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血管内超声指导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复杂冠状动脉(冠脉)病变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3 年 2 月该院收治的 90 例复杂冠脉病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5 例。对 照组采用常规 PCI 治疗,研究组采用血管内超声指导下 PCI 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心功能指标 [ 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 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水平、血管内皮功能指标 [ 内皮素 -1(ET-1)、同型半胱氨酸(Hcy)] 水平、 随访 3 个月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手术成功率和随访 3 个月的冠脉再狭窄率。结果: 术后, 研究组 LVEF 水平高于对照组,LVESD 和 LVEDD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5);研究组 ET-1、Hcy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5); 研究 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8.89%(4/45), 低于对照组的 24.44%(11/4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5);研究组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 组, 冠脉再狭窄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0.05) 。结论: 血管内超声指导下 PCI 治疗复杂冠脉病变患者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改善心功能指标水平,降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冠脉再狭窄率,效果优于常规 PCI 治疗。
复杂冠状动脉(冠脉)病变是冠心病中较为 严重的类型,可导致心功能降低和血管内皮功能 损伤 [1-2] 。目前,临床主要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但手术难度较大,危险程度较高, 且介入治疗精准性较低,术后极易发生再发性心肌 梗死、心力衰竭和严重心律失常等心血管不良事 件 [3-4] 。血管内超声可通过安装在导管尖端的微型 超声探头探查血管内病变情况,精准定位病变位置 和范围,进而减轻手术创伤,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5-6] 。本文观察血管内 超声指导下 PCI 治疗复杂冠脉病变患者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3 年 2 月 本院收治的 90 例复杂冠脉病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 究。纳入标准:符合《复杂冠心病血运重建策略内 外科专家共识》中复杂冠脉病变的诊断标准 [7] ;年 龄≤ 65 岁,临床资料完整;一般情况良好,可耐 受常规检查及治疗。排除标准:正在参加其他临床 试验;不配合研究;有严重基础疾病;合并凝血 功能异常、意识或智力障碍;有心脏手术史。患者 及家属了解本研究内容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 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批准文号: 20191024)。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 对照组各 45 例。研究组:男 26 例, 女 19 例; 年 龄 39~73 岁, 平均(56.30±3.35)岁;病程 2~4 年, 平均(3.04±0.60)年;冠脉完全闭塞 11 例,钙化 病变 7 例, 分叉/ 弯曲病变 8 例, 左主干病变 19 例。 对照组:男 27 例, 女 18例;年龄 40~75 岁,平均 (55.70±3.40)岁;病程 2~5 年, 平均(3.19±0.78 ) 年;冠脉完全闭塞 13 例,钙化病变 9 例,分叉 / 弯曲病变 5 例,左主干病变 18 例。两组一般资料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 PCI 治疗。术前禁食 6 h,禁水 4 h,患者取仰卧位,右侧腕关节区常规 消毒铺巾,根据桡动脉形态,选取走形最直、搏动 最强处实施穿刺,穿刺成功后置入 6F 桡动脉鞘管, 沿鞘管置入指引导管和导丝,连接造影系统,注入 碘造影剂,行冠脉造影,明确斑块位置和性质。根 据造影结果选取合适支架(直径与血管直径比值 为 1.0~1.1)、球囊,将指引导管推至病变处,注 入 100 U/kg 肝素,通过导丝将球囊置于病变处,扩 张球囊,压力为 10 atm(1 atm=101.325 kPa) 左右。 置入支架后扩张释放,撤出球囊,桡动脉加压包扎 止血,制动 6 h,术后给予常规抗凝治疗。
研究组采用血管内超声指导下 PCI 治疗。术前 禁食 6h,禁水 4h,患者取平卧位, 常规消毒铺巾, 经桡动脉穿刺,首先行冠脉造影检查,步骤同对照 组。明确斑块位置和性质后,将导丝送至病变血管 远端,向冠脉内注射 200 μg 硝酸甘油,再将超声 探头沿导丝进入病变血管远端,以 1 mm/s 的速度 缓慢回撤超声探头,获取病变血管远端、病变处及 近端血管横截面图像,退出超声探头。根据超声结果进行 PCI,步骤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 ( 1)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心功能指 标水平。术前、术后 7 d 采用常规心脏彩超检测患 者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 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2)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 术前、术后 3 d 后分别抽取患者静脉血 3 mL,经 3000 r/min,半径 8 cm,离心 5 min 后取上层血清,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内皮素 -1(ET-1)水平,酶联 免疫吸附法检测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3)术 后随访 3 个月,比较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4)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和随访 3 个月的冠脉再 狭窄率。手术成功:患者心前区疼痛症状好转甚 至消失,经冠脉造影检查确认狭窄管腔较术前扩 张≥ 90%;失败:患者临床症状未好转, 甚至加重, 经冠脉造影检查狭窄管腔较术前扩张 <90%[5]。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学 分析,计量资料以(x±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前后心功能指标水平比较 术前, 两组 LVEF、LVESD 和 LVEDD 水平比较,差异均 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 LVEF 水平 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 LVESD 和 LVEDD 水平均低于术前, 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 两组手术前后血 管内皮 功 能指标水平 比 较 术前,两组 ET-1、Hcy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 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 ET-1、Hcy 水平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3 两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心 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8.89%(4/45),低于对照 组的24.44%( 1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3.
2.4 两组手术成功率和冠脉再狭窄率比较 研究 组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冠脉再狭窄率低于对照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3 讨论
复杂冠脉病变包括冠脉出现血栓高负荷、钙化、 分叉 / 弯曲、多支和左主干病变等,病因复杂,可 引发心肌梗死、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治疗应以疏通冠脉、恢复病变区血流、改善心功能为主 [8] 。临 床多采用 PCI 治疗复杂冠脉病变,能够快速疏通阻 塞动脉,减轻心肌细胞损伤程度 [9] 。但术中视野受 限,常规造影无法精准提供冠脉管腔解剖结构和血 流动力学信息,对冠脉病变范围和狭窄程度判断不 够准确,术中易损伤冠脉血管壁,进而引发术后心 血管不良事件 [10-11]。
ET-1 是一种内源性长效血管收缩调节因子, 参与维持基础血管张力与心血管系统稳态;Hcy 可 通过多途径损伤心肌细胞 [12] 。本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手术成功率和 LVEF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LVESD、LVEDD、ET-1、Hcy 水平及术后心血管 不良事件发生率、冠脉再狭窄率均低于对照组。分 析原因为血管内超声通过导管尖端的微型超声探头 在血管内探查,能够清楚观察到靶血管斑块特点及 狭窄程度,有助于测量血管腔径和斑块面积,指导术者选取适宜的 PCI 支架置入,避免不合适的器械 对血管造成损伤, 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13-14]; 同时术中还可随时观察冠脉病变情况,提高疏通成 功率, 促进心功能改善 [15]。因本研究纳入的样本量 较少,其结果尚需后续扩大样本量开展深入研究予 以印证。
综上所述,血管内超声指导下 PCI 治疗复杂冠 脉病变患者可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心功能指标水 平,降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心血管不良事件 发生率和冠脉再狭窄率,效果优于常规 PCI 治疗。
参考文献
[1] 马贵洲,徐荣和,蔡志雄,等 . 复杂高危冠脉病变患者介入 治疗现状及进展 [J]. 实用医学杂志,2021,37(24): 3107- 3112.
[2] 丁澍,李璇,李卫东,等 . 准分子激光与常规介入治疗在复杂冠状动脉病变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J].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22,38(4): 327-330.
[3] 徐景涛,张凤丽,高杨,等 . 血管内超声协助介入治疗复 杂慢性完全闭塞冠脉病变效果观察 [J]. 河北医药,2020,42 (23): 3619-3621.
[4] 马嘉琪,周游,陈章炜,等 .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经 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慢血流 / 无复流的危险因素及其对 远期管腔通畅率的影响 [J].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23, 31(2): 104-110.
[5] 刘彦波,王欢,方志荣,等 . 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对冠心病 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及冠脉支架置入术的指导价值分 析 [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21,21( 15): 2888-2892.
[6] 陶维柱,刘冰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 竭患者的疗效分析 [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 15): 2688-2689.
[7] 复杂冠心病血运重建心脏团队决策研究协作组 . 复杂冠心病 血运重建策略内外科专家共识 [J]. 中国循环杂志,2022,37 ( 11): 1073-1085.
[8] 赵烨婧,彭红玉,秦宇君,等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 不同剂量依诺肝素联合替格瑞洛对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的非 ST 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临床事件的影响 [J]. 中国 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8,26(3): 129-137.
[9] 李春来,许贤彬,陈娜,等 . 复杂冠脉病变介入术后应用那曲肝素抗凝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J].广东医学, 2017,38(8): 1240-1241.
[10] 王凤霞,陶静,燕建锋,等 . 3D-STI 在 ECMO 辅助下复杂冠 脉病变患者PCI术前后心功能评估中的应用[J]. 中国医疗设备, 2021,36(5): 91-94.
[11] 叶世权,马东明 .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复杂冠脉病变的疗效及 临床预后分析 [J]. 医药前沿, 2018,8( 18): 91-92.
[12] 杨增荣,龚金龙,吴婷竹 .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对冠心病 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J]. 医疗装备,2021,34(23): 114-115.
[13] 刘圣文,胡奉环,陈珏,等 . 血管内超声与单纯冠状动脉造 影指导下无保护左主干病变介入治疗的疗效对比研究 [J]. 中 国循环杂志, 2021,36(9): 841-845.
[14] 李馨妍,王耿,方针,等 . 血管内超声检查指导下行冠状动 脉旋磨术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重度冠状动脉钙化冠心病 患者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J]. 临床军医杂志, 2022,50(5): 470-472.
[15] 张苡榕,李翔,李勇军,等 . 血管内超声成像在冠脉左主干 复杂病变介入治疗中的作用 [J].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21, 30(4): 444-44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本次研究将我院于 2016 年 6 月至 2017 ... 详细>>
如何设计有效的环境治理政策, 是学术界和政策...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