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左室收缩同步性、左房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 年 1 月至 2023 年 5 月双辽市中医医院收治的 46 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将其作为疾病组, 另回顾性分析 46 例同期健康体检者的体 检资料, 将其作为正常组。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 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心功能、左室收缩同步性、左房功能指标;对 两组典型病例超声征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正常组比, 疾病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VDD )、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 )、 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ESV )、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 )、左心房最小容积(LAVmin )、左心房扩张指数(LAEI )均更高, 16 节段达 最小收缩末期容积时间差值(Tmsv 16-Dif )、标准差(Tmsv 16-SD )、 12 节段达最小收缩末期容积时间差值(Tmsv 12-Dif)均更长, 左 心室射血分数(LVEF )、左心房射血分数(LAEF )更低(均 P<0.05 )。结论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可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左心 房功能进行准确测量,为患者心功能状态评估提供有效参考,在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诊断及患者预后评估中具备一定的指导价值。
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未明原因的原发性心肌病,大 部分认为其多与病毒感染、遗传、免疫异常等因素密切 相关,是引发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之一。当前临床针对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治疗主要原则 以促进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等临床症状进行缓解 为主,但常规药物常无法阻止病情进展,多数患者预后 较差, 死亡可发生于疾病的任何阶段,5 年生存率不足 50%,因此早诊断、早治疗,防止扩张型心肌病发展为 终末期心脏病,对临床降低患者死亡率具备重要意义 [1]。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由于心房肌受损,心脏电生理发生变 化,导致异位节律点兴奋性增高,同时影响心肌收缩功 能,心房扩大,房内压增高,从而引发左房结构与功能 变化,因此对患者左房、左室功能及形态进行评估可对 心血管事件风险进行有效预测,为疾病诊断与预后预测 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早期鉴别诊断心脏疾病多使用磁 共振成像检查,由于其高水平时间、空间分辨率,已成 为当前心功能检查技术的金标准,但磁共振检查的费用 较为高昂,禁忌证较多,对场地要求较高,临床应用受 限 [2] 。近年来,伴随影像学检查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 超声心动图由于价格较为低廉,能够反复进行检查,并 且可清晰显示患者心脏结构与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准确 性明显提高,因此,在心功能评估方面的应用渐趋广泛, 对心脏疾病的鉴别诊断日趋成熟 [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 左室收缩同步性、左房功能的评估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 2019 年 1 月至 2023 年 5 月 双辽市中医医院收治的 46 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 资料,将其作为疾病组,另回顾性分析 46 例同期健康 体检者的体检资料,将其作为正常组。疾病组患者年龄 24~70 岁,平均(45.72±6.84)岁;男性 25 例,女性 21 例;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 [4]: Ⅰ级 13 例、 Ⅱ级 17 例、 Ⅲ级 11 例、 Ⅳ级 5 例。正常组研究 对象年龄 22~70 岁,平均(46.18±7.06)岁;男性 26 例, 女性 20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可比。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扩张型心肌病 诊断和治疗指南》 [5] 中诊断标准; ②均完成多普勒超声心 动图检查且图像质量满足要求。排除标准:①合并有严重 感染;②伴有其他器质性心脏疾病;③合并高血压、糖尿 病等基础疾病,以及植入永久起搏器;④既往有室间隔旋 切术、射频消融术史。本研究经双辽市中医医院医学伦理 委员会审核批准。

1.2检测方法 两组研究对象均取左侧卧位,保持呼 吸平稳,使用全数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汕头市 超声仪器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粤械注准 20182060115.型号:Apogee 8U)对两组开展心动图检测,频率设置为 2~4 MHz,检查操作及测量方法依照《超声心动图检查指 南》[6] 开展, 检测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VDD)、 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 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ESV)。于标准心尖四腔切面记录 二尖瓣血流频谱,记录房缩 A 波速度(PVA),于二尖瓣 口水平横切面对二尖瓣口面积(MVA)进行计算,并以 此计算左房射血分数(LAEF),计算公式为 0.5×ρ×MVA× (PVA)2.其中 ρ=1.06 g/cm3 ;在心尖四腔心切面和左心两 腔心切面收缩期左房最大容积时对左房面积(A1.A2), 进 行勾画,并测量二尖瓣环连线中点至左房顶部距离(L), 计算左心房容积(LAV),LAV=0.185×A1 ×A2/L。参照心电 图,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为二尖瓣即将开放时的左 心房容积, 左心房最小容积(LAVmin)为 R 波位置的左 心房容积,并计算左房扩张指数(LAEI),计算公式为 LAEI=(LAVmax -LAVmin)/LAVmin × 100%。调整仪器设置, 更换矩阵探头后于受试者胸骨左缘 3/4 肋间窗取 Live-3DE 图像,获取心脏立体形态,将采集图像上传至 Tom Tee 工 作站进行处理,导出数据,记录 16 节段达最小收缩末期 容积时间差值(Tmsv 16-Dif)、16 节段达最小收缩末期容 积时间标准差(Tmsv 16-SD)及 12 节段达最小收缩末期 容积时间差值(Tmsv 12-Dif)。
1.3观察指标 ①心功能。比较两组研究对象 LEVDD、 LVEF、EDV、ESV 水平。②左室收缩同步性。比较两组研 究对象 Tmsv 16-Dif、Tmsv 16-SD、Tmsv 12-Dif 水平。③左 房功能。比较两组研究对象 LAVmax、LAEI、LAEF 水平。 ④典型研究对象分析。选取两组典型研究对象,对其多普 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征象进行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6.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量资料(LEVDD、EDV、ESV,Tmsv 16-Dif、Tmsv 16-SD、 Tmsv 12-Dif,LAVmax、LAVmin、LAEI、LAEF)首先采用 S-W 法检验证实均符合正态分布,以 ( x ±s) 表示,行t 检验。 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研究对象心功能指标比较 与正常组比,疾病 组患者 LEVDD、EDV、ESV 水平均更高, LVEF 更低,差异 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1.
2.2两组研究对象左室收缩同步性指标比较 与正常 组比,疾病组患者左室收缩同步性指标(Tmsv 16-Dif、 Tmsv 16-SD、Tmsv 12-Dif)均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见表 2.
2.3两组研究对象左房功能指标比较 与正常组比,疾 病组患者 LAVmax、LAVmin、LAEI 均更高,LAEF 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 3.
2.4典型研究对象超声心动图图像特征分析 患者 1.男 性,41 岁,健康体检者,超声心动图显示:房室大小正 常,室壁节段运动正常,见图 1-A;患者 2.男性, 52 岁, 扩张性心肌病患者,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房与左心室明 显扩大,室间隔出现弓形前移,左室球形扩大,室壁波动 幅度弥漫性减弱,流出道明显增宽,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 减退,右心室扩大相对较轻,见图 1-B。
3 讨论
扩张型心肌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肌病变类型,早期患者 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不断进展,临床主要表现为心律 失常、心脏扩大、心脏收缩功能降低, 心脏射血受到影响。 严重者可导致心力衰竭、血栓栓塞等并发症,严重威胁患 者生命安全。当前临床诊断心肌病变常用心电图、B 超、 心脏磁共振扫描、彩色多普勒超声等, 其中心电图与 B 超 的准确度较低;心脏磁共振扫描虽可准确诊断患者病情, 但其价格较高,禁忌证较多;另外,还需注入对比剂进行 检查,易引发相关不良事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彩色多普勒超声属于非侵入性检查,操作过程更为方便,显像清 晰, 可更加直观地实时显示患者心壁、心腔及心腔内结构, 能够同时开展心脏功能及形态学评价,相关参数测量较为 准确,且能够多次重复进行,在临床各类心脏疾病诊断中 具备独特优势,已逐渐成为心功能检查的重要方法 [7-8]。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由于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心肌收缩 力下降,左室泵血功能出现持续性减退,因此左室容积出 现扩张,心肌舒缩功能出现障碍;且心肌的广泛纤维化导 致患者左室后壁出现长轴方向的运动受损,各节段无法同 时达最小收缩末容积的时间标准差,收缩协调性变差,同 步性低,进而引发扩张型心力衰竭。扩张型心肌病早期, 由于患者心肌收缩功能受损, 心脏排血不足, LVEF 可见明 显降低,导致残余血量增加,进而导致 LEVDD 增大,心 肌松软,室壁变薄,整体形状由椭圆形转变为类圆球形, 心腔出现扩大,心脏瓣膜瓣环受被动牵拉,进而导致瓣膜 关闭不全,进一步降低 LVEF 水平,形成恶性循环 [9]。本 研究中, 疾病组患者 LEVDD、EDV、ESV 均高于正常组, Tmsv 16-Dif、Tmsv 16-SD、Tmsv 12-Dif 均长于正常组, LVEF 低于正常组,提示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可准确检测扩 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室功能及收缩同步性情况。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室容积增加,LVEF 下降可增加 左室内残余血量,舒张末期充盈压出现增高,增加左房后 负荷,为保证房内压力,患者左室通过增加前负荷及收缩 能力等代偿性行为,维持左室充盈,心肌细胞不断受到拉 伸,左房容积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大。左房心肌细胞在拉伸 过程中同样需遵循心力衰竭中代偿(Frank-Starling)机制, 代偿期间,患者左房前负荷与心肌收缩力增强,但待超出 Frank-Starling 范围时, 患者左房心肌细胞可出现坏死, 间 质发生纤维化, 引发左房功能全面下降 [10-11]。本研究中,疾病组患者 LAVmax、LAVmin、LAEI 高于正常组, LAEF 低 于正常组,提示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可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 左房容积及功能进行评估,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左 室舒张功能,为临床诊断、临床诊疗及预后评估提供一定 指导依据。
综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可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室、 左房功能进行准确测量,为患者心功能状态评估提供有效 参考,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中具备 一定指导价值。但本研究尚存在不足之处,纳入研究样本 量较少,未针对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开展相关指标水平的 比较,因此无法对不同严重程度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开展 准确定量分析,后续仍需扩大样本量,选取不同心功能分 级患者进行进一步研究补充。
参考文献
[1] 李晨瑜 , 叶强 . 扩张型心肌病致病基因的研究进展 [J]. 心血管病 学进展 , 2021. 42(3): 220-223. 227.
[2] 崔丽萍 , 段奕全 , 梁青青 , 等 . 三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早期识 别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无症状突变基因携带者的临床价值 [J].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 2023. 25(10): 800-805.
[3] 杨娇 , 孙妍 , 马宁 . 超声心动图在诊断双腔心室中的价值 [J]. 临 床超声医学杂志 , 2018. 20(2): 121-123.
[4] 王冬沫 , 田家玮 , 任敏 , 等 .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斑点追踪量化指 标与 NYHA 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12. 28(1): 43-46.
[5]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 中国心肌炎心肌病协作组 . 中国扩 张型心肌病诊断和治疗指南 [J].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 2018. 34(5):421-434.
[6]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 . 超声心动图检查指南 [M]. 北京 : 人民军医出版社 , 2016. 31-39.
[7] 朱乐乐 , 张爱元 . 组织多普勒评估缺血性心肌病与扩张型心肌病 患者功能性二尖瓣反流程度差异的价值 [J].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16. 38(2): 144-146.
[8] 曹红星 , 梁伟利 . 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超声心动图形态学功 能指标分析 [J]. 山西医药杂志 , 2022. 51(23): 2667-2671.
[9] 徐军明 , 刘利君 , 肖开永 , 等 . 超声心动图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 者左房容积和功能的价值研究 [J]. 中国实验诊断学 , 2020. 24(4):559-562.
[10] 赵茜 , 李连曦 , 豆伟 .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 心肌特征及心功能的临床研究 [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 2022.21(13): 1451-1454.
[11] 邢冰 , 侯希炎 , 武宗寅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扩张型心肌 病左室收缩同步性的有效性研究 [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5. 18(2): 200-20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75424.html