择等同参照组,体位摆放正确后于患者患侧锁骨上方2 cm处进行手术入路,做一条长约4 cm顺皮纹斜切口;随后依次切开皮瓣、皮下组织,进行皮瓣游离及悬吊,对带状肌与胸锁乳突肌之间间隙进行分离,对甲状腺组织做动静脉结扎处理,分离甲状腺上、下极血管,做好喉返神经、甲状旁腺保护措施等。后续同参照组,同样根据患者肿瘤性质、病灶大小、位置等内容选择手术切除方式,完全清除病灶组织后再次对喉返神经完整性及甲状旁腺完整性进行检查,检查良好放置引流管,使用无创缝合线间断内翻缝合,结束手术治疗。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相关治疗指标:统计记录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2)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于术后1 d、术后3 d进行评估,总分值10分,分值与疼痛程度成正比。(3)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记录两组发生颈部紧缩感、吞咽不适、切口水肿情况,并计算并发症总发生率。(4)术后创面美观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术后创面美观满意度问卷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调查表主要涉及切口美观,总分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对术后创面美观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相关治疗指标对比
研究组患者切口长度短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对比
研究组患者术后1 d、3 d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4两组术后创面美观满意度评分对比
研究组患者术后美观满意度评分为(90.04±5.13)分,较参照组的(81.79±4.95)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64,P<0.001)。
3讨论
甲状腺肿瘤为临床常见疾病,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近年随着外界生存环境的改变及工作、生活压力的不断变大,甲状腺肿瘤疾病发病率逐年提升,且逐渐趋于年轻化[7]。甲状腺肿瘤可分为良性及恶性肿瘤,其中以良性肿瘤居多,虽良性肿瘤疾病进展较为缓慢,大部分患者预后的效果较好,但部分单发性甲状腺良性肿瘤可能产生甲亢相应的症状,且有一定的癌变率,持续增大、病变后,有可能转化为恶性肿瘤[8]。大部分甲状腺恶性肿瘤虽属于低度恶性肿瘤,但随着疾病进一步恶化,可逐渐出现增生、增大、疼痛、压迫支气管及神经系统等情况,且疾病进展到晚期还会侵犯到颈丛或神经节而造成阻塞压迫,出现Horner综合征,或是发生远处转移,最终危及患者生命健康安全[9]。因而,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及早诊断出肿瘤疾病,再有针对性地对病灶部位进行切除,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疾病进展,对于临床救治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临床治疗甲状腺肿瘤疾病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治疗方式较多,其中传统开放式甲状腺切除手术应用较为广泛,具有术野清晰等特点,医师能在直观下进行手术操作,可有效切除病灶组织及进行淋巴结清扫等。但随着临床应用及研究工作的推进,发现该种治疗方式创伤性明显较大,术中需对皮瓣组织进行大范围游离,易对颈浅静脉等产生损伤,导致术后出现水肿情况,而术中切断颈前肌、颈阔肌等组织,易引起术后各层次之间发生粘连现象,进而影响颈部正常功能,出现颈部疼痛、紧缩感等并发症,不利于预后。因而,还需寻找更为高效、安全的治疗方式[10]。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切口长度短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术后1 d、3 d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参照组,且并发症发生低于参照组。这一结果提示,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相比,对单侧甲状腺肿瘤患者实施经颈侧方入路甲状腺小切口手术治疗,可取得更为理想的疗效,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等,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分析原因为:实施经颈侧方入路甲状腺小切口手术治疗,手术入路主要从经胸锁乳突肌与带状肌之间间隙进行,做切口分离胸骨甲状肌、胸骨舌骨肌后沿着颈部血管组织进行游离,手术过程中能很好地暴露喉返神经、甲状旁腺、甲状腺上下极等重要组织与结构,便于医师直观下进行精准操作,进而可有效清除病灶组织[11];并且实施经颈侧方入路甲状腺小切口手术治疗,手术入路位置皮肤弹性良好,手术时可利用皮肤拉钩进行配合,使切口能向上下左右牵拉移动,能有效暴露喉返神经全长、气管旁、气管食管沟、气管前等位置,进而可取得与传统开放式治疗相同的暴露效果,利于医师进行操作[12]。在王智勇等[13]的研究中,研究组患者切口长度(4.23±0.78)cm,术中出血量(10.38±1.72)mL,手术时间(74.94±9.45)min及住院时间(3.32±0.97)d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同时,实施经颈侧方入路甲状腺小切口手术治疗,在手术治疗过程中,无须大范围对皮瓣组织进行游离及切断带状肌等,手术创伤明显较小,不仅可有效减轻患者术中发生应激反应,降低术后疼痛程度,还能减少术后深浅组织粘连引发颈部出现紧缩感,或是出现颈部水肿等并发症[14]。
此外,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术后创面美观满意度评分高于参照组,这一结果提示,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相比,对单侧甲状腺肿瘤患者实施经颈侧方入路甲状腺小切口手术治疗,可取得更为理想的疗效,利于提高创面美观度,进而可取得患者较高的满意度。分析原因为:近年随着美观、微创化等思想观念的提高,人们对于手术创面美观性有了一定的要求,因而在能有效切除病灶组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创面美观性逐渐成为临床治疗要求之一[15]。对于单侧甲状腺肿瘤患者而言,既往临床实施传统开放性甲状腺手术治疗方式能较好地切除病灶组织,但手术切口较长,美观性较差,且手术切口位于胸骨正上方,此处多为瘢痕好发区,术后容易发生瘢痕疙瘩或增生性瘢痕,极大地影响美观性,患者接受度较低。与之相比,实施经颈侧方入路甲状腺小切口手术治疗,手术所选择切口相对英明,位于患者颈部外下方,此处不仅皮肤相对松弛、弹性高,张力还相对较低,可有效避免术后发生瘢痕增生等影响,进而可有效提高创面美观及平整性,美观性相对较高,尤其是对于女性患者而言,该位置术后可有效被衣服所覆盖,可有效降低其心理压力;并且手术所做切口明显较短,术后同样可减少瘢痕长度等,美观性较高。
综上所述,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相比,对单侧甲状腺肿瘤患者实施经颈侧方入路甲状腺小切口手术治疗,可取得更为理想的疗效,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等,减轻患者应激反应及疼痛程度,进而可有效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且美观度相对较高。
参考文献
[1]田文,王冰.甲状腺癌根治术关键技术标准及评价[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4,44(1):38-42.
[2]谢秋萍,王平.分化型甲状腺癌全腔镜下择区性颈侧区清扫的发展[J].中华外科杂志,2024,62(1):39-43.
[3]唐杰,历芝,魏万,等.颈侧胸锁乳突肌前缘入路术式治疗单侧甲状腺癌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临床新医学,2023,16(10):1048-1052.
[4]井溢鑫,丁一鸣,周晶,等.无注气经颈侧腔镜胸锁乳突肌后下入路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23,37(9):691-694.
[5]邬一军,朱峰,田赫迪.甲状腺手术切口入路的发展[J].浙江医学,2021,43(20):2159-2161,2168.
[6]孙滨,郭伯敏,康杰,等.颈侧区入路小切口甲状旁腺切除术治疗单发性甲状旁腺腺瘤[J].医学研究杂志,2017,46(12):124-128.
[7]呼昱衡,闵逸洋,赵宁.不同入路下甲状腺癌颈侧区淋巴结清扫并发症的研究现状[J/OL].手术电子杂志,2023,10(3):68-71.
[8]王加祥.无充气经腋窝入路腔镜下甲状腺肿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4,22(7):86-89.
[9]陈晓红,丁一鸣,周晶,等.经颈侧胸锁乳突肌后下入路无注气腔镜甲状腺手术[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23,30(6):341-343.
[10]黄海,陈欣欣,马宇园,等.经胸锁乳突肌肌间入路甲状腺癌根治手术的临床观察[J].现代肿瘤医学,2020,28(23):4069-4072.
[11]宋靖宇,孔令泉,李凡,等.颈侧小切口行甲状旁腺切除术临床观察性研究[J].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2022,16(4):416-420.
[12]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甲状腺外科医师委员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甲状腺疾病专业委员会.颈前小切口腔镜辅助甲状腺癌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3,43(2):144-150.
[13]王智勇,张雅峰,郭钢,等.经颈侧方入路甲状腺小切口手术治疗单侧甲状腺肿瘤的疗效分析[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22,44(6):607-609.
[14]李红,赵军.经颈侧切口入路手术方式在甲状腺肿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15):96-98.
[15]邓洁,晋舒,马霖杰,等.开放性锁骨上入路甲状腺肿瘤切除术美观度的应用探讨[J].肿瘤预防与治疗,2022,35(3):273-279.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9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