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阿司匹林联用氟桂利嗪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流变学 及神经功能的影响评价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4-04-11 15:50:1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  目的:探究脑梗死治疗中采 用 阿 司 匹林与 氟桂利嗪联 用 效果,评价其对患者血流变学、神经功 能改善的影响 。 方法:采集我院诊治的脑梗死患者 64例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32例 常规对症 治 疗基础上辅以阿司匹林治疗纳入单药组,32例在单药组基础上辅以氟桂利嗪治疗纳入联 用组,统计分 析两组治疗 结 果 。 结 果:联 用组临床治疗优良率 93. 75% , 高 于 单 药 组 71.  88%(χ2   =5. 379 , P < 0.05)。 治疗后联用组全血低切黏度(9.15±3.11) mPa·s 、血浆黏度(1.48±0.73) mPa·s 、纤维蛋 白 原(1.81±0.34)g/L 、血小板聚集率(56.46±6.77) % 、NIHSS(13.14±4.46) 分,均低于单药组(12.12 ±3.94) mPa·s、(2.12±0.51) mPa·s、(2.45±0.57)g/L、(61.58±6.58) %、(16.88±5.26) 分(P< 0.05), MMSE(23.19±3.17) 分,高于单药组(20.28±3.06) 分(P<0.05); 两组不 良反应发生率无 统 计学差异(P>0.05)。 结论:脑梗死治疗中联合使用 阿司 匹林与氟桂利嗪具有一 定安全性,且对 临床 疗效提升与患者血流变学改善、神经功能损伤恢复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  脑梗死,阿司匹林,血流变学,神经功能

       脑梗死又称“ 缺血性脑卒 中”是 临床常见脑血管 意外,可在任何阶段发病,但以中老年人为高发群体, 患病 占 脑 血 管 疾 病 的 70%以 上,全 球 新 发 病 例 中 40%以上发 生在 中 国,每 年因该病死亡的数量高达 200万例[1]  。 该病诱发 因素众多,如高钾/钠饮食、高 血压、心房颤动、颈动脉狭窄、糖尿病、情绪过激等,且 多数患者起病急、进展快,对临床治疗具有较高要求。 目前,脑梗死尚无特异性疗法,临床 多根据 患者 临床 表现、病情程度、救治 需求等合理选用药物来消 除头 晕头痛、感觉减退、肢体偏瘫、眩晕昏迷等症状,改善 脑部血液循环状况,促进受损脑组织、脑神经等修复, 减少脑梗死后遗症发生率,提高患者 日常生活活动能 力等 。 阿司匹林是临床常用解热镇痛药物,但研究发 现该药在血小板聚集抑制方面具有较好效果,将其应 用到脑梗死治疗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病人治疗 需求,控制病情进展,减轻机体功 能损伤[2]  。 氟桂利 嗪在缺血性细胞损害改善中具有较强优势,而脑梗死 作为一种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引发的缺氧或缺血性 脑组织损伤、软化或坏死疾病,适宜采用氟桂利 嗪治 疗 。 医院根据脑梗死治需求,联系阿司匹林与氟桂利 嗪的药学性质,提出联合治疗方案,并取得较好成效。 以下是基于 64例病人临床治疗 回顾性分析的分析报 道,希 望 能 够 为 脑 梗 死 临 床 治 疗 探究与实践提供 参考。

\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22年 4月至 2023年 4月到 院就 诊治疗的脑梗死病人的临床 资料,采集 64例 。 按 照 治疗方案差异分为两组,各 32例。(1) 单药组 男 16  例、女 32例;年龄 32~79岁,平均(65.48±8.84) 岁, 体重指数 17~30kg/m2  , 平均(23.46±2.24)kg/m2  ;  发病时间 0.5~71.0d , 平均(2. 35±1. 05)d ; 基础疾 病数量超过 2种 12例,未超过 2种 20例。
(2) 联用 组男 18例,女 14例;年龄 33~79岁,平均(65.72±  8.74) 岁;体 重 指 数 18~31kg/m2  , 平 均 (23.  29±  2.33)kg/m2  ; 发 病 时 间 0. 4~70. 5d , 平 均 (2.  29±  1.14)d ; 基础疾病数量超过 2种 10例,未超过 2种 22  例 。上述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 经 CT 、MRI 、DSA 等检 查确诊 为 脑梗死;(2) 非过敏体质;(3) 诊疗 资料完整;(4) 服药 依从性较好。

       排除标准:(1) 药品不耐受;(2) 伴有神经症、痴呆 症、肿瘤症等;(3) 主要内脏严重器质性病变。

       1.3    方法

       两组病人入院后根据其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治疗方 法,开展一般治疗(如血压控制、血糖控制、水电解质紊乱 纠正、颅内压预防、抗感染、呼吸功能改善、脑神经保护等)、溶栓治疗(发病 6h内静脉溶栓或动脉溶栓)、介入治 疗(以血管内取栓术、血管内支架植入术为主)等。在此 基础上单药组与联用组分别行阿司匹林治疗与阿司匹林 联合氟桂利嗪治疗。阿司匹林(国药准字 H44021505) 具 体用法:未行静脉溶栓治疗患者及早给予 150~300mg/d  治疗,急性期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整为 50~300mg/d ;   行溶栓治疗患者在溶栓 24h后用药(合并症患者在风险 评估达标情况下可在 24h用药),剂量为 100mg/d ; 氟桂 利嗪(国药准字 H20003255) 具体用法:10mg/次,1次/d。 两组患者均持续用药 2周。

       1.4    观察指标

       (1) 临床疗效:统计两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即 (优秀+良好)例数 ÷总例数 ×100% , 优秀:病症(如 头晕头痛、言语不利、肢体麻木等)消失,血流变学正 常,神经功能改善率超过 75% ; 良好:病症显著改善, 血流 变 学 基 本 正 常,神 经 功 能 改 善 率 达 到 50% ~  75% ; 尚可:病 症 有 所 缓 解,神 经功能改善率达到 15%~50% ; 较差:病症无明显改变或进展[3]  。

       (2) 血流变学:治疗前后采集 4mL全血标本,测 定两组病人全血低切黏度(正常参考范 围 5.84~10.  09mPa·  s)、血 浆 黏 度( 正 常 参 考 范 围 1.  60~1.  95mPa·s)、纤维蛋白原(正常参考范围 2~4g/L)、血 小板聚集率(正常参考范围 35%~60%)。

       (3) 神经功 能:治疗前后利用卒 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ofHealthstrokescale , NIHSS) 与简 易精神 状 态 检 查 表 ( 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 评价,前者 0~42分,后者 0~30分,NIHSS 分值越高,MMSE分值越低说 明 患者神经 功 能损伤 越高[4]  。

       (4) 不良反应:统计治疗期 间两组患者恶心呕吐、 头晕头痛、失眠乏力等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用 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用 \±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数(n)、率(%)表示,用χ2 检验;以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联用组 与 单 药 组治疗优良率分别为 93.  75%  (30/32)、71. 88%(23/32), 联 用 组 更 高(P <0.05)。 见表 1 。

\
 
       2.2    两组血流变学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流变学指标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 >0.05; 治疗后均改善,且联用组各指标水平更低,P <0.05 。 见表 2 。

\
 
       2.3    两组神经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 NIHSS、MMSE评分无统计学差异 (P>0.05); 治疗后 NIHSS减低,MMSE升高,但联 用组 NIHSS更低,MMSE更高(P<0.05)。 见表 3 。

\
 
       2.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总发 生 率 两 组 无 统 计 学 差 异 (P >0.05)。 见 表 4 。

\
 
       3    讨论

       3.1    阿司匹林与氟桂利嗪联用利于血流变学改善

       脑梗死发病 的主要原 因脑部血液循环 因各种 因 素发生障碍,导致脑血流状态发生改变 。 相较于健康 人而言,脑梗死 患者血液流动性减慢,红细胞 聚集性 升高,导致其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 蛋 白原、红细 胞压积、红细胞 聚集指数等血液流变指标水平升高,出现差异 。本研究中两组病人治疗前全血低切黏度、 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等水平较高,经 治疗后均降低,但相对而 言联用组更低,说 明 阿 司 匹 林与氟桂利嗪联用对病人血流变学指标水平 改善存 在积极影响 。分析原因:阿司匹林进入机体后能够在 一定程度上对环氧化物水解酶产生选择性抑制作用, 而环氧化物水解酶在机体内部绝大多数组织细胞 中 均有分布,参与肾脏等器官血流调节、血小板聚凝、血 管舒缩等,其抑制可影 响上述功 能发挥,从而产生血 压状态调节、血小板聚凝抑制等功效 。 氟桂利嗪作为 钙通道阻断剂,其合理使用能够影响脑梗死病人发病 时钙离子向脑部神经细胞内转化,以免钙离子过多损 害脑神经细胞,同 时促进病人脑血管痉挛解 除,改善 脑部血液循环,抑制血液黏稠度增加 。 两药联用可从 不同途径改善脑血液流变状况,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

       3.2    阿司匹林与氟桂利嗪联用利于神经功能恢复

       脑梗死后病人存在不同程度上脑组织损伤,并引起 各种神经功能障碍。例如,脑梗死病灶位于颞叶,可影响  病人语言功能、视觉记忆功能等,导致病人出现语言不 利、失听、记忆力减退等症状;脑梗死病灶位于额叶,可影  响病人运动控制与执行功能、情绪控制功能、信息处理功  能等,导致病人出现肢体无力、肢体偏瘫、意志减退、注意  力下降等症状。 因此,脑梗死后应高度重视神经功能修  复。影响神经功能受损的原因众多,除脑部微循环改变 外,与脑神经细胞内钙离子过量、脑组织炎症程度增加、 颅内高压等相关。例如,脑梗死后病人因脑部局部血管 闭塞,梗塞灶所在区域脑组织细胞短时间内大量死亡,可  在一定程度上引起自由基生成,促进神经细胞过氧化,加  重神经功能损伤;脑组织处于缺血或缺氧状态时,细胞膜  通透性发生改变,引起钙超载、兴奋性氨基酸大量释放, 而自由基生成与钙超载、兴奋性氨基酸释放等反应叠加, 可促进炎症因子释放与合成,加重脑神经细胞炎症程度, 增加脑水肿风险等。郑丽丽[5] 认为阿司匹林与氟桂利嗪 联合应用对脑血管血流动力学稳定存在积极影响,可有 效降低脑血流异常对机体功能的损害,并以脑血流状态 明显异常的偏头痛患者为例进行探究,证明联合治疗下 患者脑血流状态显著改善。本研究中接受阿司匹林与氟 桂利嗪联合治疗后病人 NIHSS量表评分由治疗前(26.   78±3.05) 分减低至治疗后(13.14±4.46) 分,MMSE量 表评分由治疗前(17.54±3.47) 分升高至(23.19±3.17)  分。从既往研究结果与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阿司匹林  联合氟桂利嗪可有效保护病人脑组织,利于其神经功能 恢复,认知水平提升,病残率减少。阿司匹林的作用主要  在于脑部微循环改善,要想获得较好神经功能损伤控制、 神经功能恢复质量提升等效果,需要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氟桂利嗪在钙超载、神经元去极化等改善方面具有 较强优势,可减轻其对神经细胞损害。与此同时,该药可 通过血脑屏障,改善脑部神经元代谢,提高脑细胞对缺血 缺氧的耐受性[6]  。将氟桂利嗪应用到脑梗死治疗中,可 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神经功能改善需求。

       3.3    阿司匹林与氟桂利嗪联用利于临床疗效提升

       本研究中联用组优 良率达到 93.75% , 优于单药 组,说明阿司匹林与氟桂利嗪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 促进病人临床疗效提升 。 这与联合治疗促进患者血 流变学、神经功能等改善相关;与联合治疗可产生较 好药效叠加效果相关。

       3.4    阿司匹林与氟桂利嗪联用具有一定安全水平

       本研究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未见统计学 差异,说明在阿司匹林治疗基础上增加氟桂利嗪不会增 加药毒副反应,能够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合理性、可 靠性。阿司匹林小剂量使用即可满足脑梗死治疗需求, 本研究中单次剂量 50mg , 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药品服用 过量引起水杨酸反应,同时阿司匹林安全性较高,引起的 不良反应多以胃肠道反应为主,可根据药品类型合理选 择服药时间,减轻药物对胃肠的刺激。氟桂利嗪具有较 好的耐受性,且和阿司匹林联用具有一定安全性。

       综上所述,阿司匹林与氟桂利嗪属于安全且有效 的临床治疗方案,其和有效应用利于脑梗死患者血流 状态改善与神经功能恢复,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疾病 发作对患者机体功能损伤。

       参考文献

       [1] 范驰,王瑞萍.阿司匹林与氯吡格 雷 治疗脑梗死 的 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 影 响 分析 [J] .  中 国 实 用 医 药,2022 , 17(18):6-10 .
       [2] 薛佳乐.补肾活血汤结合氟桂利嗪治疗慢性脑供 血不足 的 效 果研 究 [J] .  内 蒙 古 中 医 药,2020 , 39 (01):57-58 .
       [3] 张洪林,韩建.阿司匹林急诊 治疗血栓性脑梗死 的 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J] . 中外 医疗,2022 , 41 (03):17-20 .
       [4] 王伟.丹 红注射液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椎基底 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研 究[J] . 实 用 中 西 医 结合临床,2021 , 21(16):48-49 .
       [5] 郑丽丽.盐酸氟桂利嗪联合阿司 匹林治疗偏头痛 疗效及对脑血 流速度 的影 响[J] . 基层 医 学论坛, 2021 , 25(04):517-518 .
       [6] 周芳芳.盐酸氟桂利嗪治疗脑动脉硬化患者的临 床疗 效和 不 良反应研 究 [J] .  临 床研 究,2020 , 28 (02):106-108 .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738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