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单纯性牙周治疗联合牙周正畸治疗牙周病的临床效果 及对牙菌斑指数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4-04-12 11:45:3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 分析牙周正畸联合牙周治疗对牙周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牙周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5 月 苏州九龙医院收治的 85 例牙周病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2 例,使用单纯性牙周治疗) 、观察组 (43 例,牙周治疗 + 牙周正畸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 12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牙槽骨密度情况、牙 周健康指数,以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牙槽嵴 顶、根尖区骨密度升高,观察组牙槽嵴顶、根尖区骨密度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出血 指数、牙菌斑指数、牙周探诊深度均降低,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龈乳头高度升高,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并发 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 P<0.05 )。 结论 牙周正畸联合常规牙周治疗牙周病患者,能够提高牙周健康状况,疗效显著,且安全性 较高。

  牙周疾病属于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口腔疾病,主要由 于口腔卫生护理不好,牙菌斑产生并黏附在牙齿上导致的牙周炎症,同时也是导致牙齿缺损的重要因素,严重 影响患者的口腔功能。临床针对该疾病主要采取单纯性 牙周治疗,能够有效地去处菌斑和牙石,减轻牙周炎 症,改善牙周组织的健康状况,提高咀嚼功能和口腔健 康,但该治疗方法难以完全治愈牙周病,只能控制病 情,减缓病情进展 [1] 。牙周正畸治疗可重新排列牙齿, 改善牙周状况,更有利于牙周清洁,使患者咬合力量均 衡,提高口腔功能,且可预防牙周疾病复发 [2]。基于此, 本研究旨在分析单纯性牙周治疗和牙周正畸联合治疗 牙周病的治疗效果及患者牙周状况的变化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5 月苏州 九龙医院收治的 85 例牙周病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 案将其分为对照组(42 例) 和观察组(43 例) 。对照 组患者中男性 22 例, 女性 20 例; 年龄 29~63 岁, 平 均(40.37±5.65)岁;病程 3~21 个月,平均(13.12± 0.13)个月。观察组患者中男性 25 例,女性 18 例;年龄 28~62 岁, 平均(40.21±5.33)岁; 病程 3~20 个月, 平均 (13.11±0.15)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纳入标准:⑴符合《重 度牙周炎的手术治疗专家共识》 [3] 中牙周病的相关诊断标 准;⑵患者经 X 线等检查确诊;⑶依从性良好,可配合 完成本次长期治疗。排除标准:⑴药物过敏;⑵伴凝血功 能障碍;⑶伴严重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恶性肿瘤;⑷伴精神 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本研究经苏州九龙医院医学伦理委 员会批准实施,且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临床单纯性牙周治疗, 包括控制炎症、清洁及龈下刮治,⑴全身用药,以控制牙 周炎症;⑵对患者牙龈进行全面测评,利用超声波洁齿机 (法国赛特力公司,型号:SUPRASSON P5 NEWTRON)对 牙齿进行全面清洁,包括牙石、牙菌斑等异物;⑶在清洁 的整个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承受能力选择合理的振动 强度,针对于炎症肉芽组织需要先龈下刮治,再调节咬 合;⑷给予患者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刷牙时使用巴氏刷牙 法,餐后漱口清洁口腔。观察组患者采用牙周治疗和牙周 正畸联合治疗,待患者的炎症缓解后,在对照组治疗基础 上,使用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牙周正畸治疗,需要等待 患者牙周进入稳定期后,再实施牙周正畸治疗。具体操 作如下:通过数字化口腔 X 射线成像系统(上海汉缔医 疗设备有限公司,型号:HDR-500A)对患者口腔全景进行 X 片拍摄,包括面部、牙齿、口腔各个角度,随后进行牙 齿模型制作,根据患者自身情况确定最终治疗方案,是否需要拔牙及拔牙部位等,针对于拔牙后,需在 1 周后进行 分牙处理,保证牙齿移动空隙为 0.3 mm,在分牙 1 周后, 进行牙套佩戴,清洁牙齿,并在牙齿表面粘托槽,当固定 后, 将结扎弓丝固定托槽上, 随后需要每间隔 4~6 周进行 复诊,根据患者牙齿复位情况适当的调节力度,在治疗期 间继续进行牙周监控。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 12 个月。

  1.3观察指标 ⑴临床疗效。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 床疗效,显效为患者牙周炎症状消失,牙齿松动情况消 失,咀嚼功能恢复正常,根尖吸收情况消失;有效为治 疗后症状有所改善,牙齿松动度有所缓解,咀嚼功能基 本恢复正常,根尖吸收≤2 mm ;无效为牙周症状无明显 改善,牙齿松动仍较为明显,咀嚼功能障碍,且根尖吸 收 >2 mm [3]。总有效率 = 显效率 + 有效率。⑵牙槽骨密 度情况。利用口腔颌面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常 州博恩中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国械注准 20173301303. 型号:Bondream 3D-1020S)观察患者牙龈最高点的垂直下 端(牙槽嵴顶) 及根尖区骨密度。⑶牙周健康指数。观察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牙周健康指数,包括出血指数 [4] (0~5 分,分值越高出血越严重)、牙菌斑指数 [5](0~3 分, 分值越高牙菌斑越多)、牙周探诊深度 [6] [ 牙龈边缘至牙 周袋间的深度值,使用牙周探针(上海康桥齿科医械厂, 型号 KPC11.5B-3.5)测量 ]、龈乳头高度(将相邻牙的 龈缘高点为水平参考线,测量与龈乳头最高点的距离) 。 ⑷并发症。观察记录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疼痛、牙齿松动、 牙周脓肿的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 据,计数资料以 [ 例 (%)] 表示,采用 χ2 检验;计量资 料经 S-W 法检验符证实合正态分布,以 (x ±s) 表示,组 间比较采用独立 t 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 t 检验。 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 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两组患者牙槽骨密度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对 照组患者牙槽嵴顶、根尖区骨密度升高,观察组患者牙槽嵴顶、根尖区骨密度降低,且观察组牙槽嵴顶、根尖区骨 密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见表 2.

  2.3两组患者牙周健康指数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后 两组患者出血指数、牙菌斑指数、牙周探诊深度均降低, 观察组均更低于对照组;龈乳头高度升高,观察组更高于 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3.

  2.4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 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4.

  3 讨论

  牙周病是指牙齿周围组织出现一种非特异性、慢性炎 症疾病,该疾病的引发因素较多,其中牙齿菌斑是引发疾 病主要因素, 牙菌斑不仅会推进疾病的进程, 同时也会对全 身机能造成一定影响。单纯性牙周治疗是一种传统的牙周病治疗方法,旨在通过改善口腔卫生、去除牙龈和牙齿表 面的菌斑和牙石及促进牙周袋愈合等手段,维护和恢复牙 周组织的健康,在牙周病早期,单纯性牙周治疗通常能够 有效控制病情的进展,但是对于复杂的牙周病患者,仅依 靠单纯性牙周治疗可能无法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同时, 单纯性牙周治疗难以改变患者的骨结构,由于在实际的牙 周病发展因素中,牙齿畸形也是其疾病发展的促进因素, 牙齿扭转、错位等不利于口腔卫生,进而导致大量牙齿菌 斑堆积,所以单纯治疗后,虽然可以起到一定治疗效果, 但是远期效果并不理想。
 

\

  正畸治疗可以帮助错位的牙齿归位,调整牙前区的咬 合情况,将移位的牙齿逐渐恢复至正常位置,促进牙周组 织恢复;同时还可以改善口腔环境,保持口腔卫生,减轻 牙周炎症,还可减少牙菌斑的形成,防止牙龈出血,减少 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 [7]。在牙周病患者中,由于牙槽骨吸 收,牙槽嵴顶的位置会发生改变,导致牙齿松动和咬合关 系不良等。根尖区的骨质吸收会导致牙齿松动和疼痛等症 状,改善根尖区的骨质状况,可提高牙周组织的稳定性。 牙周病损时的确会出现骨密度越低,牙周治疗机制是通过 手刮或超声刮除牙龈上下的结石和菌斑,清除局部刺激物 和病原菌,减轻炎症反应,术后进行根面平整,在逐渐减 轻炎症反应的同时,会减少菌斑再附着的可能性和数量, 以此逐渐提高牙槽骨密度;而正畸治疗是对牙槽骨改建的 过程,在正畸治疗后,机械载荷的作用会造成骨应力改变 而激发牙槽骨生物学反应,同时启动骨改建机制,出现骨 吸收,导致骨量丢失。在正畸过程中,会激发类似骨损伤 愈合和适应反应,而新生骨组织的密度也会低于成熟骨, 也会使骨密度降低。骨吸收发生在牙移动初期,而骨形成 发生在较晚的阶段,且新生骨矿化少,密度明显低于成熟 骨,所以正畸治疗早期会导致骨密度降低 [8],远期是否会 使骨密度恢复,多久能够恢复,还有待更长时间的随访调 查。本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与治疗前 比,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牙槽嵴顶、根尖区骨密度升高,观 察组牙槽嵴顶、根尖区骨密度降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 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提示牙周正畸联合牙周治疗牙周病, 可提高整体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牙龈出血指数是评估牙周病活动期的重要指标,通过 探诊后牙龈出血的情况来评估牙周病的炎症程度。牙菌斑 是一种细菌性生物膜, 在牙齿表面形成并不断积累, 如果没 有及时清除, 就会导致牙龈炎和牙周炎等牙周病。牙周探诊 深度反映了牙周组织破坏的程度,通常情况下,探诊深度 越深,牙周病的程度就越严重;同时,探诊深度还可以帮 助医师确定牙周炎症程度、菌斑及牙结石的状况及牙根外 形的不规则性。龈乳头高度的丧失是牙周病的一个表现,因为牙周病会导致牙槽骨吸收, 使得龈乳头高度降低 [9]。口 腔正畸可通过矫正前牙咬合区,改变牙轴受力方向,增加 上、下牙之间的咬合密度与稳定性,从而缩小前牙间隙, 与牙周基础治疗联合使用能有效减少口腔内细菌滋生,减 少牙斑菌的形成,从而减少炎症发生,促进牙周组织恢 复, 改善患者口腔微环境, 提升牙槽骨的改建过程 [10]。本 研究中,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出血指数、牙菌斑 指数、牙周探诊深度、龈乳头高度均降低,观察组更低, 提示牙周正畸联合常规牙周治疗能改善牙周病患者口腔环 境,缩小牙齿之间的间隙,减少牙菌斑的积累,从而改善 口腔卫生状况。

  综上,牙周正畸联合常规牙周治疗牙周病患者,能够 提高牙周健康状况,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但本文还 存在一定局限性,虽然正畸治疗会导致牙槽骨的骨密度降 低,但是并不影响患者治疗效果,而是否能够恢复正常牙 槽骨,有待更为长期的随访。

  参考文献

       [1]    高琰 . 单纯性牙周治疗和牙周正畸联合治疗牙周病的临床分 析 [J]. 实用医技杂志 , 2019, 26(2): 200-201.
       [2]    寇雅楠 , 王月昊 , 余方方 ,  等 .  口腔正畸与牙周组织再生术联合 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 [J]. 临床医学工程 , 2023, 30(10): 1413-1414.
       [3]    中华口腔医学会牙周病学专业委员会 .  重度牙周炎的手术治疗 专家共识 [J].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 2018, 53(8): 508-512.
       [4]    赵静 , 马兆峰 , 马会芳 .  口腔正畸者口腔健康自我管理能力与 牙周健康指数的相关性 [J]. 护理实践与研究 , 2020, 17(6): 109-111.
       [5]    沈兰花 ,  张瑞 , 刘迪 ,  等 .  口腔幽门螺杆菌感染对儿童龋齿病 情及牙菌斑指数的影响 [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 2019, 29(14):2203-2206.
       [6]    刘磊 ,  吕东达 .  口腔种植修复技术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种植体松动 度、PD 及 SBI 指数影响研究 [J]. 陕西医学杂志 , 2018, 47(3):305-307.
       [7]    陈少如 .  正畸联合牙周基础对牙周病致前牙扇形移位患者牙齿 美观、咀嚼功能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 2022,9 (12): 2261-2263.
       [8]    李琴 , 赵旭春 , 王明朗 ,  等 . 不同矫治技术对牙周炎患者上切牙 区牙槽骨改变的影响 [J]. 上海口腔医学 , 2020, 29(6): 651-655.
       [9]    杨宝宽 , 施星辉 . 正畸- 牙周联合治疗对成人牙周病患者磨牙区 牙龈的影响 [J]. 口腔医学研究 , 2018, 34(11): 1200-1203.
       [10]  钟翠翠 ,  张义喜 , 冀晓 , 等 . 单纯性牙周治疗和牙周正畸联合 治疗牙周病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对比 [J].  中国医药指南 , 2023,21(25): 65-6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745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