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换药方式对经烧伤创面置股静脉管感染率的效果,进一步探究经烧伤创面置股静脉管的换药规范和标准。方法选取2022年3月—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烧伤创面置股静脉管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其中,观察组使用规范换药方式,对照组使用常规换药方式。对两组的感染率实施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感染率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换药方式可降低导管感染发生率,有效提高经烧伤创面股静脉置管期间患者护理质量,提升期间的安全性,增强患者对标准用药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换药标准;两种换药方式;经烧伤创面置股静脉管;感染率
0引言
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经烧伤创面股静脉置管患者由于导管需要留置较长的时间,穿刺点固定和局部护理是十分重要的内容之一[1]。静脉置管是一项有创性操作,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加导管相关性的感染。在临床中,敷贴固定皮肤一段时间以后,不少患者刺穿部位会出现瘙痒、潮红、小水疱等不良情况[2],尤其是在天气比较炎热的季节,相关的感染率进一步增加。传统的换药方式很难满足现实的需要[3-4]。为探究规范换药方式与常规换药方式对经烧伤创面置股静脉管感染率的影响,本文设计了实验对两种换药方式进行对比,希望本研究能对下一步规范换药提供有效的基础保障,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3月—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烧伤创面置股静脉管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是(42.35±2.85)岁,全身是多部位的烧伤,烧伤的程度在50%~65%。对照组:男21例,女9例,平均年龄是(41.98±2.83)岁,全身是多部位的烧伤,烧伤的程度在50%~66%。两组患者首次置管均在(入科)危急的情况下,全部使用的都是国产单腔中心静脉导管。两组实验的数据不存在明显的差异性(P>0.05),可以实施实验对比。
纳入标准:①烧伤总面积≥50%TBSA;②年龄性别没有太大限制;③导管留置≥48h,并且烧伤之后是48h内入院。排除标准:①有严重的合并肝肾、严重感染等其他的疾病;②患者的依从性低,不愿意配合的;③院外置管的患者。这些愿意参与实验的患者,全部都已经告知本人或者是家属,并且在本人或者是家属签订协议以后才可进行。
1.2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换药方式。对经烧伤创面置股静脉管处的皮肤实施消毒用药,本次实验是先使用2%碘酒消毒,然后再使用75%酒精脱碘,等待一段时间,干了以后,即可进行外贴透明敷贴。
实验组使用规范换药方式。规范换药方式,主要分为四个步骤:①计划阶段(P);先对以往常规换药的处理方式经烧伤创面置股静脉导管患者实施分析和总结,得出感染率的大小,需要改善的重点。进行目标设定,目标设定要根据成员的综合能力设定感染率小于15.01%。②实施步骤(D):要先分析规范换药的成因,导致引起导管感染的主要成因,分析出患者自身、护理人员、外部因素等相关的要点。之后,即可针对性地制定出规范用药措施。制定标准化的用药护理措施。首先,操作人员在操作之前,要严格按照标准化的六步洗手法进行清洗手部,并且戴上操作手套,操作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人员走动。其次,置管前护理工作者要先使用0.01%新洁尔对阴部、两侧腹股沟、大腿根部等实施有效的消毒。这个步骤完成以后,即可使用0.5%金雅碘消毒,以上的部位,需要按照“顺-逆-顺”这样的顺序进行清除烧伤后残留污垢细菌。置管后需要使用生理盐水清理外漏的位置,要是出现不良情况,就要立即上报医生进行评估处理。再次,拔管的用药护理上,5%金雅碘严格消毒穿刺点及周围皮肤,避免触碰创面,拔管后用无菌纱布覆盖及按压10~15min。覆盖透明敷贴,评估实际情况。接下来,置管部位换药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导管的消毒,使用0.5%金雅碘Y型纱布上下各两层交叉湿敷覆盖刺穿部位,使用四层交叉覆盖,网套固定。8h更换一次,在3天后5%金雅碘方式消毒,自然干使用银离子敷料上下各2层交叉覆盖穿刺部位,胶布封紧。置管部位创面愈合的患者就需要直接使用5%金雅碘严格消毒,无菌透明敷贴覆盖即可。③检查阶段(C):制定全面的用药检查标准,常规执行情况以及用药消毒情况的落实。④处理阶段(A):就是对检查结果实施总结和分析,并且将经验形成规范,形成循环。
1.3评价指标
评价两组患者在股静脉导管持续留置干预之后两组患者感染情况,还有就是患者对标准化用药的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3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n(%)]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置管期间感染情况比较
对照组置管期间感染情况明显低于观察组,组间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用药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总满意率明显低于观察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讨论
感染是导致重度烧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经烧伤创面置股静脉管是抢救烧伤患者生命的主要通道之一,长时间放置中心静脉导管会导致相关的感染问题出现[5]。从深层的角度进行分析,烧伤创面会出现大量的血浆样渗出液,甚至有的还会出现创面坏死组织的情况,一旦出现此种情况,就会为病原菌繁殖创设良好的条件。而相关性感染一旦发生会造成菌血症或败血症,不仅会降低患者治疗的信心,还会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延长住院的时间和住院的费用[6]。经烧伤创面置股静脉管感染率较高,需要及时地进行干预和预防[7-8]。对于轻度患者来讲,只要不是影响正常的外观,他们都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对于严重的患者来讲,就要使用股静脉置管,置管的位置特殊很容易出现感染,控制感染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经烧伤创面置股静脉管来讲,感染的发生是经常的事情,一种良好的换药方法能够大大地减少此并发症的发生[9-10]。
在实践的过程中,使用无菌纱布敷料固定的方式,对于护理工作者来讲,本身就是一个挑战。不仅很难观察到刺穿的部位,并且还很容易出现移位的情况出现。透明敷料覆盖不透气,每次揭开敷料易损伤新生上皮,稍不留神,还会出现卷边,黏贴不紧密等其他的情况[11]。本次实验中,对照组使用的是常规换药方式,2%碘酒消毒导管入口和局部的创面,消毒的时候,以穿刺点为中心,进行消毒三次。消毒的直径大于10cm,消毒以后需要使用碘伏纱条缠绕,每天需要消毒三次,有的严重部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增加换药的次数。碘在溶液中还逐渐释放,氧化细胞浆的活性基因,对细菌、芽孢、真菌、病毒等均有杀灭作用[12]。观察组使用的是规范换药的方式,使用0.5%金雅碘消毒,注重对烧伤患者整体护理以及可能会引起导管感染各个细节。金雅碘消毒可以不用脱碘的,在规范化用药操作中,就少了一个步骤。13cm×13cm的局部消毒面积,每一次操作都要提高预见性。最好是操作方便,并且风险性小,增加舒适度,减少并发症。置管部位敷料固定的过程中,很难做到规范化地用药,此时就需要遵循PDCA循环的实施过程,从计划、执行、检查、处理这四个阶段,不断的循环加强管理,使用导管维护的质量不断提升,保持持续性降低经烧伤创面置股静脉管感染率的主要目的[13]。很多时候还要从整体的角度思考,置管处无烧伤创面,局部换药情况规范良好。关注规范用药的适应证与使用方法,正确地发挥出药物的作用。
从本次实验的结果来看,观察组CRBSI占3.33%,导管口感染占6.67%,导管尖端细菌培养阳性占3.33%,总感染率占13.33%;对照组CRBSI占10.00%,导管口感染占10.00%,导管尖端细菌培养阳性占26.67%,总感染率占46.67%。经烧伤创面深静脉置管期间影响CRI因素是众多的,不仅有血流感染的风险,还会由于皮肤破损、失去屏障保护,易发生外界的侵害和感染。与此同时,渗出血浆极易出现低蛋白血症和贫血。虽然感染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规范化的用药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感染率,提高患者治疗的质量。通过本次实验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到,观察组使用规范用药的护理方式,总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达到了良好的降低感染率的效果。
中心动静脉置管留置时间结论不一,很难在这方面进行明确的规定。虽然说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在七天内导管留置是最安全性,具体的还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14]。在两组患者舒适度的观察中,规范换药方式法吸水性及透气性均较强,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观察组换药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导管留置时间延长,费用降低,一系列带来的优势,让患者的满意度得到增加。观察组非常满意为66.67%,满意是30.00%,不满意为3.33%,总满意率为96.67%;对照组非常满意为50.00%,满意是30.00%,不满意为20.00%,总满意率为80.00%;本次实验中,从得到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到,观察组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经烧伤创面深静脉置管在进行换药期间,常规换药和规范换药对比,规范换药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经烧伤创面置股静脉管感染率,减少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升患者舒适度,提高治疗的质量,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范钟元,何靓男,袁东烨.银离子敷料联合创面切削痂植皮术对老年深度烧伤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及致痛因子水平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22,医学实践20(1):68-70.
[2]刘婧,赵权,楚健怡,等.未成熟中性粒细胞计数联合PCT在烧伤细菌感染诊断中的价值[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6):024.
[3]王晓娜,胡永娜,李星岐,等.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23(20):029.
[4]吴怡,潘兴,王慧铃,等.2019-2022年临沧市人民医院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现代药物与临床,2023(10):038.
[5]李东杰,郝岱峰,贾晓明,等.大面积特重深度烧伤延迟复苏伴多器官功能不全救治成功1例[J].感染.炎症.修复,2021,8(3):2.
[6]黄芝婷.小儿特重烧伤经创面股静脉穿刺置管的护理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3,26(3):3.
[7]黄国思,吴焕强,黄利鹏,等.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尿路感染发生率及危险因素[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3(15):023.
[8]徐家钦,潘云川,陈思环,等.中心静脉置管在抢救危重烧伤病人中的临床应用[J].海南医学,2023,14(10):3.
[9]杨坤,贾立敏,王晔,等.临床护理路径对轻度烧伤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感染发生率的影响观察[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医药,2023(15):023.
[10]罗启云.烧伤整形患者运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创面时的疼痛程度与创面感染发生率分析[J].养生大世界,2021(12):116.
[11]李海胜,胡建红,武艳军,等.成功救治高压电烧伤致特重度大范围组织毁损伤1例[J].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2022,4(1):3892-3892.
[12]王林,陈剑利,高小春,等.两种不同敷料联合自体微粒皮种植术治疗深Ⅱ度烧伤效果对比[J].中国美容医学,2023,14(15):3.
[13]李鑫.清创后VSD负压创面引流联合游离植皮修复对Ⅲ,Ⅳ度烧伤患者的疗效及HAMA,HAMD评分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22(10):19.
[14]王艮一,范琦琛,张筱茜,等.黄柏及其有效成分促进创面愈合机制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9):25.
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8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