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自制药盐包热敷联合肌内效贴治疗对先天性肌性斜颈(CMT )的临床疗效、肌肉紧张度、关节活动度及临床症 状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英德市中医院收治的 60 例 CMT 患儿, 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 例, 常规康 复治疗) 和观察组(30 例, 常规康复治疗 + 自制药盐包热敷 + 肌内效贴) 。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 8 周, 并随访 6 个月。比较两组患儿 治疗效果,治疗前及治疗 8 周后两侧胸锁乳突肌厚度比值、均方根值、肌肉功能量表(MFS )得分、颈部体格检查结果,治疗前及治疗 8 周、 6 个月后的 Alberta 婴儿运动量表(AIMS )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 两组患儿治疗 8 周后胸锁乳突肌比值降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方根值及 MFS 得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患儿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两组患儿 治疗 8 周后自发头部偏斜角度减小,颈部侧屈角度、颈部旋转角度增加,且观察组颈部向患侧侧屈角度、颈部旋转角度均高于对照组, 而头部偏斜角度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两组治疗 8 周后及治疗后 6 个月 AIMS 评估差的患儿占比逐渐降低,正常的占比逐渐升高, 且观察组正常的占比高于对照组(均 P<0.05 )。结论 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联合自制药盐包热敷、肌内效贴治疗 CMT 能明显缓解患儿病变 部位肌肉紧张度,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儿颈部活动能力,提高治疗效果。
先天性肌性斜颈(congenital muscular torticollis, CMT) 是以单侧胸锁乳突肌不明原因纤维化导致头颈、颜面部畸 形的小儿关节肌肉良性病变,患儿病变侧颈部活动受限、 胸锁乳突肌肿大等均可影响患儿活动范围,对其身心发育 极为不利。西医多建议 1 岁以内患儿的临床治疗采用药物 注射、矫正、功能康复等保守治疗方法,但是因其治疗周 期长,不利于患儿的病情控制。中医认为 CMT 病因主要 为胎儿先天不足、胎位不正两个方面,病机主要包括小儿 气虚血弱、血行不畅、气血瘀滞脉络后致使经筋结聚 [1]。 药盐包加热后能化瘀散结、舒筋止痛,在卒中后肢体功能 康复等方面有较多应用 [2] ;肌内效贴是一种运动防护与保 健技术,在关节疾病治疗中有较多应用,应用于 CMT 的 治疗也取得了较佳的临床效果 [3]。鉴于此,本研究旨在分 析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药盐包热敷、肌内效贴 辅助治疗 CMT 患儿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英德市中医院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收治的 60 例 CMT 患儿,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 为两组,各 30 例。对照组中男患儿 13 例,女患儿 17 例;年龄 1~6 个月,平均(4.16±1.00)个月。观察组 中男患儿 14 例,女患儿 16 例;年龄 1~6 个月,平均 (4.24±1.05)个月。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符 合《先天性肌性斜颈的循证医学指南》[4] 中 CMT 的相关 诊断标准;②符合《小儿推拿学》 [5] 中“筋缩”的诊断标 准;③均为肿块型 CMT;④患儿年龄=6 个月。排除标 准:①骨性斜颈、眼性斜颈等其他类型或因素导致的斜 颈;②合并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病变;③颈项、肩、面 部皮肤病变。本研究经英德市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 批准,且患儿法定监护人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康复治疗。①推拿 矫正手法干预。推揉法:患儿取去枕仰卧位,推拿人员位 于患儿头侧,以滑石粉、按摩油等为介质,以食指、中 指、无名指揉推胸锁乳突肌,尤其是肿块处, 5 min/ 次, 1 次 /d。拿捏法:操作者用拇指、食指捏拿、弹拨肿块, 5~10 min/ 次,1 次 / d。牵拉法:患儿自然躺卧, 一位推拿 人员立于患儿侧面,另一位推拿人员位于患儿头侧,前 者固定患儿肩部,后者将患儿头部略伸至床缘外,将患 儿颈部前屈,以中轴线牵拉颈椎,牵拉方向为远离躯体 侧,然后牵伸胸锁乳突肌,促使患儿头部向健侧屈曲,并 向患侧旋转,尽量达到最大关节活动度,但角度= 90 °。 每个牵伸动作持续 15 s,两个动作间隔 10 s,连续牵伸, 10 次 / 组,5 组 /d。旋转法:患儿仰卧,操作者一手固定 患侧肩部, 一手置于头顶位置,迫使头部缓慢向健侧肩 部倾斜,注意幅度控制在生理范围内, 10 次 / 组,1 组 /d。②颈部肌肉训练。颈部力量发育不全者,指导患儿家长以 俯卧姿势练习抬头,以视听觉刺激诱导患儿向患侧转头; 能进行头部控制的患儿,则将患儿竖立位环抱,家长站于 患儿正前方吸引其注意,将患儿身体向患侧倾斜后以立直 反射促使颈部向健侧屈曲。并指导家长以患侧喂养为主, 亲子活动时常诱导头部向患侧上方转动。以上推拿方法及 颈部肌肉训练总用时控制在 30 min/d。
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自制药盐包热敷联 合肌内效贴干预, 方法如下:①自制药盐包热敷。透骨草、 五加皮、五味子各 5 g,当归、赤芍、羌活各 4 g,炮附子 3 g,花椒 10 g,盐 400 g 混合制成药盐包,依据患儿体型 分为若干小包,使用前将药盐包置于微波炉内加热,注意 温度以患儿个体感知情况为准;将加热后的药盐包置于患 侧颈部热敷 10~15 min,每 2 d 热敷 1 次, 注意观察热敷处 皮肤状况,防止烫伤。②热敷后进行常规康复治疗,方法 同对照组,同时选择肌内效贴布,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贴布 裁剪, 大致呈 Y形, “锚”端于乳突处固定, 尾端分别贴 于胸锁关节及锁骨内 1/3 位置, 每次贴 24 h, 1 次 /2 d。两 组患儿治疗时间均为 8 周,并随访 6 个月。
1.3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痊愈:胸锁乳突肌肿块消 失、颈肩肌肉紧张度正常,头颈歪斜消失;显效:肿块 明显缩小,颈肩肌肉紧张度明显缓解,颈部活动正常或 接近正常;有效:肿块缩小、颈肩肌肉紧张度略有缓解, 头部偏斜角度有所减少;无效:肿块缩小不明显,头颈 偏斜、颈肩肌肉紧张度未见改善 [5]。总有效率 =[(痊愈 + 显效 + 有效) 例数 / 总例数 ]× 100%。②两侧胸锁乳突肌 厚度比值、均方根值及肌肉功能量表(MFS)[6]。治疗前 及治疗后以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深圳迈瑞医疗器械有 限公司,型号:Resona 6EXP)对患儿两侧胸锁乳突肌厚 度测定,记录最大肌肉厚度,计算患侧厚度与健侧厚度 的比值。同时应用表面肌电图仪(江西诺诚电气有限公 司,型号:XMyoMove-COW)进行胸锁乳突肌肌电检测, 统计两侧胸锁乳突肌的均方根值。比较治疗前后 MFS 得 分,0 分:头部在水平线以下; 1 分:头部在水平线下方; 2 分:头部略高于水平线; 3 分:头部过水平线但 <45° ; 4 分:头部过水平线且 >45° ; 5 分:头可以抬很高且超过水平线;婴儿必须把头保持在一个关卡上至少 5 S,才能 达到该关卡的分数。③体格检查。治疗前及治疗后,医护 人员观察并用大型量角器测量婴儿的自发头部偏斜角度; 维持患儿中立位,当头部向一侧侧屈时、该人员稳定另一 侧肩膀,关节量角器测量颈部向患侧的侧屈角度;同法测 量患儿颈部向患侧的旋转角度。④ Alberta 婴儿运动量表 (AIMS)[7]。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 6 个月评估,遵照 流程完成患儿体位变换观察,计算量表总分,分析发生运 动发育异常的可能性,判断标准:百分位 <10% 为存在运 动发育异常,治疗结局直接描述为差。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5.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 析,计数资料以 [ 例 (%)] 显示,采用 χ2 检验;计量资料 经 S-W 检验证实符合正态分布,用 (x ±s) 表示,两组间 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 t 检验。 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 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2两组患儿胸锁乳突肌厚度比值、均方根值及 MFS得 分比较 与治疗前比,两组患儿治疗 8 周后胸锁乳突肌 比值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方根值及 MFS 得分 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见表 2.
2.3两组患儿体格检查指标比较 与治疗前比,两组患 儿治疗 8 周后自发头部偏斜角度减小,颈部侧屈角度、颈 部旋转角度增加,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 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3.
2.4两组患儿 AIMS比较 与治疗前比,两组患儿治疗 8 周后及治疗后 6 个月 AIMS 评估差的患儿占比逐渐降低,正常的逐渐升高,且观察组正常的占比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4.
3讨论
目前 CMT 发病机制并未明确, 主要与产伤、胚胎发育 异常、遗传等因素有关。推拿能直接作用于筋膜、肌肉,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淋巴回流,改善局部缺血缺氧状 态, 促进炎症介质吸收、松解组织粘连;牵拉技术能有效舒 展痉挛的肌肉群,改善肌肉纤维伸缩性、加快组织修复, 避免因颈部肌肉长期牵拉导致的侧弯 [8]。
中医上认为,CMT 属“筋缩”范畴,其病机主要是 由于小儿先天不足,在分娩中气血逆转,瘀血停滞所导致 的。药盐包热敷不仅能发挥热盐的散寒、消炎、镇痛效 果,还能持久发挥中药药效,协同产生活血化瘀、通经活 络、消炎止痛、缓解痉挛之效。肌内效贴是一种超薄的弹 性透气胶布,能根据需要裁剪成不同形状、大小,贴敷于 局部后能增强肌肉收缩力、减轻过度伸展引起的疼痛,且 能缓解肌肉疲劳,加快血瘀消散,还能强化关节稳定性、 调整筋膜 [9]。本研究中, 与治疗前比, 两组患儿治疗 8 周 后胸锁乳突肌比值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方根值 及 MFS 得分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及随访 6 个月结束时发育正常的患儿占比高于对照组,提示常规 康复治疗与肌内效贴结合自制药盐包热敷能有效改善患儿 胸锁乳突肌病变,显著增加肌肉强度,改善患儿预后。药 盐包中透骨草、五加皮、五味子等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 周围神经、血管的牵张刺激;当归、赤芍等可活血化瘀通 经止痛,羌活、炮附子可祛风胜湿、温阳散寒,花椒可止痛, 对 CMT 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10]。本研究中,治疗后观 察组颈部向患侧侧屈角度、颈部旋转角度均高于对照组而 头部偏斜角度低于对照组,提示自制的药盐包热敷及肌内 效贴联合干预,可以达到更好缓解病情,明显改善患儿头 颈偏斜的作用。在药盐包热敷缓解肌肉紧张度后予以康复 治疗,进一步松解患侧胸锁乳突肌、颈部肌肉粘连,最后 以肌内效贴巩固疗效,能明显改善患儿头颈偏斜、增强颈 部肌肉强度,为其运动发育奠定基础。
综上, CMT 患儿应用自制药盐包热敷联合肌内效贴 可以显著改善患儿颈部肌肉功能、促进胸锁乳突肌肿块消 除,恢复颈肩肌肉肌力平衡、改善颈部活动度、促进患儿 运动发育,安全性高,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晶 , 曾海 , 何江山 , 等 . 先天性肌性斜颈案 [J]. 中国针灸 , 2019.39(10): 1125-1126.
[2] 李壮苗 , 余梦婷 , 刘芳 , 等 . 艾盐包热熨手三阳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J]. 护理学报 , 2023. 30(6): 61-67.
[3] 刘玉嫦 , 罗文敏 , 吴珮银 , 等 . 肌内效贴联合推拿手法治疗小 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临床效果 [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28(19): 42-43.
[4] 赵娜 , 骆雄飞 , 苏志超 , 等 . 美国物理治疗协会 2018 年《先天性 肌性斜颈的循证医学指南》解读 : 早期识别、分级与治疗 [J]. 中 国康复医学杂志 , 2020. 35(2): 221-223.
[5] 董志威 , 付勇 , 张瑶 , 等 . 盱江龚氏小儿推拿学术思想撷要 [J]. 江 西中医药 , 2023. 54(8): 4-6. 9.
[6] 李楠 , 张程 . 蜡疗加中药封包对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的影响 [J]. 西部中医药 , 2018. 31(9): 121-123.
[7] 王翠 , 李一芳 , 黄真 , 等 . Alberta 婴儿运动量表的效度研究 [J]. 中 国康复医学杂志 , 2018. 33(1): 55-58.
[8] 刘瑜 , 徐士象 , 熊英 , 等 . 推拿结合疏经通督针刺法治疗先天性 肌性斜颈 30 例 [J]. 中国针灸 , 2020. 40(4): 423-424.
[9] 王丽娜 , 夏洪晨 , 张海啸 , 等 . 肌内效贴疗法在儿童康复中的应 用研究进展 [J]. 安徽医药 , 2022. 26(8): 1485-1489.
[10] 李巧 , 俞杨 , 刘琛 , 等 . 艾盐包热敷联合电刺激治疗脑梗死后肩 手综合征的效果研究 [J]. 中国基层医药 , 2020. 27(4): 398-40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本次研究将我院于 2016 年 6 月至 2017 ... 详细>>
如何设计有效的环境治理政策, 是学术界和政策...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